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按,此乾元二年(759)发秦州后作。青阳峡既在秦州之南,若凭仇注,以此崆峒为在岷州,则诗应作“西知崆峒薄”,此其一;与华岳(莲花)、吴岳一线相连气势相侔者,陇上唯平凉崆峒足以当之,此其二。
(六)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侵临洮。渭水逶迤白日净,陇山萧瑟秋云高。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近闻》,仇兆鳌本,第15卷,第1283页;郭知述本,第11卷。)
赵云,崆峒,山名,乐史《寰宇记》:“禹迹之内,名崆峒者三。其一在临洮,秦筑长城之所起,则洮岷一带皆是也。今专以言渭州。五原,则今之原州西南拶边。
仇云,《唐志》:陇山,在渭州西南。陇山有六盘关,西北五里有吐蕃会盟坛。崆峒,占原州、岷州。
五原,渭盐州也。
今按,永泰元年(765)十月,郭子仪与回纥定约,共击退吐蕃,时仆固名臣及党项帅皆来降。大历元年(766)二月,命杨济修好吐蕃。吐蕃遣首领论泣陵来朝,此诗盖记其事。五原,在平凉北。“崆峒”与“五原”相连以代指河陇以北边塞,则崆峒自指在渭州(平凉)者,赵注不误;仇注更补出六盘关番汉会盟处。唯因前文有“临洮”字样,遂游移于原州、岷州,而不知“临洮”句是重在用典也。
(七)河朔风尘起(禄山起河朔),岷山行幸长(玄宗幸蜀)。两宫各警跸,万里遥相望(肃宗即位灵武)。崆峒杀气黑,少海旌旗黄。师云:崆峒谓灵武(今按,借代肃宗),少海谓太子。旌旗黄谓帝位。禹功亦命子,涿鹿亲戎行以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元帅,王肃宗之子代宗。杜田补遗,东宫故事,天子比大海,太子为少海。《山海经》:“无皋之山,南望幼(泑)海。”郭璞注:“幼海,少海也。”《淮南子》:“九州之外,乃有八寅,一曰寅泽。东方曰太清,曰少海。”或谓肃宗太子广平王为元帅,故云少海。详观诗
意,恐非是。崆峒在西,少海在东,“河朔风尘起,岷山行幸长”,则东西南北皆不宁也。(仇兆鳌本,第16卷,第1438页;郭知述本,第12卷。)
郭注,“禹功亦命子”,盖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正指太子为元帅。“涿鹿亲戎行”,盖黄帝与蚩尤战涿鹿,即指肃宗亲征。
赵云,上句指肃宗行在之兵,下旬指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元帅之兵。盖肃宗初年幸平凉,未知所适,裴冕、杜鸿渐劝之灵武起兵,再过平凉。至德二载二月,次凤翔,则用崆峒言之。闰八月,以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元帅,则用少海言之。崆峒,山名。乐史《寰宇记》……今此云“崆峒杀气黑”,则主安定崆峒言之。盖泾与原相接。按《唐志》,泾州安定郡、原州平凉郡,元和四年,分原州平凉县名之曰行渭州。而于原州平高县之下注:有崆峒山。乐史《寰宇记》亦然。又于泾州保定县亦载有:崆峒一名笄头山。大抵泾、原相接,渭在其中,则崆峒一带之地。故今云“崆峒杀气黑”,主安定崆峒言之也。肃宗自灵武起兵梭,次于凤翔,皆陇右一道之地矣。杜田殊不考上下文之义,上句正以承上少海之句。盖明皇以天下兵马元帅命肃宗矣,至肃宗又以天下兵马元帅命广平王,此所谓“亦命子”也。“亦命子”字挨傍“舜亦以命禹”,下句又以指言肃宗。盖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而肃宗亲治兵于风翔,为“亲戎行”矣。
仇云,古诗:“微阴盛杀气。”《淮南子》:“九州之外有,东方曰太渚,日少海。”《唐书·东夷传》:“流鬼,直海水东北,少海之北,三面皆阻海。旌旗黄,借用天子旗帜也。”《左传》:“刘子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命子,即传子也。《帝王世纪》:“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诗》:“以启戎行。”
今按,当是大历元年(766)秋作。诗云“殊方”,指羹州也。“今此云‘崆峒杀气黑’,则主安定(平凉)崆峒言之”,赵注分析入细,至为切当。
(八)军事留孙楚,行间识吕蒙。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按《唐书》,翰三入朝,一在天宝六载,747年,一在十一载,752年,后以废疾还京,当在十三载之末,754年。据本传,于还京之后再提十四载禄山反,则知归京在去年冬矣。加河西节度使,封西平郡王,乃十三载事,754年。诗言茅土山河,即是年所作以寄赠者。)(仇兆鳌本,第3卷,第188页;郭知述本,第17卷。)
赵云,公欲有所冀于翰,故先引以为言曰:以军事,则能留孙楚,异乎石苞之不容;以行间,则识吕蒙如孙策者。如此则我所防身之长剑,亦欲倚之于崆峒也。崆峒,取陇右高山,翰所临之地,亦比翰也。
仇云,孙楚、吕蒙,谓幕府英才。倚剑崆峒,欲参翰军谋也。……(晋书》:“孙楚为石苞参军,楚负其才气,颇侮易苞。初至,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吴志》:“吴使都尉赵咨使魏,对曰:‘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前汉·吴王濞传》;“臣以无能,不得待罪行间。”《抱朴子》:“却恶防身者有数千法,如含景、藏形等,不可胜计。含景,剑也。”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旧书》:“陇右道岷州溢乐县有崆峒山,山在县西二十里。”
(九)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天宝十一载,752年。(仇兆鳌本,第2卷,第126页;郭知述本,第1卷。)
鲍云,河西节度使哥叔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杜《正谬》云,崆峒,西方山也。按《史记》云:黄帝西至于崆峒。韦昭注曰:在陇右。《九域图志》云:岷州和政郡有崆峒山。皆非《尔雅》所载。按《尔雅》乃作空峒字。汝州亦有崆峒山,盖名同耳。
仇云,黄希曰:《寰宇记》:“禹迹之内,山名崆峒者三:一在临洮,一在安定,一在汝州。”黄帝问道之所,专指汝州,此当是指临洮。盖河西节度治凉州,而洮、凉在唐并隶陇右。《通鉴》:“积石军每岁麦熟,吐蕃辄获之,边人呼为吐蕃麦庄。天宝六载,哥舒翰先伏兵于其侧,寇至,断其后,夹击之,无一人得返者。自是不敢复来。此诗正指其事。”《唐志》:“崆峒山在岷州,积石军在廓州,
廓去岷不远。”
(十)叹惜高生老,新诗日又多。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主将收才子,崆峒足凯歌。闻君已朱绂,且得慰蹉跎。(《寄赠高三十五书记适》:黄鹤以为十三载(754)所寄,姑从之。适既为书记,而又被朱绂,应在十二载(753)之后也。)(仇兆鳌本,第3卷,第194页;郭知述本,第18卷。)
赵云,“主将”,哥舒翰也。翰为河西节度使,以适为掌书记。“崆峒”,陇右山名。“足凯歌”,言其必胜也。(下略)
仇无注。
今按,既然涉及哥舒翰,则此崆峒仍应属岷州。
(十一)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陈留阮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赠田九判官梁丘》:哥舒翰讨禄山,以田粱丘为御史中丞、充行军司马,与赵说不同。)(仇兆鳌本,第3卷,第186页;郭知述本,第18卷。)
赵云,此诗乃哥舒翰献捷之事。“崆峒”,陇右之名山也。翰于天宝八载为陇右节度使,与吐蕃战于石堡城,更号神武军。“上青霄”,言入朝见天子也。盖领吐蕃降王以朝矣。
仇云,陈注;上青霄,谓崆峒地高,非指朔宁之地。河陇,指河西陇右。
今按,既然涉及哥舒翰,则此崆峒亦应属之岷州。
(十二)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不才名位晚,敢恨省郎迟!扈圣崆峒日,端居滟时。萍流仍汲引,樗散尚恩慈。遂阻云台宿,常怀《湛露》诗。翠华森远矣,白首飒凄其。(《府述怀四十韵》。)(仇兆鳌本,第16卷,第1420页;郭知述本,第29卷。)
赵云,言初在凤翔为拾遗与今日寓居夔州也。崆峒在岷、洮,秦筑长城之所起处,而渭州实当其南(今按,当作北),古平凉也。肃宗初幸平凉,又治兵灵武,再过平凉,公为左拾遗,扈从乘舆矣。
仇云,公未尝至崆峒,而云“扈圣崆峒”者,以肃宗自平凉而至,崆峒在其地也。
今按,当是大历元年(766)秋作。崆峒,赵、仇共指其在平凉者。
(十三)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逆气数年吹路断,蕃人闻道渐星奔。(《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其三:吐蕃之退,在大历二年冬,767年,诗作于三年之春,768年。)(仇兆鳌本,第21卷,第1857页;郭知述本,第78卷。)
赵云,崆峒在西郡之西,而昆仑又在崆峒西极之西。今公此句,诗人广大其言,谓其从化之地远也。
仇云,此记吐蕃叛服之不常也。驼马入贡,往时归顺,自逆命数年,而今乃奔散,喜之也。
今按,与昆仑相并之崆峒,亦应属之平凉,因神话中以昆仑为作为天帝之黄帝下都也。
(十四)则有虹为钩带者,入自于东。揭莽苍,履崆峒,素漠漠,至精浓浓。条弛张于巨细,凯披写于心胸。盖修竿无隙,而仄席已容。裂手中之黑簿,睨堂下之金钟。得非拟斯人于寿域,明返朴于玄踪。忽翳日而翻万象,却浮云而留六龙。咸跖而壮兹应,终苍黄而昧所从。上犹色若不足,处之弥恭。(《朝献太清宫赋》:天宝十载正月,751年。)(仇兆鳌本,第24卷,第2105页,郭知述本,第2卷。)
仇云,《庄子》:“黄帝闻广成子在于崆峒之上。”
今按,因黄帝故事,崆峒属平凉。
(十五)上既封泰山之后,三十年间,车辙马迹至于太原,还于长安。时或谒太庙,祭南郊,每岁孟冬,巡幸温泉而已。圣主以为,王者之体,告厥成功,止于岱宗可矣,故不肯到崆峒,访具茨;驱八骏于昆仑,亲射蚊于江水,始为天子之能事壮观焉尔。(《封西岳赋序》:天宝十二载,753年冬。)(仇兆鳌本,第24卷,第2158页,郭知述本,第2卷。)
仇云,崆峒、具茨,用黄帝事;八骏、昆仑,用周穆王事;射蛟江水,用汉武帝事。
今按,崆峒,用黄帝事,自应属之平凉。
小结:以上讨论了杜诗十五处“崆峒”,内可确定关系平凉者十一处,余四处疑指在陇右洮岷地者,但这都是根据写作背景材料分析使然。若从文学象征的角度看问题,则情形恐怕就不同了。如后世文学中最常袭用的“倚崆峒”一词,出于《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以地言之,当指洮岷崆峒;以势言之,则又除平凉崆峒莫属。这是因为,首先,杜甫诗文中凡崆峒悉指向陇右,而杜甫扈驾崆峒,有可能实地所登者却仅当平凉一处,故高立云表、倚剑天外时所登凭之“崆峒”,除平凉崆峒山外再无此气势。是以“倚崆峒”中之“崆峒”意象,自杜甫起至历代辗转使用,莫不同“长城”、“昆仑”等意象一样,递相沿袭,贯注着浓厚的象征意味。同理,“空同使节上青霄”、“崆峒足凯歌”等之“崆峒”,亦当作如是观。
[参考文献]
1. 《尔雅义疏》清·郝懿行:咸丰六年丙辰吴门汤漱芳斋刻本
2. 逸周书:《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
3. 《史记》,商务印书馆,1933。
4. 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杜诗引得》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 清·仇兆鳌:《杜少陵全集详注》。
6. 清·张伯魁:《崆峒山志》,同治十一年壬申,崆峒山太和宫刻本。
7. 甘肃省地图册(甘肃省测绘局第三测绘队):解放军七二二七工厂印刷,1986修编。
8. 王齐国主编:《崆峒文化论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朝那”系古羌人留下的地名
赵小刚
【内容摘要】陇东有很多地方称为“朝那寻”。本文认为,“朝那”是古羌族人对所居地的命名,意思是“黑龙”。从地域分布看,殷商至两汉时期,朝那地是古羌族的活动范围;从文化特征看,古羌族崇龙尚黑,其生活地域的山水和居民点多以黑或龙命名;从文化遗迹看,今陇东尤其是平凉地区许多县乡都有龙文化痕迹;从语言表达形式看,“朝那”是“名词中心语+形容词定语”结构,体现了藏缅语族语言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朝那黑龙古羌人
一、
陇东有很多地方以“朝那”命名,如灵台县有朝那镇、朝那庙,泾川县有朝那沟、朝那城,镇原县有朝那渊,平凉市也有朝那湫等。作为地名,“朝那”在历代文献中均见载录:
《史记·匈奴传》:“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
《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朝那,有端旬词十五所,胡巫祝。”
《后汉书、郡国志》:“安定郡,……高平有第一城,朝那,鸟枝有瓦亭。”
《隋书·地理志》:“安定郡,……朝那,西魏置。”
《北史·列传第六十二》:“魏陇皇甫绩,字功明,安定朝那人也”。
《晋书·符登载记》:“登率众下陇,入朝那。”
《资治通鉴·晋纪》:“秦王兴自平凉,如朝那,闻姚冲之谋,赐冲死。”
元代《重修朝那湫龙神庙记》:“开城州东北距三十五里有湫曰朝那,有山环焉”。
《明史·志·地理三》:“固原州,……又东西有二朝那湫,其下流注于高平川。”
《金史·志·地理下》:“宁平凉郡,……有阳晋水、朝那水。”
《清史·志·地理》:“镇七:东朝那、良原、百里、邵寨、石塘、上良、西屯。”
…………
从上述记录看,“朝那”之名,古今相承,代代沿用。
地名一般都有其得名的缘由。可是,“朝那”如何得名,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朝那”是一个地名。有两种解释:(1)《名记·冯唐列传》:“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印。”司马贞在“朝那”下索隐:“上音朝,早也。下音乃何反,县名,属安定也。”作为一个表达单位,意义为早晨的“朝”跟县名“那”似乎难以搭配。(2)赵帆声《古史音释》:“朝那音‘朱那’,当系地区方俗音。地名,音多有讹者,虽然也合于音变之理。朝于古音为端母宵韵,泉系童母候韵。其所以通者,端、章准旁纽,宵、侯旁转,朝音转而读‘朱’。”赵帆声:《古史音释》,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87页。这是说,“朱那”是个地名,“朝那”是其方言音变。但“朱那”何以得名,言之未详。
2.“朝那”是一个少数民族名称。有两种解释:(1)祝世林《古朝那初考》:“朝那二字连用无任何意义,显系少数民族语言……疑朝那是一古代部族名。”(2)朱学渊认为,《汉书·地理志》所说西戎聚居地包括“朝那”等地,“这些西北地名与东北亚民族的族名竟有不可割裂的可比关系”,“朝那”即后来的“叱奴”。朱学渊:《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78页。但何以谓之“朝那”,不得而知。
3.“朝那”是藏语“庄浪”(野牛沟)音变。张军平说:“关于‘庄浪’的名称来源,可能和汉朝的‘朝那’有关。朝那发音和庄浪很接近,因为上古音节没有韵尾,所以庄浪就发成‘朝那(音如祝那)’。庄浪和朝那只是语音的演变,并无其他差异。庄浪至今有名胜‘朝那湫’,就是语音的遗留痕迹。”张军平:《百度网·张军平个人主页·柳湖风·我的拙作·漫说庄浪》姑且不说上古音节没有韵尾的论断是否正确,单说“朝那”之名的留存与消亡,为何陇东繁多的“朝那”名中只有一个变为“庄浪”,而其他一律保留至今?
看来,以上各家说法各从一个侧面寻求解释,难以对“朝那”取名之由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二、
我们认为,“朝那”是古羌族人对所居地的命名,意思是“黑龙”。
第一,从地域分布看,殷商至两汉时期,朝那地曾是古羌族的活动范围。
虽然先秦文献当中未曾提及“朝那”,但汉代以来被称为朝那的地方,自商朝至两汉一直是古羌族活动的地域。
首先,秦汉时代的朝那县,在殷商时代属于卢国,而卢国系羌人之国。
《重修灵台县志》卷一《方舆图·古迹》:“殷时卢国城故址,在县西一百里,即今之朝那镇地。汉时因其地设县,后亦废。”同卷《方舆图·历代革沿表》:“(汉)武帝时分置安定,又立阴密县,并依卢国城旧址设置朝那县(即今朝那镇)。”同卷《历代析置大势图·图说》:“汉时朝那县系古之卢国城旧址,而又割今之崇信县南、陇县北各少许,并西连今时华亭县之全境,及西北平凉县之东南皆属之。历置不一,其地甚广,故迄今人物事实、称谓各有不同。”同卷《山川·朝那县城故址》:“即县西一百里之朝那镇。汉初割泾阳县地,因旧卢国城故址而置县,后汉因之。当时,其地统华亭、崇信及平凉县之东南,泾川县之西南半隅皆属之。”
虽然目前所见史料中没有关于此卢国城即羌人居地的直接记载,但从相关材料可以看出,自殷商、西周至春秋,凡以卢国命名者,均为羌人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