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劳动泛指人们利用休息时间从事的有利于社会公众的所有活动,又称作义务劳动。对学生来讲,这既是实践活动,又是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公益劳动要根据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一般在低年级大学生中安排一至两周公益劳动,如组织学生参加重点工程建设。参加兴修水利工程,包括参加校内外的植树绿化劳动,参加校内的除草、打扫环境卫生、修理门窗桌椅、清扫粉刷宿舍等体力劳动。如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还组织学生到校办农场参加农业劳动。公益劳动要从小事着手,从具体事情抓起,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例如兰州商学院会计学院开展的“绿叶映红花”活动,组织学生在校内为离退休教师提供生活服务,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由于公益劳动属于比较艰苦的体力劳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使学生树立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形成爱校爱国的良好风尚。
环境保护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之一。许多高校组织广大在校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积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调查,利用摄影展览、主题讲座和文艺晚会等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强调环境保护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宣传环保观念,唤起广大民众对环境保护理念的认识,如团中央发起的“保护母亲河”行动,共青团甘肃省委发起的“母亲河,我与你同行”——黄河上游植被考察宣传活动等。
七、课外科技活动和课外创业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科技活动,如:为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难题或管理问题,为各种社会部门和单位研制计算机技术或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以及从事小发明、小革新、小制作等创造性活动。对于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类学生。指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专题调查研究或理论探讨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是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领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踏实肯干的精神。
课外创业活动,指高校学生个人或团体利用课余时间制定创业计划并付诸实施的活动。虽然读书期间将创业计划付诸行动的学生只是极少数。但参与创业计划的制订对培养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团队意识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受到青年学生的广泛欢迎。近年来兴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已经成为高校校园一道闪亮的风景,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和新闻界的密切关注。
八、勤工助学活动
勤工助学活动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体力或智力活动,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以资助学习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偿形式。如担任家庭教师、承担家用电器修理、在宾馆和饭店从事服务性工作等。勤工助学大体上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劳务型,即参加打扫实验室、清理校园、搬运和安装仪器设备、抄写和打字、会务工作等有偿劳动。二是智能型,即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技术开发、软件开发、工程设计等有偿的智力劳动。比如,兰州理工大学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开发中心”承接中小企业提出的技术项目。为国家创造一定数量的产值。兰州大学则成立了“兰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开发中心”(本科生)和“兰州大学大学生科技服务中心”(研究生)。三是服务型,即从事其他服务型活动,领取相应报酬。如兰州城市学院开办的为学生服务的商店、餐馆、书店,学生课余充当售货员、服务员等。四是管理型,即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的一些有偿管理工作,如应聘担任学生宿舍楼的副楼长、学生食堂副管理员、图书馆出纳台管理员等管理职务,领取相应的劳动报酬。在组织勤工助学活动中,一般优先安排生活困难、学习刻苦的学生。勤工助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精神,树立参与意识,锻炼工作能力,也有利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减轻家庭负担,顺利完成学业。
九、军训
军训既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它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占适当的位置。为了保障学生军训工作的开展,学校领导应站在一定的高度,正确地认识军训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障,做到时间、内容、效果三落实。为保证学生军训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抓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艰苦的军事训练与深入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集中军训与日常的教育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学风建设和文明校园的建设,使军训中获得的成果得到巩固和升华。军训一般安排在大学一、二年级,内容包括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品德作风教育和国防教育。军训有利于大学生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和懒散作风,树立国防观念、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十、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结合专业教学进行的劳动实践,一般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类型。以理工科院校为例,组织学生在校办厂进行与本专业学习内容相关或相近,并且能够提高大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实习,属于校内专业劳动和工艺实习性质;至于医学院校学生到医院实习,师范院校学生去中小学进行教学实践,文科院校学生到对口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虽领域各异,但性质和作用则是相近的。这个环节对于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虚心向工农学习,向学有专长且实践经验丰富,工作水平、技能和技术高超,操作工艺和操作艺术精湛的专业技术人员、师傅等学习的作风,对于技术、技能和知识的传承,对于丰富实际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有裨益。
十一、较长时间的专业性社会实践
这是近两年出现的新形式。它指除专业实习外,大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之前,集中三个月、半年或一年,到专业对口单位跟班实践,对国情民情了解得更全面、更深入。角色的变化又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较长时间的实际工作也为发挥学生的业务专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这一环节对学生在政治信念、思想作风和业务能力上的进步,对于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择业就业水平,可以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
十二、挂职锻炼它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按照社会实践的教育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人条件和接受单位的可能性,在社会实践活动接受单位担任某项具体职务的实践活动,如担任乡、镇团委副书记或团委书记助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厂长助理、工程师助理等,主要是组织高年级学生到城乡基层挂职锻炼。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让学生直接承担一部分基层的管理工作,从“旁观者”变成“当事人”,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更普遍地接触工农,锻炼实际才干。兰州市2006年4月组织了“区校联建大学生深入社区挂职锻炼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997年以来,兰州商学院组织大学生深入拱星墩街道,担任居(家)委会主任助理,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他们深入社区第一线,开展入户调查、法律宣传、政策宣讲、计划生育宣传以及为下岗职工子女义务献爱心家教等活动,受到街道和居民的一致好评。在这种真刀真枪的挂职实践中,大学生处在社会第一线,对思想上的触动很深,往往终身受益。
上述十多种方式和内容并不是全部,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还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和完善之中。
由于其方式不同,内容不同,所以教育作用也不同。例如,社会考察的主要作用在于丰富学生对国情的感性认识,接受形势政策教育,但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引导不好容易流于形式。科技文化服务、挂职锻炼有利于学生在参与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加深对人民群众的了解,同人民群众建立感情,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进行国情教育方面,则不如社会考察全面、系统,并且在主、客观方面受限制较多。劳动锻炼有利于学生增强劳动观念,增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但在帮助学生认识国情、增长才干方面则有一定的局限性。勤工助学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但引导不好,则有可能使学生滋长“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意识。
高等学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时,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采取恰当的形式;充分认识不同形式社会实践的特点,精心组织,取利除弊,使其切实发挥教育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和领导
搞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之达到预期目的、实现积极的教育效果,关键在于正确的组织和领导。尽管不同的高校在具体做法上有许多差别,但一些基本原则却基本上是一致的。高校团组织的中心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社会实践是引导青年学生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正确成长道路的有效措施,因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是高校团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社会实践主要在寒暑假进行,以社会为课堂,涉及面宽,需要动员校内思想政治工作、教务、后勤等部门和老师的力量:还需要动员社会有关方面的力量,具有群众性强的特点;而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群众组织,具有职责范围弹性较大,组织网络比较健全的优势,应当成为社会实践的具体组织者。
一、充分发挥共青团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具体组织者的作用
高校团组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组织团干部尤其是专职团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述,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及政府有关部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社会实践的具体政策,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增强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的自觉性。
(2)根据上级党、政有关部门和团组织、学校党委和行政关于开展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结合本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指导教师、经费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制定本校开展社会实践的规划,经与有关部门充分协商后,报请学校党委和行政批准。作为本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政策依据。社会实践的规划应具体实际,切实可行,一般应包括开展社会实践的意义,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以及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分阶段实施计划,指导教师和经费安排,基地建设安排,社会实践的组织领导等内容。为了保证社会实践规划的实施,还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3)组织好假期尤其是暑期的社会实践。寒假假期较短,而且包括春节,考虑到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及春运紧张等因素,一般不宜组织集中的、规模较大的社会实践。暑假是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的黄金时期。为了组织好暑期社会实践,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包括:一是要结合近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思想特点,提出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使社会实践富有针对性,易于收到实效。二是组织好集中开展的社会实践。要根据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精心设计和安排活动内容;要精心选拔参加活动的学生,组织好活动的队伍:要选好活动的指导教师、带队干部或带队的学生干部;要做好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活动的效益;要注意节省经费开支,从简安排活动中的吃、住、行,并注意处理好同活动接待单位的关系。三是在组织好集中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安排好回家度假的多数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做好回家度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动员工作,讲明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并对他们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如发放《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等;要主动向学生家庭所在地的团组织沟通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的具体要求、学生的专业特长等情况:生源比较集中的学校,还可以按照学生家庭所在地,组织好社会实践的队伍,指定带队学生,要求主动争取地方团组织的指导和支持。
(4)做好社会实践的成果总结交流和表彰工作。每年秋季开学后,团组织都应专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特别是暑期社会实践不同层面的交流总结和消化工作。可先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进行总结,在班级团支部总结的基础上,再在团总支层面上小结交流。最后由团委组织全校总结交流。在总结的同时,对评选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个人,以及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和论文的作者进行表彰奖励,还可以举办社会实践成果展等活动进行社会实践成果的总结和宣传。
(5)紧紧依靠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加强同有关部门的配合。社会实践涉及面大,组织工作复杂,团组织在积极发挥作用的同时,还必须紧紧依靠党委和行政的领导,加强同有关部门的配合。一般可通过成立学校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由学校党委或行政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校团委可作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承担日常工作。这样可以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