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朝的开创者李氏父子的最根本的基本力量在哪里?就在安定、北地之地。李渊袭封唐国公。公元613年任弘化郡(治合水,今甘肃合水县)留守,有权征发附近十三郡兵士,这其中包括了平凉及其各县的兵士。这十三郡的兵士当然成了李渊、李世民起兵太原的基本力量,为李氏父子建立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印证了李白“世传崆峒勇”之语。
据《汉书·地理志(下)》:“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汉兴,六郡良将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故此数郡,民俗质木,不耻寇盗。”
《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安定、北地、上郡、陇西、天水、金城,于古为六郡之地,其人性犹质直。然尚俭约,习仁义,勤于稼穑,多畜牧,无复寇盗矣。”
公元618年(武德元年),唐太宗李世民与陇西割据者薛举、薛仁杲父子激战于今长武、泾川一带。两战之激烈唐初未见。前一战薛举大胜,唐军伤亡过半;后一战则唐太宗大胜,薛仁杲败灭。太宗破灭薛仁杲后,“获贼精骑甚众”。而当时薛仁杲率众有十余万,补充了唐初的军事力量,为唐太宗统一中国作出了大贡献。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汉唐时代的战将层出不穷,卫青、霍去病、飞将军李广、中兴大将浑缄、李元谅、郭子仪、李光弼、哥舒翰等等,为中华民族的军事史写下了壮丽的一页。
四、汉唐时代的马政
明人有诗,“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隋唐史专家岑仲勉先生说:“我国产马无多,尤其不产良马。周穆王之八骏,左传晋国屈产之乘,据余考之,皆西北方之马也。汉武帝向大宛求善马,亦明汉马之不良。后因战胜大宛,汉武帝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天马——汗血马。”
据史载,汉武帝时马匹竟达40万,而当时的古波斯国才有马匹5万。隋唐牧马,均在西北。贞观年间,鉴于国初马匹缺乏,将长安附近的赤岸泽所得牝牡三千,徙牧于陇右,下至麟德,四十年间蕃生至七十万六千匹。
当时的马牧在秦州、渭州(会宁)二州之北,会州之南,兰州之东,包括原州之地,东西约六百里,南北约四百里。还嫌狭隘,再分八监,布于河曲丰旷之野,才能容得下。高宗时卖苑中马粪还得二十万缗钱。可见马政繁盛。《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太宗,庚辰,至泾州。丙戌(贞观二十年,646年),越陇山,至西瓦亭观马牧。”当时的平凉之马政对于支持汉唐文化及其政权的作用至关重要。
长安文化、崆峒文化中军事文化所占的比重大,这是因为当时游牧民族强敌压境所造成的,依靠强有力的中心文化,汉唐王朝能集中国力走民富国强的道路,以平凉为中心的牧马监为汉唐帝国的强盛和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这样说,没有强兵壮马,也就没有汉唐帝国的辉煌,也就没有长安文化的繁荣,古代平凉的崆峒文化成就了汉唐帝国,也成就了长安文化。其实强兵壮马,还要上溯到秦始皇时代,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秦始皇兵马俑,就是崆峒男儿、崆峒骏马的英雄群像。
五、民族和睦,宗皇融合
前秦永兴二年(358年)苻坚平定前凉国,设立平凉郡,这个时候,也是北魏统一中原前十六国政权汉化最激烈的时代。长安文化、崆峒文化从这时开始以至隋唐时代的民族大融合、中外大融合,给予了真切的反映。
举一个例子,从魏晋到隋唐,随着属于伊朗文化系统的粟特人大批迁入中国,西亚、中亚的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等,大量传入中国。粟特人,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叫“昭武九姓”、“九姓胡”,或就简称做“胡”。其故乡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以经商为生,南北朝到唐朝,沿丝绸之路的于阗、楼兰、敦煌、武威、平凉和长安定居,他们的后裔逐渐汉化,但不少人的外表还是深目高鼻。他们的到来,使唐朝的一些都市充满了一种开放的胡风。看看开元天宝年间的有关记载,就可以感受到民族团结和睦的风潮,也使得唐王朝达到世界历史的颠峰,人民都安居乐业,幸福美满。这在史书上记载多不胜数。
《通典》卷197《突厥(上)》还记载了这样一件发生在平凉的事:
时薛举犹据陇右,遣其将宗罗缑攻陷平凉郡,北与颉利结连。高祖遣光禄卿字文歆赉金帛以赂颉利。歆说之令与薛举绝。没有颉利的援军,薛举必败。这是唐初李渊、李世民父子利用初唐的微弱军事优势,与兄弟民族军事酋长,联合败敌的战例。还有一例。据《通鉴》唐纪记载。公元765年,唐代宗永泰元年,吐蕃十万至奉天,京师闻之。召郭子仪使屯泾阳。
吐蕃退至彬州(彬县),遇回纥,复相与入寇,合兵围泾阳,子仪严备不战。时二虏闻怀恩死,已争长,不相睦。子仪使牙将李光瓒说回纥,欲与共击吐蕃。回纥不信,曰:“郭公在此,可得见乎?”光瓒还报,子仪曰:“今众寡不敌,难以力胜。昔与回纥契约甚厚,不若挺身说之,可不战而下也。”诸将请选铁骑五百卫从,子仪曰:“此适足为害尔。”郭唏扣马谏曰:“大人,国之元帅,奈何以身为虏饵!”子仪曰:“今战,则父子具死而国家危;往以至诚与之言,或幸而见从,则四海之福也!不然,则身没而家全。”以鞭击其手曰:“去!”遂与数骑出,使人传呼曰:“令公来!”回纥大惊。太师药葛罗执弓注矢立于阵前。子仪免胄释甲投枪而进,诸酋长长相顾曰:“是也!”皆下马罗拜。子仪亦下马,前执药葛罗手,让之曰:“汝回纥有大功于唐,唐之报汝亦不薄,奈何负约,深入吾地,弃前功,结后怨,背恩德而助叛臣乎!且怀恩叛军弃母,于汝何有!今吾挺身而来,听汝杀之,我之将士必致死与汝战矣。”回纥观者为两翼,稍前,子校麾下亦进,子仪挥之却之,因取酒与其酋长共饮。药葛罗使子仪先执酒为誓,子仪酹地曰:“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亦万岁!两国将相也万岁!有负约者,身陨阵前,家族灭绝。”杯至药葛罗,亦酹地曰:“如令公誓!”吐蕃闻之,夜遁。
上文引之虽长,但是充分说明构建民族和睦,维护民族团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各兄弟民族,就会弭平战乱,保国安民,这是崆峒文化和长安文化中最为亮丽的一笔。文笔生动,情趣昂然,高潮迭起,各民族和谐相处,团结御敌,才是国之福,民之福。这些事例见之于史籍的还有多处。值得研究崆峒文化的学者们翻检史册,鉴古明今,发扬光大。
六、盛衰与共的崆峒文化
依据新兴的环境史学观点,自然是与社会互动中走入历史的。现代生态学把世界看作社会——人——自然。因为自然与社会的互动是通过人来进行的,人具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而历史是人创造的。
从长安文化与崆峒文化对照研究中看出一个明显的问题,中国古代都城从西向东的迁移,也表现了长安文化、崆峒文化由盛到衰的变迁。汉唐都城在长安,宋代在开封,元明清朝在北京。这种移动,可以从经济方面解释,因为便于取得江南的经济支持。也可以从军事上解释,汉唐时期主要应对西北的民族如匈奴、突厥、回纥、吐蕃等等;宋以后,主要应对东北和北方的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也可以从自然灾害作出解释。关中在汉代是非常富饶的,号称“陆海”,八水绕长安,但由于长期的都城所在地集中了越来越多的人口,森林大量砍伐,生态受到严重的破坏,土壤退化,水资源严重短缺。唐后期,关中已是地瘠民贫,长安自然不宜于再作为都城。从明清以至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由于定都北京,西安和平凉已作为中国的腹地,成为祖国的大后方,“三线建设”就是一个最突出的例证。
从另一方面讲,还有例证可说明这种盛衰与共的关系。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由于地处大后方,西安和平凉遭受的战争损失与其他日占省份相比还是比较小的。西北地区尤其陕西关中,处于后方,由于政府政策倾斜,区域经济社会反而得到发展,其中西安市因被国民政府定为陪都,从1932年-1945年间,在西京筹备委员会等的积极运作下,城市规划、地形测量与土地估价、筑路修桥与水利建设、城市绿化、农村建设和古迹文物保护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使西安市人口剧增,城市经济与社会较之以往有了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平凉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口剧增,工商业繁荣,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旱码头”正是指的这一时期。
七、重振辉煌——平凉融入西安经济圈
探寻崆峒文化和长安文化的关系,对我们更好地研究崆峒文化,构建和谐平凉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崆峒文化滋润了长安文化。从古至今两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由于地缘关系,两者比中华其他文化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
研究崆峒文化必须给崆峒文化一个很好的历史定位。长安文化中的西安旅游业,把其定位于其最辉煌的汉唐时期,而近年来,他们更将其浓缩为大唐时期,大唐曲江园、大唐芙蓉园、大唐古城墙,以此为主线带动西安旅游的七大要素共同发展,搞活了西安经济,也带动了周边省市经济的发展。平凉改革开放以来,也得到了西安经济的促进和带动。平凉旅游要以古代史中的哪一阶段的历史背景为主线,带动平凉旅游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大课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平凉旅游难有大的发展。
甘肃旅游发展在全国排28位,青藏铁路开通后,又要下降位次。要改变甘肃廉价旅游的局面,就要学习西安的经验,搞好崆峒文化、崆峒旅游的历史定位。
平凉要融入西安经济圈,平凉旅游要融入西安旅游圈。2002年《经济日报》发表了庆阳市委书记吉西平的文章《庆阳要融入西安经济圈》。最近,这个问题得到中央理论界高层的回应,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在泾川就明确的肯定了这个问题。平凉要融入西安经济圈,平凉旅游要融入西安旅游圈,也应该以汉唐时期为历史定位。从平凉的历史、长安的历史,从崆峒文化和长安文化的关系中把握历史的脉搏,抓住主线,加快发展;从本文提出的牧马监、民族融合、崆峒骁兵战将等诸多方面确定其重合点;从拱卫京师、屏护中原,从一荣俱荣的方面寻找共同点。
当今我们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老祖宗给平凉赋予崆峒文化这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西部大开发又把我们推向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发展,平定高速、银福高速、西闰铁路、天平铁路、宝平高速,还有日后的兰平铁路开通,平凉的区位优势更加显现。这给崆峒文化、平凉旅游带来了无限的希望。重振汉唐辉煌,弘扬崆峒文化,发展崆峒旅游,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作者:甘肃平凉广告策划公司经理
凸现道教名山特色,全面打造崆峒山旅游业
王三北薜武
【摘要】本文初步分析崆峒山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认为神秘的道教文化应成为崆峒山景区的文化主题,底蕴深厚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也应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优势。然而,崆峒山在开发利用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缺乏高品位的道教文化旅游产品,同时景区从业人员的自身道教文化修养偏低,无法深入挖掘出资源中蕴涵的文化精髓,导致崆峒山旅游区文化主题模糊,道教文化旅游氛围淡化。据此,本文认为崆峒山旅游业的发展应将景区文化主题定位于道教文化上,重点打造高品位的道教文化旅游产品,同时提高景区从业人员的道教文化修养,并全方位地把道教文化旅游作为景区支柱产业来建设,加速崆峒山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文化主题旅游氛围
一、崆峒山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不足
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崆峒山距平凉市城区12公里,交通便利,食宿条件优越。加之崆峒山既具北国之雄,又兼南国之秀,自古素有“山川雄秀甲于塞”之誉,是沿丝绸之路出关后的“西来第一名山”,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修志的名山之一,被列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近几年来,崆峒山旅游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知名度显著提高,已成为丝绸之路上的著名旅游景区。崆峒山风景区面积约有84平方公里,每年游览日数200天左右,主要集中在4月~10月。由于气候、交通和活动内容及在住宿条件的不断改善,游客数量逐年递增,据崆峒山风景区管理部门统计:2005年接待旅游人数为25万人(次),门票收入780万元。从游人对象分析,70%是平凉市及附近县的游人,30%是外地旅客;从游人在景区的分布上看,90%以上游人要到隍城(其中有80%返回中台,20%去香山),10%在五台活动。一般游览4小时~10小时(上午9时至下午7时),个别游览12小时(上午8时至下午8时),大多数游人为一日游,少数半日游。数据来自崆峒管理局。
虽然道教名山崆峒山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文化含量高,但在现实旅游开发中由于对资源中道教文化底蕴挖掘不深,所推出的旅游产品出现文化含量低,特色不鲜明。在现实旅游开发中“旅游资源并不等同于旅游产品,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未必就一定能开发出良好的旅游产品”。田勇,《江西佛教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载《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它需要旅游开发者对资源进行综合研究、科学定位,最终确定整个景区的文化主题。崆峒山景区推出的旅游产品,并未突出其深厚底蕴的道教文化主题,也未能形成道教文化的旅游氛围,因而没有形成占有客源稳定、游客数量庞大的道教文化旅游市场。崆峒山的宗教文化旅游与全国其他同类型的旅游景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固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没有进行深度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挖掘,是制约崆峒山道教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已开发的道教文化旅游产品数量少,文化含量低。崆峒山是陇东、甘肃乃至西北地区道教的主要活动场所,不仅有秀美的自然景观,而且留下了众多的道教宫观、大量的道教活动遗迹和众多美丽传说。但是,现阶段的旅游活动也只是停留在参观游览这一低层次上,未能就道教宫观、道教活动遗迹和众多美丽传说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梳理,使得崆峒山道教文化旅游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未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溯道教之源,解释崆峒山成为“天下道教第一山”之因,就无法提升崆峒山道教文化旅游的品位。
第二,没有推出专门的道教文化旅游线路。崆峒山上道教遗存众多,分布在全山各处,但是没有把各处的资源很好的整合起来,形成一条专门的道教文化旅游线路,使得游客在游览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容易失去游兴。单个景点的吸引力是有限的,所以要将全山各处景点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整合起来,开辟一条专门的道教文化旅游线路,同时在景区的导游图和游客手册中标注出来,在景区内的道路上也要有明确的指路牌,方便游客的游览。单个景点只有置于特定的崆峒山道教文化氛围中,才能充分显示出它本来应有的意义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