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7000000005

第5章 肺病证(2)

例2:姜××,男,46岁,农民。

初诊:1989年12月6日。患者在一周前开始咳嗽不止,胸闷气逆,泡沫痰,头痛怕冷,恶风无汗,曾服西药(药名不详)均未效。患者素有咳嗽病证,半年前在某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有痰而不多,每遇寒冷,咳嗽加重,舌苔薄白,脉浮滑。

辨证:寒邪犯肺,肺失宣降。

治法:宣肺止咳,祛痰平喘。

处方:三拗汤加味。

炙麻黄10g 杏仁10g 前胡10g 桔梗10g

炙百部10g 贝母10g 胆南星6g 苏子10g

冬花10g 炙紫菀10g 海蛤壳15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89年12月9日。服上药后,诸症大减,惟咳嗽仍较频,上方减去苏子、冬花,加生阿胶、百合嘱服6剂,诸症完全消除,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例3:王××,男,60岁,教师。

初诊:1993年9月8日。患者咳嗽3年,吐白痰,晨起为重,常年大便稀溏,日行两次,食纳欠佳,食后腹痛,口苦喜热饮,舌苔微黄腻,脉寸微,关弦滑,尺沉弱。

辨证:中虚湿滞,肺脾肾同病。

治法:健脾除湿,温化痰饮。

处方: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

党参12g 白术10g 茯苓12g 桂枝6g

炒干姜12g 白芥子5g 橘红10g 炙甘草5g

大枣3枚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3年9月14日。服上药后,大便稀溏已好转,食纳增加,微有腹胀,早起痰多,晚间头痛。舌苔见退,脉同前。前方去干姜,加半夏、厚朴、砂仁,水煎服6剂。

三诊:1993年9月20日。服药后食纳好转,大便日行一次,稍溏有轻度腹胀,半夜咳嗽有白黏痰,夜间后脑仍痛,睡眠尚可,舌脉同前。继以原方减去厚朴加冬花再进6剂。

四诊:1993年9月26日。服药后,腹已不胀,大便已成形,每日1次,咳嗽减少,微有白黏痰,气短,头晕痛,舌苔已化。治宜温脾肾,化痰止咳,方用金匮肾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及参蛤散加味,以资巩固。

处方:

熟地60g 山萸40g 山药60g 茯苓60g

泽泻30g 丹皮30g 肉桂20g 附片25g

白芥子25g 莱菔子40g 苏子40g 人参30g

蛤蚧2对 黄精50g 补骨脂30g 仙灵脾30g

生龙牡各30g 覆盆子30g 陈皮30g 贝母30g

五味子30g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1日3次。

按:本例为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肺脾肾同病。先以补脾益肺之法,给以温化之剂,方用理中汤健脾而获效,多年便溏亦转成形;后以金匮肾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及参蛤散加味,补肾固本,化痰止咳,以资巩固。

例4:朱××,男,55岁,农民。

初诊:1995年10月23日。患者十数年来咳嗽。痰多早晚较重,每届秋冬为甚。近眠食欠佳,大便不实。屡经治疗,效果不佳,经西医透视化验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舌苔薄白,脉缓弱。

辨证:脾肺两虚。

治法:补肺健脾。

处方:四君子汤合延年紫菀散加味。

太子参15g 白术12g 茯苓12g 炙百部10g

炙紫菀10g 炙白前10g 橘红:10g 杏仁10g

沙参10g 贝母10g 枇杷叶10g 半夏曲10g

炒远志10g 白蔻仁6g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5年10月30日。服上药后,咳嗽大减,食眠亦均转佳,二便正常,前方加玉竹、冬虫草、冬花,嘱服6剂。

三诊:1995年11月7日。服上药后,咳嗽基本停止,嘱以上方5剂量研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日早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服。并嘱加强锻练,防止外感。

按: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因急性支气管炎未及时治愈转变而成。主要临床症状有长期咳嗽、吐痰,有时伴有喘息。凡是一年之中有三个月咳嗽,这种情况连续两年以上,排除心肺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就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嗽”、“痰饮”、“哮证”、“喘证”等范畴。病因病机复杂,其内在因素与脏腑有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但其中与脾肺肾关系最为密切。治疗时必须辨清何脏受病,脏与脏合病,审其新久虚实而施治。

咳嗽(大叶性肺炎)

例1:毛××,女,26岁,农民。

初诊:1993年4月10日。患者发病已达五天,高热,咳嗽,带铁锈色痰,伴痰鸣、气急、口渴,尿少而黄,烦躁不安,食欲差,舌质红,苔黄,脉洪滑数。检白细胞计数为22.1×10(上标9)/L,中性87%,胸透证实为大叶性肺炎。曾用青霉素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辨证:痰热上壅,热伤肺络,肺失清宣。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味。

炙麻黄10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桑皮12g

鱼腥草30g 银花20g 连翘10g 赤芍10g

芦根20g 黄芩15g 冬瓜仁15g 麦冬10g

紫菀10g 白茅根15g 贝母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3年4月13日。服上药后,体温下降,基本恢复正常,咳嗽、气急诸症均有好转,血象转入正常。继以原方再进5剂,诸症消失而痊愈。

例2:李××,男,18岁,学生。

初诊:1995年5月12日。患者高热4天,咳嗽、喘息、胸胁均痛,痰多而黏,痰色如铁锈。经胸片确诊为大叶性肺炎,嘱住院治疗。患者因上学不愿住院,要求服中药治疗,初诊时体温39.4℃,呼吸急促,咳嗽频频。舌苔黄垢腻,脉滑数。

辨证:风热犯肺,内热炽盛。

治法:宣肺清热,止咳平喘。

处方: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加味。

炙麻黄10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桑皮10g

地骨皮10g 桔梗10g 橘红10g 炙百部10g

苏子10g 沙参12g 芦根20g 白茅根15g

瓜蒌15g 连翘10g 竹叶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5年5月15日。服上药后,痰色变淡,胸胁疼痛减轻,体温38.1℃,咳喘如旧。以原方减去自茅根、地骨皮、竹叶,加葶苈子、海蛤粉、青黛,嘱服3剂。

三诊:1995年5月18日。服上药后,体温37.5℃,喘息大减,咳嗽畅快,痰易吐出,痰色正常,胁间仍痛,嘱服原方再进3剂而愈。

按:大叶性肺炎,现代医学以抗菌素治疗其效颇速,中医治之疗效亦高。方药表里双解,使邪有出路,再加泻白散、葶苈子使肺气得降,气逆胀满咳喘逐步解除,体温、痰色恢复正常,邪去体康。

例3:许××,女,58岁,教师。

初诊:2000年9月21日。患者素体虚弱,易感冒,昨日突发高烧,微觉恶寒,无汗,头目昏晕,干咳无痰,已数日食纳欠佳,口中烦渴,频频饮水,三日未解大便,小便色黄,舌质于红无苔,脉浮大而数。“胸片”确诊为急性肺炎。

辨证:风热犯肺,化热入里。

治法:宣肺止咳,通腑泻热,生津和胃。

处方:青蒿鳖甲汤加减。

青蒿10g 鳖甲15g 知母12g 丹皮10g

银花15g 连翘10g 芦根15g 花粉10g

枇杷叶10g 杏仁10g 大黄8g 焦楂15g

桑叶6g 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2000年9月24日。服上药后,诸症得以改善,热势减轻,大便已通,精神转佳,食欲增进,但仍干咳不止,头目昏晕。渴而思饮。方改用沙参麦冬饮加味。

处方:

沙参12g 麦冬10g 玉竹10g 花粉10g

桑叶6g 生扁豆10g 元参15g 菊花10g

枇杷叶10g 百合12g 杏仁10g 内金10g

丹皮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三诊:2000年9月27日。服上药后,干咳、口渴、头目昏晕等症已明显减轻,精神尚可,但微咳,饮食仍未完全恢复正常,方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善其后。

处方:

太子参15g 白术10g 茯苓10g 桔梗6g

莲子12g 百合12g 麦冬10g 枇杷叶10g

山药12g 扁豆12g 瓜萎15g 内金6g

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4剂。

按:肺炎为肺部急性感染所引起的肺实质急性炎症。因感染因素不同,肺炎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过敏性、霉菌性等。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为细菌所致。细菌性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感染所致,临床称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咯唾铁锈色痰。体温达39℃~40℃时,伴有头痛,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周身肌肉专痛,极度疲劳等。

祖国医学认为,温热之邪上犯,侵犯肌表,卫气失于宣畅,故发热、头痛。热邪犯肺,肺失清肃,津液被灼,故咳嗽痰黏。热邪炽盛,则高热。心神受扰而心悸,烦躁不安。邪热上蒸,血络破损,故见胸痛,咯铁锈色痰。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菌消炎、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等方法。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大优势,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余治疗本病,常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方,宣肺清热,并依据病情注意化痰平喘,泻肺消胀,并不多用甘寒、苦寒之品。实践证明,肺中实邪不清,甘寒、苦寒之药,既无从发挥作用。药服三四剂后,痰消气降,体温也随之迅速下降。热退之后,既侧重于清养肺气,肃肺化痰之法,以善其后。

喘证(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例1:张××,男,32岁,农民。

初诊:1998年10月13日。患者自幼即患喘咳,至今已20余年。每届秋冬时常发作,近两年来逐渐加重,发作多在夜间,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咳嗽有痰,曾在省、市级医院检查诊断为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昨晚又行发作,今日来诊,舌苔薄白,脉洪数。

辨证:肺热咳喘。

治法: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处方: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炙麻黄6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葶苈子10g

炙白前10g 炙紫菀10g 前胡10g 陈皮10g

桔梗10g 苏子10g 旋覆花10g 桑皮10g

远志6g 贝母10g 瓜蒌12g 大枣3枚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8年10月16日。服药后,喘已减轻,但仍咳嗽,唾白痰,脉滑实,外邪初退,其势犹强,拟前方加减。

处方:

炙麻黄6g 杏仁10g 射干8g 细辛5g

白前10g 炙百部10g 五味子6g 紫菀10g

苏子10g 陈皮10g 莱菔子10g 白芥子6g

远志6g 贝母10g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三诊:1998年10月19 H。服药后,昼间喘咳基本停止,夜晚即现憋气不舒,喘嗽仍有发动之势,方用定喘汤合三子养亲汤化裁治之。

处方:

炙麻黄6g 白果10g 苏子10g 冬花10g

杏仁10g 桑皮10g 黄芩8g 半夏曲6g

茯苓10g 炙百部10g 桔梗6g 莱菔子10g

白芥子6g 炙远志6g 地龙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四诊:1998年10月26 13。服药后,夜晚胸闷憋气大减,拟上方加味配制末药一料,以固疗效。

处方:

炙麻黄30g 杏仁50g 生石膏120S 桑皮50g

莱菔子40g 苏子50g 白芥子30g 桔梗40g

贝母60g 半夏曲30g 炙百部60g 味子30g

白果40g 葶苈子30g 瓜蒌皮60g 冬花50g

远志30g 粟壳30g 茯苓60g 橘红50g

地龙30g 僵蚕30g 冬虫草20g 水蛭30g

红花20g 炙甘草10g 紫菀40g 鱼腥草100g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g,每次1丸,日服3次。

按:支气管哮喘而兼肺气肿者,根除不易,然其发作之际,亦可控制其喘嗽。余用麻杏石甘汤、葶苈大枣汤、三子养亲汤、定喘汤等方,随证化裁,收控制发作之效。如能避免外感,重视生活规律,防止发作因素,再加服药合理,虽难根治,亦可减轻病痛也。

例2:赵××,男,47岁,干部。

初诊:1998年10月24日。患者有哮喘咳嗽病史已10余年,早经西医检查确诊为支气管炎、肺气肿。经多处求医治疗始终未愈。每遇寒冷或气候骤变则哮喘咳嗽加剧。前天气候突变,喘咳又大发作,咳痰颇多,尤以夜间为甚,睡眠欠佳。舌苔边白中黄,脉弦滑。

辨证:肺燥咳喘。

治法:润肺降气,止咳平喘。

处方:自拟清金平燥汤。

苏子10g 杏仁10g 花粉10g 贝母10g

麦冬10g 知母10g 瓜蒌皮12g 远志6g

枇杷叶10g 桑皮10g 黄芩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8年10月27日。服药后,哮喘渐平,白天咳嗽亦减,但遇天气变化,入夜则咳嗽加剧,痰液已较前减少,舌苔亦化。仍本上方意,加重清金平燥之品。

处方:

苏子10g 杏仁10g 花粉10g 贝母10g

麦冬10g 知母10g 瓜蒌皮12g 紫菀10g

桑皮10g 元参12g 枇杷叶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三诊:1998年11月3日。服药后,哮喘及咳嗽均已大减,精神亦佳,饮食正常,痰液减少,舌苔正常,脉象弦细,再以上方之意,加滋养肝肾之品使金水相生,肝不乘肺,疗效方能巩固。

处方:

沙参30g 玉竹30g 生地30g 地骨皮50g

葶苈子15g 贝母30g 桑皮30g 百合60g

早莲草50g 女贞子50g 麦冬60g 天冬60g

同类推荐
  •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男科疾病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男科疾病

    本书介绍了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少精症、无精症、精子活力降低、畸精症、血精症、尿精症、脓精症、死精症、精寒精薄、精液量减少症、无精液症、多精液症等内容。
  • 女性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女性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本书选择乳腺增生、急性乳腺炎、白带异常、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慢性盆腔炎、子宫脱垂、性交疼痛、女性不孕、产后缺乳、产后腰腹痛、更年期综合征13种女性常见疾病,每种疾病的症状,原因,疾病调养和日常护理,书中都有详述;针对每一个病症推荐食疗方,并从穴位按摩、足底按摩或刮痧拔罐艾灸的角度给出家庭理疗妙方。
  •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本书介绍了新生儿小便不通、新生儿脐患、新生儿皮脂硬化症、新生儿破伤风、小儿白喉、百日咳、小儿结核病、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脊髓灰质炎、小儿麻诊、水痘门、猩红热等内容。
  • 经络美容: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美容方法

    经络美容: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美容方法

    本书简要地介绍了美容、经络、经络美容理论基础,阐述了经络美容与阴阳五行、脏腑、中药、饮食、腧穴的关系,具体叙述了针灸美容、按摩美容、拔罐美容、刮痧美容方法,尤其重点讲解了针灸方法和按摩手法。书中还详细介绍了抗衰驻颜、泽面亮肤、秀发润发、明目美睑、隆胸紧腹等保健经络美容方法,以及12种损美性疾病,如面神经麻痹、扁平疣、酒渣鼻、单纯性肥胖、消瘦、雀斑、黄褐斑、粉刺、黑眼圈、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斑秃的治疗方法。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浅出,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成为美容工作者的参考读物,对普通读者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 护理人员形象重塑

    护理人员形象重塑

    将内在美与外在美融为了一体,为病人创造出美的就医环境,使病人产生美感,感受生命与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爱美之心常在,共同塑造出一个完美的护理形象。
热门推荐
  • 清麟

    清麟

    上古时期,有洪荒异兽横行于中原大地,加之滔天洪水泛滥成灾,生灵涂炭,万物于水火中饱受煎熬。上天于是赐禹轩辕剑与开山斧,希望他能平息水患,诛灭天下凶兽异种。禹得神兵利器后,开山分泾,终于历时九年平息水患。随后,禹斩山川泾河,铸鼎而立,天下遂分九州。禹在羽化登仙之后,其留下的神兵便被族人看护。后来,秦帝崛起,妄图将轩辕剑和开山斧据为己有。一番血战后,轩辕剑还是被秦帝夺去,剩下的族人在当时的首领夏衍带领下,拼死护着开山斧杀出一条血路,辗转流离,也不知漂泊了多久,终于,在东海尽头发现了一个岛屿,从此便在此立身安命,世代护斧。时光流转,岁月悄然,一转眼,过去都消散在烟雨里,眨眼间,数百年一晃而过。
  • 花千骨之画骨从生

    花千骨之画骨从生

    花千骨转世到皇宫里,和姐妹们一起去了长留山。白子画重新收花千骨为徒弟。并结为夫妻生下孩子和以后的故事
  • 保越录

    保越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因为有你之偏执小姐冷医生

    因为有你之偏执小姐冷医生

    她是从小自闭的富家千金,他是家境一般的天才小孩因缘际会,他们相遇,从此,有他的地方,身后,总有个她她喜欢跟在他身后,牵着他的手也好,抓着他的衣角也罢,只要他而他,从幼时的宠溺无奈到长大后的介意疏离他的生活,从来没有缺过她,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会失去她直到,他与另一个女孩在街头拥吻直到,她消失在他的世界直到三年后……心中的侥幸轰然倒塌他明白,有些人,回来了,却也回不来了……
  • 异世装逼打脸系统

    异世装逼打脸系统

    在下,当年装逼时,你还吃奶,玩泥巴那,看一代屌丝加逗比,自带最强打脸系统,如何穿越三界之中装逼!
  • 仙苑编珠

    仙苑编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每次遇见,都是初见

    每次遇见,都是初见

    我的一路青春,在我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已经悄然开始,总有一个人来了也会走,总有一个人,你说不出他哪里好,但誰也代替不了,当我准备好所有的一切,想和你浪迹天涯时,唯独放手变成最好的结局,愿……我们生命中的那个人,每次遇见,都是初见
  • 逆光·元年

    逆光·元年

    仙女棒画一个心,爱得流光溢彩。太妃糖加巧克力,甜到天旋地转。你曾陪我买金鱼,我送你一只小“维尼”熊。你说我的笑声就像夏天的烟火喧嚣又灿烂,我喜欢你用微翘的鼻子轻轻磨蹭我的双颊。我们靠在一起呢喃细语翻看第一年的笔记。还有很多很多……也是这个仲夏夜,我们种下一个秘密,约定来年还要在一起,看它开出怎样的甜蜜。
  • 九天战界

    九天战界

    “心恒者战天下,心恨者勇天涯,心中无畏,修为方能做到无为。”爷爷临终的教诲成为慕辰心中的执念,虽然出身贫寒,自幼先天不足,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创出一份霸业的历程故事
  • 青梅竹马:我的呆萌青梅

    青梅竹马:我的呆萌青梅

    “梦雪,我今生今世只爱你,嫁给我,好吗。”此时的梦雪泪流满面,甚是开心,“愿意,我愿意。”说完便把头埋在了辰熙的怀里,“梦雪,别离开我了,好吗?”“不会的,再也不会离开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