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先生又出了两本新书,一本叫《摩挲大地》,一本叫《寻觅中华》,因为前者大多是对以前著作的归纳和修正,而后者几乎都是余先生从未发表过的作品,所以我更喜欢后者,于是便在这个夏夜里利用空余时间用心地品读,让自己容易被文字打动的心灵与大师的心灵再一次靠近。
读余先生的文章如品清茶,如饮佳酿。同样的感觉我只有在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时才能找到,可见优美的散文和精彩的武侠小说都可以给人以同样美的感受,好的作品是可以互相打通的。读余先生的文章多了,我甚至产生了为余先生写一本传记的冲动,但是又怕写不好,所以迟迟没有动笔,余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实在太高大,他为我们树立了文化散文的典范,为日益沉寂的中国文坛注入了一缕久违的清风,而且这缕清风正在弥散开来,正在感染着一个又一个对我中华文化的复兴满怀着憧憬的莘莘学子。
余先生在上戏的讲座,我曾经有幸在现场听过一次,虽然只有一次,但已是终身难忘,如果用八个汉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中国当代的游记体散文,真正能够写入我心灵深处的只有两本,一本是郁达夫先生的《屐痕处处》,而另一本就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当今中国,能够避开世俗的争扰,放着万人瞩目的上戏院长不做,而远行万里,将人文情怀寄托于中华大地的山水之间,这种心境,能有几人?将余先生比喻成中国的蒙田,应该不算过分。
我真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站在人文情怀的角度为余先生写一本传记,从诗意江南的余姚写到万紫千红的上戏,从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写到风光无限的世界各地,追随大师的足迹,亲自踏访一下大师走过的土地,走出书斋,而不是苦守在小小的象牙塔里,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悟,用身体去体会大师笔下土地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