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诸多文化名胜中,有这样一处所在,它并不经常被人们所提及,但只要是去过的人,都会对其难以忘怀,它就是位于东湖磨山之上的楚天台。
上楚天台的那天清晨,天空中还飘着细雨,但后来又渐渐停息了,我是在东湖上的小船,因为刚刚下过雨,湖上烟雨朦胧,看不清远方,整艘小船就好像置身在一幅郑板桥的水墨画中一般。我当时便忍不住作了一首名叫《东湖泛舟偶题》的小诗:迷蒙细雨泛波烟,双橹轻摇绿水间。欲问客官何处去,湖鸥振翅磨山边。
诗作好后,又在船舱内小睡了一会儿,醒来时磨山便到了。此时已是中午,先用饭,然后上山,楚天台屹立于磨山第二主峰之上,上山后还要攀登一条长长的石阶。好像是楚天台当初的设计者特意安排的,只有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去才能显示出攀登者对于古楚文化的虔诚。类似的登山体验我以前也经历过,但这次的感觉却好似自己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游客,而是一名心如赤子的朝拜者,每上一级台阶,便离屈原的《离骚》、宋玉的《神女赋》又近了一步。
终于登完了最后一级台阶,巍峨的楚天台便耸立在了眼前,而在我的眼里,这不仅仅只是一座仿古而建的楼台,而是一座象征古楚文化的丰碑!理应与江南三大名楼相媲美。至少在风景上,它是得天独厚的。因为站在高高的楚天台上,放眼鸟瞰东湖全景,几乎见不到一座现代建筑的影子,入目的全是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试问不论是黄鹤楼、岳阳楼、还是南昌的滕王阁,又有哪一座古楼可以做到这一点呢?
正所谓“十里长堤,八里磨山”,而楚天台就是位于磨山之上的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楚天台仿古章华台形制而建,楼顶安置铜凤一只,正面墙上镶有用天然大理石拼成“楚天仙境丹凤朝阳”图案,为楚天一绝。整楼外五内六层,每天定时表演编钟乐舞。
我入楼时,楼内正在表演编钟乐舞,当即买了绿茶坐下慢慢观看,这可是古代只有士大夫以上阶层才能享受的待遇啊,我一边享受着,一边喝着手中的绿茶,仿佛置身于千年之前的楚国宫廷和屈原、宋玉们一起欣赏着大楚的歌舞。
如果我的印象没有出错的话,我记得有一面墙上的两边分别刻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这八个大字。这出自于一个典故:春秋时期,楚庄王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湎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拥越女,坐钟鼓之间。伍参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但数月之后,庄王依然依旧,享乐更甚。大夫苏从又进谏。庄王抽出宝剑,要杀苏从。苏从无所畏惧,坚持劝谏。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参、苏从担任要职。这就是“一鸣惊人”的来历,后任用孙叔敖为令尹,讲求得失,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生产,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基础。
我想如果没有当年楚国大夫伍参、苏从的冒死进谏,还会有楚国后来的强大吗?这正是楚天儿女的精神,要么不鸣,一鸣惊人;要么不飞,一飞冲天!带着这样的感悟,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冲动,我来到了楚天台的最高一层,放眼望去,水天一色,大有“落霞与湖鸥齐飞,春水共长天一色”之感,令人物我两忘,与山水楼台融为了一体,看不到一座现代的高楼,听不到一声市场的吆喝,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古楚风光。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楼台,磨山才值得游人们来玩一玩;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山水,东湖才值得文人们来写一写;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楼台与山水,这个世界才值得我们来活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