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婶马专员还没有你架子大呢。
十七
(当天中午。
(地头。
(马专员和小伙子们谈话。
(小女孩在场。
马专员小伙子们,巧儿、柱儿他们俩人到底怎么样呀?
锁儿可好着呢?
(唱)男耕女织如天生,
栓子(唱)就好像是牛郎织女星。
男众(唱)无情的天河中间隔,
恩爱夫妻不相逢。
十八
[当天黄昏
(河边。
(姑娘们洗衣、老马担水。马专员和他们谈话。
小女孩在场。
妞子(唱)巧儿柱儿成双成对,
小香(唱)就好像鱼和水不能分离。
女众(唱)支持他二人得胜利,
与我们全体妇女都有关系。
老马(逗)专员,这可半点不假。这些姑娘们都有了对象,要是把巧儿、柱儿拆散了,那她们可怎么办呢!
女众这个糟老头子!
专员(笑)——
十九
(次日早晨
(桑园
(刘巧儿在采桑。
刘巧儿(唱)巧儿我采桑叶来养蚕,
蚕作茧儿把自己缠;
缠我的不是茧儿是婚姻包办,
恨我爹把父女之情抛在一边。
裁判员不分是非断了案,
因此上联名写信给专员。
为什么还不见音信回转?
为什么还不见专员来传?
愁得我饭到口难往下咽,
急得我睡梦里心神不安。
但愿得马专员秉公而断!
[小女孩领马专员上。
小女孩(唱)巧儿采桑在那边。
巧儿姐,马专员来啦。
(下)
刘巧儿专员,我爹可把我害苦啦!
(唱)日日夜夜把你盼,
见着你好似拨云见了天。
我的爹图财将我卖,
想我答应难上难。
我和柱儿双方情愿,
相亲相爱理当团圆。
裁判员断案我不服,
因此上请专员来成全。
马专员你们不是退亲了吗?
刘巧儿(唱)从小儿包办的婚姻不能算,这一次本是我们二人当面谈。
马专员你为什么要嫁给赵柱儿呢?
刘巧儿(唱)我爱他身强力壮劳动有本领,
我爱他工作积极是个好民兵,
我爱他能写会算文化好,
我爱他能做我的好先生。
我爱他来他也爱我,
我俩恩爱不愿分离。
这次婚姻我们当面订,
你若是断散了可不行。
马专员巧儿,庄稼是一季,婚姻是一生哪!
刘巧儿(唱)再对专员发誓愿,
巧儿我至死不嫁旁人。
专员,我的话都说尽了。你无论如何不能给我们断散了。
马专员说的都是真心话吗?
刘巧儿一句也没撒谎。
马专员当着众人也这样说吗?
刘巧儿理直气壮,谁也不怕。
马专员不会反悔吧!
刘巧儿死了也不变心。
马专员好吧,就谈到这儿!
刘巧儿专员,我的话都跟你说了,您倒是给我回个话啊!
马专员巧儿,会给你回话的。
刘巧儿您现在告诉我行不行?
马专员不要着急,明天就开大会了,你也来参加。
(下)
刘巧儿(唱)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专员,
为什么追三问四还不肯明谈?
莫不是抢了亲就该拆散?
莫不是退过婚不能重圆?
莫不是没见着乡亲们意见?
莫不是相信了裁判员?
莫不是我的父暗地捣乱?
莫不是听旁人说了闲言?
左思右想心里乱,
我只得耐着性儿等到明天。
二十
(次日上午。
(乡政府院内。
(群众大会。
刘彦贵(唱)赵金才抢去巧儿罪不轻,
赵金才(唱)都为你卖女儿爱富嫌贫。
众人(唱)贪财卖女儿无情分,
脸比城墙厚十分。
刘媒婆(唱)这亲事两家都情愿,
纳聘收礼自古传。
李大婶(唱)明是聘礼暗是买卖,
小女孩(唱)出主意逼嫁,害人受熬煎。
众人(唱)好吃懒做不把正事干,
给地主当狗腿坑害青年!
王寿昌(唱)前世姻缘早有定,
男婚女嫁依礼行。
众人(唱)王寿昌,老祸根,
捆人的绳子埋人的坑。
栓子王寿昌,你仗着有钱就想买人哪!
妞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刘媒婆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众人害人的妖精。
刘彦贵(唱)男婚女嫁是我们家务事要依家法,合情合理没半点错差!
赵振华买卖婚姻是合情合理的吗?
刘巧儿你没错?你为什么瞒着我将我卖了!?
女众(唱)巧儿呀,巧儿呀
咱们都是女儿家。
过去的苦处受个够,
生死婚姻自己不能当家;
今天妇女解放了,
谁要欺侮咱,坚决斗争他!
刘巧儿(唱)姐妹们的话儿我记在心,
句句话儿点点金。
我的父贪财卖女儿心肠狠!
众人(唱)要求政府来处分。
刘巧儿(唱)王寿昌仗着钱财把人害,
众人(唱)铲除封建老祸根。
刘巧儿(唱)刘媒婆东撞西骗害妇女,
众人(唱)彻底改造做新人。
刘巧儿(唱)我和柱儿情意深,
坚决要和柱儿配成婚!
赵振华(唱)巧儿不把旁人嫁,
柱儿除她不成亲。
马专员乡亲们,上次判决不公平,裁判员在干部会上已经作了检讨。今天重新判决!
裁判员(唱)上次判决不公平,
全仗着大家帮助事儿才搞清。
刘媒婆由乡亲们管制劳动,
刘彦贵罚做七天苦工。
王寿昌彩礼没收归公用,
再不改过加重处分,
巧儿柱儿两情愿,
自然应该把亲成。
马专员(唱)幸福生活要自己抗争,
政府支持自主的婚姻。
婚后二人齐劳动,
做一对模范夫妻劳动英雄。
众人(唱)幸福生活要自己抗争,
政府支持自主的婚姻。
婚后二人齐劳动,
做一对模范夫妻劳动英雄。
二十一
(当天下午
赵振华家院内。
(赵振华、刘巧儿的结婚场面。新郎、新娘都戴上了红花。
众人(唱)幸福生活要自己抗争,
政府支持自主的婚姻。
婚后二人齐劳动,
做一对模范夫妻劳动英雄。
——剧终
(中国评剧院舞台演出本系根据袁静、韩起祥原著,由原首都实验评剧团集体改编,王雁执笔)
我和爷爷马锡五的“巧儿”情结
马抗战
2004年8月3日大清早,就接到志丹县政协办公室的电话,说庆阳市政协编写文史资料专辑《“刘巧儿”传奇人生》,因涉及我爷爷马锡五当时任陇东分区专员兼分庭庭长时判案的一些情况,要专程来采访我,并让我提供一些与之相关的资料。听了这意外的消息我非常高兴,便痛快地答应了!恰巧,这时窗外电闪雷鸣,乌云滚滚,不一会儿天空中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一面为庆阳市政协的同志们不避风雨的执著认真而感动,一面陷入了对四十年以前历历往事的深沉追忆中……下午五时,雨住风停,他们风尘仆仆地来了,顾不上休息,便由我和志丹县政协的领导陪同他们前往刘志丹烈士及其战友们长眠的“刘志丹烈士陵园”,凭吊革命先烈。和他们一起回忆了“刘巧儿”往事。
爷爷马锡五又名马文章,1898年11月27日出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县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勉强上完小学就四处谋生。他当过记账先生,做过小本生意,还当过兵,参加过哥老会等等仍不得其所,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备受旧中国的人世炎凉与辛酸,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中。因为爷爷在哥老会中的影响很大,“渭华暴动”失败后,刘志丹写信叫他帮其搞兵运。1930年春,爷爷便投奔刘志丹、谢子长,毅然参加了革命,自此他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并终其一生为之而努力着!爷爷在1940年担任陇东分区专员,1943年4月兼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也正是在那年,由他亲自调查处理的“刘巧儿”婚姻纠纷案件,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被陇东人民称为“马青天”。这件事被搬上银幕,享誉全国。而我是1941年出生的,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最紧张、最艰难的时期,因此爷爷亲自给我取名“抗战”。爷爷判“刘巧儿”婚姻案那年我不到三岁,对事情的来龙去脉自然是无从得知。真正近距离“接触”爷爷还是在1958年吧。爷爷1954年调到北京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当时我仍在老家志丹县生活,由于交通不便,直至1958年初,我才有机会在一位邻居的带领下到北京去看爷爷。记得我们骑着毛驴走了三天多才赶到延安,然后坐上卡车到西安,在爷爷的一位战友家住了十几天,才坐车到北京,到了我日思夜想的亲爱的爷爷身边!爷爷见了我特别高兴,他问了我一些家乡的人和事,我都如实地回答了,有些话惹得他哈哈大笑,我不知爷爷笑什么,也跟着傻笑起来。爷爷把我安排在附近的学校上学,叮嘱我要好好学习。平时爷爷工作特别忙,有时到深夜我们都睡了还不见他回来。他对我要求很严,总是再三叮咛我要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严守纪律,认真学习:生活上从不让我乱花钱。不过只要稍有点时间,他就和我亲密无间地说说笑笑,星期天不是带我在院子里种菜、锄草、养花,就是带我到野外去长跑、散步或参加劳动。他穿着普通,平易近人,到哪里都能和人们谈得津津有味,有时甚至惹得大家笑出了眼泪。最让我难忘的是在一个周末,爷爷带我们全家人去看戏,恰巧就是新凤霞主演的评剧《刘巧儿》。记得那天我们怀着异常激动而兴奋的心情早早地赶到了剧院,结果因为去得太早,上一场的戏还没有演完,我们只得在场外等着。工作人员让爷爷带我们先进去,爷爷摇头拒绝了,硬是和我们一起等到头场戏散场后才进去。演出开始后,我们全都聚精会神,爷爷也看得格外认真,我们看不懂的地方问他,他便简单地给我们解说后又投入到剧情中去了,看得出来他非常激动!当剧中“刘巧儿”的父亲出场时,爷爷忍不住摇头喃喃自语道:“不像不像,这个人的化妆不像当地的老乡!”演出结束后爷爷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了剧组有关人员。原来他说的“不像”,是指剧中扮演老乡的演员把头上的白毛巾挽在了脑后,而陕甘宁边区的老乡都是挽在前面的!剧组人员知道后愉快地接受了爷爷的意见并改了过来。那时我并不知道爷爷说的什么意思,更不知道这就是根据爷爷当年在陇东判决的真实案例创作出来的剧目!爷爷当时在我们面前丝毫没有吐露半句,当我傻乎乎地跟着看完回到家时,一点都没将剧情和敬爱的爷爷联系起来。直到后来由新凤霞主演的评剧《刘巧儿》拍成电影在全国各地放映,在我的老家,乡亲们不怕山高路远,有的甚至摸黑赶几十里的山路去看他们熟悉而喜爱的“马青天”,直看得热泪盈眶,然后又奔走相告……直到此时,我才在他们的口耳相传中点点滴滴地了解并知道,那是以爷爷审判的一件真实案例改编而成的!并且还知道了“刘巧儿”的原型名叫封芝琴,现和丈夫张柏幸福地生活在当年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立的南梁苏维政府所在地——甘肃省庆阳地区华池县的悦乐镇张湾村。我既为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而高兴,同时爷爷的形象在我内心深处越发高大起来!也是后来我才知道,爷爷当年深入实际、走村串户,调查研究民情,亲自处理了一些积压多年的疑案、悬案。而“刘巧儿”一案就是其中众多案件中的一起,判决后当时在边区反响很大,流传很广。陕甘宁边区及时总结了他的办案经验,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先后在延安《解放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上作了报道,对加强边区的司法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1946年在边区政府召开的专员、县长联席会上,毛泽东主席接见并听取了他的工作汇报,还亲自给他题词“一刻也不要脱离群众”,勉励他继续为边区的司法工作做出贡献!爷爷果真没有辜负主席的企盼,他心里总是时刻装着群众,时刻为群众排忧解难!1959年我回到了老家志丹县上中学,爷爷还让我给他寄了一些黄瓜、韭菜、萝卜等的种子,说是国家有困难,大家都分担一些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年底爷爷回信告诉我们说:“今年的菜长得很不错,除了自食外,还给同志送了许多。”1961年,爷爷生前最后一次回陕西、甘肃等地视察工作,我赶到西安陪他一路同行。路上他不时地问农村的形势、农民的吃住、穿用,问庄稼的长势、群众的情绪等。到延安的第二天,他便带我和小姑等人一起去延安柳林公社参加劳动,他和农民们边锄草边聊天,还问我能不能分辨出庄稼地里的“谷子”和“莠子”,我难为情地摇摇头,爷爷便勉励我一定要学会做农活。回老家时还特意买了许多锄头,送给乡亲们,鼓励大家不要悲观,好好劳动,度过难关。随后他到甘肃庆阳、环县时,我因刚上班不能陪他去。据随同的小姑、小叔说,爷爷本计划抽空去华池再看看封芝琴及其丈夫张柏,因有病提前回到了北京住院治疗而未能成行,但他仍给封芝琴夫妇写了一封信说:“以后一定来看你………”谁知爷爷回去后因病情恶化,几个月后就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看望“刘巧儿”封芝琴及其家人也成了永远的遗憾……
转眼间,敬爱的爷爷逝世已42周年了,爷爷那慈祥和蔼的面容、朴实无华的品德、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实事求是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却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成为我和家人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爷爷的这种精神更是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一生,退休前我一直在志丹县革命旧址纪念馆工作,我的爱人在志丹县农副产品公司工作,我们虽然过着清贫而普通的日子,但从没找过爷爷的任何关系或是用爷爷的名气谋过一点个人私利,因为爷爷永远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他的光辉形象始终照耀着我!我想我不能给他脸上抹黑,工作上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为人处世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了!这些年,我一直牵心着爷爷当年判案中的当事人——“刘巧儿”原型封芝琴及其家人,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了?想到爷爷临终前没能看到她婚后幸福日子的遗憾,我的心也溢满了思念和牵挂,总想亲自去看看她,以遂爷爷的心愿!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于1990年才有机会第一次见她。那时她已是近七十的老人了,而她的丈夫张柏因病瘫痪在床也近三年时间,就在那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封芝琴四处求医问药,千方百计地为丈夫看病,她把家中的积蓄早已花光,甚至还出卖了家中的牲畜和羊只,两个女儿及儿子也东奔西跑地到处凑钱,帮助她共同分担生活的苦难。看得出来她虽然为照顾丈夫累得瘦了许多,但她没喊半句苦,更没向组织伸手要过一分钱,甚至还和儿女们商量到银行去贷些款为心爱的丈夫看病……我被她的精神感动了,她见到我也非常激动,忍不住向我讲起几十年前她找爷爷告状、爷爷判案的详细过程,语气中充满了对爷爷的感激与缅怀之情!我的眼眶也湿润了,我为有这样的爷爷感到激动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