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1900000007

第7章 亚历山大·贝尔

亚历山大·贝尔,电话的发明者,为世界电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847年3月3日,贝尔出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父亲和祖父都是著名的语音学家,他们在聋哑人中间工作过很多年,对人体发声器官的构造、功能和人们的听觉特点都有很深入的研究。贝尔的父亲还创造出一套借助手势、口型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哑语”,给聋哑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父亲也因此在语音学界很有名气。贝尔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自然对语音学方面的知识不会陌生。父亲希望他能够继承父业。长大后,贝尔进入爱丁堡大学攻读语音学。1867年大学毕业以后,贝尔又进入伦敦大学深造,继续攻读语音学。

毕业以后,贝尔接受英国波士顿大学的聘请,来到大西洋彼岸,成了一名语音学教授。父亲这时已经是一位有很高知名度的语音问题专家。父子两人后来在波士顿开办了一所聋哑学校,一边帮助聋哑人克服不能说话的困难,一边研究、试验助听器。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助聋哑人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贝尔在自己家中成立了一个小型实验室,研究语音方面的问题。他想发明一种聋哑人用的“可视语言”。他的初步设想是在纸上复制出语音声波的振动,从而让聋哑人从波形曲线看出“话”来。试验最后没有成功。但他在试验中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电流接通和截止的时候,螺旋线圈有噪声发出,就好像发送莫尔斯电码的“滴答”声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呢?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贝尔没有放过它,他想弄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又重复试验了许多次,结果都一样。一个大胆的设想在贝尔的脑海中出现了:如果能够使电流强度的变化模拟出声波的变化,那么不就可以用电流传送语音了吗?

这是一个大胆的天才设想。当贝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自己身边几个懂电学知识的朋友时,他们用的差不多是同一个词:异想天开。贝尔没有泄气,他决定去找电学专家请教,以求证这种想法的可行性。他来到了华盛顿,向大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请教。

亨利是美国电学界一位很杰出的人物,晚年曾担任美国史密森学会首任会长,还曾经与法拉第相互独立地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贝尔去拜望他时,他已经是73岁的高龄了。

听了贝尔的叙述后,亨利微微点了点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问:“那么你现在准备怎么办呢?”

贝尔略显紧张地答道:“我现在也拿不定主意,我不知道这个设想是否真的可行。也许我可以把自己的设想发表,让别的科学家去完成。先生,你说我该怎么办呢?”贝尔的本意就是来听取亨利的意见的,自然不放过这个向亨利当面求教的机会。

片刻之后,亨利回答说:“贝尔,你有这样一个伟大的设想,为什么要放过它呢?自己干吧!你一定能实现它。”

“可是,先生,我不懂电学,在制作方面会存在许多困难。”贝尔迟疑地回答道。

“掌握它!”这位大科学家不假思索地吐出了两个词,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这句话对贝尔影响很大。许多年后,贝尔在谈起自己的成功时说:“如果没有亨利的这两个单词,和他那种坚决而不容置疑的语气,我肯定是发明不了电话的。”

贝尔回到波士顿以后,果真专心致志地学起电学来。此后,不管是三九严寒,还是盛夏酷暑,贝尔的手中经常不离电学方面的书籍。由于悟性很好,加之以前搞聋哑实验接触过电磁器械,不久,贝尔在电学方面掌握的知识有了质的飞跃。语音学知识和电学知识是发明电话不可缺少的两大法宝,贝尔在语音学方面可以说是专家了,现在又掌握了电学知识,更是如虎添翼,两大法宝都不缺了。

1873年,贝尔辞去了波士顿语音学教授的职务,全身心地投入了电话研究。他找到了一位18岁的名叫沃特森的助手。这位年轻的电气技师对电学有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他全力支持贝尔的实验,深信试验会取得成功。当时贝尔也年仅26岁,两个小伙子迈开了向神秘的科学领域进军的步伐。

贝尔和沃特森住的是波士顿近郊一间灰尘满地、拥挤闷热的小屋,实验室就是他们的卧房。他们长期足不出户,过的是枯燥乏味的生活。他们不知经历了多少不眠之夜,多少次躺在床上有了一点灵感后又突然从床上爬起来继续研究。两年过去了,他俩面对的却依然是失败。但老科学家亨利亲切而又坚决有力的话语始终萦绕在贝尔心头,使他从不言放弃。

古人云:贵在坚持!有一天,贝尔在实验室里,沃特森在隔着几个房间的另外一间屋子里。两间屋子相互听不到对方说话的声音。沃特森把受话器紧紧贴在耳边,贝尔在实验里进行调试。突然,沃特森的耳边传来了一个清晰的喊声:“沃特森先生快来呀!我需要你!”原来,贝尔操作机器的时候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腿上,由于疼痛,他情不自禁地对着话筒大喊起来。这是人类通过电话机传送的第一句话!沃特森欣喜万分,急忙大喊起来:“贝尔,我听到了!我听到了!”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冲出房门,紧紧拥抱在一起。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此后,贝尔又致力于电话的改进和推广工作。

在21世纪的今天,电话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请千万不要忘记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贝尔。

同类推荐
  • 毕加索(名人传记丛书)

    毕加索(名人传记丛书)

    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一个小城,自幼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本书客观讲述了毕加索从出生、成长到成为一代大师的生命轨迹,展现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 最是惊艳民国范

    最是惊艳民国范

    民国时期,古老中国根深蒂固的东西依然存在,但民主之风吹进中国,现代社会新元素登上历史舞台,社会在变革中动荡,人们在迷乱中求索,各种思想杂陈,各样异事叠现,各方奇才辈出。其中,有治世之能臣,也有乱世之枭雄;有投笔从戎赴汤蹈火以报国之书生,也有宦海失意后钻进书斋潜心治学之政客……于是乎,中国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领域风云际会,好戏连台,惊艳惊悚,沙场官场文场,你方唱罢我登场,使得民国史比以往任何朝代的历史都更有看点。本书发掘民国奇人奇事的耀眼点,述写民国人物与事件的未解之谜,揭示民国知名人物的情感经历,品评民国往事的悲喜结局。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含重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经中央任命担任并主持航空工业工作的部(副部)长、总(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和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担任过总经理职务的领导干部(共计44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领导干部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是以作者踏上旅途开始,并以回到故乡作结。由于她的旅途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英国外交官家庭20世纪初在喀什生活工作的经历,其中讲到的一些喀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天的喀什仍然能寻觅到踪迹。
热门推荐
  • 舰娘之提督厨

    舰娘之提督厨

    王雨:“我是一个提督,是兼职厨师。”舰娘:“......”王雨:“我是一个厨师,是一个提督。”......:“......”王雨:“我是一个男人,是一个厨师,是一个提督。”书友qq群:365466405
  • 闪婚成爱:首长老公别太酷

    闪婚成爱:首长老公别太酷

    二十四孝女友了好几年,换来的是活该被劈腿的窘况。不就是个男人么?苏梓恬怒摔,可偏偏不知怎的,惹上了另一个大魔王。“天亮了,我们只不过是陌路人而已。”看着他狡黠的表情,完事后某女狂咽后悔药。“如果,我忽然不想放手呢?”八块腹肌配上男神脸,还怕女人逃不出手掌心?“曲先生,你知不知道这是非法禁锢?”气急败坏的看着男人,苏梓恬狂跺脚。“那就让它变得合法,惹了我的下场便是,被罚终身监禁……”
  • 重生舰娘世界

    重生舰娘世界

    故事是主角成為艦娘後的奮鬥文有問題可在書評區提出
  • 超档案

    超档案

    天地万物,千奇百怪,其中存在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生物、现象、地域,这些科学无法解释的种种事例层出不穷,于是衍生了“神话”!人与自然同样神秘,打雷、闪电、刮风、下雨……这些神奇的自然现象在历史的过去,被人神化,现在的科学给了我们答案,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现象都能用科学解释呢?许多有待考证的事例,怎么解决呢?人的好奇心就像这些这些神秘的事件一样无法解释,难道我们真的能等几百上千年,让科学来给我们解释这些吗?
  • 冷漠王爷的狂傲弃妃

    冷漠王爷的狂傲弃妃

    “什么,你也是从21世纪穿越过来的?你来多久了?”安娉婷兴奋的问着所谓的静贵妃。“我来了也有一两年了。你呢?”静贵妃问。唉,这让她怎么开口说呢?安娉婷纠结。两个男子看着眼前的女子,一阵迷茫。
  • 独家溺爱,缠上失忆新娘

    独家溺爱,缠上失忆新娘

    相恋五年的未婚夫,和别的女人有了孩子!黎沐晨悲愤买醉,却被陌生男人圈进怀里,“跟我结婚,我给你想要的一切!”他,帝国总裁,叱咤风云,要娶她这个单亲妈妈为妻?等等!这个男人,这张脸,不就是他们家乐宝的升级版吗?!
  • 剪不断

    剪不断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正如南唐李后主的《乌夜啼》,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我”是一名高中的女学生,男主人公少轩是一名高中的语文教师,因为“我”从小就对文学有着不解的情缘,而少轩又是一个博学多才,成熟稳重,深沉有内涵的中学老师,所以“我”成了他的课代表,并且开始“暗恋”他,“我”在苦苦的单相思中度过高中生活的每一天。他究竟知不知道一个少女纯洁的心却永远都是一个谜。“我”和少轩的关系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吧。谁都不愿意去搞一场违背世俗伦理、道德游戏规则的爱情,可这深厚的感情却像一团火被久久压抑在心底,它想去爆发,可它的上面却有两座大山——伦理和道德。这是一个深刻的人性矛盾,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就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深层潜意识与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深刻的,人类遇到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时,当自我无法去协调的时候怎么办,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这个人类的矛盾双方都是正义的较量,“我”爱上了少轩,谁都有爱个被爱的权利,可是“我”爱错了人,“我”不能爱上自己的老师,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甚至有家庭的人。“我”是矛盾的,“我”的矛盾与痛苦就在作品中一步步展现给读者,对“我”的心理以及人性深处的进一步探究就由此展开……
  • 穹顶之下我为王

    穹顶之下我为王

    本小说因为推到重码的原因,所以停更了~~
  • 清浅链

    清浅链

    前世的他,说许她一世芳华。今生的他,说为她舍弃天下。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前世的记忆就像行云流水般在她脑海中蔓延。今世的爱恨同样羁绊了她一生。默默相守,只为来世再见,完成那前尘未了的情缘。
  • 铁路边的雪人

    铁路边的雪人

    年轻人!不要放弃我在等你,在那大雪皑皑的地方等你,我是雪儿!我爱你!你听到我的呼吸了吗?为什么我与你的身体像是雾一样穿过。我爱你。我在像你招手呢?——可是我是雪,我不能陪你一辈子,你的心不要放在我冰冷的身体上好吗?我哭了………我怕你冷………坚持下去,走出我的身上,我要你活下去!因为我爱你!但,我是“雪”………一个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慨使得深深走进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