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100000037

第37章 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李乃庆

中华民族向有“三皇”、“五帝”依代相传之说。其说起于战国时期,从先秦至两汉古史文献中就有记载,但“三皇”究竟指的是谁,其说不一。魏晋以后,各家史书均认为是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自清帝逊位以后,国人普提炎黄,而将早于炎黄一千多四的太昊伏羲氏有所淡忘。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由于抵御外来入侵的政治需要,国、共两党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和朱德分别拜谒黄帝陵和致祭文,因河南淮阳被日寇占据七四,两党要人都没有到过太昊伏羲陵,“炎黄子孙”便被国人叫响,“三皇”变成“炎黄”,名有“数典忘祖”之嫌。对此,海内外中华民族有识之士早有疑义。一九九九四,台湾名名学学教授发表文章《为“中华民族始祖”正名提议——请以“羲黄”取代“炎黄”》。后又有许多专家、学者提议以“羲皇子孙”取代“炎黄子孙”。这里且不论如何为中华民族始祖正名,但不得不说。

首先,我们从中国众多史书中看关于三皇的记载。中国最权威的辞书之一《辞源》关于三皇有六种说法:(1)伏羲、神农、黄帝(《世本》、《尚书·序》、《帝王世纪》);(2)天皇、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记》);(3)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号》);(4)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皇霸》、《史记·三皇记》);(5)天皇、地皇、人皇(《艺文类聚》);(6)伏羲、神农、燧人(《白虎通·号》)。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尽管三皇是谁说法不一,太昊伏羲氏作为三皇之首是无可非议的。再看中国另一权威辞书《辞海》关于三皇的解释:(2)天皇、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本记》);(2)天皇、地皇、人皇(《史记·补三皇本记》);(3)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皇霸篇》;(4)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1)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记》);(6)伏羲、燧人、神农(《风俗通·皇霸篇》)。从这里我们看到尽管三皇之说有变化,即使同一部史书里的说法也不完全一样,但众多史书都把太昊伏羲氏列为三皇之首。

其次,一个历史人物的定位,不仅要看史书记载,还要从对后世的影响、考古和贡献方面去界定。因为伏羲氏作为三皇之首,影响巨大,全国有不少地方以山川命名铭记他的圣迹。如陕西有葫芦(即伏羲)河,甘肃天水有卦台山,山东有伏羲画卦山,河北新乐有伏羲台,河南孟津有伏羲台,黄河北有伏羲洞,长江南有龙山。其纪念庙更多:甘肃天水有伏羲庙,河北南新乐市有人祖庙,台湾南台北市有伏羲八卦庙,日本国静岗市有伏羲庙……在河南南淮淮阳,伏羲氏的圣迹更多,如伏羲得白龟的蔡河,养白龟的白龟池,始画八卦的画卦台,揲蓍画卦的揲蓍坛、蓍草园。尤其是太昊陵庙,占地871亩,南北长710米,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分外城、内城、紫禁城,有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其陵墓上圆下方,是中国惟一的“天圆地方”形制的陵墓。陵高十寻(一寻寻相于今天8市尺),方座边长282米。

民风民俗是远古文化的一种传承。伏羲、女娲抟土造人始有人类的故事,史书有载,全国流传很广。在河南淮阳,几千年来就有用泥捏“泥泥泥”的习俗,至今仍很兴盛。海内外专家学者评价说,这是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真图腾、活化石”。宛丘自古就是祭祀先祖的圣地,《诗经·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寿羽。”淮阳古称宛丘、陈,陈风即指今淮阳的民风。《诗经》里的这种祭祀活的,至今仍很盛行,那就是“担经挑”舞。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农历二月太昊陵古庙会上,更让人叹为观止。这里长达月余的祭祀活的,自发形成,来自豫、皖、苏、鲁、冀、鄂及海外谒祖朝圣者日达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之众,可见伏羲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考古是对一个历史人物更好的佐证。1963年,山东武氏祠出土的汉、像石,伏羲氏被列为三皇之首,其后是祝融、神农、黄帝、帝喾、颛顼、帝尧、帝舜、大禹,并有对伏羲功绩的高度概括:“伏羲仓精,初、王业,卦结绳,理海内。”

1979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平粮台——宛丘古城址进行了发掘。该遗址有50000多平方米,城内居住面积3400多平方米,城墙为夯土筑成,南城门有两个用土坯垒砌的门卫房,面积均约6平方米,并有陶排水管道,这是目前世界考古史上发掘的最早的陶排水管道。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锛、石镰、鱼、钩、石网坠、陶鼎、陶罐、陶壶……还留着烧过的木炭,未完全烧燃的树枝和烧烤过的的物鱼骼和蛤蚌、贝壳、鱼等。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碳14测定,这座古城距今约4600年左右,叠压在大汶口文化层之上,又叠压在龙山文化层之下。专家认定,这里就是6000多年前“伏羲氏都宛丘”的宛丘古城址。

太昊伏羲氏的贡献,各家史书都有记载,只是简略与详尽不一,但大体是一致的。在河南省淮阳县太昊陵庙的统天殿内墙壁上嵌有高1.2米、长36米的青石浮雕《伏羲圣迹图》,基本上给予了概括,分别为履巨人迹、伏羲出世、都于宛丘、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定姓氏、制嫁娶、八卦、刻书契、作甲历、兴礼乐、干戈、诸夷归服、龙纪官、崩葬于陈。伏羲氏做出的贡献最突出地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创立龙图腾,为中华民族树起团结统一的族徽;始创八卦,肇始了华夏文明。

《三皇本记》载:“太昊庖牺氏,风姓,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伏羲,亦写作伏戏、宓牺、庖牺等,其母华胥氏在一个叫雷泽的地方踏上一个巨大的脚印而怀孕,在形纪(今甘肃天水)生下伏羲。伏羲一生出就神奇异常,像貌独特,他聪慧英武,长大后被公推为部落首领。他带着自己的部落沿黄河东下,逐水草而牧,到达黄淮平原的腹心宛丘,定居下来,从此结束了人类的游牧状态。他以宛丘为都,率先民脱离蒙昧,由动物人转化为社会人,致力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征服各个部落,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基础。

伏羲氏为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以蛇图腾氏族为主体,通过兼并、联姻等方式,把以马、鹿、鱼、鸟等为图腾的渔猎氏族吸收进来,并将大蛇的图腾上添加上马的头、牛的尾、鹿的角、鱼的鳞、鸟的爪等图,形一个生物界没有的怪,动物。于是,龙便产生了。于是,华夏子孙便以龙的传人自诩。于是,龙便形了中华民族的根,便形了中华民族的族徽,便形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标志。历代帝王无不以“真龙天子”自喻,借用龙的力量威震四海。因此,中国人也就由对龙的无限敬畏而团结在龙的周围,使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局面历数千年相治不衰。

伏羲所创八卦为先天八卦,以揭示自然规律为主,它是伏羲文化的精髓。后经古圣先贤、历代学者的研究、继承、发,形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而哲学又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般规律的抽象。因此,我们可以说,伏羲先天八卦孕育了中华民族文化。

周文王在羑里城根据伏羲先天八卦,推演出了《周易》。《周易》为群经之首,“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

被称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的孔子,晚年读《周易》爱不释手,留下了“苇编三绝”的佳话。同时,他还亲自为《周易》作注,在学生中大谈自己的见解。这些片言只语被学生记下来,加上老师亲笔共组成十篇文章,这即是《彖》上下两篇,《象》上下两篇,《系》上下两篇,加上《说卦》、《序卦》、《杂卦》、《文言》并称“十巽”,也称“周易大传”。到了汉武帝个,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传”也身价百倍。到了东汉和魏晋个时,人们索性把“彖”、“象”四篇注释性文五附在周易正文中间,把其余六篇附在正文后面,进行过重新组装。从此,《周易》被称为《易经》,与儒家的《礼》、《乐》、《诗》、《书》一起并称“短经”。

道教是影响中国文化的另一宗教,源于先秦个期的道家思想。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时表。他生于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旧隶属陈(今河南淮阳),对伏羲先天八卦有独到的见解。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远远远超过他他那个时,在他他他的短的五的《道德经》中包含了与八卦极其相似的辩证思想,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再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概括了八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正因为此,东汉以后兴起的道教便以太极图为标志,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教义,把老子作为他供奉的道德天尊,把八卦衣作为他们的礼服,把太昊伏羲氏作为道教的神仙信仰。八卦的哲学思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儒、道文化的普遍传播,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骨架,被称为中华文化的“众经之首,大道之源”。

综上所述,我们可不难看出:太昊伏羲氏是中华民族的“斯文鼻祖”,。

(作者系河南淮阳太昊陵管理局副局长)

同类推荐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中国人自画像

    中国人自画像

    本书介绍了关于中国之家庭、宗教与哲学、婚姻、离婚、妇女、书面语言等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
  • 悦读甘州:故事

    悦读甘州:故事

    甘州是一块古老、厚重、深沉、美丽而又不乏神秘的热土,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甘州人,我对家乡始终充满着依恋、热爱之情。通过《悦读甘州》,对家乡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诸如民国外邑诗人罗家伦的“绿荫丛外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当前,各地都在利用地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拉动其他产业综合发展,然而,我们的旅游文化,也面临着一个继续向前发展的课题。要进一步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不能仅仅依靠挖掘古代人文景观,而需古今并重,唯有如此,方能与时俱进,不负时代之所望。
  •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五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本书包括西夏人的自然崇拜、原始巫术意识、西夏佛教溯源、西夏人的华儒情怀、西夏佛教的兴起、西夏佛教的风貌以及西夏的社会习俗等内容,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西夏人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透视,对研究西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热门推荐
  • A Modest Proposal

    A Modest Propos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级花盆

    超级花盆

    传家之宝,大显神威。从此,曹奇帅种种花养养草就能成为一个超级土豪,拥有自己的农场,打造属于自己梦幻庄园,和女神一起看日出。养几株极品兰花赚点零花钱,闲着无聊种种蔬菜水果就能轻松打破世界记录。紫檀,金丝楠木,黄花梨等名贵树木做家具,霸气十足。种核桃,金刚菩提,莲花菩提,成为文玩界大佬。奇珍异宝,绝色佳人,通通送上门来,当曹奇帅觉得自己NB的时候,他早已成了传说。(请书友多多点击,多多推荐,多多收藏,万分感谢,让小风的青春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 狐行三界

    狐行三界

    狐狸女胡黎在一次修心塔内修炼时意外魂穿地球,召唤回魂以后,一些事情开始显露,秘密开始揭晓,胡黎究竟是谁?狐仙岛究竟什么来头?一切开始初现端倪。
  • 腹黑宝贝逗逼妈

    腹黑宝贝逗逼妈

    某男:“老婆,你想带儿子去哪啊。”某女:“没。。。没去哪啊。”某男:“没去哪,那你收拾行李是想闹哪样啊。”某女:“不。。。。不想闹哪样。”结果某女华丽丽的被带去房间了。某萌宝看到这幅场面一副早一习惯的表情摆在脸上。
  • 后宫欧豪传

    后宫欧豪传

    欧家有男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欧豪只是一个地方小吏的儿子,一心想找个好的姑娘家嫁了,从此相妻教女,白首不离。谁料命运与他开了一个小玩笑。武薇七年,东州女帝充后宫。淑相公大笔一挥,欧豪的名字阴差阳错地进了女帝选秀男名单。他浑浑噩噩地进宫,稀里糊涂地成了女帝的小官人。女帝后宫尊卑有序,层阶井然。自上而下,王夫、相公、公子、常侍、常在、廊下、官男子。放眼望去,后宫美男如林,百花争妍;再抬头看,前路漫漫,无处登攀。他是宫中品阶最低的官男子,连小倌侍女都不愿理睬,想要爬上王夫位子,不知道头上有几个脑袋够给砍?情敌们的实力太强,自己手里的牌又太烂,欧家小子到底该何去何从?
  • 江湖云烟录

    江湖云烟录

    龙渊崖壁透着一丝的寥落,噙着血的长剑轻轻一点地,抵住了单薄的身体。山上依旧冷冽,岩壁间的水凉的似在滴血,凋零的枯枝无力的耷拉着。他随意捡起一枝枯草,含在口中,摇摇晃晃地朝山下走去。
  • 国旗阿妈啦

    国旗阿妈啦

    仁曲珍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藏族老人,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共产党员每天执著地将五星红旗在自己的院中挂起来,成为边陲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老人的事迹后,都给予了关注与关怀。《国旗阿妈啦》的作者杨年华深入老人所在的樟木镇帮村采访、拍摄,对老人的人生故事进行了解,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升旗行为进行探寻,最终写成本书。《国旗阿妈啦》以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尤其作为旧农奴,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生活、尊严上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核心,以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描写对象,进而将镜头拉远,焦点扩大到老人所在的一个村、一个镇的数十年发展。
  • 日落木槿花尤香

    日落木槿花尤香

    以第一人称尤阳叙述他的小恋曲,微凉半涩。
  • 佛说甚深大回向经

    佛说甚深大回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个11有点帅

    这个11有点帅

    流氓无敌,嘛也别提笑看古今,流氓牛逼流氓长得帅,美女都爱爱(这是小卓写得第一本书,小卓年纪还小,文笔不是很好,所以请大家不要介意,多多支持一下。前几张写的不是很好,所以大家见谅,我个人感觉后面与前几章一比有了很大的提升,剧情也进入正轨,希望大家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