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凿开墙壁借来光亮。形容人刻苦好学。
【出处】汉·刘歆《西京杂记》。
西汉时的丞相,著名文学家匡衡,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来供他晚上读书。勤奋好学的匡衡不想虚度了晚上的时光。
匡衡的邻居家里日子过得挺好,每天晚上都点起蜡烛,屋里照得通亮。他想到邻居家里去读书,可是遭到了拒绝。后来,匡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偷偷地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里的亮光就透过来了,他把书本对着这光,读起来也挺方便。
匡衡读的书愈来愈多,可是他没有钱去买书,怎么办呢?有一天,他发现县里有一个财主,家里堆放了许多书,他就去帮助财主家干活,不要工钱。财主很奇怪,问他:“小伙子,你为啥白白给我家干活呀!”匡衡也不隐瞒,就说:“我给你干活,不想得到工钱,只想借你家里的书看看,不知你答应不?”
财主非常高兴,就把家里的书,全都借给他。后来,匡衡终于成就了学业,并被汉文帝拜为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