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共青团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意见
(1984年1月17日)
一九八四年是“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深入发展的第四年,是党中央提出在五年内争取实现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第二年。搞好一九八四年的文明礼貌月活动,对于前两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成果的巩固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深入发展,对于尽快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和进一步取得在实践中教育青少年的良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九八四年文明礼貌月活动总的要求是:突出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抵制和清除精神污染,广泛发动青少年高标准地开展“三优一学”(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和学习雷锋、先进人物)竞赛,积极参加文明单位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贡献力量。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组织各行各业青年进一步开创优质服务新局面。优质服务的根本要求,就是一切从事劳动和工作的人们,都要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热爱岗位,忠于职守,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本职工作。去年优质服务竞赛重点在商业服务、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包括民航、铁道)等“窗口”行业中开展,为这些行业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改善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今年要认真总结过去活动的经验,除了继续着重抓好“窗口”行业的优质服务竞赛之外,还要把其他行业的青年都组织到活动中来。要切实开展“双尊”(顾客尊重服务员、营业员;服务员、营业员尊重顾客)宣传教育,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感情的教育以及必要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商业服务业团组织要结合本职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大力推广“综合包户服务”活动形式。公交财贸、文教卫生、机关团体的青年,都要进一步改进服务态度和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做到奉公、守职、为国、便民,成为优质服务的自觉实践者。
(二)把学习先进、倡导新风的活动推向新阶段。要继续开展学雷锋、学张海迪、学朱伯儒、学华山救险英雄等活动,用先进典型教育和激励青少年。各地要认真总结一年来开展学习张海迪活动的经验,基层可举办“学海迪立志”、“在海迪精神鼓舞下”、“海迪精神催我奋进”等主题演讲会,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要切实加强学雷锋小组、青年服务队、贴心人小组、助耕队、包户小组等各种青少年学雷锋组织的建设。各省、市、自治区要评选、表彰一批长年坚持活动、成绩显著的青少年学雷锋组织。团中央拟在各地评选的基础上,于三月初通报表彰两百个青少年学雷锋组织。三月五日前后,全国各种学雷锋组织要开展一次集中性的“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在本单位、本系统或面向社会,做好事、送温暖、传播精神文明。推动青少年学雷锋活动向经常化、制度化方向深入以及各种学雷锋组织形式的健全和发展。
(三)大力开展“青年工程”建设,美化祖国,美化家乡,美化生活。文明礼貌月期间,团中央将发动黄河沿岸及全国铁路、公路沿线的广大青少年,开始兴建“一河两线”青少年绿化工程。各地团组织在引导青少年积极参加各种卫生、绿化活动的同时。要围绕恢复和修缮革命旧址、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围绕市政建设、城乡绿化美化和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统一规划,精心组织,集中力量,义务兴建一些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青年工程”,为祖国城乡面貌增添新光彩。兴建“青年工程”是利国利民、培养和锻炼青少年的大好事,各级团组织要把它作为围绕四化建设开展独立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及时检查指导、交流经验,切实做出成绩来。
(四)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单位的活动。创建文明单位,是使“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的有效途径,是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的好形式。各地团组织在文明单位建设中,要根据党委统一要求,按照青少年的特点,把各种形式的争创文明岗位、争创青年文明集体的活动普遍开展起来。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各单位的团组织要摸索制订出具体可行的文明岗位标准,发动青少年订立各种争创措施和公约守则,定期检查评比,总结表彰,逐步使每个青少年劳动、工作、学习的岗位都成为建设四化、传播新风的阵地。要结合每个单位的实际,积极进行法制纪律、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带头搞好本单位的风气,并在社会上争当文明顾客、文明乘客、文明观众、文明游客。各级团组织要在军民共建、工农共建精神文明的活动中发挥突击队作用。文明单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地团组织一定要通过文明礼貌月活动在这方面开个好头,逐步摸索出共青团组织在文明单位建设中发挥作用的经验。
文明礼貌月活动是今年全团工作的重点之一。各级团组织要继续在倡导社会新风、建设两个文明方面发挥先锋作用和突击队作用,使今年文明礼貌月活动的实际成效有新的提高。各地在安排和发展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早做部署,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团组织,尤其是团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深化对于文明礼貌月活动的认识,及早落实文明礼貌月活动安排,及早做好思想发动工作。组织领导上要强调严密细致、深入扎实,既要有原则要求,更要有具体措施。
(二)因地制宜,讲求实施,力戒形式主义。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活动重点,切忌生搬硬套地都搞一个模式。要本着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选准突破口,切实解决好本地区、本单位一两个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在精心组织好一些适当的集中性活动的同时,要强调立足基层、立足本单位开展活动,注意不要给青少年带来过重负担。
(三)活动要坚持高标准,要勇于创新。各地要注意总结前两年工作的经验,坚持高标准,使各项活动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新发展和新突破。在“优质服务”、“优良秩序”方面,要着重健全、落实各种公约、守则,培养青年优质服务和维护优良秩序的自觉性。在“优美环境”方面,要抓好卫生、绿化的普及,并努力做到草、花、树、喷池、雕塑综合布局,向着园林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四)文明礼貌月活动是全年“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青少年积极参加文明礼貌月活动就是现实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各地要本着“抓月想年,以月促年”的精神安排筹划文明礼貌月的工作,并注意同其他工作的结合,使之真正同全年的思想教育工作紧密衔接,互为促进。
(二)
共青团中央批转团中央学校部《关于晋城市农村中学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情况的调查》
(1984年7月20日)
共青团中央通知:
现将团中央学校部《关于晋城市农村中学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情况的调查》批转给你们。
共青团晋城市委努力适应改革的新形势,紧紧围绕中学的“双重任务”,密切联系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农村中学广泛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探索团的工作新途径,开辟了农村中学团的工作的新天地。这一活动为培养农村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促进农村中学的教育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赞誉。
晋城经验不仅对农村中学团的工作,而且对城市普通中学团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晋城经验说明,中学团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培养适应四化需要的合格人才这个中心,为完成“双重任务”做贡献。特别是要牢牢抓住中学生渴望成才的兴奋点,紧密结合他们在升学和就业问题上的思想实际,积极引导,主动工作,既帮助学生树立为四化献身的理想,又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开拓事业的本领,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
希望各地团组织进一步明确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并以此为突破口,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创造出更多的新鲜经验来。
山西晋城是一个有六十万人口的县级市。有中学八十五所,其中农村中学八十所。农村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给农村中学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适应农村的伟大变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合格人才,是农村中学团组织亟须回答的问题。团晋城市委和广大农村中学团干部勇于探索,大胆改革,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广泛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实践教育活动的提出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使晋城农村出现了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新趋势。专业户、科技示范户成批涌现,商品生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
农业的腾飞除了靠党的正确的经济政策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目前农村急需一大批农业科技专业人才。然而,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影响,致使农村中学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脱节。学生身上存在三个不适应:一是思想不适应,不少学生身在农村不爱农。一心想跳“农门”;二是知识结构不适应,学的都是应付高考的内容,与农村实际需要脱节;三是能力不适应,缺乏必要的生产技能。
面对这些实际情况,团市委深切地感到,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必须围绕四化建设这个中心开展活动,必须从中学生“就业”与“升学”问题上的思想实际出发,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帮助他们增强适应能力,以开辟中学生实现理想的现实途径。于是。他们在过去开展以活跃中学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基础上,又深化为普遍地在农村中学开展应社会所求、农民所盼、学生所需的实践教育活动,找到了适应改革形势、培养合格人才的团的工作的新路子。
二、实践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基本方法
实践教育活动,是团组织在学校和有关方面的支持协助下,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利用课余时间,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活动。活动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建立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以来,不少农村中学建立了自己的小农场、小林场、小工厂、小苗圃、小饲养场等基地。学生定期到基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参加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目前全市已建成学生实习基地三百处。李寨中学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要求,采取增四课(农机、农科、医务、林业)、办五小(小工厂、小农场、小林场、小饲养场和小苗圃)、学一技(掌握一门技术)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他们的小林场已达百亩林万株树,有的果树已经开始挂果。学生们在这里学到了果树育苗、嫁接、修剪和防治病虫害等专业技术。去年学生嫁接的三百株枣树成活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今年学生又培育了二十万株红果树苗,预计明年就可收入二十万元。
2.与社会挂钩建立辅导站。学校团组织为了使学生了解社会需要,在实践中掌握本领,采取挂钩形式引导他们与社队、“两户”挂钩,由挂钩单位提供师资、场地和实习设施。川底中学团支部结合本社养兔养鸡专业户较多的实际,增设了家禽家畜饲养课程。并在公社兽医站和养鸡专业户的鸡场建立辅导站,由辅导员结合实际辅导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有的学校先后同二十几个单位挂钩联系。学生深有体会地说:“我们用的是活教材,干的是实际活,学的是真本领。”两年来,在各级党政组织的大力支持下,现在全市大部分中学都相继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校外“学一技”辅导站。
3.建立各种兴趣小组。许多中学都建立了木工、无线电修理、气象、测绘等兴趣小组,这种小组一般以校内活动为主,辅导员多数由本校教师担任。活动中,学生虽然直接接触社会不多,但他们通过实践既激发了自己对各种专业的浓厚兴趣,又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将来对社会无疑是十分有用的。一个参加无线电兴趣小组的同学说:毕业后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回乡办一个无线电修理部,为家乡解决实际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改善知识结构,弥补脱离农村实际的缺陷,团组织还从农村现实需要出发,确定农技、农机、林木、园艺、养殖、畜牧、医务等学习专业。具体做法是:
因人而异定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主要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农村实际需要自愿报名。学习时打乱了原来的教学班,按学生所报专业进行组合。同时,学生还可以跨专业学习。由于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学生不仅不觉得增加学习负担,反而普遍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尽管团组织没有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参加了这项活动。
结合实际定内容。每项活动都是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和未来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如有的中学,每年随新生录取通知书发给新生所在农村一份人才需求调查表,发给新生家长一份征求意见书,广泛了解农村近期和远期人才需求情况,征求家长对子女选学专业的意见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学校组织学生对本地发展远景的需要进行人才预测,使学生在校期间就了解农村经济建设的全局,增强学习专业的紧迫感,并不断将在校学到的最新技术信息传回家乡指导生产。
量力而行定规模。团组织开展这项活动,都是从本校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实际受益多少为标准,既做到积极主动,又注意量力而行。所设专业,由团组织联系聘请辅导员,定期讲课。讲课时充分注意与课堂教学相衔接,这样,既照顾了专业课的系统性,又增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
在时间上,他们坚持课余活动的原则,活动时间一般每周安排一至两次,做到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坚持与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不搞单枪匹马,做到协同动作,取得学校行政及有关方面的广泛支持。
三、实践教育活动开拓了农村中学团的工作新天地
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经收到明显的效果,为农村中学团的工作开拓了新的天地,农村中学日趋成为农村文化和科技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