登陆注册
5247200000080

第80章 明(1)

事件

1386年,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朱元璋是为明太祖。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为了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朱元璋废中书省,废除丞相制,以殿阁大学士为机要机构,协助皇帝处理朝政。从此,国家的政治、军事、司法大权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封建中央集权达到了极高水平,这为后来的清朝继承。通过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明初的社会经济恢复很快,达到历史新高。明成祖永乐时期,明朝社会达到鼎盛,经济发展,民族关系融洽,郑和的七下西洋也加强了中外交流,明朝的政令也达到外兴安岭内外、天山南北和西藏地区。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加剧,吏治败坏,农民负担剧增。1644年,明王朝在农民起义和女真族的夹击中灭亡,末代皇帝崇祯帝吊死在北京煤山。

北元

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开始北伐,次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的统治结束。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但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并没有和王族、军队向明朝归降,而是退回了蒙古高原,在那里仍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北元政权一直与明朝政权并存,1635年归于清王朝。

朱元璋大兴文字狱

朱元璋刚得天下时,十分重用文人,激起武将们的不服,他们便进言挑拨朱元璋与文臣的关系。武将们讲起朱元璋死对头张士诚的名字,张士诚原名张九四,文人们为他取官名为士诚,朱元璋说这个名字不错啊,武将们却说,这是文人在戏弄张九四,因《孟子》中说道“士,诚小人也”,所以,文人根本就不可靠。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很担心自己也被文人戏弄,此后就很注意朝臣在言语和语句方面的字眼。比如朱元璋早年做过和尚,就看群臣的表笺上是否有“光”、“秃”、“僧”及与这些字相近的字眼,一旦发现,格杀勿论。朱元璋心里没底,但他总怕文字背后暗藏着的挖苦、挪揄和讥讽。即使没这回事,他也严惩,后来甚至发现文章中有词语用得不妥也予以打击,以免被人认为自己没文化好欺负;如真有错杀的,就权当是警告活着的文人,这也是一种震慑。朱元璋的文字狱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胡蓝之狱

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的合称。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和凉国公蓝玉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胡惟庸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官位步步高升,直至百官之首的丞相。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收集军马,以图谋反;勾结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令陈宁坐中书省阅天下兵马籍。他所做的一切越轨事件都引起了朱元璋的极大注意。朱元璋先是削弱了中书省的权利,洪武十三年正月(1380),有官员告胡惟庸谋反。朱元璋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涂节、陈宁等处死。胡惟庸死后,其谋反“罪状”陆续被揭发,为肃清“逆党”,朱元璋在十年间,株连杀戮者达3万多人,并做《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

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政治案件。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内弟,有谋略,作战英勇,屡立战功。洪武二十年(1387)拜大将军,屯蓟州,次年封为凉国公。但蓝玉居功自傲,骄横跋扈,引起朱元璋不满。洪武二十六年,借锦衣卫指挥官告发之由,朱元璋族诛蓝玉,并株连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2万人。胡蓝两案发生后,明朝开国元功宿将已屠戮殆尽,进一步巩固了朱元璋的地位。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历时四年,是明太祖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皇族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朱元璋建明后,实行了分藩藩王制度,将儿孙25人都分封在北疆和战略要地。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死,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后,诸藩王骄横跋扈,加上拥有兵权,使建文帝感到不安。他决定从力量弱小的藩王开始削藩。当时燕王朱棣拥兵10万,力量最大。他首先将周王朱炆(朱棣的同母弟)废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于大同,囚齐王朱炆于京师,湘王朱柏自焚。建文元年(1399),朱棣以“清君侧”为由,起兵北平,号“靖难军”。战争历时四年,朱棣得胜,占领南京,即皇位,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

明成祖迁都北京

北京在辽和金代都做过都城,虽然在元末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但是到了明朝,北京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性却更突出了。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在南京称帝后,将曾镇守过二十多年的北平改为北京,多次命令将江苏、浙江、山西等九省大批富足的居民迁到北京。1416年,明成祖命令文武大臣讨论营建北京城的方案。第二年,任命泰宁侯陈为营建北京的总指挥,前后从全国各地招来20多万工匠,上百万的民夫及大量士兵开始营建。1420年,北京宫殿基本竣工,次年正月,明朝迁都北京。今天的天安门就是当时建造的。

明成祖远征漠北

元亡后,元贵族逃往漠北,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在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建立北元。明初,北元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他们之间经常互相残杀,并不时侵扰明朝边疆。明太祖及明成祖对蒙古贵族势力始终采取努力通好,积极防御的政策。蒙古鞑靼族势力较大,对明朝态度不友好,并于1409年斩杀明朝使臣郭骥。明成祖朱棣决心征讨鞑靼。从1410年至1424年,明成祖五次率军亲征,终于降伏了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以蒙古贵族向明朝进贡、明朝赏赐及封王结束。明成祖五次亲征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无力,但有效地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的侵扰破坏,保障了明朝边境的安宁,进一步巩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地位。

郑和下西洋

郑和率领明朝船队历时30年、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印度、伊朗、阿拉伯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古代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宣扬大明的国威(也有说法是为了寻找海外的建文帝),招引世界各国前来朝贡,同时也进行商品贸易活动,促进了中国同“西洋”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建文帝下落之谜

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侄子建文帝的朝廷,4年后顺利攻入南京,然而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人说建文帝并没有被大火烧死,而是通过密道逃走。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明成祖朱棣对此总是不放心,据说派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民间传言中有的说建文帝先逃到云贵地区,现在云南大理仍有人称文帝为鼻祖,后来建文帝又辗转到了南洋一带。也有人认为,建文帝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接着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在此病亡。最近又有报道说,建文帝逃出南京后,改名让銮,在湖南湖北一带定居,这是建文帝十五世孙提供的消息。种种说法都似乎有道理,建文帝的下落也就成了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

郑和下西洋之谜

轰轰烈烈的郑和下西洋运动在明成祖去世后就被宣告停止。此后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档案文献多数被毁,郑和下西洋的初衷成为历史上的谜团。寻找建文帝说。建文帝兵败城亡后并没有被烧死,而是通过密道逃出京城,几经辗转到南阳,郑和下西洋就是带着明成祖的使命寻找建文帝行踪。耀威异域说。郑和出使西洋是奉皇帝之命扬我国威,展示大明国风,送给南阳诸国的丝绸珍宝就说明了这一点。迎取佛牙说。明成祖的重要谋士姚广孝随郑和一起下西洋,足以说明船队执行的是一项极为重要却又万分保密的使命。史载佛牙迎回以后,朱棣专门派人“于皇城内庄严檀金刚宝座贮之”。招藩来贡说。郑和七次下西洋赢得政治外交上的极大胜利,明朝此后在南洋、西亚地区盛名远播。至于哪种说法是郑和下西洋的真实原因,后人都无法得知。能了解到的就是郑和下西洋开启了中国航海的黄金时代,之后又自动结束了这一灿烂的海上航行。

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1425—1435),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出现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局面。仁宗时“停罢采买,平反冤滥,贡赋各随物资产,陂池与民同利”。宣宗时实行重农政策,兴修水利,开仓济贫,惩治贪官。再加上社会矛盾缓和,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百姓生活得以安定,生产进一步发展。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

戚继光抗倭

14世纪初,日本封建诸侯割据严重,在战争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因日本古称倭奴国,中国历史就将这些海盗称为倭寇。从明初开始,倭寇就不断骚扰中国沿海地区。从辽东、山东到广东漫长的海岸线上,倭寇到处剽掠,沿海人民深受其害。明初设立海上16城,籍民为兵以防倭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嘉靖年间,倭寇活动又猖獗起来。他们与中国海盗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地区长期侵扰。明朝在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指挥下,在龙山大败倭寇,之后扫平浙东地区的倭患,捣破倭寇在横屿(今宁德东北)的老巢,相继平息福建倭患、广东倭寇,彻底解除了东南沿海一带的倭患。戚继光称为抗击倭寇的著名民族英雄。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兵1万到达台湾,当时称为夷洲。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隋大业六年(610),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至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12世纪中期,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还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明代以后开始称作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中国台湾,台湾人民不断发动起义,反抗荷兰殖民者的统治。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数万将士开始收复台湾的战争。经过8个多月的战斗,荷兰殖民者投降。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病死,其子郑经便接替他来治理台湾。到郑克爽时期,康熙出兵从郑氏家族中夺取台湾。此后清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属于福建省。

土木堡之战

明朝正统年间,瓦部首领也先统一了蒙古各部,势力日强,不断出兵南扰。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也先乘明朝宦官王振专权、防务废弛之际,以明臣刁难其贡使为由,分兵四路进攻大同、宣府等要地。王振怂恿明英宗朱祁镇率军号称50万仓促亲征,战事不利,在退至四面环山的土木堡时,粮尽水绝,人困马乏,瓦军当夜包围明军。也先乘明军混乱,令精骑冲杀。明京军指挥失灵,全军溃败,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土木堡之战明军伤亡重大,加之明英宗被俘,瓦剌大举入侵中原,北京城岌岌可危,于谦的京师保卫战开始。

京师保卫战

“土木之变”后,明朝文武百官无不受震惊,翰林院侍讲徐珵主张迁都南逃,兵部侍郎的于谦坚决反对。他主张确立新君主持朝政,以安人心,并迅速调集各地勤王兵入援京师共同保卫京师的安全。于谦的主张得到皇太后及大多数朝臣的赞同和支持。明景帝即位,于谦将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的运粮军,全部调进北京,京城戒严。瓦刺本以为明军不堪一击,京师旦夕可破,不料却在于谦部署严密的京师保卫战中大败。瓦刺军最终退出塞外,京师保卫战胜利。京师保卫战后,瓦刺无条件将英宗送回北京,恢复了与明朝的臣属关系。

南宫复辟

景泰八年(1457),明代将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攻破南宫门,拥明英宗朱祁镇升奉天殿复位的政变,又名夺门之变。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俘。九月,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拥立英宗弟、郕王朱祁钰为帝,是为景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1450年,英宗被释回京后,居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正月,景帝病危。将领石亨、都督张軏、太监曹吉祥等在英宗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拥英宗复辟。二月,废景帝仍为郕王,迁于西内。

弘治中兴

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宪宗去世,太子朱佑樘于九月即位。约,与民休息,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弘治中兴”。

大礼仪之争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明武宗死,因武宗膝下无子,传位给堂弟长子朱厚熜。当时,14岁的朱厚熜已袭藩王位两年,性格成熟冷静,但非常执拗。朱厚熜不仅拒绝太子身份,以奉迎皇帝之礼才肯入京,还要追认自己的生父为皇帝。朝官为此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嘉靖应过继给孝宗做儿子,尊生父为皇叔父;另一派则支持嘉靖,尊孝宗为皇伯父。经过三年多的争斗,嘉靖以高压手段将反对派全部逐出朝廷,生父被追认为“大明恭睿献皇帝”,生母蒋氏也被封为“章圣皇太后”。史称“大礼仪之争”。

刘瑾专权

明朝宦官以专权而臭名昭著,最出名的是号称“立皇帝”的刘瑾。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太子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大权在握的刘瑾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他当权的五年期间,排斥异已,残害忠良,疯狂敛财,富可敌国。但他最终落得个凌迟处死、千刀万剐的下场。

张居正改革

明代中期,贵族大地主兼并土地的情况严重,社会矛盾加剧,明王朝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为了挽救政治危机,明神宗万历初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方面,张居正从整顿吏治着手,罢免顽固派官吏,擢选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了组织准备;创制官员“考成法”,要求各级官吏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整顿邮传和铨政。在经济方面,创制影响巨大的“一条鞭法”;督修黄河使黄河中下游“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而漕河也可直达北京。在军事方面,张居正任用戚继光等加强边防,与鞑靼俺达汗之间和平相处,进行茶马市贸易。张居正改革对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发挥了一定作用,也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张居正死后,反对派反攻倒算,改革成果毁于一旦。

东林党狱

同类推荐
  • 困兽联盟

    困兽联盟

    霍尔勒山上空不知何时开始飘起浓浓的火山灰;铁橡树美丽的绿叶一夜间褪成枯黄色;修士会宫殿前的贤者像突然崩塌……自然之神在某处观察着一切,或许他正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修士会与困兽军团的战事持续了两百年,迪罗斯群岛和北方六镇辖地内的古代遗迹最终消失在刀光剑影之中。虽然每个吟游诗人都有自己吟唱的史诗,我倒是更愿意相信怀托的那句哲言:“人类永远在黑暗中等待黎明。”
  • 暗月物语

    暗月物语

    迷茫的过去,无尽的未来。前路究竟在何方?
  • 康熙奇侠传

    康熙奇侠传

    他虽不是女儿身,但皇帝誉其“才貌冠天下”。他虽不是明朝遗臣,但梨洲先生称其“若生明末历史改也”。试看他,如何以绝世才华,醉枕江山......欢迎加入山东逍遥阁文学畅谈社473253476
  • 逆日宁海

    逆日宁海

    这是一段充满血泪的挣扎史!这是一曲赞颂英魂的赞歌!这是一部恢弘史诗巨著!二战开战之前,美籍华人杨振海,是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学生。他和当时留美的中国海军学院张凌霄、王文昭成为好友兼死党。毕业后,他陪家人吃了最后一顿饭后,便不辞而别和二位好友回国参军了。回国不久,杨振海救下了海军上将陈季良将军的女儿陈文钰,四人便聚齐了。从此,四位青年成为中国海军。且看作者如何以他们四人的视角,还原中国海军悲壮抗战史。写作风格倒叙,绝非穿越,真真正正的历史纪实小说。
  • 十三月凉

    十三月凉

    〃天历六年四月,阳帝容垣驾崩,仁德皇后殁,遵先帝遗嘱,弟,景亲王容浔继承大统,同年六月景亲王容浔登基,称明帝,改国号天玥。开启大庆国繁华盛世的新篇!〃一场惊心动魄的皇权更迭,史官不足百余字便全部记载,那么,在这百余字中遗忘了多少不为人所知的真相?
热门推荐
  • 记得那时,很爱你

    记得那时,很爱你

    原名:《不要说,再见》封面设计:华清秋给了你我全部的爱,你走了,未来还会有谁,在乎一个爱已经枯竭的躯壳?
  • 智力闯关西游记(第6集)

    智力闯关西游记(第6集)

    《智力闯关西游记》犹如一个“现代版西游记作战沙盘”,请你参与故事的设计和问题的解决。英雄和魔鬼与你纠缠在一起,你们之间会发生一件件好玩而有趣的事情比一比,谁更聪明?谁更智慧?"
  • 道本如是

    道本如是

    小说简介:渺渺天道,亘古如是,寻仙问道者万世长存。奈何天无情,道不公。仙神已逝,帝皇不存。大道无情,奴役芸芸众生。万古之前究竟有何秘事发生,遗失的魔法能否再现辉煌。翱翔九天的西方龙骑士,神秘的东方修真者,异界的不朽大敌,消失的第三世界。一切的因果将在这个辉煌的大世逐一了却。懵懂少年走出边荒,征战诸界万族,踏天问道。斩尽不详与诡异,揭开万古之谜,还世人一个道本如是。
  • 野生高中记

    野生高中记

    在陌生的年纪,谈一段陌生的情,落花无意。卸下简单的幼稚,装上强说的成熟,流水无情。把无奈过成一种习惯,何尝不是生活。装上一份温软,贴心放好,这一路,孤单不孤独,怅然安详。且看矛盾与自然并存的高中生活,简单的同学心,躁动不安又不负责任的流氓情。
  • 战起华南

    战起华南

    郑阳梦到自己穿越了,但一觉醒来,屋子里还是那个样……但,郑阳的梦是真的,只不过他是连着自己住的两层小楼一起穿越了,哦,还有一个据说略为凶残的金手指系统。摄像机前:“大家好,我叫郑阳,这是我穿越后的第一天,现在是……1938年10月18日……什么!10月18日?!这里可是广州啊!3天,还有3天……”
  • 青冢柩骨

    青冢柩骨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君可安?那年飞雪漫天,我听见塞外秋风泣血。边城,一片死寂,满地猩红的液体溅到白骨上,好似从白骨中开出的花。他带着信仰在尸堆中笑的凄狂,也好,快走了,也该走了。活得够久了,可以去陪她了。永恒的时光记下来他最后的摸样。脑中浮现一生的景象。她殷九是他解子安的一生。他离别时都会抚上她垂侥青丝。她总是喜红艳霓裳绾青丝。而他聂初,他为她做了万劫不复的准备他知道,他爱这人从习惯变成了瘾他甘愿从此缥缈一生陪她跌宕几世。寒风萧瑟几人别,韶华易谢君难见。三声顾你包含多少离世的情殇。愿军一世长安,饮下半碗烈酒,等你还我一生。
  • 倾城泪不做帝王妃

    倾城泪不做帝王妃

    被好友陷害,一朝穿越,平凡的她一跃成为军事天才。可是,爱人的不信任,亲密好友的背板让她心如死灰。最是无情帝王家,她本不愿爱他,可是,新婚之夜他的那一段深情告白让她心动。当她爱上他的时候,他却为了天下抛弃了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高个的钱不见了(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高个的钱不见了(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这个简单的小故事传达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观念,那就是“机会成本”,通过不同早餐选择达到存钱的结果,孩子从小就学会计算机会成本的能力,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任何一个选择和决定都将变得相对容易。一般人习惯把投资和理财画上等号:“没有钱,还理什么财?”许多人迟迟不肯接受理财的观念,就因为他没有存钱。其实理财是一个钱使用的过程,会理财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愉快,因此没赚很多钱或不会投资的人不等于生活很差或不开心。教孩子存钱很重要,教孩子如何花钱也同样重要。聪明消费除了需要建立机会成本的观念,更需要引导孩子建构一个健康的金钱价值观,任何一个理财教育的细节,都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生命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