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3300000008

第8章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政治抒情诗(4)

向警予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杰出的妇女领袖,英年早逝,可歌可泣。诗人刘益善怀崇仰之心,早在1979年,也即向警予在武汉牺牲51周年时,利用半个月创作假期间,一气呵成了这部叙事抒情相融合的长卷。由于诗集出版难等多种原因一直未能面世。该书被中国作家协会列入2007年重点扶持项目,2008年底由武汉出版社印行。恰逢烈士牺牲80周年,既了却了诗人的夙愿,又为湖北诗坛、当代中国诗坛续写了政治抒情诗的新篇章。

(二)三峡抒情诗

1.得天独厚的题材

红色抒情诗是战歌,斗争之歌,非湖北诗人之专有,它是现当代中国诗坛的传统主流文体,是转型期主旋律文学的必备品种。部分湖北诗人参与其中,为这一时期的主流诗坛添了砖、加了瓦,自有其意义在。而三峡抒情诗则为湖北诗人独享便利的题材,因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在湖北,喝长江水长大的本地诗人,在生活体验、文化熏染、现场取材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峡工程是一个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规模虽大,但它的综合效益更大。它在防洪、发电、航运、渔业、旅游以及南水北调等方面都有巨大效益。三峡工程的提出开发利用长江三峡河段水能资源的问题,虽早在本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即已提出设想,之后,美国工程师萨凡奇也提出过“南津关方案”,但从三峡工程应有的科学性来说,都还够不上一个科学的工程方案,只不过是一种设想而已,真正大规模地研究三峡工程,并做出了世界第一流水平的工程设计,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情。三峡工程的决策过程经历了近40年的风风雨雨,期间论争十分激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加速四化建设进程,解决滞后国民经济的交通、能源问题。建、早建与晚建提出了各种不同意见。党中央对此非常重视,决定进一步扩大论证。于是由全国有关单位412位专家学者参加,展开对三峡工程地质、地震、枢纽建筑物、水文、防洪、泥沙、航运、电力系统、机电设备、移民、生态环境、综合规划与水位、施工、投资估算和综合经济评价等14个方面进行全面审查论证,为期将近三年之久。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内容之广,实为我国工程史上所仅有,也为世界工程史上所罕见。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以压倒优势的票数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决议。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对三峡工程作出庄重选择,充分体现了亿万人民要求尽快建设三峡工程的强烈意愿,也充分体现了三峡工程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完满统一。

三峡工程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关键作用的工程项目。投资大、工期长,是该工程决策的难点之一。有了较为充分可靠的多方论证积极准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利弊取舍、科学研究、分期开发,围堰发电与移民工程、体制保障等问题,都是决策者和建设者们需要严肃对待圆满解决的。也是三峡抒情诗的作者们需要深入采访、积极思考的。怀着巨大的写作热情、怀着对工程建设者的崇仰、怀着对世界性工程的自豪感,湖北诗人纷纷奉献了自己的赞美诗。其中较为突出的诗人,90年代有熊福林,新世纪有谢克强。

熊福林在1996年11月号《诗刊》头条刊发了大型组诗《跨世纪的咏叹——写在三峡工地》,又在1997年10月号的《诗刊》上发表题为《三峡移民》的组诗,因此获得了“三峡诗人”的雅称。

“这是一次经过精心策划的写作。熊福林把他对本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人类征服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行为的理解用几乎是一个组诗的形式记载下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别出心裁的诗歌文本。而词典式的写作又把记载的完备性和文本的经典性统一起来,让我们和后来人在阐释这次人类为生存而作出的重大选择时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参照。即便这种参照因为其诗性的成分而怎样地站不住脚,其无法消解殆尽的史实也必将从一次次极其情绪化个人化的阐释中脱颖而出,若干年后依然在我们回溯历史的目光上划出一道道不浅的痕迹。单凭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对熊福林的努力表示敬意。”

《三峡隧道》开篇这样写道:“打破冷漠和固执的封锁/就得穿越历史的隧道/内外沟通的不仅仅是空间/一个洞应该是一个瞳孔/让内面的世界能够窥视/外面的时代”。通过歌唱三峡工程进而歌唱劳动和文明,使诗意得到升华。于是有了这样赞美工程建设者的诗行:“这样站在许多藐视的目光里/三峡民工但我每每望见你们/并拢双腿便是一个垂天惊叹/伸开双臂便是一个大写的人字”。诗人歌颂三峡工程是从工地的具体劳动场景选取诗意,既具象也概括。“一个世纪的梦/正在一层层的骨骼上靠近太阳……”“一加一的演算/不是简单的循环与重复/三峡的脚手架/以更加缜密的思维更加团结的步伐/构架出一部跨世纪的天梯……”

但单一的歌唱姿态使理性的渗入不够,有时难免有空泛和矫情。如:“不用担心我的生命/会随钢钎一起滑落/鲜红的血和滓洋的汗/在三峡都需要奉献/把我悬起来/把我青春的每一个日子悬起来/三峡的作业尚未做完/我的心啊怎么能够/放下来”。过度的夸饰也成了诗作的硬伤。

其实,过度夸饰也是当代中国红色抒情诗的通病,非某个人所专有,这也是一种“中国特色”,需从文艺体制和诗人素养等方面深入探究。

2.谢克强和他的抒情长卷《三峡交响曲》

谢克强,1947年生,湖北黄冈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一级作家。曾任《长江文艺》副主编、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从1970年在部队驻地的《安康日报》上发表组诗《幸福的回忆》八首至今,发表作品千余首,已出版《放歌山水间》、《黑眼睛的少女》、《爱的竖琴》、《青春雕像》、《绿韵》、《孤旅》、《三峡交响曲》等诗集。入选《中国新诗选》《新中国50年诗选》《新中国军事文学大系·诗歌卷》《解放军文艺诗选》《新时期诗萃》《中国百家哲理诗选》《世界华人诗萃》《散文诗精选》《中国散文诗年度精选》等近百部诗歌、散文诗选本;著有诗集《孤旅》《三峡交响曲》、散文诗集《断章》《远山近水》等10部,有诗在北京、上海、石家庄、西安、武汉等省市文学刊物获奖,诗集《孤旅》、散文诗集《断章》获屈原文艺创作奖、湖北文学奖提名奖;2004年出版了抒情长诗《三峡交响曲》,引起诗坛广泛关注,被诗评家们誉为为当前的政治抒情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成功的范例,并因《三峡交响曲》获《文艺报》2005年度重点关注作家艺术家奖。

谢克强是一个以诗歌为生命、以生命为诗歌的诗人,四十多年的写诗足迹鲜明清晰。从小时在故乡写“政治抒情诗”到部队写“带有汗味的兵歌”,从初到城市写“青春雕像系列”,到表现苍凉的中年人生情怀的“孤旅系列”,谢克强走过了一个长长的诗之路,表现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诗人曲折的跋涉过程。学界一般认为谢克强的诗歌创作大致经历了“兵歌”、“情歌”、“颂歌”三个阶段,这是符合诗人创作实际的。参见谷雨:谢克强和他的诗,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01年9月。军旅时期为战歌阶段,写了《快快抬呀》、《夯歌》、《放筏》、《炮工》等反映铁道兵筑路生活的诗歌。“我总忘不了当兵的日子,忘不了那炮火、硝烟、夯歌、号子,忘不了战友们的那血那汗,是这些孕育、营养了我最初的诗歌。”(《号子、血汗与我的诗》)此期诗作主观色彩很浓,生活厚度不够,且语句过于平实。第二阶段从1982年诗人转业到武汉工作开始,也是其诗歌创作的转型阶段,以《青春雕像》系列组诗,《爱的竖琴》及十四行爱情诗为代表。“这阶段(指1982年以后),我将一些都市生活现象,热情而又急促地纳入到《青春雕像》的系列组诗中,……乃至在大学学习期间所写的《爱的竖琴》及十四行爱情诗,仍然是建立在现实感遇和对往昔情景回忆基础上的生活观感。”并说“我对自己这阶段的作品基本上不满意,深深感到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东西。”诗人广泛接纳外国文学潮流,研读现代外国诗人如普希金、海涅、夸西莫多、惠特曼、聂鲁达等诗人诗作。诗人的创作以爱情歌吟和人生思索为多。第三阶段以1987年诗人步入不惑之年为界,以诗集《孤旅》的出版为标志。“在《孤旅》(中国文学出版社)之前,他还不是一个真正的(或杰出的)诗人。”以1987年春天写《生日》等诗为标志,他的诗歌艺术探索有以下转变:一是诗的表达方式由主观化向主客观结合而出之以客观化形态的转变;二是由关注外界事物到对诗人的内宇宙的开掘;三是由描摹向象征的转变。邹建军:论谢克强的诗艺转型,诗刊,2001年06期。他的诗歌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风格:潜心于对生活积累的深入开掘,在具体的艺术感觉,艺术构思和具体写作过程中,追求于质朴中求深沉,于简洁中求丰富。所有的道路都离你而去/苍茫的落照/推出沉重而坚定的脚步/你以不可战胜的欲望/走向荒漠/是的后不见来者/前不知去向/你和你坚毅的脚步/依然在走/不管黄昏黎明/你走过/没有路的路。《孤旅》表达了人类不断受挫而仍不断追求的不屈意志。在孤独寂寞的漫长旅途中,艰难跋涉着的旅人,他曾彷徨、困惑,却又一往无前地、坚定地继续自己的脚步。在“希望中透出感伤,感伤中满怀希望。希望源于生命本身,感伤源于环境对生命的挤压。在生命与环境的抗争中,他的诗充满了个性硬度,一种生命的硬度”。

谢克强主要是以政治抒情诗人的形象扬名诗坛的。他的清苦出身、他的军旅生涯、他的作协领导身份,以及他的政治意识,都使他对时代、人民、政治有特殊关注热情。

他的政治抒情诗,选材宏大,充满主旋律色彩。《八一之歌》、《朱德的手枪》、《军旗》、《中国画意》(组诗)等都是一首首充满激情的铿锵有力的政治抒情诗,也奠定了他政治抒情诗人的称号。比如他的《军旗》表现了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军人们的坚毅和勇猛:

“穿过黎明前的黑暗/从与入侵者对峙的阵地升起/我和我的战友们压住心跳/蛰伏在死亡与新生交替的/最前沿/且将仇恨压满枪膛/这时冲锋的号声响了/我听见了体内血流的啸响/待我与号角的嘶鸣/和震天的杀声/纵身跃出战壕……”

全诗尽用短句,充满感情色彩的动词和形容词交替出现,抒发了对我军战士英勇精神的赞颂,其格调高昂、色彩明朗。

比如为汶川大地震而作的《心祭》: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

夺走了爷爷的生命

他没有失声痛哭

他是石匠的子孙

他要用石的坚强与结实

抵抗悲恸的潮汐。

在构思和抒情中擅长以细节动人。比如《祖国》,诗人从半坡博物馆里出土的那只陶罐、随州擂鼓墩出土的青铜编钟、绵延千里伸向远天的丝绸之路、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等具体可感的意象中状写祖国的质朴丰盈、民族心律、猎猎飞舞。从儿时放牧的一片叶笛、远离故土相思的红豆、家祖传的一只青瓷大碗、父亲走向荒漠拓荒的犁铧、母亲饱满多汁的乳房等熟悉温馨的记忆中状写祖国的亲切安详。

诗人追求质朴简练的语言风格。诗人认为:“过分雕饰是无益的,亦如一位妙龄少女浓妆艳抹一样,因此,我总想把诗写得朴素些,而要表达最抽象的东西,我总想力图找到那些最简单最明白的具象,选择那些简单而直接的词,真正的词。我知道,一个有出息的诗人,应该这样要求自己:以最精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思想内容;以最浅显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哲理;以最朴素的语言表达最美的诗情……”“可当你读到谢克强的诗,你就会感到一种透明畅通的语感与节奏营造的情感,很动人很热烈而又很清醒,这种行文的洒脱和情绪的厚重并行不悖是难能可贵的。”诗的使命并不仅仅在于观察和发现,而在于将这些观察和发现转化为语言,转化的过程即诗的创作过程。黄麻、歌谣、石磨、日子、茧手、收获、炊烟、温馨等等,从这一组意象的加工和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谢克强诗的语言特色,就是能够把抽象的意象视觉化、感性化,又把直观的、平面的意象引入理性和寓意。这样就使诗的村庄不仅鲜活,而且有着朴素的美,而诗的句式的重复,也使语言有了节奏。但是,要使语言摆脱平庸和一般化而始终保持其独特性,使诗的语言不仅富有张力,而且具有创造性,这常常是诗人努力追求的。

在谢克强眼里,诗是异彩纷呈的精神驿站和精神家园。“然而,我们生活在一个难以抒情的时代”。曾经是社会和社会大众关注核心的诗歌,如今备受冷落。他认为其原因,既有物质的精神的挤压,也有金钱利欲的诱惑。浅薄与媚俗已进入相当一部分诗人的内心。一个没有诗的民族将使这个民族的人性淡化,一个没有受过诗的艺术熏陶的人也必定是一个多少缺乏文化品味的人。

熟悉谢克强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这“纯粹”大约可拆解为“纯粹的诗”和“纯粹的人”。谢克强崇尚诗的朴素与简洁,他以惊人的克制滤掉了情感的浮泛,使诗获得了卸去夸饰后的本真。不仅如此,孤旅的形式成为他在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自觉的选择,这使得他即使在商业化、世俗化大潮洪波涌起的今天,依然能以非功利的平常心,徘徊在诗与美之间,营造属于他自己的精神圣殿。

诗艺探求永无止境,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共同努力,谢克强以他的敏锐和机智,创作了不少好诗,应能受到诗坛关注。但他的诗也并非完美无缺。有些诗雕琢痕迹太重,失去了天然美感:有些诗意境优美,但结尾的句子画蛇添足,破坏了诗美,消损了诗意。

同类推荐
  •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我为什么会研究起五四来?这的确是个需要追问的问题。虽然说,我这个人研究历史,或者说琢磨历史,没有科班出身的人那么多界限。经常在晚清和民国之间跳来跳去,东捞一把,西摸一下。如果有条件,古代史我也敢碰。像我这种野路子出来的人,没有家法,也就没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但是,对于五四,我却一直没有热情,相关的史料也摸过一点,但兴趣就是提不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着一个成见,认为五四跟太平天国一样,下手的人太多,大鱼早都捞没了。
  •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小窗幽记(中)

    小窗幽记(中)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 鲁迅精品选

    鲁迅精品选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鲁迅的文学创作,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可珍视的思想文化经典。继承并认真学习,研究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对于不断培育、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的人文素质,必然是大有裨益的。《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鲁迅精品选》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狂人日记》《祝福》《孔乙己》、散文集《藤野先生》以及散文诗和部分诗歌、杂文等。希望通过阅读《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鲁迅精品选》能帮助你更透彻地了解鲁迅,开拓阅读视野,获得智慧启迪,提高人文素养。
  • 闲情漫寄

    闲情漫寄

    收录了作者自1988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的300多首诗词,都是古体诗。有古风,有近体;或展现社会生活,或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思,包罗万象,感情丰沛。
热门推荐
  • 孤独魔女的复仇爱恋

    孤独魔女的复仇爱恋

    分手之后,把分手事件告诉闺蜜,在此同时,没想到闺蜜她也喜欢他!呵呵……可笑,可笑!闺蜜却告诉自己:苏小柒,他早就喜欢我!为了讨好我,竟然与你分手!啧啧,苏小柒这么样,是不是很伤心呢?苏小?,知道你为何没有朋友么?这可因为我呢!呵呵……苏小柒:赵紫瞳,我恨你!你给我等着,迟早有一天,你会落在我手上的!一场复仇从此开此,没想到复仇完后,苏小柒才发现一切都是个梦!一切都是假的!可昰……
  • 李清照集

    李清照集

    本书精选李清照诗词作品。仰慕李清照久矣!孩提时便喜欢上李清照词。自彼至今,许多年过去了,时非昔时,人非昔人:一切似乎都发生了起起落落难以预见(甚或有时是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变异,惟有对于李清照的崇敬却一如既往,或尤更甚。
  • 化神临世

    化神临世

    神兵玄术,奇门大阵,诛仙伏魔,夏王朝日暮西山,商天下颠倒乾坤。神魔横空的乱世,肝胆相照的情义,至死不渝的爱情,荡气回肠的史诗。被时光湮没的爱情,被历史遗忘的过去。
  • 命运注定的守护神

    命运注定的守护神

    无法挣脱的命运,心中的守护,要用生命去完成,不在是幸福的少年,一直都不是,但是我要守护,我拥有的,这是我唯一的愿望
  • 修仙之升仙记

    修仙之升仙记

    我曾在紫皇宫大闹,也曾在万仙围剿中弑杀证道。我曾在异世地球流浪,也曾在万尸之中开辟一方净土。我曾见证星辰源起源灭,也曾在万众瞩目下屠仙弑佛闯冥界。我曾见证万世后末法时代,也曾在万劫威迫下传下仙侠之道。QQ群:228492501
  • 分手专柜

    分手专柜

    四年相恋没抵过一张研究生录取通知,左初夏华丽丽的甩了那个负心的混蛋凤凰男。爱情都是骗人的,左初夏从此不再相信爱情,却成了因为爱情才会存在的分手事务所的分手代理人。本事务所承接各种分手事务,要分就来,不分滚蛋!傲娇公主病,都市小白脸,爱情眯眼的可爱少女,痴心温暖的甜蜜小帅,更有一大堆婚恋男女前来分手,可是……某个搞笑阳光的男人,某个冷傲霸道的男人,还有我萌萌哒的叔父(叔父你来凑什么热闹,你说你要帮我择偶?),你们三个够了!什么是爱情,是你看到的那样吗?
  • 创造:黑夜与黎明

    创造:黑夜与黎明

    喜欢自然地理的朋友可以加群529152699各国科学家的地球末日预言重现,已经把电源中的剧情嫁接到了现实。《后天》降至,《2012》不再是虚构,地球异常现象奔涌而来,《独立日》真实上映。人类能否逃过这一空前劫难,完成艰难的斗争,拯救与探索?
  • 夜蝶之恋

    夜蝶之恋

    我就是夜,孤独、寂寞,还带那么一点点的邪恶。而你是蝶,漂亮、快乐,只是还有一丝丝的冷漠。夜想用它那宽大、漆黑的外衣去把蝶盖住,把蝶隐藏,隐藏在黑暗里,不让其他人发现,从他身边抢走蝶,可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你还是要离开我,夜是配不上蝶的,因为蝶在夜里是那么耀眼、璀灿,所以你会离开我,这我早就明白...书群1:169116581书群2:169145621
  • 墨焰

    墨焰

    “若说,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公’,那我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搅翻这不公的天;若说,这就是你们所谓的‘仁’,那我哪怕魂飞魄散也要砸烂这不仁的地!”唔,如果点了进来就顺便收藏下吧!这是缘!如果觉着写的不错,就顺手投个推荐票啥的也蛮好的!
  • 生命重来再爱你一次

    生命重来再爱你一次

    人们总喜欢听美好的允诺坚定的誓言,可是在现实面前一次次被打脸。如果你侥幸知道了誓言是真的,恐怕为时已晚人已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