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5800000011

第11章 生活风俗(5)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赫哲族、京族仍以渔业为主,食物中鱼类和海产占重要地位。但是建国以后由国家供应商品粮,食物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成为主食,鱼肉类是副食。鄂伦春、鄂温克、独龙、基诺等族过去以狩猎和采集为主,食物中总有野味和野生植物。建国后有的民族民生趋向定居,有的逐渐转向农耕生产,因而食物也以粮食为主。南方农业民族虽主食稻米但也有差别。白、哈尼、纳西、壮、苗、布依、土家、畲、黎、高山、拉祜、瑶等族多吃粳米,而傣、侗、水、仫佬、仡佬等族则嗜食糯米。

不论南方或北方农业民族都有食用蔬菜和家畜家禽肉及蛋的习惯。饮食作为一种文化也有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茹毛饮血”,生吃植物和野物的肉、蛋,到火烧水煮食物,再到煎炸烹炖菜肴,进而发展到讲究色香味俱佳的美食盛宴,甚至形成各种特色的菜系食谱。由最初的求生存果腹抗饥的需要,发展到礼仪讲究追求享受口福,明显地表现出经济条件与社会地位的不同。在阶级社会中有所谓“钟鸣鼎食”的“朱门酒肉臭”,也有粗茶淡饭的“糠菜半年粮”。从饮食上基本能看出社会阶级的金字塔构造——处于最底层的是广大劳动人民,高高在上的是剥削阶级统治集团。

一般来讲,各民族在招待亲朋好友及贵客时,在节日、喜庆、新房落成、丧葬等活动中,都要吃好的而且往往带有群众聚餐的特点。尤其是南方的少数民族,一般重大的喜庆活动,都是全村寨联合行动共同宴饮歌舞。这类聚餐活动反映了群众对亲邻乡里关系的重视,也反映了村寨集体对个体家庭的重要性。

许多民族在饮食文化中反映出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与风俗。朝鲜族家庭中,吃饭时要给60岁以上的老人专门设饭桌,给他们的饭菜是既有营养又好咀嚼容易消化的,晚辈一般不许在老人面前吸烟喝酒。逢年过节,席上的鸡心、鸡头、鸡翅、鸡爪敬给老人和贵宾以示尊重。

各民族对于自己生活中的锅灶火塘及水缸的卫生都是比较注意的,不能在灶上和火塘的铁架上蹬足、烤不干净的衣物、或向火塘中吐痰及跨过。究其根源与对火的原始崇拜有关,但是有讲卫生的现实作用。不能在水缸旁放不洁之物,更不能朝水缸处吐痰。

饮食特点

主食系列藏族农牧民都喜欢吃“糌粑”。糌粑可以意译为炒面。它的制作方法是把青稞、豌豆或燕麦粒洗净晾干炒开花,然后磨成粉。一般的吃法是先在碗里倒些酥油茶或清茶,然后加入适量糌粑,左手端碗,右手搅拌糌粑,其干湿程度是既可捏成团,而又不会因水多而粘手。

拌好后捏成小块送入口中。生活稍好些的,吃糌粑时拌入酥油奶渣糖,平时多加盐,其味道犹如甜点心,很香而且抗饥,久食可治胃溃疡。维吾尔族和新疆各族人民喜欢吃“帕罗”。

“帕罗”通常的汉语叫法是“抓饭”。它是用大米、羊油、羊肉、葱头、胡萝卜、葡萄干等混合做成的饭,其风味有点接近炒菜拌米饭,但是有葡萄干等干果时有甜味,而且它是焗制而成,油量较大,吃时用手抓,故得名。早在唐代的《酉阳杂俎·酒食》中对它就有记叙。新疆少数民族的烤馕也很有特色。一般用白面粉(也有用玉米或高粱面的)和上盐(或糖),做成边沿厚中间薄的圆饼,外面抹些油,粘些洋葱芯渣,贴在专门的烤炉内壁烤熟。

自然饮食这里所指的是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制作食物的饮食习俗。

海南省的黎族多居山林之中,山上的山鼠、田里的田鼠和树上的松鼠都是黎家的美食。在野外捕鼠后以篝火燎毛刮净,带回家除去内脏或烤或煮佐以调料食之。黎族腌泡酸菜,其中也要加入畜骨或兽骨。黎族称作“南沙”的这种酸菜,酸味浓烈,开胃消暑,四季都食用。

南方吃竹筒饭的少数民族有好几个。黎族的竹筒饭在家中和野外都可以做:砍一节较粗的嫩竹装入当地特产的香糯米和适量的水,或再抖入些猎获物的瘦肉与盐,架在火堆上熏烤,水沸后以树叶或木塞封口,随时转动竹筒使其受热均匀,待饭香溢出取下稍候,以刀剖筒便可食用。傣族的竹筒饭叫“香竹饭”,香竹的竹节较长,但竹管不粗内壁有层很香的竹膜。先将淘好的糯米装进竹筒里以清水浸泡六七小时,然后用芭蕉叶封口,放进火灰里煨或在火塘上烤。筒口冒出蒸汽十分钟后取出竹筒,用木棒将竹筒捶软,然后撕开竹片,顿时清香四溢。竹筒米饭白软细腻,滑爽可口。

傣族的“剁生”食品也较多,有猪肉、牛肉、鱼肉、黄鳝、青蛙、马鹿肉、麂子肉等数十种。所谓剁生就是生吃,不用烹炒煎炸蒸煮烤烧焗,但要加入葱、蒜、姜、芫荽、野花椒、辣椒面、盐、味精、香油、柠檬汁等调料。剁生的肉都是新鲜的无病菌的。鄂伦春猎人喜欢吃生的狍肝和半生半熟的肉;藏族牧民喜食生牛羊肉干;赫哲族不论冬夏,都有吃生鱼的许多方法;苗族、侗族也有一些吃生鱼的制作方法。生吃食物的习惯可以说是一种原始食风的反映。

鄂伦春人吃的野菜主要是柳蒿芽、山韭菜、山芹菜、小根蒜、黄花菜、蘑菇、猴头菌等,全是采集来的。在锅传入之前鄂伦春人煮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大野兽的胃洗净后装水,再把兽肉切成小块塞进胃里,吊在篝火上烧烤,胃里的水沸腾了,肉也熟至七八成了,然后取出蘸盐而食。另一种方法是刳木贮水,放进切好的肉块,把小石头放在篝火中烧热,夹出石头放入水槽中,如此反复数次,水沸肉熟取肉蘸调料可食,味道鲜美。

烧肉是把肉块直接扔进火堆,烧至焦黑取出,用猎刀刮掉表面黑糊部分,切开加作料吃。血肠的做法是把狩、狍、野猪的肠子洗净,把拌有各种作料的兽血灌入肠里,扎口入锅煮。杂花菜又称“肉拌脑浆肺子”,是把野兽的肉、肺、脑浆煮熟后,拌些拆骨肉、动物油、野辣椒、韭菜花和盐来吃。夏饮山泉冬化雪水,春季在森林中找不到水的话,用猎刀划开桦树皮,便可吮吸树汁解渴。游猎中没茶叶时,可采集小黄芪叶、玫瑰与达子香的花和叶,晒干后来代替之。这种带有原始色彩的食风,正反映了鄂伦春人利用自然战胜困难的高度智慧和顽强意志。

石烹食俗也是原始食俗之遗风。除前文提及的鄂伦春猎人刳木贮水,烧石烫肉的方法外,还有一些民族有此遗风。生活在云南横断山怒江大峡谷的怒族,以石板当饼铛烤出来的玉米面与麦面混合饼,又酥又香又脆。高山族布农人以石板烤甘薯,排湾人野炊时用石板烤鱼。排湾人还以椰壳当锅,烧热石头放入“椰锅”里烫水煮肉。云南纳西族在大理石板上和面,石板下火盆加热,以此法和的面,烙出“丽江粑粑”的层次很多,每层很薄,色美味鲜,香脆可口,油而不腻,冷而不硬,驰名远近。西双版纳的傣族吃一种傣语叫做“捣”的青苔,把洗净的“捣”和调料放入大碗中,加清水,再放进烧红的鹅卵石,水沸之后捏糯米饭团蘸碗中汤菜而食。西藏偏僻山村的珞巴族习惯以石锅做饭煮菜,这可能是较高水平的石烹,虽费柴火但粥香味美。

全羊制品从事畜牧业的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以及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吃全羊的食俗。在重大节日或招待贵宾时,哈萨克族以黄头白身的肥羊设全羊宴席,进餐时先把羊头献到客人面前,客人割下羊头右颊面上的一片肉放在自己碗中,再割下一只羊耳给席间年龄最小的人,然后把羊头递给主人,否则失礼。在蒙古族隆重的宴席上,煮熟的全羊被称为“羊背”或“羊五又”,大的有七八十斤重。上席时,将大块羊肉在托盘内摆成整羊形状,主人以随身佩带的直柄蒙古小刀割下羊耳、羊尾敬神明,尔后再敬客人。敬毕,撤去盘中羊头及四肢,插上供客人用的刀,请客人随意割切来吃。蒙古族的烤全羊,在烤制时要反复出炉入炉,观察各部位烤的程度,并加些调料,直至金黄熟透,再放入大漆盘中,围以彩绸,抬至席前向宾客献礼。礼毕之际抬回厨房刀片肢解,端上席蘸调料吃。

清代宫廷的“全羊席”不仅有元代的气魄,而且烹制技术更为精巧。袁枚在《随国食单》中有“全羊法七十二种”的记叙。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较讲究菜名的典雅形象。清代宫廷中把羊眼睛做的菜叫“玉珠顶”;羊脑做的菜叫“烩白云”;羊肚做的菜叫“素花”;蹄筋骨髓合做的菜叫“蜜汁髓筋”等等。由此可见满族贵族吃全羊的一些食俗。塔吉克族在接待贵客时,先把肥羊牵来请客人过目后才宰杀。

维吾尔族在上烤全羊时,羊角上扎红绣球,红绸带交叉胸前,羊昂首趴在大食盘中,口衔生菜叶的生动形象十分喜人。

吃酸特点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饮食中吃酸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南方民族中。食不离酸的典型代表当数侗族。侗族酸味食品种类繁多,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之分。家家火塘旁放着一个能装六七斤水的陶罐,每天把干净的淘米水倒进罐里,保持一定温度,三五天即可酿成带有糯米香味的酸水。用酸水煮新鲜鱼虾、笋子蕨菜,加上紫苏叶和薄荷叶,开胃降血压,喝了全身轻爽。荤酸指的是用陶坛或木桶腌制的猪肉、鸭肉和鱼虾。最讲究的腌酸鱼,是酸食中的上品。有些草酸鱼能腌二三十年而不变鲜味。素酸指的是腌酸辣椒、姜、青菜、豆角、白菜梗、嫩笋、黄瓜、萝卜等。侗家一年四季都腌酸,三月腌青菜,八月腌鱼,夏收后腌鸭,过年时腌猪肉,平时有什么就腌什么,不腌酸了,吃起来没味。礼仪社交活动中,没有酸食品,就显得寒酸和无礼。苗族、傣族、黎族的腌酸泡菜也很有名。彝族的干酸菜制作简单,保存方便,酸味纯正。北方吃酸泡菜的,以朝鲜族名气最大。泡菜的花色品种很多,以酸甜辣脆鲜为特色,目前在许多城市都有摊贩出售,不用吆喝,生意很好。蒙古族、藏族的酸奶以及酸奶渣,也属于酸食品类,健胃助消化,营养价值很高。

饮酒风俗我国各民族都有饮酒的习惯。我国自古以来

就有无酒不成礼的文化传统,其影响也非常深远广泛。关于酒的起源,传说和古籍记载较多。名气大的酿酒创始人,一个是仪狄,一个是杜康。《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中都认为仪狄是夏禹的臣属。《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兴于西羌。”炎帝神农氏姓姜,姜是羌人中最早转向农业生产的一支,以粮食酿酒。仪秋与羌人肯定有关。因此说,酿酒技术的产生与古代羌人不无关系。今陕西渭南地区白水县是杜康的故里。

《白水县志》载:“杜康,字仲宁,相传为县康家卫人,善造酒。”

杜康即传说中夏国王少康。《说文解字·巾部》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林酒。”是说杜康乃以高粱为原料酿酒的“初作”者。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说:“仪狄造酒,杜康润色之。”以上记载说明了仪秋与杜康在酿酒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但不能由此断言仪狄就是最早的酿酒者。因为《黄帝内经》中记有黄帝与医家歧伯讨论造酒的话,旧题为孔子八世孙孔鲍撰的《孔丛子》中说,帝尧、帝舜都是酒量很大的君王。黄帝、尧、舜都早于夏禹,禹的臣属仪狄不可能为他们酿酒。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第一册中说:“相传禹臣仪狄开始造酒,这是指比原始社会时代的酒更甘美浓烈的美酒。”这种论断较为实际。正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一样,仪秋和杜康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完善了酿酒工艺。

用酒曲酿酒的技术,最早产生于我国。相传为孔子编定的《尚书》中,记有商王武丁和他的大臣的谈话,其中提到“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曲蘖就是指酒曲。武丁王约为公元前十二三世纪在位。法国人利用酒曲生产酒精,已是19世纪末的事情了。他们过去造酒,是利用麦芽淀粉糖化的方法。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酒文化,而且相当丰富多彩。藏族除僧人忌酒外,其余的人都喜欢饮青稞酒。青稞酒分啤酒和白酒两种,平常家酿的多是啤酒,最高20度没有气和泡沫。客人接受敬酒时,接过酒杯后,先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身后上方弹三次表示敬上苍神灵,然后分三口饮尽。蒙古族的马奶酒,是把马奶倒进皮囊中,以特制的木棒搅拌,使其变酸发酵提出奶油后制成的。一般敬酒都用酒碗,不喝干是不礼貌的。

四川凉山的彝族认为,“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他们以荞麦、玉米酿酒。饮酒的方式经常是“喝转转酒”,即几个人围着一个大酒碗蹲成一圈,一人一口轮流喝,没有下酒菜,喝寡酒。节日期间,尤其是每逢火把节,姑娘们便在家门口设“敬酒台”,放一坛酒,插几根麦秸吸管,请过往的行人喝,在斗牛、赛马和摔跤中大显身手、赢得荣誉的小伙子更受热情款待。

围着酒坛以吸管喝“咂酒”的兄弟民族有好几个,其中以羌族最著名。佤族用细竹管吸饮小红米酿的水酒;布依族用芭茅草或细竹做吸管,称之谓喝“扎马酒”。怒族有种佳肴叫“肉酒”,是把鸡肉用油煎炒至脆香,再倒酒入锅文火煮。因肉中有酒,酒中有肉,所以吃的时候肉香酒香油香集于一口,补气强身健体,很受群众喜爱。

鄂温克族在客人光临时,先安放好毛皮坐垫,请客人就座,互相敬烟。尔后,女主人托银盘献上野果酿的酒和煮鹿肉、烤面饼等食物。敬酒时,主人先高举斟满酒的杯子,往火堆上倾洒少许,表示对火神的崇敬,再自己抿一口,表示酒中无毒,尔后捧给客人。西藏墨脱县的门巴族,当客人进门后,主人便用钢勺舀一勺酒敬客,客人若推辞,主人先倒点酒在自己手心里喝掉,言外之意也是请放心。许多民族在说亲、婚礼、丧礼、建房、节庆、庆丰收等活动中都离不开酒,而且很讲究喝酒时的友好融洽气氛,以及热情周到的礼仪。总之一定要表现出真诚、热烈,使大家都尽情尽兴,尽欢尽乐。为此不少民族都有敬酒的歌舞,用来劝酒。藏族、蒙古族、苗族、侗族等的敬酒歌舞,总是让客人感到盛情难却,非喝不可。

苗族有迎客酒、送客酒、拦门酒等,一进门得喝两杯,说是“双脚走来的”需得成双;牛角酒是以牛角制成的酒杯敬酒,由敬酒的姑娘递饮,客人接过牛角就得喝尽,因为这种“杯”是立不起来的,不喝完无法放下。

侗族饮酒有两种交杯酒,一种是两个人并肩而坐,相互用一手搂住对方肩膀,另一手举杯递到对方唇边,同时干杯饮尽,表示亲密无间。另一种是全席的人围一圈,按同一方向把酒杯递到旁边人的唇边,在欢呼声中同时干杯。如此三轮方开始自由敬酒。高山族新婚夫妇要喝连杯酒或叫连欢酒,其酒具像—副担子,木雕彩绘,“担子”两端各雕有一酒杯,只能同时举起同时喝。亲朋好友亦可喝连杯酒,表示情同手足。

品茶习俗

同类推荐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集学识与风度于一身的胡适可称民国时代的万众偶像,他一生演讲无数,这是他关于“容忍与自由”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教育、社会变革等诸多领域,是胡适思想精髓与真情实感的集合。50多年前胡适逝世,如今“胡适热”成为一种现象。即使相隔百年,人们还可以听到那震撼心灵的声音,重读胡适,人们保持着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给21世纪中国的新一轮启蒙。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再被蒙蔽双眼。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版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 黄陵文典·民俗卷

    黄陵文典·民俗卷

    公元2008年4月4日,时值戊子年清明佳节。由黄帝故里黄陵县组织编纂、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黄陵文典》1—17卷
  • 西域要冲:阳关

    西域要冲: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 《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

    《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

    本书是学习汉语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的优秀实用读物,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天文地理、神话典故、时令文史、人伦世俗、宫室珍宝、山河景物、器用饮食、鸟兽花木等。原著的精美语句多源于古代的诗、词、文、赋,有的是引用原话,有的是化用句意,都蕴含着某种事物或某个典故。本书编者力求准确地找寻到每句话、每个典故的来源与出处,并探究出全句话的含义,以展现其精深广博的文化内涵。阅读此书,对于了解古代文化,丰富文学、历史知识,初步掌握创作诗词和撰写对联的语言技巧很有帮助。
热门推荐
  • 网王之另一个我是她

    网王之另一个我是她

    身体里面住了一个人,还是一个女孩子。向日岳人的生活,顿时充满了色彩……剧情开始转动,一切回归原位……女孩再度归来,岳人,你是否能认出她的模样……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盛世末章:大明花下

    盛世末章:大明花下

    她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孙女她是升平公主与郭暧的爱女她是恩宠受尽的广陵王妃她是无奈花下的郭氏贵妃她是手握朝政的五朝太后她是。。。。。。。谁起谁伏,后宫争宠昔日荣华只是一尺白绫怨不得,恨不得只求永生不在帝王家。这只是大唐的后宫。只是郭璇的一代荣辱罢了
  • 凡路踏尊

    凡路踏尊

    我说,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说,这灵海我终将开辟。我说,我终将披荆斩棘走上至强之路。莽山古城,一个少年的平凡开始,一个不平凡的人生。分神锻体纳灵海,练气修身对万敌。诸君可知林天路?不如与吾同探寻。新人新书,请大家支持一下
  • 我们的未来世界

    我们的未来世界

    未来世界其他星球上的故事,还不错的.
  • 梦魅之偶

    梦魅之偶

    黑夜的罂粟指引灾难的梦魇。空洞的冷漠,冰冷的木枷,宁静的国度沾染残破的鲜血。血色勾勒着绝望,杀戮引领着毁灭。它是绽放在黑夜里的杀戮之花,承载着灭亡的命运.他背负着仇恨无家可归,他们的相遇伴随着血色.他们的灵魂在孤独中相互依偎,拼命地变强,只为守护它的笑颜.
  • 大叔盛宠:萌系小逃妻

    大叔盛宠:萌系小逃妻

    潘小朵,这妹子萌萌哒~唐铭,这汉子酷酷哒~这是一个呆萌妹子和一个腹黑大叔的故事……【小剧场】“潘小呆,我限你一分钟之内出来!”唐铭咬牙切齿的盯着浴室。“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不叫潘小呆,我叫潘小朵!再记不住,晚上别进我房间!”某朵发飙。“字那么难看,谁看的清楚?”某朵:“……”
  • 窃灵

    窃灵

    修行乃逆天之举,可夺天地之道,掌阴阳之灵。亦可悟破生死,窃天地轮回!
  • 星辰武祖

    星辰武祖

    穿越时空,拥有废体的辰东。
  • 离别亦悲伤

    离别亦悲伤

    也许,早就注定了吧!终究还是爱他的,终究还是放不下,像掉进了一个漩涡,逃离只会陷得更深!怎么无数次的放手也没办法忘了他。对与否也不该是个人决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