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许多媒体都在转载这一封“一个辛酸父亲给儿子的公开信”。信中“你的来信言简意赅,主题鲜明,通篇字迹潦草,只有一个‘钱’字特别公正而且清晰”,读过后我们感到非常难过。信中“辛酸父亲”谈到的“消费盲目攀比,向贫寒父母屡伸手”这类现象在我校一部分学生中也存在。学生不爱学业,盲目攀比,忙于享受,为满足个人的私欲而巧立名目骗取父母的血汗钱,把额外的负担转嫁到生活本已不易的父母身上,当父母不能满足他们时,甚至还会说出一些怨恨父母的话。有些学生一年也给家里的父母写不上一封信,更谈不上帮父母干一些事情、做一次饭、洗一次衣服了,而他们整日把大把大把的钱花在了吃、喝、玩、乐和谈恋爱上,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上网聊天上。
“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每个家庭的条件不一样,可父母对孩子的心都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亲是从不贪图回报的,但对于大学生来说,父母历尽艰辛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可不常怀感恩之情、感恩之心。
兰州商学院全体专职团干部呼吁全校青年学生要珍惜在校的美好时光、美好生活,勤于学习,勤俭节约,具有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正确处理亲情、友情、爱情,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学习成功、人生成功。我们倡议全校青年学生从现在起,给父母写一封问候信,做一次饭,洗一次衣服。
兰州商学院全体专职团干部
二○○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五、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必须是实践队员的真实感受,材料的来源必须是亲身体验,所选的事迹材料必须真实感人,给人以心灵的陶冶和情感的洗礼,使人从中受到启发和教益。实践心得所选的文体多为记叙文,文风朴实无华,通俗易懂。
例文:
社会实践队员日记
兰州商学院财金学院05级金融(3)班吴丹
2006年7月17日
今天是下乡的第七天,正好是我带班的一个学生——王丽的生日,她的父亲特意跑到我们所住的地方——村长家,邀请我和王娜参加他女儿十三岁的生日。为了让我们早一些去他们家,王丽的爸爸在村长家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当时天已经快黑了,原本崎岖不平的山路,在朦胧的夜幕下更显得艰险难行。到家时,冒着热气的饭菜早就摆了一桌。
这里的人们特别热情,比起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多了一份豪迈。饭桌上,他们不停地为我们夹菜,我们又吃又笑,感觉到一种自家的温暖。
我们去的时候买了一个小蛋糕,对于一个山村的孩子来说,这也许是她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吃生日蛋糕,小王丽特别的高兴,说她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有人为她过生日。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了我们这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过生日时都会收到好多的礼物。家长也会答应自己孩子的一些要求,想想真的挺惭愧的。
饭后我和王娜同学给小王丽补习了一会儿英语。天渐渐地晚了,他的父亲执意要送我们回去,要知道走一个来回至少得用半个多小时,而当时已经接近十一点了,这将直接影响到他的休息,明天的劳作该怎么办呢?况且我们给他家添的麻烦已经太多了,于是我们拿了手电筒独自往回走。由于一天的奔波与劳累,我一躺下就睡着了,梦里充满了乡亲们和善纯朴的笑容。孩子们期待信任的目光……在城市里长大的我,从来没有发现,自己原来可以给别人带来如此大的快乐和幸福。他们尊重我,支持我,需要我,而我所做的却又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啊!这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爱与被爱,关怀与被关怀的感觉多么好呀!第二天,同宿舍的同学说我在睡梦中笑出了声。是呀。这么甜的梦我能不笑么?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一、团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范例1:
寂寞山村学子影
——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赴会宁县河畔朱河社
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2003年9月
会宁,因长征胜利会师而人尽皆知。也因其贫穷和落后而无人不晓。更因其作为“高考状元县”的辉煌而深入人心,尤其在当代大学生心中,会宁县是神秘而令人神往的地方,一个以贫困出名的地方何以培养出如此众多的优秀人才,而又何以长期以来难以改变其落后面貌?自1998年暑期我院组队深入会宁县河畔乡车川村朱河社以来,先后有200名大学生受教育、受锻炼,资助当地失学儿童30余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实践效果,也和当地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将朱河社确定为我院长期社会实践基地。同时为响应团中央、中宣部关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由我院组成的“三个代表”宣讲和实践服务队第六次远赴会宁县河畔乡朱河社,让同学们深入农村,深入当地生活,了解西北农村经济、生产、教育发展状况,宣传“三个代表”和“WTO”基础知识。在为期十四天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在思想上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教育和洗礼,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充分的准备崎岖的路途
学院组建赴会宁社会实践队伍的消息传开后,全院同学积极报名,踊跃参与,纷纷捐款捐物,购买学习用品,积极筹备。经过遴选,院里确定了由各年级同学组成的39人社会实践团队,由张璞老师带队。
7月11日清晨,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一行40入怀着雀跃的心情登上了开往会宁的校车。伴随着车轮飞转。3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会宁县城,由于雨势太大,通往朱河社的乡村山路无法通行,队员当晚滞留会宁。第二日我们一大早出发,终于在中午之前到达目的地——朱河小学。在这里,我们感受着和往年一样的热情,从村头的土崖上到通往学校的小路上以及小学里站满了欢迎的人群,车一出现,便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一下车。就被当地小学生两人一组“抢”回了家。我们得知,全村人以为我们前一天来,他们做了最好的饭,集中了所有的学生,在朱河小学等了一天。村民用最淳朴的方式招待我们。让孩子们领我们回家吃饭、休息。
贫困的僻地最缺是师资
我们队员被安排在二十户农民家食宿,和乡亲们同食共处更便于了解当地情况。朱河社由于距离乡镇较远,离最近的一条沥青马路也有30多华里,没有都市的嘈杂,是一座宁静寂寞的山村,整个村子坐北朝南依傍在青山脚下,全社共100多户人家,500多口人,家中孩子最多的有8个,最少的也有2个。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外出打工,家务及农活主要靠妇女和小孩。在这里对生活威胁最大的不是交通不便,也不是劳动力不足,而是普遍且严重的缺水。以前生活用水是地窖存蓄雨水,现在是蓄存梯灌上来的黄河水。但水不是无色而是土色,泥沙含量极高,不泡茶叶的白开水令人难以下咽。在这里浇一亩地要花40~80元,多数家庭仅一年的浇水费用就得超过1000元。家庭经济来源除了打工获取外,就是每年能收入二三百元的沙地西瓜,而且由于去年西瓜价格只有3分钱每斤,今年种植面积急剧减少,收入也相对减少。
朱河小学共有学生200余名,12名教师中多数没有正式学历,甚至其中一名竟然是小学六年级毕业。学校教室是几间破旧简陋的瓦房,摆着几张摇摇晃晃的木椅和泥台搭砌的课桌。然而正是在这样艰苦的师资条件下,朱河小学的升学率亦在90%以上。100户人家中有30多名大学生或研究生,正因为这样苦,才有了“家长苦供、孩子苦学、教师苦教”的精神,才在如此寒门中飞出了一只又一只鸿鹄。可是,还是有太多的孩子,因为贫困而滞留在山里,难以走出这贫困的地方,只能走出小学门,走进大田野。不难看出,村中的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更可惜的是,村民们观念陈腐,思想落后,封建迷信现象十分严重。青龙山上的庙宇内有成批大人小孩山前山后地磕头,这种信神信天不信己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发展。
然而他们依然执著,依然乐观,依然对未来满怀憧憬和希冀。同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因为我们每年的到来,使这里正一点一滴地发生着变化。
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思想观念上,表现在对待教育投资的加大和男女平等以及接受先进事物和思想方面;其次,表现为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的改变,许多村民家里修了新厕所,并在厕所里放上了卫生纸;第三,表现在因以上两方面的改变而带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和丰富。这几年,当地群众在上级的帮助下,发愤图强,努力改变山村贫穷落后面貌,兴修水利,退耕还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一切,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们为乡村的每一点改变而激动。
娱教在校园活跃于田间
到达朱河社的第二天,我们按照各组分工,轮流组织学生开始补课,并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其余人员也投入到各自的岗位中去。
在十几天的授课过程中,队员们纷纷走上讲台,给孩子们教授汉语拼音、唐诗宋词,纠正普通话发音,复习预习课程。介绍历史、地理、文学、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山村孩子聪明上进。本该天真烂漫的童年过早地注入了农家忙碌的沉重,在破旧衣着的遮掩下,是一个个充满了求知欲望的心灵;在我们心里,总亮着一双渴求真知的眼睛。在孩子们心中,我们成了他们真正的朋友,刚下课就被团团围住,讲故事,写赠言,解疑难,一放学就被拉来拉去,吃西瓜、吃杏子。
我们在朱河社的几天中,正是小麦成熟的时候,队员们在课余走进田间,面对针刺般的麦芒和从未用过的镰刀,参加了收割小麦的劳动,大家忍受着烈日,忍受着疲惫,忍受着磨出血泡的疼痛,每个队员咬着牙锻炼自己,磨炼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收割技巧,大大提高了当地麦收的效率。获得了周围群众的一致好评。真正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内涵。
朱河社有一项重要的工程——兴修水渠。为解决当地浇地难的问题,乡政府调拨了一批水泥沙石,村里人踊跃预制水泥块,我们大多数队员也参加了这项工作。水泥沙石的沉重,预制水泥块的复杂和谨慎,并没有使任何队员却步。两天时间预制500多个水泥块,减轻了乡亲们的劳动量。
抛开苦与累拨撒绿橄榄
为了培养农村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和纪律要求,实践团队专门选拔出一些“精兵强将”,负责孩子们的军训活动。在去年对男生的军训尝试基础上,应朱河小学女生的强烈要求,军训组特别安排了一名女教官。到朱河社的当天,教官们便开始了军训。军训内容分为:队列、齐步走、正步走、擒敌拳,整个军训活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当旭日东升的时候,教官和孩子们就已经在操场上喊着响亮的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始训练了,这已成为朱河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官们在烈日炎炎下,一遍一遍的重复口令,纠正每一个动作。几天下来,嗓子喊哑了,皮肤也晒黑了,但望着孩子们稚嫩的面孔和认真的样子,我们只有一个感受——“值”。教官的格斗表演是今年的新增项目,为了使演出更加精彩,队员们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但他们咬紧牙关挺了过来。在军训的十几天中。教官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孩子们也得到了锻炼,在军训汇报演出时。孩子们的表现使我们欣慰,也博得了全村父老乡亲们的掌声。
歌舞留乡下“阳光”撒温暖
我们清楚朱河社的贫困,更深知他们对我们的接待如同上宾。可爱的乡亲以最好的饭菜来招待我们,用自家的大炕欢迎我们。也许在平时,这种饭菜我们还无法下咽,可我们明白。自己吃的是乡亲们的深情,住的是乡亲们的真心,每夜促膝而谈,仿佛一家人团团圆圆。一个队员中暑时,全家人竟彻夜未眠……村民们谈到我们时亲切地说:“我家孩子……”许多家中没住队员的乡亲,见了面就拉我们去家里坐……他们对我们的深情怎能说完!
为感谢乡亲们对我们的热情款待,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台晚会,队员们大多数从未上过舞台。但大家都克服自己心理障碍,认真排练,准备节目,好多队员中午不回家,夜里不休息,不但自己出节目,还组织了小学生们编排舞蹈、大合唱、诗歌朗诵等节目。演出当晚,好多乡亲放下手中的活,纷纷来观看,不少外村人专乘拖拉机而来,当地一位业余摄影师早早来到这里。他要记录下这精彩的一夜。童言的爱/风雨阵阵/山雾深深/校园门前小学生/一片沉沉/等待、等待/等待风雨夜归人/唉!不来那?!/一梦欢笑/欢笑我爱亲情亲/点点晨珠/闪闪光芒/学院车笛小草惊/笑语声声/归来归来/归来朝晖彩霞飞/哇!真可爱/处处风光/飞紫含绿童颜爱/爱我学院文华山村辉。
晚会在一曲《难忘今宵》中结束时,台下沸腾的人群不断地挽留,台上激动的孩子紧紧抱住我们,我们知道,大家不想让我们走,但我们又不能不走。我们只能将这歌舞以及共同寄予的崇敬、感激留在乡下!
为了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我院团总支于2001年推出大学生“1+1”阳光工程,并成立阳光工程基金。今年我们从基金中拿出960元,连同我院师生捐助的物品、捐款送给贫困家庭,并将13名失学儿童的学费亲手交到朱河社小学李校长手中。我院决定,将资助这13名儿童一直至小学毕业,并在以后尽可能地扩大资助面。
自古最情伤总是离别苦
那一夜没睡的人很多,第二天早起的人更多。今天,我们就要离开这情深义重的朱河社了。早晨5点多,炸油饼,烙油馍,煮鸡蛋,做早饭,人们在默默地做着送别前的一切。“东家”、“少爷”,还有我,那挡也挡不住、流也流不尽的泪,打湿我们背起行囊的心。小学院内,挤满了乡亲、孩子,广播上正唱着忧愁的“长亭外。古道边……”那至情送别的歌,十位失学儿童的家长敲响饯行的锣鼓,业余书法家捧着发自真心的赠语,摄影师带着伤心照完最后一张相,道不尽,许多事……
乘上汽车,从小学到村口,本当几分钟的路程,却足足驶了近一个小时,不断有孩子哭着追着,不断有乡亲拦住车送上西瓜、桃子、杏子,我伸出窗外挥别的手,竟被抱住不放。泪水,是离别的痛,还是激动的情?别了,朱河!忘不了你们,父老乡亲,还会有同样的我们再来!
离开朱河后,我们去参观了会宁县的桃花山、会师塔、会师楼以及军事历史博物馆。目睹历史珍品,我们缅怀革命丰功伟绩,受到了一次庄严的爱国主义教育,几十年前革命的艰苦和今日农村生活的辛劳,使我们平生一种责任感,平添一份奋斗心。
会宁归来,我们每个队员心里有许多感慨,较之于繁华的都市。我们不能不为农村的落后忧虑,较之于能读大学的我们,我们不能不为那些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遗憾。我们谁都不会忘记失学儿童接受捐助时那无比的感激和跳动的希望。体味了农村的艰苦和朴实,我们才能更好地修养自己的身心,我们才会以民族复兴、祖国昌盛为己任,奔赴老少边穷地区,支援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