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4700000019

第19章 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浅析

嘉峪关市委党校惠红梅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即农民的就业与收入问题,党和国家政府也一再强调,要多渠道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甘肃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城市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末,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8.41%,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1234.12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绝大多数,其中,富余劳动力在310万人以上,因此,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当前我省就业工作的关键。

一、甘肃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及分析

随着甘肃省国民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范围在扩大,流量也在加大。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从1998年的170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247.8万人,其中,男性175.77万人,占70.9%;女性72.03万人,占29.1%;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18-40岁之间的人群是构成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代表着转移趋势。2006年末,甘肃省外出农村劳动力中,20岁及以下占14.7%;21-30岁占34.2%;31-40岁占33.9%;41-50岁占13.5%;50岁以上占3.7%;外出从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主要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主。其中文盲占6.5%;小学文化程度占28.9%;初中文化程度占56%;高中文化程度占7.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中部转移劳动力文盲率最高,陇东和河西转移劳动力文盲率较低。转移出去的劳动技能也偏低,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15.56%;外出从业劳动力中,主要是流向西部省份,且以中小城市为主。2006年末,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占19.9%,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占13.5%,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占19.4%,去省外从业的占47.2%。从所从事的行业来看,在第一产业从业的占6.9%;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占51%;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占42.1%。

二、我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政策不配套,引导不得力,呈盲目性。我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仍缺乏必要的组织和信息引导,存在明显的自发性、盲目性。多数外出劳动力是经老乡亲友的介绍、带领下外出就业,或自己外出,仍然是以“血缘、人缘、地缘”关系为主,存在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由于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不少中介组织很难发挥好中介服务作用。与此同时,社会上盈利性民办中介机构却过多过滥。不少所谓搞劳务输出的中介机构,根本不具备做中介服务的基本条件,甚至坑骗求职者,使得本来就弱势的农民工处境更加困难。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在组织劳务输出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工作上缺乏连续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指导,同时对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和素质要求的变化缺乏及时的了解和掌握,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帮助农村劳动力做好转移前的培训和准备,而且对实现转移后的人员关注也不够,致使一些实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后在就业、子女入托、上学、工商登记等方面遇到无力解决的问题,迫使部分人又重新返乡务农。

2、自我脱贫的竞争意识不强。

2008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723.8元,远远低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而且多年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摆脱贫困,尽快致富是甘肃省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养成的等待政府发救济,盼望国家给补助的“等、靠、要”思想,自我脱贫的竞争意识不强,主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致使“致富思路不开、致富门路不多”,没有象发达地区的农民那样,想方设法寻找致富途径,千方百计提高自身素质,学习一技之长。

3、流动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农村流动的劳动力素质不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总体偏低。虽然农村转移和外出的劳动力总体文化水平高于全省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更高于留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但与经济发展所需素质的要求仍存在一定距离,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存在很大的劣势,就业空间狭小,大部分外出劳动力主要从事一些以体力劳动为主、技能要求不高的工作,造成这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二是劳动技能低。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缺乏。外出就业的农民大多未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也决定了他们的就业范围窄,待遇低。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素质的要求,已由过去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企业都提高了用工的“技术门槛”,需要招收大量熟练的“技术型”民工,对单纯干体力活的农民工需求量逐步减少。

4、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出不利于新农村建设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动相适应,流动人员中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农民占的比例较大,且有上升趋势。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业人才的流失是同时存在的。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来看,它既满足了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推动了乡村企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减轻了农村的隐形失业。但是,从农业人才的流失来看,它的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加快了农业劳动力老化、女性化的发展趋势,使农业发展缓慢,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二是农业人才的流失使文化素质本来就普遍偏低的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更为低下,从而影响农业现代化及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对策建议

1、强化就业服务,让农民工就业有门路,求职有信息。一方面,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另一方面,各地要大力开发本地岗位,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不少省市结合国家和地方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已经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并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引导返乡农民工到当地企业就业。

2、深化以户籍和土地制度为主的各项制度改革,破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瓶颈。一是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统一城乡户籍管理,使就业竞争不再受身份限制。二是加快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全面推行面向所有城镇非农业就业人口的教育,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障,解除农民进城就业的障碍。三是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推进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合理的农用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3、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一是做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有条件的地区普及高中教育。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二是开展农村技术教育,使农村中学毕业生能掌握一两项生存技能。三是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组织因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和尚在城镇继续找工作的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

4、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条件下,农业劳动力剩余是有限的,农业劳动力转移要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基础,以农业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为前提。因此,只有加快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持续,才能使已转移的农业劳动力不重返农业。

5、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但目前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一方面是乡镇企业吸纳能力减弱,另一方面是县城和镇的吸纳能力不强。提高县域经济的吸纳能力,首先是要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充分发挥其产业聚集和经济带动的功能,培育和发展一批小城市和小城镇,提高县城和中心镇的吸纳能力;其次是要推进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使乡镇企业适应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环境,再造辉煌;再次是要大力发展私营经济。

6、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回流加大了农村的就业压力,但同时也对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相对而言,返乡农民工在资金和技术上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发展高科技农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因此,各地政府应该化压力为动力,有效地组织起农民工,一方面推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高效农业。具体来说,政府首先应当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其次,要对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最后,建立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市场,开辟专门的创业孵化园区,为初创业者提供经营场地等服务。

7、鼓励城里人下乡创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促进了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经济的繁荣,但我们还缺乏鼓励城市人口到农村创业的政策。农村有大量的资源和劳动力,有不少产品尚未商品化,农村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商机。就经济意识而言,城里人比农民更了解农产品怎样才能流入城市,凭城市人在货币资本和智力资本上的优越性,城里人完全可以在农村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城里人下乡创业,是件双赢的大好事,城里人在赚钱的同时,也为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带去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还在农村创造真正“离土不离乡”的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分担政府扶贫工作的重担。

参考文献:

[1]张红宇:《就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农业经济问题》,2004第7期。

[2]辜胜祖:《当代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

[3]李国娟:《我国农村劳动力力问题研究》,《当代经济》,2007第8期。

同类推荐
  • 金权博弈

    金权博弈

    本书坚持“曝光事实真相,揭示财富黑手”的原则,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前苏联解体及金融体系的崩溃、日本股市的崩盘、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内容,资料翔实,论述精彩,情节跌宕起伏。
  • 谁都逃不掉的经济大滞胀

    谁都逃不掉的经济大滞胀

    教育、医疗、养老,为什么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房贷、车贷、外债,为什么我们总是入不敷出?答案只有一个:因为市场进入了增长性衰退的大滞胀时期,物价上涨、购买力萎缩、投资率下降接踵而至。继《谁都逃不掉的中国经济大泡沫》后,作者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运筹学方法,再次为我们指点迷津。读完《谁都逃不掉的经济大滞胀》,你将从容应对中国经济大滞胀!
  • 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经济学》内容简介:经济学就是99%的人知道没学过,99%的人学过了不知道,1%的人既知道也学过,成功了。《20几岁学点经济学》不是经济学专著,也不是一本经济学教科书,而是一本趣味横生的经济学读物。因为《20几岁学点经济学》集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读了之后,你就能成为那仅为1%的成功者。
  • 创造贝因美

    创造贝因美

    本书中,陈惠湘以其多年的企业研究与实践经验,阐述了新旧经济时代的交替与特点,从环境要求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入手,对企业家精神、商业模式、公司组织等方面需要进行的“革命”作了系统分析,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预见与建言。
  • 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实用手册

    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实用手册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关于“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按期实现全市农村“三权”抵押融资1000亿元以上的战略目标,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在重庆出版社的策划下,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编了《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实用手册》一书。
热门推荐
  • 鬼话连篇之小城故事

    鬼话连篇之小城故事

    有一天,夏晚晚收到了一个奇怪的包裹。包裹上面只写了收件人的地址姓名,却没寄包裹的人的落款。她想这一定是哪一位朋友送她的生日礼物,因为第二天就是她的生日。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她日夜难安……
  • MID蜕变

    MID蜕变

    强者归来,看国产MID的蜕变,继而称霸世界电子竞技的舞台。
  • 花开如火也如寂寞

    花开如火也如寂寞

    程忆晞:“我虽骄傲到不想自己的爱人心中还有别人,可我又卑微到,愿意他心中不止我一人。”苏晗晊:“我错过了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林清妍:“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我爱的每个人都像你”陈景语:“因为有你,我愿与我生命中,所有的,不幸抗争”苏晗染:“我喜欢你,认真且怂,从一而终”你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个温婉如水的女孩,她伴你成长,你曾爱她如生命,或者,你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个明眸皓齿的女孩,她陪你走过最艰难的时光,她曾爱你如生命。当时间的车轮滚滚而来,你,会拉住谁的手,永不放开。
  • 太古祖龙

    太古祖龙

    龙意昭然,九龙吞天,吞噬一切。若要至强,那就凌驾天道之上。本书为慢热型,请各位书友慢慢细读,自有一番滋味在其间。
  • 如果时光不说话

    如果时光不说话

    这是由漫画改编的,一直就想写,大家也可以看看漫画,同名的,很感人:如果时光不说话,记忆怎会开出花。亲爱的时光你慢些走,请让记忆在最好的年华里,开出最美的花。
  • 绝品骗圣

    绝品骗圣

    【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我!回来了。作为逃兵,我深感汗颜,但是我还是忍不住的站在此处。说上一句,我回来了。新书马上就要问世,仙侠咯,期望兄弟姐妹们到时过来捧场捧场。一笑汗颜,鞠躬鞠躬。
  • 半生小鹿

    半生小鹿

    “你走后,再也没有一个声音,能让我在人海中突然回首张望。”——许鑫颖第一次见到白衣黑裤的许念,她就记住他了,许念眉目风华无边,让人一眼万年,再难相忘。只可惜,无情不似多情话,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她从墓中来

    她从墓中来

    陈旧的古墓,诡异的女孩,还有一具发臭的尸体兄。沈家铭捏着鼻子对着尸体兄一脸嫌弃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这个尸体兄就是他自己。
  • 羽化成劫

    羽化成劫

    一个终极苦难二愣子,在血海深仇和处处无下限跌低的境遇中,偶然上山踩中了香蕉皮,跌入了一个埋有无数珍奇异宝和修仙秘籍的悬崖峭壁。然后。。。。。他摔死了。这当然,不是这个故事.....人有“精魂魄力”,精魂有三,魄力为七。凡善控能御者,皆是大乘,修仙达己。而凌宇修仙置顶,又岂是凡人妄想。可否回头是岸,还是放不下浩浩神力。如你,可为?可不为?
  • 向周恩来学沟通艺术

    向周恩来学沟通艺术

    本书展示的是周恩来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沟通能力。周恩来一生,不知道与多少人打过交道,在他与人打交道和交谈的过程中,展现出了炉火纯青的沟通艺术。本书从做好铺垫、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换位思考、权威效应、事实说话、随机应变、破解忌讳、语言幽默等九个方面展示了周恩来的说服能力,每一个方面都概括、提炼出了若干个说服技巧。生动活泼的历史事实,加上画龙点睛的理论概括,一定能让你的沟通能力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