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200000002

第2章

“我军虽然在侯和吃了败仗,但不过损失千余人,并未大伤元气,很快便可恢复过来。圣上远在千里之外,而且不出宫门,岂能晓得侯和之事?”赵广继续劝阻着姜维。

“赵将军之意是……”

“大将军,侯和遭挫之事千万不可奏知圣上,以免授黄皓以柄!”

“这岂不是欺君之罪?”姜维摇摇头,语调低沉地说,“诸葛丞相一出祁山时,旗开得胜,后因马谡失了街亭,造成全军败退,前功尽弃。为此,诸葛丞相虽然挥泪斩了马谡,以正军法,可他并未将失败之过推给马谡,而是上表圣上,自请贬职……”

“大将军,恕我直言。”赵广打断姜维的话,开诚布公地说,“诸葛丞相是先帝托孤之重臣,圣上视之如父。他在圣上心目中之地位与在朝廷中之威望,同大将军今天之处境大不一样。诸葛丞相上表谢罪,自请贬职,可传为千古佳话,为后世景仰。而大将军如仿效诸葛丞相自请贬职,就是自投黄皓等人设下之罗网,一失足而致千古恨!”

“赵将军言之过重矣。”姜维苦笑着说,“六年前,我军出兵攻打上邦,只因镇西大将军胡济失约,没能按时领兵到达,致使我军在段谷惨遭失败,死伤甚重。事后,我也曾向圣上上表,自请贬为后将军。圣上虽然恩准了我之请求,但仍让我代行大将军之职,而且不久又复拜我为大将军……”

“此一时彼一时也。”赵广沉思片刻,推心置腹地说,“那时之黄皓,刚刚得到圣上之宠信,根基尚不稳固,自知还难以与大将军相抗衡,不敢在圣上面前妄进谗言。如今,黄皓内得圣上之宠信,外有右将军阎宇相呼应,正欲夺取大将军之兵权,由阎宇取而代之。大将军难道忘记了今年春天回成都时发生之事?”

赵广的坦诚之言,深深地打动了姜维,使他陷入了沉痛的往事之中:

那时,姜维刚返回成都,便听许多大臣说:宦官黄皓为人阴险狡诈,居心叵测,不仅引诱后主刘禅纵情玩乐,沉湎于酒色,常常数日不临朝听政,而且他还结党营私,屡进谗言,代批文武大臣奏章。为此,姜维曾求见后主刘禅,历数黄皓的种种劣迹,劝说后主刘禅杀掉黄皓。岂料,一向对姜维言听计从的后主刘禅,这次却一反常态,不悦地质问姜维:“黄皓不过是个供朕驱使之奴才,能坏何大事?汝等文武大臣,为何见不得朕过得快活些!”

姜维又遍陈前朝宦宫专权、干预朝政所造成的种种恶果,苦口婆心地规劝后主刘禅接受前车之紧,为国割爱,早杀黄皓,以消除隐患。

谁知,后主刘禅却面露愠怒之色,气呼呼地责怪姜维:“汝身为大将军,应该有些大将风度,为何竞连朕之一个奴才都容不得!”说罢,拂袖而去。

姜维在后主刘禅那里碰了一鼻子灰,闷闷不乐地回到大将军府,正苦苦思索着如何才能使后主刘禅回心转意,没想到黄皓竞前来登门求见。他虽口称是奉后主之命前来谢罪,但实则是在为自己辩解,言谈之中还流露出炫耀的神色和示威的口气。

黄皓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姜维的震动和疑惧。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后主刘禅就将他们君臣之间密谈的内容,全部告诉了黄皓。看来,黄皓确已成了后主的心腹之人。后主对黄皓的宠信,已超过了对他这个大将军的信任。

为此,姜维数日寝食不安。后来,他只好听从秘书令郁正的劝说,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上表后主刘禅,请求到沓中屯田练兵,远离成都,以免遭到黄皓的陷害。

赵广见姜维低头沉默不语,就趁热打铁地说:“大将军之赤胆忠心人所共知。可大将军是一国兵马之统帅,国家安危系于一身。只有保国安民,进而完成复兴汉室之大业,才算是尽忠。大将军千万不可因小失大,使黄皓那伙奸佞小人篡夺了兵权,将国家陷于危难之中。”

赵广的话像一记记重锤,叩击着姜维的心。他沉思良久,自言自语道:“如此说来,也只好将兵败侯和之事隐而不报……”

“大将军,只有这么做才是明智之举。”赵广长舒了口气,继续安慰着姜维,“这不是我们有意欺君,而是为了国家安危,迫不得已而为之。”

“话虽如此说,可我心里总像压了块石头。”姜维长长地叹了口气,面向成都方向,异常沉重地说,“圣上,非臣不忠,犯下这等欺君之罪,而是事出有因,不得不这么做,圣上就宽恕臣这一次吧!待到时局安定下来之后,臣定负荆请罪,任凭圣上来发落!”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赵广不失时机,进一步劝慰姜维,“大将军应该以军国之事为重,切不可为尽小忠而误大事,更不必因侯和之小败而如此自责、自苦,伤体劳神……”

姜维和赵广像一对久别重逢的挚友,相互倾吐着肺腑之言,在大帐外放哨的姜兴汉进帐禀报:“大将军派往洛阳之暗探已返回沓中。”

姜维抬起头,急切地问:“他现在何处?”

“正在帐外等候召见。”

“快叫他进帐回话。”

姜兴汉转身出去,从外面带进一个风尘仆仆的汉子。他进人大帐,单膝跪地,说道:“小人给大将军请安。”“免礼。起来回话。”“谢大将军!”姜维认真地问道:“洛阳近来有何动静?”

“司马昭令魏国沿海各州郡打造浮海大船,要从海路攻打吴国。”探子回禀道。“打造大船……攻打吴国……”姜维皱起眉头,自语了一句,接着问道,“还有何动静?”

“司马昭已命司隶校尉钟会统领关中诸军事。”

“由钟会统领关中诸军事?”姜维睁大了眼睛问,“这消息真实可靠乎?”

探子认真地回答:“小人曾多方进行打探,此消息绝对真实可靠。”

姜维的脸色猛地变了,像是乌云密布的天空,阴得几乎能滴下水来。他愣怔了一会儿,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那探子说:“汝先去用饭歇息,明日一早马上返回洛阳,再去打探,有何变化,速来报我!”

“小人遵命!”那探子领命而去。

“打造大船……攻打吴国……由钟会统领关中诸军事……”姜维双眉紧皱,神情冷峻,像走火入魔似的自语了一阵儿,突然,他一拳砸在几案上,冷冰冰地说,“姜复汉,速去请来忠与向充马上到中军大帐议事!”

“是!”姜复汉跑出大帐,跳上战马,飞奔而去。

姜维听着那急促的马蹄声,陷入沉思之中。

赵广见姜维沉思不语,不便插话打问,只是默默地打量着如醉如痴的姜维,仔细地回忆着暗探刚才说过的每一句话,反复地掂量着它所包含的内容和分量,认真地探寻着竞使身经百战的姜维如此震惊的原因。

工夫不大,随着一阵响亮的马蹄声,来忠和向充并肩走进姜维的中军大帐。

来忠乃蜀国老臣来敏之子。他虽出身于荆楚名族、书香门第,但却生得强健剽悍,勇武壮实,且性格外向,倔强刚正;说话直来直去,态度鲜明,从不藏着掖着;打起仗来更是勇猛异常,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多年来他一直跟随姜维四处征战,出生入死,多有战功,深得姜维的器重与信赖,被任为参军。

向充乃蜀国名臣向朗之侄。与粗壮强悍的来忠相比较,向充显得修长白皙、儒雅沉稳,一派书生之气。他本在朝廷中当尚书,生活舒适安逸。但他出于对姜维的敬重和对黄皓的厌恶,主动请求离开繁华的成都,来到这荒凉而偏僻的沓中,协助姜维处理军务。因而,他深得姜维的喜爱,常被委以重任。

如今,姜维在深更半夜将来忠和向充召至中军大帐,使他俩深感意外和惊奇,诧异地问:“大将军,有何紧急军务?”

经过一阵子的沉思,姜维已从最初的惊愕中恢复过来,脸色和神情也大为缓和,阴沉变为刚毅,冷峻变为严肃,眉宇间的杀气虽然退去许多,但仍隐约可见。他朝来忠和向充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在赵广身边坐下,才缓缓地说:“方才我接到了洛阳暗探禀报……”

姜维把暗探的话对来忠和向充重复了一遍,又沉默了一会儿,才试探着问:“诸位不觉得这两件事后面大有文章乎?”

中军大帐内一片寂静,赵广等三人都在低头沉思,过了好一会儿,来忠才抬起头来,如实说道:“末将愚钝,一时尚看不出这事之后有何文章。难道司马昭真要从海路攻打吴国?”

姜维把目光转向赵广,小声问道:“赵将军以为如何?”

赵广微皱着眉头,严肃地答道:“末将以为,魏兵不谙水性,不善水战,如从海路攻打吴国,只会损兵折将,大败而归,甚至还可能全军覆没,丧师******之中。若真是如此,倒是我国之大幸。魏、吴鹬蚌相争,我国倒可获渔翁之利。一旦魏兵溃败,我军可乘机挥师北上,兵进关中。”

“赵将军言之有理。”向充补充说,“不过,司马昭也不是等闲之辈。

充以为,司马昭命钟会统领关中诸军事,大概就是为了防备我军趁魏、吴交战之机袭击关中。”

姜维思忖了一会儿,忽然改变了话题,有点莫名其妙地说:“当年魏国之夏侯霸来降之事,诸位是否知道?”

“那时我们官职卑微,难以参与军国大事,对夏侯霸来降之事,只是有所耳闻,并不知其详。”赵广回答。

“那我就将当时之事告诉诸位。”姜维略作思索,慢慢地说了起来:

“当年,司马懿在洛阳发动了政变,一举诛灭了他最大之政敌曹爽。那时,夏侯霸正领兵屯驻在陇西,因他与曹爽沾亲,又素来受到曹爽的重用与厚待,害怕因此受到株连,遭杀身之祸,就前来归顺我国。

“夏侯霸有位从妹,嫁与张飞老将军为妻,所生之女便是张皇后。故而夏侯霸来降之时,圣上曾设宴为他接风洗尘,我奉圣上之命前去作陪。席间,我问夏侯霸:‘司马懿既已掌握了魏国之军政大权,不知他是否有进攻我国之意?’”

“夏侯霸回答道:‘司马氏刚篡夺了魏国之军政大权,立足未稳,现正忙于铲除异己与结党营私,近年内还顾不上对外用兵。不过,司马氏有个心腹之人,姓钟,名会,字士季。此人虽然年轻,但却学识渊博,智谋过人,精通文韬武略,乃司马氏之智囊。此人不除,必然要成为祸根……’”

本来对姜维突然节外生枝、讲起夏侯霸来降之事还有些困惑不解的赵广,此时才明白了姜维的真正意图,豁然开朗地说:“大将军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使我茅塞顿开。如此看来,司马昭令沿海州郡打造浮海大船,并非真要从海路攻打吴国,他命钟会统领关中诸军事,也并非为了防备我军进攻关中。司马昭之真正用意,很可能是声东击西。”

“赵将军不愧是将门虎子,颇有赵云老将军之遗风!”姜维一拍几案,站起身来,大声说,“魏国自司马氏总揽朝政以来,就一改过去攻吴防我之策略,以免重蹈赤壁之覆辙,而将重兵驻扎在关中与陇右。在魏国将领之中,邓艾是佼佼者,近年来司马昭一直将他放在陇右,与我军对垒,致使我军屡次受挫,无法夺取陇右……钟会乃司马氏兄弟之重要谋士,司马氏兄弟两次征淮南、平叛乱,他均随之远征,为其出谋划策。司马昭若真欲从海路攻打东吴,肯定少不了钟会这个谋士,必然要他随军出征。如今,司马昭却突然令他统领关中诸军事,与陇右之邓艾形成犄角之势,其用意不言自明。由此可见,司马昭令沿海州郡打造浮海大船,扬言要从海路攻打吴国,是为了掩人耳目,迷惑我军;其真正意图是令钟会在关中暗暗地调兵遣将,一旦钟会在关中准备停当,就将与陇右之邓艾一起行动,先夺取我汉中地区,然后合兵一处,进军成都……可以断定,司马昭这次是声东击西,我们万不可中其诡计!”

听了姜维和赵广的一番话,来忠和向充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愧疚地说:“大将军纵观全局,深谋远虑;赵将军见多识广,考虑周全。相比之下,我等自愧弗如,令人汗颜!”

“来参军与向尚书言重矣,赵某不敢承受!”赵广谦恭地说,“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想出御敌之策,以免到时措手不及,等着挨打。”

“赵将军所言极是!”姜维郑重地点点头。

……太阳慢慢地爬上东山,艳丽的旭日将沓中地区染成了橘红色。羌水在朝霞的映照下,更是金光闪闪,熠熠生辉,仿佛一条橙色的飘带,随风拂动。

这时,七八匹追风快马,首尾相接,飞奔出姜维的中军大寨,迎着初出的朝阳,向着成都、乐城、汉城、剑门关、阳安关等处驰去。

姜维站在中军大寨的门口,目送着那些疾驰而去的追风快马,直到它们消失得无影无踪之后,才回过头来,对赵广、来忠和向充说:“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只要圣上与各处守将都能按此御敌之策行动,司马昭声东击西之阴谋就不会得逞,这场战争也只不过是有惊无险而已。”

“怕只怕圣上……”赵广满脸忧虑之色,欲言又止。

“此乃关系国家存亡之要事,圣上不会当成耳旁风吧。”来忠忧心忡忡地说。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向充感慨地说,“只要我等尽心尽力报效国家,也就问心无愧矣!”

姜维望着羌水两岸大片荒芜的土地,沉思了片刻,对身边的向充说:“粮草乃军队之本,只要我军有足够之粮草,便可击溃入侵之魏军。明年开春后,我拨给汝一万精壮兵士,挖渠翻地,播种麦子。此乃事关我全军将士与战马之粮草,汝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遵命!”向充立军令状般地说,“大将军放心,我定不负重托,保证全军人有粮食,马有草料!”

“赵将军!”姜维把脸转向赵广,严肃地说,“我把骑军交给汝,汝要抓紧时机,加紧操练,将骑军操练得兵强马壮,随时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末将遵命!”赵广应声说道,“若有差错,大将军惟我是问!”

“来参军!”姜维又向来忠吩咐道,“所有步军就由汝进行操练。汝在操练时不仅要提高兵士之体质与武艺,还要多演练些阵法,以备将来与魏军进行交战时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末将谨遵大将军之命,尽心竭力将步军操练得能攻善守!”来忠响亮地说。

“有劳诸位!”姜维挨个打量着这几位曾与自己患难与共的部将。毫无隐瞒地说,“现在是敌强我弱,如不富国强兵,休说完成复兴汉室之大业,恐怕连偏安一隅也难以持久。”

“大将军之良苦用心我等都明白。我等一定竭尽全力协助大将军,将我国这支精锐之师治理好!”赵广动情地说。

“由于我无能,连累诸位吃苦受累,有家难归,我真有些于心不忍!”姜维深感内疚地说。

“大将军已年逾花甲,也与我等一起奔波在外,难以与家人团聚。相比之下,我等何敢言苦!”向充宽慰着姜维。

“能与大将军一起为国尽忠,虽苦犹甜,死而无憾!”赵广也安慰着姜维。

“赵将军说得好!”姜维苦笑了一下,感慨地说,“为国尽忠,虽苦犹甜,死而无憾!”

同类推荐
  • 海权三叉戟

    海权三叉戟

    书友群:215176654本书原名:《无上海权》架空历史,在LHC的意外事故后,四个人来到一个不一样的时空线,什么?1885年的明朝?21世纪的人才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步了?主角和他的同伴就是这么熟练!!就是操练过很多次!!这是穿越者给世界的一点小小的经验!TOOYOUNGTOOSABER这是理想的帝国,这是时代的最强音!这是属于男人的浪漫!这是一个帝国复兴中的涅槃重生和另一个帝国落日黄昏中最后的辉煌!掌握大海的国家掌握世界!为了代表无上海权的海神三叉戟,在国家,种族,血缘,伦理,友情和未知的历史前,展现最宏大的篇章。
  •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经验与人文启示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经验与人文启示

    本书系中国历史知识读物,以牛津大学教授汤因比的历史观点为理论基础,讲述中华民族如何应对各种天灾人祸,并分析共对思想文化的繁荣、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民族优良本质的形成,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及多难兴邦对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启示。
  • 解说十大佛语

    解说十大佛语

    对佛门中的十大佛语从个人的视角做出了全新的诠释。
  • 夏裔

    夏裔

    历史本就是靠鲜血铸就的。当战斗的号角再一次的吹响,少年们身披黄金甲跨着骏马冲向了峥嵘的战场。在这个悲哀的年代,历史将在一次以鲜血来书写。
  • 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

    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

    《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是从宁夏来探讨长城源流,所以,研究篇章中只涉及今宁夏境内的各道长城。但宁夏长城仅是中国历代各道长城中间的一段,要想搞清它的来龙去脉及历史地位,又必须将其纳入中国历代各道长城的总体遗迹及历史地位中去考察,这就必然涉及到非宁夏地区的有关长城。长城所在地区,自有其在地缘政治、地区经济、民族关系、边防界址等问题中的历史地位。所以,《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在宁夏历代长城史迹“附录”中又选录了与该道长城总体遗迹有关的部分“长城史迹”。
热门推荐
  • 邪皇独宠,娘娘请淡定

    邪皇独宠,娘娘请淡定

    为了各取所需,她成了当今皇上最宠爱的女人。妃嫔欺她,辱他,他下令杖毙,为她,他不顾大臣反对,执意立她为后。她成了大臣口中的妖女,而他亦宠之,只因那一句“你是朕的女人”。然而,当宠变了质,两人又会如何呢?
  • 末世棋盘

    末世棋盘

    人生如棋,棋盘上黑与白的交接,便是世间生与死的交融。在传说中的末世将近之时,各方不甘于命运的执棋者,以世界为棋盘,遍布棋子,以图超脱。……一个少年被卷入世界棋局旋窝的中心,摆脱身为棋子的命运,由棋子变为下棋者!
  • 你好借过

    你好借过

    我希望许多年后,即便我们联系少了,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但是偶然能聚到一起的时候,还能翻出来,看一看自己年少的时候,那些错过的人和错过的事,这是我们的青春。
  • 风雨后的晴天

    风雨后的晴天

    一个自卑的女孩拥有着幸福,却只能看见别人的幸福。待她回过头去才发现被人的幸福远不及自己。回想起往事的颜曦才发现自己对陈默的只是憧憬,不是爱,她爱的是那个在雨天为她挡雨的他。
  • 无限动漫契约

    无限动漫契约

    主神的转世叶明因为妹妹的死亡变得迷茫,得到前世的遗物让叶明可以穿越各大动漫世界,凭着系统的BUG,咳,说错了,凭着智慧的头脑和好运获得无数二次元萌妹子的青睐。但是他却不知道有一场更大的浩劫在等着他。“三年”,大家陪叶明一起见证吧!
  • 千年之约之倾城相恋

    千年之约之倾城相恋

    我十世轮回,换的你一世平安。你十世轮回,换得我十世平安。可我怎能看你受着轮回之苦。曼珠与沙华的故事,又再次上演!沙华,下一世我们永不分离!曼珠,下一世我们一定要在一起!无忧,等我,在这世间我只相信你。无忧,为何连你也如此待我?”我从不伤害万物,从不负天下。我曾经天真的认为,我有全世界。可后来,我爱之人,想要杀我。我亲之人,背叛了我。爱我之人,为我而死。既然我失去了全世界,那我就毁了这一切。
  • 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

    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

    这是恩怨情仇,王俊凯一个总裁,无人能敌。却载到在一个女人手里。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你是我王俊凯这辈子永远的女人。他的霸道,一步步逼近她。直到有一个红色本本到她手里。
  • 封天刀尊

    封天刀尊

    刀之一道,无穷无尽,穷就一生追寻!适逢大世开启,各路天骄妖孽纷纷出世!一柄铁刀,铸就传奇!
  • 倾城王爷强势妃

    倾城王爷强势妃

    一朝穿越,只因好管闲事救下要对自己以身相许的傻比正太,惹了横行江湖的傲龙堡被满城追杀,无奈躲进青楼被逼卖艺,原本平静的生活得知自己有丞相府千金的身份后被骗去与腹黑世王完婚,他不愿取姐不愿嫁,无奈斗争之路艰苦,还好横空出世霸气侧漏哥哥一枚,又有花满楼头牌痴心相许(姐不搞基-_-sb),还有信王暖男贴心。(幕后:主上,都被您玩坏了Q_Q。)(柳墨尘:来人,拖出去斩了!滥用职权biu倍儿爽^O^!!!)
  • 缘石记

    缘石记

    古之文学,石头传记颇多,有西游记,有红楼梦,然西游记中的石头乃是天地精华,红楼梦中的石头乃是通灵宝玉。无独有偶,本文戏说的石头,虽同样出自女娲之手,却独独是最不济、最无用的丑石,命运与以上二石可谓是天壤之别。那丑石自叹:自古英雄多传记,唯对小卒省墨滴!某见其可怜,便代为传记,也算是宽了这堕仙丑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