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理体制。各高校要把勤工助学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和深化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学校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各职能部门参与、团学组织协助的管理体制。其中,学工、教务、科研、后勤、团委等部门承担着主要职责。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在勤工助学中的重要作用。
健全管理体制。各高校要设立专门的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作为对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实施管理和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主要由学工、教务、后勤和团委干部共同组成,可设专职工作人员编制。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具体负责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管理;负责勤工助学专项经费的筹措、管理;为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提供各项服务等。要为勤工助学服务中心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相关设备,保证其正常有效运转。
完善管理办法。各地各高校要根据本意见的精神和要求,针对学生勤工助学的岗位开发、申请审批、工作考核、经费管理、权益保护等重点环节,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管理办法。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切勤工助学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以及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确保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和校园管理,不能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主业;学生从事勤工助学活动,应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进行,原则上每周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不超过8小时:应优先安排贫困家庭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对在勤工助学过程中造成不良影响或违反校纪校规的单位或个人,学校应及时做出相应处理: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劳动的报酬原则上不低于8元/每小时,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必须经过学校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同意。
四、加强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保障
加大专项投入。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学校每年须从学费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纳入学校预算,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工作。校内开展勤工助学的部门可从自身的管理费用或其他收入中,按有关规定支付学生的劳动报酬,经费不足的部分,由学校勤工助学基金予以解决。
维护学生权益。要采取严格审查资格、签订劳动协议等切实措施,确保学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得以保护。要加强对用人单位招聘和使用学生的过程进行监督,对有损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应予以纠正甚至取消用人单位招聘学生勤工助学的资格。要保证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时依法享受劳动保护,禁止学生参加高空作业、污染严重、放射性强等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和威胁的工作以及其他不合适学生承担的工作。要切实保障学生勤工助学应得的合理报酬,防止克扣和拖欠。
建立长效机制。要把勤工助学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同学校内部教学、行政、后勤管理、服务机制的转换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抓紧抓好。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制定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保证勤工助学工作的规范运作和长远发展。要推进工作创新,利用网络等新载体加大社会资源整合力度、提高服务水平。要定期对在勤工助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开展勤工助学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十七)
关于表彰2005年度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工作奖、先进单位、优秀团队、先进个人的决定
(2005年12月31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厅(教委)、团委、学联:
2005年度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这一年中,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紧紧抓住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有利契机,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主题,动员组织了400余万大中专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文艺演出、法律援助、医疗服务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广大学生在实践中熏陶了思想感情。充实了精神生活,提高了道德境界,增长了知识才干,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全国重点组织的400支大学生和谐社会建设宣传服务团、大学生形势政策宣讲团、大学生“红色之旅”参观服务团、博士生地方经济实践服务团,主题鲜明,活动扎实,效果突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普遍的好评。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表彰先进,推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发展,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决定授予重庆市等22个省级单位200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工作奖,授予北京大学等342个单位200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奖,授予“首都大学生新世纪英才学校‘红色之旅’主题实践团”等105个团队200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奖,授予沈千帆等100位同志200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奖。
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创新,扎实推进工作,争取更大成绩。各地各高校要以中发[2004]16号文件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并将此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完善机制,加大力度,推动活动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
1.200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工作奖名单(略)
2.200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名单(略)
3.200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名单(略)
4.200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名单(略)
(十八)
关于组织开展2005年甘肃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甘团联发[2005]30号
各市州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团委、教委(处、局)、人口委、文化局(处)、科技局(委、处)、卫生局(处)、学联,各高等院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广泛动员组织大中专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引导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省教育厅、省人口委、省文化厅、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省学联决定,今年暑期继续组织开展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二、活动内容
今年的活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服务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建设、博士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等主题,各地各高校可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文艺演出、法律援助、医疗服务等活动。
1.广泛开展和谐社会宣传服务。通过讲座、报告会、板报、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组织大学生向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宣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内容,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组织大学生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城镇规划、支教扫盲等方面的服务活动,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献计出力。
2.开展大学生形势政策宣讲。组织大学生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宣传板报、图片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摆事实,讲道理。着力宣传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部署和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着力宣传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特别是在农民增收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实际效果。引导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大好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3.开展大学生“红色之旅”参观服务。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红色旅游线路,组织大学生通过参观访问。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接受教育的同时,组织大学生围绕旅游规划、旅游产业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服务,组织大学生送医送药送文艺演出下乡,缓解老区农民看病难的矛盾,活跃老区人民的文化生活。
4.开展博士生地方经济实践服务。充分发挥博士生、硕士生等高学历青年学生的人才技术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地方需求,组建专业优势互补的博士生、硕士生实践服务团,按照项目化要求,扎实开展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地方解决困难。
5.开展计划生育宣讲服务。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的优势,成立计划生育宣讲服务团。由大专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义务服务小分队,带领广大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省内边远落后地区,通过计划生育知识宣讲和座谈、义务诊治、计划生育图片展览,以及农村计划生育现状调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三下乡”是新形势下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发展,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大学生人才智力优势,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全社会都应重视支持。各高校要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要整合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有力保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涉及人员多,地域广,流动性强,要高度重视师生的安全。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2.扩大规模,加强建设。要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格局中,并作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通过项目化、给予学分等方式,力争使每一个在校大中专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为期一至两周)以“三下乡”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切实重视机制建设,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力争每所高校、每个院(系)都在基层乡镇、村建立“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此外,还要就近就便,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基地,为更多大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和渠道,使学生自愿参加与统一要求、组织选派与市场选择、暑期下乡与平时下乡、组队下乡与分散下乡、点上服务与面上服务、“做贡献”与“长才干”紧密结合起来,使“三下乡”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3.立足需求,讲求实效。要严格落实“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要求,加强前期调研,掌握基层需求,根据需求进行活动立项,选拔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组建团队。活动前要加强培训,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专业上、身体上做好准备。活动期间,要针对需求开展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群众带去实惠。活动后期要回馈情况,加强联系,对于假期中一时未能解决的问题,返校后要发动老师、学校的力量继续攻关。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高校要把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摆上重要日程,列入计划,要在积极协助新闻单位做好宣传的同时通过校内报刊、广播、电视和工作简报,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好“三下乡”专门网站(http://3xiaxiang.cycnet.com),及时丰富和更新活动内容,加强信息沟通,通过“实践归来话成就”主题活动,交流体会收获,树立先进典型,扩大教育成果,推动“三下乡”活动不断深入。
请各校将开展活动的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团省委学校部。活动结束后将进行总结表彰,信息报送量将作为评选优秀的重要依据之一。
(十九)
关于在2005年暑假期间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计划生育宣讲服务工作的通知
甘团联发[2005]31号
各大专院校团委:
为了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普及少生优生、优生优育的生育观,团省委、省人口委决定于2005年暑假期间成立计划生育宣讲服务团,由各大专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义务服务小分队,带领广大大学生志愿者,深入我省边远落后地区,通过计划生育知识宣讲和座谈、义务诊治、计划生育图片展览,以及农村计生现状调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计划生育宣讲服务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05年7月一8月。
二、活动内容:
1.开展计划生育知识宣讲。聘请有关专家。深入农村,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甘肃省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试点和少生快富工程试点等优先优惠政策。同时,向当地群众讲解生殖保健、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医疗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生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