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0400000019

第19章 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一说钱塘)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他的杰作《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罗贯中生活的元代中后期,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更加尖锐的时代。罗贯中抱着不与元朝统治者苟合的态度,置身于下层人民之中,从群众文化里汲取营养。

罗贯中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杭州度过的。在杭州定居,对他后来成为小说家、戏剧家有重要的影响。

元朝时的杭州是南方的贸易港口、经济中心,这里的市民文化相当发达。元代后期,杂剧作家大多集中在杭州。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罗贯中细心观察和揣摩着,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在民间艺术园地里得到锤炼、升华。

《随唐五代史演义传》是罗贯中的早期著作之一,它的艺术成就不能同他后来的作品所达到的高度相比,但它由逐年叙述历史事件向着重塑造人物形象的转变,是我国长篇叙事作品逐步成熟的表现,这也是罗贯中对我国古典长篇章回小说艺术发展的贡献。

在元末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一直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罗贯中作出了一生中最重大的政治决定:投身起义军,担任了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谋士。

罗贯中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传统知识分子,据史书记载,他曾经“有志图王”。从罗贯中加入张士诚的义军来看,他是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和雄心的。直接投身于武装斗争的洪流,使罗贯中强烈地感触到时代的脉搏。

通过罗贯中的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这部著名作品,我们可以窥见他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在《风云会》一书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文武双全、智勇兼备、胸怀天下、心念万民的圣君形象——赵匡胤。由此可见,他理想中的明君应该是这样的。也正是基于此,当他发现现实中的张士诚不是这样一个圣主时,罗贯中离开了张士诚,结束了他短暂的政治活动。

结束了农民军生活的罗贯中把满腔的热切倾注到文学中,通过小说创作出丰富的文学形象表达他对人生、对社会的见解。

据传,罗贯中曾写过《十七史演义》,但可惜的是,流传至今的仅剩下《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等数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在长期流传的三国故事的基础上创作的。但是,他不是简单地将原有的三国故事连缀成篇,而是以自己的思想为指导,构建出全新的三国世界。

罗贯中从民间故事中汲取养分,注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这部小说中,他成功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借助艺术表现,赋予历史人物以血肉,因此前人称这部小说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应当是很恰当的。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罗贯中以其宏大的手笔、惊人的艺术表现力,为我们描绘了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以及形象鲜明的各色人物。《三国志通俗演义》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新的里程,把我国的长篇小说艺术推向了成熟。

罗贯中在明初生活了十多年后于75岁时逝世。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是一位占有显著地位的文学家,他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与《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经久不衰,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三国演义》是中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它是由我国宋代和元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话本是一种通俗文学,是说书人讲书的底本。每次开讲之前,说书人要用目向听众揭示故事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明代以后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到了元末明初,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为明代文学创作的繁荣提供了新的因素和有利条件。适应市民文化娱乐需要的通俗文学特别昌盛,从而孕育了章回小说的诞生。《三国演义》同其他稍后一些的章回小说一样,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说书人或戏曲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它们的篇幅比讲史更长,主要是供读者案头阅读的。初期,一部作品分为若干卷,每卷又分若干节;到了明代中期以后、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版本的古代章回小说:每部小说明确地分为多少回,回目也由单句最后发展成为工整的对句。

《三国演义》的故事很早以前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宋元时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元代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小说《全相三国志平话》中“拥刘反曹”的倾向已很鲜明,刘、关、张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可见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内容愈来愈丰富,为以后《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历史条件。罗贯中在杂记、遗闻佚事、野史小说、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正史陈寿的《三国志》及其注释材料,结合他在创作上的才华,融会贯通,重新创造,写成了这部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古典历史名著《三国演义》。

演义是以一定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它要求所写的故事和人物要生动形象,细节可有所虚构,但基本情节不能违背史实。

有关三国的故事很早就流传于民间。据杜宝《大业拾遗录》记载,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故事,在隋炀帝时期的水上杂戏中就有。刘知几《史通·采撰》记载,唐初时有些三国故事已“得之于道路,传之于众口”。李商隐《骄儿》诗说:“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痴。”晚唐时,三国故事已经到了童叟皆知的程度。

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根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已出现了“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同时皮影戏、傀儡戏、南戏、院本也有搬演三国故事的。这时的三国故事已有明显的尊刘贬曹倾向。苏轼《东坡志林》记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宋元时代三国故事更是经常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有《三战吕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种,在这些剧本中,继续表现出“尊刘贬曹”的倾向。由此可见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白话小说,可能很早就产生了。现存早期的三国讲史话本,有元至治年间所刊《三国志评话》,不仅拥刘反曹的倾向十分鲜明,而且刘、关、张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张飞的形象最为生动,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写得很突出,但情节与史实相违,民间传说色彩较浓;叙事简略,文笔粗糙,人名地名多有谬误,显然没有经过文人的修饰。与此同时,现存三国故事的戏剧目即有四十多种: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单刀会、白帝城托孤等重要情节。此后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创作出杰出的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它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加入了文人心愿。充分运用《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等史籍所提供的材料,重要历史事件都与史实相符;又大量采录话本、戏剧、民间传说的内容,在细节处多有虚构,形成“七分实事,三分虚假”的面目。

《三国演义》洋洋七十余万字,结构宏伟,人物众多,情节错综复杂,生动地反映了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九十多年中,各封建统治集团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面貌。但《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书,而是一部文学巨著。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像桃园结义、古城会、三顾茅庐、借东风、群英会、空城计等几乎是家喻户晓的;那些闪烁着艺术光辉的典型人物,如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周瑜等,几乎是老幼皆知的。在中华文学史上,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长篇巨著,都是长期深受读者喜爱的优秀作品。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艺术非常高超。全书描写上百次各种类型的战争,但都不重复。从单刀匹马的厮杀到千军万马的混战;从战场上的斗智斗勇到营帐里的用计设谋,写得有虚有实,各具特色。小说在金戈铁马的争斗中,又不时穿插描写大江明月、饮酒赋诗、山林贤士等抒情场景,从而使故事有张有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能够把战争写得如此有声有色,千变万化,这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是不多见的。作品构思之雄伟、活动场面之广阔、人物形象之鲜明、艺术水准之高超,在世界古典小说中均无与伦比。统治者因该书“拥刘抑曹”的正统倾向而大加推崇,并从中汲取统治之术;布衣百姓则从中领略军事智慧,并对故事情节津津乐道;农民起义领袖却奉该书为军事宝典,从中学习战略战术;饱经世故之人又视该书为谋略宝库,潜心钻研保家安身之道。该书中的故事和人物深入人心,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三国演义》也远播于海外,被译成朝、越、日、英、法、德、俄等几十种文字传遍世界各大洲。俄国汉学家称赞该书是“一部真正丰富人性的杰作”;法国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在崇拜英雄的美国社会,人们夸奖“《三国演义》是描写英雄业绩的一部早期的杰作”;英国学术界一致推荐《三国演义》为“史诗般的作品”;在日本,《三国演义》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甚至超过日本原创小说。

同类推荐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以史实做基石,以想象为补充,描述了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细腻刻画了他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再现了他由炮兵少尉到法兰西帝王,乃至最后在囚禁地去世的传奇经历,穿插了一代战神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将拿破仑的个人魅力与文治武功展现得淋漓尽致。《拿破仑传》在1925年首版后,很快风靡全世界,并荣登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此后几十年长销不衰,被称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书”。《拿破仑传》是根据德文原文翻译出版,是最新,最经典,最忠实于原著的权威译本。
  •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本书为《共和国将军》丛书之一种,丛书依托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以大量第一手的文献并采访当事人以及知情人,以中央的文件精神,作出科学与正确的舆论导向。本书以黄克诚关键经历、典型战役为叙述重点,考虑黄克诚性格与魅力,在严格遵循历史史实的情况下,采用大量的历史图片与文献图片,体现黄克诚光辉又平凡的一生。
  •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

    美琳达嫁给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比尔·盖茨,她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她怎样处理事业与家庭、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呢?
  • 丰臣秀吉(二)

    丰臣秀吉(二)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热门推荐
  • 一念初心冷少的禁宠妻

    一念初心冷少的禁宠妻

    他是法国暗组织的首领,也是掌管着全球金融运势——MK的总裁,然而称为撒旦的他,一次因缘巧合,他认识了她。他囚她,禁她,不为任何理由,固执霸道。她哭着求他放了她,他不为所动,一字一句的对她宣誓,“你是我的。”理不清的疼痛苦楚怎么烟消云散。是多了伤感,凉了时光,还是疼了心脏?她说,她不是任何人的过客,却独独是他的过客。冥冥中已经注定的情深缘浅,死心塌地的不肯放手,到最后只是添了伤口。
  • 鼎之痕

    鼎之痕

    紫宸印记,云窟寓言!一统天下,是的血染苍穹的果实,还是腾盛王气的序曲!
  • 缘宿途

    缘宿途

    从同伴身体上走出去,只为不再受伤!即使受伤了,我也会让那个人十倍偿还!
  • 长生道法

    长生道法

    求长生,图天地之间任我驰骋逍遥自在。修长生,愿时间与我再不构成半分阻碍。念长生,盼携子之手恩爱直至天荒地老。若非如此,这长生,不要也罢。
  • 踏天游月

    踏天游月

    一代天才,逃亡异界,凭借原界的力量,他能够走多远呢?霸王克制,帝皇古尊,唯有我来开创!
  • 宠物小精灵之至高友谊

    宠物小精灵之至高友谊

    (本书纯属虚构,诺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模仿!)拥有与小精灵至高的友谊,波导的力量。他是神子,创世神的孩子。不知身份的他,在这个世界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旅行。(作者新人,不好勿喷)
  • 她幸福就好

    她幸福就好

    小说中的一股清流?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喜欢的人喜欢自己的闺蜜???然后在爱情与友情之间纠结???不甜不虐,比起玛丽苏要正经得多的平凡生活~不定时更新~作者文笔烂~没钱做封面~哼唧~就这么搁着吧,有钱了就做个封面~(不存在的~)这么单纯不做作的文你确定不点开看看?嗯?
  • 百合花谢负谁爱

    百合花谢负谁爱

    暴戾少女陈清明在无意中认识了让她一见倾心的谢百合,可她的好友却看上了这个美丽安静的姑娘,在挚友和爱情中,清明究竟作何选择,是选择成全还是一意孤行伤害挚友只为自己?
  • 我当老大的那些年

    我当老大的那些年

    我本仁慈,怎奈天不如我愿,我本痴心,怎奈遇女无数。天道无极,黑道茫茫,人生如梦。我本仁慈,怎奈天不如我愿,我本痴心,怎奈命犯天煞孤星,注定孤苦一生。犯我帝国者,虽远必诛。伤我兄弟者,虽远必杀,我就是凌风,一把刀,一帮兄弟,一段不悔的青春,在当老大的那些年里我明白了强者为尊,我懂得了这世界就是没有谁会同情谁,你若不坚强,没有人会可怜你。“凌风,你的保护费呢?”........“对不起,胖哥,今天我真的没有带钱。”.....“我擦,没有带钱,那你还敢来学校。”...“胖子,你不要欺人太甚.................
  • 无处释放的青春

    无处释放的青春

    在一次和邵美的矛盾中,我加了那个拼凑出来的MSN,进而认识了少梅,并通过网络少梅纠缠着。后来,少梅决定来重庆找“我”,却因去机场的路上,出车祸身亡……在极度悲伤和思想压力的双重折磨下,“我”迷失了自己,决定离开邵美。同样的容颜,同音的名字,不同的世界,网络与现实中的女孩子,究竟谁才是我最终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