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000000034

第34章 专题报告篇(3)

从上可以看出,和谐社会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最为民众所关注。社会发展对知识有较高的要求,大多数的进城农民工都认为自己最为痛心的是没有文化知识。权力和地位、个人物质享受并不最为民众所看重。值得注意的是,民众对身体健康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关注。无论在农村还是城镇,普遍反映环境状况不如从前,人们较以前更易得病,再加上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压力大,看病难等因素,因此,身体健康备受关注。

(五)对道德现状表现出了某种担忧

有人说道德在滑坡,有人说道德在爬坡。本次问卷设计的问题要求民众对当前道德现状做出主观评价。34.10%的人对道德滑坡论持否定态度,认为多数人的道德还是好的;27.69%的人认为道德在滑坡,但同时认为这是社会多元性发展的表现,我们不必为此担忧;值得注意的是有37.18%的人认为目前道德在严重滑坡,而且认为这种趋势还会更加严重。在访谈对象中,多数人对当前道德现状表示出了严重不满和担忧。这也意味着广大民众对当前道德现状已非常担忧。主要原因是,目前社会正处于变革之际,许多惯常为人们所遵循的道德规范被淡漠和颠覆时,或当旧的道德规范解体,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落实之际,人们对道德往往有较高的期望,整体感受往往有可能是偏激的,这属于可以理解的范围。但如果不引起重视,容易导致道德虚无主义,值得警惕。同时,民众的忧患也是一种道德建设的资源,应充分利用好这种资源。

二、甘肃民众在物质和精神追求方面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一)民众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表示认可或基本认可

物质利益主要是指工资、奖金、福利、待遇、房屋、土地等等,当然金钱最能代表物质利益。在访谈对象中,城镇居民普遍反映目前的待遇不高,渴望高工资、高奖金、高福利待遇;农村人口普遍渴望农产品能卖个好价格。城乡居民都期盼能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当被问及“您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持什么态度”时,6.67%的人表示赞成,35.38%的人基本认可,25.13%的人不大认可,16.41%的人反对,18.46%的人表示不好说。这组数字表明,甘肃民众对过分追求物质利益比较认可或基本认可,但不大认可和反对的占41.54%,而且还有18.46%的人没有表态,这说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虽然使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有所突出,也带来了思想意识多元化,最终可能会造成价值多元和价值混乱,但还没有导致甘肃民众在整体价值观上的物化倾向和价值取向上的混乱。民众对金钱、物质、商品的看重是可以理解的,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利益最大化是现实目标。人们往往会倾向于对物质的无节制追逐,这很可能导致人们的价值选择倾向重利轻义、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使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大行其道。

(二)民众对金钱的看法比较实际

当问及对金钱的看法时,14.87%的人认为这个社会钱比什么都重要;48.72%的人认为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47.69%的人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6.15%的人认为当官有权才有钱;4.62%的人认为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总起来看,在甘肃民众心目中,首先,在这个社会金钱是很重要的;其次,钱财的取得要有道德约束才有合法性;再次,一部分人渴望取得意外之财,如彩票中奖。甘肃经济社会相对落后,这样的看法也比较切合实际。

(三)民众认为甘肃社会贫富差距比较严重

对贫富差距的态度隐含着民众对市场规律、机会均等、竞争(起点、过程、结果、收入)公平、劳动价值公平、公共资源享用公平等所持态度的总体倾向。当问及对甘肃经济社会贫富差距的看法时,有高达73.33%的人认为贫富差距很严重,仅仅5.64%的人认为不严重,13.33%的人认为不好说,没有表明态度,9.23%的人认为处于一般状态。

贫富差距影响人们对社会、人、自然的看法,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导致人们心理失衡,对社会产生不满,并进一步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甚至直接影响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有高达73.33%的人认为贫富差距很严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甘肃的现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目前为4.11:1),对这种实际状况和民众的感受、判断均不可等闲视之。民众重视自身利益,问题在于如果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并在过大的贫富差距面前导致心态失衡,那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就会急速膨胀,整个社会就会被物欲所充斥,最终会使经济的发展付出高昂的代价。

(四)民众的精神价值取向比较温和

对这个主题我们采取问卷和访谈方式,访谈对象主要为高校、中学和小学教师。

1.宗教取向——甘肃是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省份,民众对宗教的态度倾向于各宗教之间相互了解,互相包容,共同发展。

2.伦理取向——当被问及“您平时所遵从的伦理道德主要是什么”时,49.23%的人选国家倡导的道德(如八荣八耻),66.67%的人选传统道德,25.13%的人选不违法就行了,17.95%的人选自己认为好的就是道德的,3.08%的人选不好说。这说明甘肃民众对传统伦理和新道德观的态度是:比较认同传统道德,对国家倡导的道德规范能自觉遵循。

3.政治取向——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总体态度是,渴望社会公平,制度公平;希望缩小贫富差距,遏制两极分化。

4.文化取向——对大众文化的态度(见下述)。

5.和谐取向——甘肃民众在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方面还或多或少存有障碍,但他们相信和谐社会的构建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认为幸福生活可以期待。

(五)大众文化占有相当大的市场

当被问及“您喜欢的文化是什么”时,51.35%的人选择大众文化,38.29%的人选择主流文化,10.35%的人选择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具有世俗性、商业性、娱乐性的特点;主流文化政治色彩较浓,侧重于文化的教育功能;精英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民众期许大众文化,这也是思想多元化的体现。但大众文化的消极面不可忽视,大众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取悦大众、功利主义、媚俗煽情、消解价值等成了其重要的价值追求。大众文化往往对青少年具有明显的价值引导功能。这次访谈时有四位高校教师,无一例外地对大众文化持严重的批判态度,他们认为大众文化的泛滥,一是某些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如兰州的“杨丽娟追星事件”报道;二是一些知识分子对文化的庸俗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甘肃民众的闲暇时间大量增加,民众对于大众文化的需求将会有更大的增长,这也将直接影响民众的价值取向,所以,这三种文化如何发展,值得关注。

(六)民众文化生活方式比较单一

当被问及“您的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时,81.03%的人选择看电视,21.54%的人选择上网,42.31%的人选择读书学习,10.26%的人选择下棋打扑克,27.69%的人选择闲聊,5.13%的人选择“其他”。在对农民阶层发放填写问卷过程中,我们随机问到他们平时喜欢选看什么电视节目时,大多数人回答平时主要看电视剧。这说明甘肃民众文化生活方式比较单一,看电视成了民众的首选。文化生活方式对民众的精神价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文化生活方式单一,娱乐活动匮乏,民众的精神价值势必片面单一。

(七)省内媒体在民众精神价值方面发挥了主要导向作用

当被问及“您看电视节目时,看甘肃新闻吗”时,有42.05%的人经常看,46.67%的人偶尔看,10.26%的人从不看。在访谈中,访谈对象对《甘肃日报》、《兰州晨报》、《甘肃农民报》、《每日甘肃》网以及各市县报纸、网站等省内媒体,在宣传甘肃、报道先进人物和事迹、宣传政府政策、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多数持有肯定态度。认为这些媒体是他们了解、接受政策的主要途径。如果媒体能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主导价值观念,必然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

当被问及“甘肃媒体对人们价值取向有何影响”时,35.38%的人认为对弘扬主旋律、宣传核心价值观有积极作用,34.36%的人认为对传播大众文化有帮助,20.51%的人认为对兼顾多元文化有帮助,14.36%的人认为说不清楚。这说明甘肃媒体在精神价值导向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民众认可。

三、甘肃民众对政府所倡导的价值取向的认同情况

(一)甘肃精神的提出和陇人品格的概括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甘肃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甘肃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甘肃精神概括为“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具体表现为“艰苦奋斗、不甘落后、执著坚韧、锲而不舍、简朴友善”的精神和“诚实守信、执著坚韧、包容创新、团结奋进”的品格。甘肃精神与陇人品格是对陇人骄子的优秀道德品质的概括和提升,是个体美德和社会伦理的共同体现。

调查显示:51.03%的人认为甘肃精神与陇人品格的提出,为甘肃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支撑;38.46%的人认为这符合甘肃追赶型的发展现状,应长期坚持;47.18%的人认为这样概括甘肃精神与陇人品格,符合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传统美德;14.62%的人对此表示说不清楚。这一结果说明,甘肃精神和陇人品格得到了民众高度认同,已经初步成为甘肃民众精神价值新的标杆。

(二)甘肃精神、陇人品格将成为甘肃民众共同的价值取向

当被问及“您认为建设和谐甘肃需要以什么为指导”时,64.62%的人选择科学发展观作指导,29.74%的人选择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支撑,43.59%的人选择弘扬民族精神,41.54%的人选择时代精神的倡导,39.49%的人选择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当被问及“您对甘肃开展十大陇人骄子评选活动的见解”时,40.51%的人认为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51.79%的人认为有助于弘扬甘肃精神,29.23%的人认为这只是一种政府行为,9.74%的人认为说不清楚。当被问及“您认为甘肃精神、陇人品格能否作为目前甘肃民众的价值取向”时,77.18%的人认为可以,4.24%的人认为不可以,11.35%的人不清楚。

以上可以看出,首先,建设和谐甘肃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指导;其次,首届“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评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其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伦理取向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第三,目前全省正面临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更多的典型激励全省各族人民。甘肃精神和陇人品格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可以成为加快甘肃现代化建设步伐的精神动力和构建和谐甘肃的道德支撑,可以作为甘肃民众现阶段的价值取向、目标、导向。

(三)继承和发扬甘肃精神的核心价值

当被问及“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您认为铁人精神、庄浪精神、会宁精神、定西精神、老区精神等是否应该继续提倡”时,82.82%的人认为这是激励甘肃人民前进的精神财富;5.28%的人认为过时了,无需提倡;10.77%的人认为不清楚。这说明民众看重甘肃精神的核心价值,在甘肃追赶型的经济发展中,这是激励甘肃人民前进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永不过时。

四、对甘肃民众的价值取向的引导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政府对民众价值取向的引导地位不可动摇

价值取向需要引导,价值引导本质上是社会对个人和集体价值趋向的指引、制约。调查显示,民众的价值选择的确呈现多元化,如果社会缺乏正确而又及时的价值导向,就会使社会在一定时期表现出被错误观念和价值取向所左右,从而产生价值误导现象。有了明确的价值取向,民众就有了可依赖、可参照、可实行的价值旨归,政府对民众价值取向的引导地位必须加强。

(二)加大对甘肃精神、陇人品格所体现的价值取向的宣传、教育、落实工作

甘肃精神就群体而言,是蕴涵艰苦奋斗、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就个人而言,是蕴涵于集体主义之中的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精神。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应当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在新时期表现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甘肃,表现为甘肃精神和陇人品格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甘肃精神的宣传、教育、落实工作应常抓不懈,采取多种形式,比如目前已显示出良好效果的关于甘肃精神大型图片展,在高校中关于甘肃精神的动漫设计等。应该根据甘肃实际情况加大对某一地方的优秀陇人事迹的宣传教育工作,像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播出的“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等形式都可借鉴。十大“陇人骄子”评选活动要坚持进行下去,优秀道德人物的评选活动、见义勇为先进人物评选活动、“好儿媳”评选活动等要适时进行,使甘肃精神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民众所了解,使甘肃精神深入人心。

(三)又好又快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对人们物质价值追求的引导

甘肃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和全国相比还相对落后,正确引导人们的物质价值观,有利于减缩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代价。要注意到个体的价值倾向往往是无序的,在错误价值观指导下对利益无限追逐时,很可能形成不正常的整体价值追求,从而使人们的价值选择、价值目标集聚到金钱、权力上,最终形成金钱、权力至上的价值取向。调查已经表明,甘肃民众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持基本认可态度,这是值得深思的。一方面要持续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人们对市场经济规则的认知和遵守,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坚决反对唯利是图、尔虞我诈、诚信缺失、不遵循市场规则的价值取向。

同类推荐
  •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为了在科学技术方面 迎头赶上苏联,美国教育界将重心放到科学与数学教育上,各级学校中的艺术教育科目受到了生存的挑战。战后美国最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之一罗恩菲尔德继承杜威等人的进步教育理念,以有益于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这一理由为艺术教育辩护。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艺术教育界终于从艺术学科的观点中发展出了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构想。上述内容将在本书第二、三章得到详细阐述。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教育家与心理学家为解决艺术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为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设计。这此进本书第四、五章的内容。
  • 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

    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

    当人们用“第四种媒体”来称呼互联网这样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新兴媒体的时候,当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面侵入和占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时候,我们终于发现,网络既是新文化,也是新生活。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诚信与道德

    诚信与道德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每个人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诚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 报人成舍我研究

    报人成舍我研究

    本书共分三部分:专题研究论文、成氏原著文选及相关附录文献,其中成氏原著文选为成舍我离开大陆前发表的主要新闻学文章,在大陆地区首次集结出版,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本书第一次提出了成舍我独特的“二元一体化”办报模式,并对其新闻思想与办报理念进行了多角度、纵深化的详尽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热门推荐
  • 神级宇宙造物

    神级宇宙造物

    简介1:吴桐通过一面镜子可以进入平行世界,那些平等世界拥有神奇的宇宙造物,获得了他,就能获得无比强大的力量,成为一方宇宙的主宰。简介2:我们可以把平行世界当成是一面镜子,执在手中,或藏在心底,他能无限增幅你的欲望,他能使人在其中迷失,也能催人奋进。简介3:吴桐经历了人生的最低谷时,他得到了一面镜子,他就是一面传说中的魔镜,也是一件神秘的宇宙造物,当吴桐好奇利用这面镜子映照自己时,却看到了令他感到毛骨悚然的一幕,那镜子里的他,却不是他,那是谁?他问魔镜:你是谁?魔镜答:我就是你!
  • 抗日之龙腾万里

    抗日之龙腾万里

    那个年代,人民生活在血雨腥风之中,犹如一叶扁舟在风雨中飘摇。那个年代,日寇侵我河山,占我家园!在日寇铁骑践踏之下,我国危矣!而就在这个时候,他横空出世,所到之处无不令日寇闻风丧胆!这也让他身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美女,演绎了一段美女配英雄的佳话……
  • 只要你给的爱

    只要你给的爱

    我以为情不自禁的只是我的身体,没想到爱情还控制了灵魂。如果你没来,不奢求你来,如果你要走,我绝不让你走。我会像紫霞仙子那样,进到你的心,写满我的名字。
  • 王俊凯的浪漫爱恋

    王俊凯的浪漫爱恋

    当红组合tfboys队长王俊凯在回家的路上偶遇一位姑娘,他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我的刀很美

    我的刀很美

    当萧也成为超魔的时候,他想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将变成风声;而且她的美丽乱影,盖覆月如;然而在黑天主神格的庇护中,萧也将和黎佲她们重返荣耀………
  • 傲娇小姐的使魔

    傲娇小姐的使魔

    当今时代,一个传承已久的魔法家族中,一名少女召唤出了史上第一个人类使魔,看他们如何玩转都市。。。。。。
  • 明华长公主

    明华长公主

    重生到小姑身上,相貌平平不受宠的皇后摇身一变,成为被所有人捧在掌心,拥有绝色容光的长公主。崭新而光明的人生在她面前展开。
  • 时代余晖

    时代余晖

    这是个不一样的时代,西方国家发展魔法科技,古老的东方传承着修行秘法,原本双方各自发展,由于东方的传承久经发展,可以说是远胜西方的魔法科技。一直的优势使东方帝国开始变得盲目自大,而西方却是一直在改进。于是乎。在那一天,一切都改变了,原本是修行大国的华夏帝国遭受了以日不落帝国为首的八国魔法联盟的侵略,西方的魔法和科技结合的发展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华夏帝国的各界修士拼命抵抗。然而,已经只会养尊处优的封建的仙廷却选择了投降,导致修行者遭受到了灭顶之灾,一切关于修行的人和物都遭到了围剿和销毁。华夏帝国开始了衰败,而我们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 心若为诚:娇妻难逃boss心

    心若为诚:娇妻难逃boss心

    本以为只是朋友,奈何远不止此。她说:我想去h市游玩,那里有好多好吃的。季乔栩:随你。她说:我想去马尔代夫看海,那里很美。季乔栩:随你。她说:我想去南极看极光。季乔栩:你想去哪,我就陪你去哪。她说:对面的男人好帅。季乔栩:看我,我更帅。
  • OK妖精少爷

    OK妖精少爷

    〔本书已出版)真爱美若樱花,真爱永不凋零,他是妖之族的千年妖精千裂,有着妖精般美丽的面容,前来人间寻找拯救族人的公主;蒂朵和雪悠悠一人拥有公主的容貌,一人拥有公主的心灵,因为同时爱上妖精千裂,嫉妒折磨着彼此,一对好朋友开始开始敌对。无限度的宠爱,到底是属于谁,少女们的恋爱,夹杂着层层叠叠宛如大海的诡秘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