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的独立人格在抗拒,除非他们愿意从修复人格方面入手,否则任何努力都不会收到成效。
那么人格如何修复呢?这东西看不到也摸不着,抓不到也揪不住,没办法下刀子啊!
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难,关键是你要弄清楚这个人格是怎么进行工作的,那么你就可以着手调试了。这正如修一台发动机,如果你不明白这台发动机如何工作,那么你就根本无法判别它是否应该修理,更不要提将发动机修好了。
那么人格是如何工作的呢?
人格不过是一堆旧有经验的堆积,这些经验的堆积物就是你人生地图上的坐标参照系,你的行为与思想都是依据这些堆积物而进行的。
这些堆积物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已经堆积得太久了。
早期人格形成于一个人十四岁的时候,那时候这些堆积物就已经固化了,再有新的经验或思想进来,根本就没有地方搁下,所以当一个人成年后进入社会,他的人格却仍然不过是那些早已应该扔到垃圾堆里的旧东西。
人的所有分析与判断都是基于这些堆积物而进行的,后期的经验与阅历必须要能够为这些堆积物所容纳,就如同任何一个物体如果要想放在山坡上的话,只能依据地势而放,要不然新的思想就会像山坡上的圆石头,早已叽里咕噜滚下山坡了。
那些耳提面命、那些长者的谆谆教诲,之所以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就是因为它们顺着山坡滚落了。
受其心智模式所限,许多人正如同希腊神话中的西绪福斯,他因为惹恼了大老板宙斯,被宙斯罚每天将一块巨石推到山顶上。可是每当西绪福斯费尽了牛力将巨石推叫峰顶之后,那巨石却叽里咕噜地又从另一边滚落到了山下。
枉然徒劳啊!
西绪福斯不过是那些受限于人格而导致的错误心智模式的员工的生存写照。他们从小到大学习了多少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让他们闭着眼睛都能够背下来,可背下来又有什么用?书本你背得再多,也拦不住从山坡上往下滚落的石头。
说到做人的重要道理,由孔子的学生们编撰的《论语》可谓字字真言,古人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还有人说,一个人终其一生,哪怕是只能做到《论语》中的一句,那就足以成就人生事业了。
做到一句就行,这么看起来好像成功真的不太难。
可绝大多数人,却只做到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个东西不用《论语》教导,大家早就自学成才了。
那些做人处世的道理是如此的正确而重要,我们大家为什么就做不到呢?以前我们总是把这个现象解释为“惰性”,现在我们明白了,这哪里是什么惰性。实际上,做一个让别人看起来顺眼的人、一个成功的人,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你没有这种智慧,再怎么折腾也是白搭!
人的脑子每天都承受着新思想的冲击,这些冲击虽然对那些固化了的堆积物起到了震动的作用,但这些新思想与新知识也同样遭到固化的堆积物的反弹。
于是在听到了不在自己经验范畴之内的事情的时候,人的反应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反应是抗拒、否认。
第二个阶段的反应是接受,但将这些新思想用原有的经验重新结构,让它们与旧有的经验性质等同。
这两个阶段是我们都太熟悉不过的了。早在清朝末年,大臣林则徐成为了“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东方人,引起了朝中大臣的强烈愤慨。众大臣纷纷上书,说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国家?最多也只不过是英吉利、法兰西两个国家罢了,至于比利时、葡萄牙、美利坚、德意志等只不过是林则徐心怀不轨,编出来故意吓唬皇上罢了。狼子贼心,其心可诛。据此,众臣泣血长跪,求杀国贼林则徐,以谢国人。
后来八国联军真的打过来了,众臣撒丫子一路狂奔,一边狂奔还一边琢磨:“洋人火枪端的厉害,火枪乃火石与火药撞击而发出,金石撞击生火,火生土,此法古已有之,当以女人亵衣以克之。”于是守军满城出动,到处逮适龄妇女,逮到之后立即按倒,按倒之后当即剥下裤子,搞得满城都是赤条条的女人到处乱躲,而守将则大义凛然地拎着刚刚剥下来的女人亵裤,迎着八国联军的炮火前进,前进。消息传到后方,众大臣激动得泪流满面,奔走相告:“听说了吗?洋人完了,彼等火枪遭阴人亵衣所克,再也不能发放,如今洋人已经遁去,此乃天亡尔等……”正说得高兴,有人打岔:“然则洋人如此不堪,又何以于日前占了我大清的皇都?”众大臣捶胸顿足,痛心疾首道:“原本那洋人已是要悉数遭我所歼,不曾想却有几个妓女路过,给破了……”
这两段文字今天看起来荒谬之极,可在当时的大清,却是“主流舆论”,如果谁敢不这么说的话,全家会立即被爱国群众杀得光光,不会跟你客气的。
现在我们说“愚昧腐败的清政府”,意思是说我们已经很聪明了,却不知道人的思维模式绝不会在这么百八十年的时间里就彻底改变,实际上,我们现在只是把笑话扩展到了其他的领域里而已。
最近有一家企业请来培训师培训,培训师讲到中国古代哲学家列子。下课后有个部门经理找到培训师,说道:“老师,你讲得确实不错,理论都是对的,但你应该更客观一些,不要编造历史,否则反倒让我们对你的培训产生疑问了。”
培训师不解:“我没有编造历史啊。”
经理不高兴了:“老师,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讲孔子,讲老子,讲庄子,这都没有关系,但你不应该编造出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列子出来。”
培训师诧异地看着这位经理:“列子不是我编的,历史上实有其人,其学说在诸子百家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说毛主席的《愚公移山》讲的就是《列子·汤问》中的故事……”
部门经理大怒,终于不叫老师了:“你就别蒙了好不好?我就是学中文的,我怎么就不知道有列子这么一个人?”
培训师:“……这个……真的没有列子这个人吗?我也糊涂了……”
这位部门经理自称是学中文的,真不知道他学的是哪一国的中文。他自己不知道的,就认为是对方编造的,这种逻辑思维也有点太奇特了。
奇特归奇特,但却是非常普遍。
这位部门经理这么一出乖露丑,让公司的老总看到,老总立即就会在心里给这位部门经理打一句评语:愚蠢!
真不知道这位部门经理以后还怎么在公司里混下去。由于这位部门经理当场把培训师搞糊涂了,得意扬扬之际,他压根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下了这样一个可怕的错误。等到后果来临的那一天,他就会大叫冤屈并大为奇怪,他是如此为公司卖命努力,又是如此才智过人,公司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他呢?
类似的事情我们几乎天天都看到,天天都听到。曾有人坚持认为聂卫平是登山运动员,爬到空气稀薄的高空地带就要吸氧,还为这事闹得脸红脖子粗。更多的人则是对他们所不熟悉的专业领域指手画脚。最常见的是员工对老板指手画脚:“老板,你这么搞不对。老板,你那么搞是错的……”有的员工虽然没这样做,却也没少这样想。他就是没想一想,老板干这一行多少年了?你说的想的,哪一个老板没想到?要是真行的话还轮得到你来指手画脚?
人总是以自己的无知指责别人,这个毛病,连大人物也经常犯。
但大人物是有这个犯错的资格的,小人物要是能够避免的话,还是避免了的好。否则给老板留下一个无知愚蠢的印象,那么你在其他方面的表现,都会被打了折扣。
我们都不喜欢无知而愚蠢的人。
但所有的人都是无知的。
你再聪明,最多也只不过是所知有限,而我们每天要面对的是海量的信息,与这些海量的信息相比,我们那些在幼年与少年时代积累的经验实在不堪提起。
但最糟糕的是,越是无知的人,就越是喜欢指责别人。
这又是一个什么原因呢?
这是由我们的思维半径所决定的,是一个客观规律。
思维半径以内是我们有把握的知识与事情,思维半径之外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东西。
然而,在我们的思维半径之外,还存在着一个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却以为自己非常专业的范围。而糟糕到了不能再糟糕的事情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所处理的问题全部集中在这个强自不知以为知的区域里(如下图)。
人类的思维半径认知图
我们人生中所遭遇到的所有麻烦,几乎全都是来自于这个思维误区。有些知识我们并没有掌握,却以为自己掌握了;有些事情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了。这样一个灰色的思维地带,从此成为了我们人生的滑铁卢。
我们几乎每天都待在这个思维的灰色地带里,一天不知道会闹出多少笑话来,但可怜的我们压根不知道这一点,想想这有多可怕?
通常,如果我们闹出了笑话,别人会好心地告诉我们。可是,除非把我们架到火堆上烤到熟透,我们是坚决不肯承认自己错了的。其结果,是那些好心劝告我们的人碰了一鼻子灰,让我们骂他个狗血淋头不说,从此我们还要恨他一辈子。
从这以后,别人就懒得理我们了。
而我们却仍然是没有感觉,仍然是自鸣得意。
直到有一天,老板让人力资源部主任把我们叫去,告诉我们说:“现在我们决定,不和你玩了,你自己出去找地方玩去吧。”
“凭什么啊?凭什么啊?”这时候我们就会愤愤不平,“你们这些人一个个不懂装懂,把公司搞成这个样子还要接着玩,就我这一个明白人还不让我玩了,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啊!”
印象源自于日常的积累,而愤怒则更多的是缘自于我们的无知。
护住你的罩门
你所掌握的知识,并非是你认为你知道的那些,它的范围远比你想象的更要狭窄得多。
武林高手,不能不知道自己的罩门之所在。
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铜尸陈玄风和他的野蛮女友梅超风,躲在荒野中苦练九阴白骨爪,眼看就要练得七七八八、刀枪不入、水火不伤、天下无敌了,就一时大意,伸手乱摸乱捉,结果摸到了小郭靖,满脑子暴力倾向的郭靖非但没有礼貌地叫一声叔叔好,反而一刀子捅在了陈玄风的罩门上。结果,一代高手陈玄风,就这么被注销,再也恢复不了了。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罩门。
一旦你的软肋被人捏住,罩门被人捅破,那就全完了。
轻者老婆离婚,老公跑脱,工作丢掉,朋友唯恐避之不及。重者坏运气接连不断,生活中处处遭遇到不如意,原本是顺利的事情都会出现障碍,不管多么倒霉的事情,都能够让你碰到。
一旦罩门被人捅破,你被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就再也没有人愿意伸手帮你一把,这就会影响到你的心境,生活中太多的微小的不如意都会在这一时间集中地爆发并凸显出来。
这个就叫走背运了。古人对此有着深刻的观察与总结,称之为时衰鬼弄人。
什么事都有一个起因,罩门就是一切的由头。
所以你什么错误都可以犯,唯有这个罩门,一定要千小心,万小心,护住了它。不然的话,铜尸陈玄风的悲惨遭遇,就会在我们生活中重演。
重演是可以的,但我们要演郭靖,演黄蓉,演黄老邪也成,就是不能演陈玄风和梅超风。
人生的角色都是我们自己挑选的,如果你选择去逮别人的罩门,那么你就是郭靖、黄蓉。如果你选择把罩门亮出来让别人捅,那么你就是陈玄风。
你不是黄蓉,你不会武功,这真的没关系,可你要是梅超风的话,那你人生的麻烦可就大了。
这个罩门就是我们认识的灰色地带,是那个我们并不知道却以为自己早在二百年前就已经知道了的思维领域。
事实上,我们的这个罩门里集中了世界上所有的知识与事件,哪怕你再熟悉的专业,也有一大半的数量堆在罩门里呢,你越是以为自己熟知的东西,就越有可能堆在你的罩门里。
每个人的罩门都是一样的,因为在这个罩门里囊括了已知和未知的一切。
在你的罩门以内,也就是你所掌握的知识范畴中,充其量不过是你今天早上吃了几碗干饭、昨天晚上几点上床睡的觉、你的鞋子和短裤尺码是多大的、你上一次失恋是什么时候等等,除了这些只属于你私人范畴的具体而微小的枝节,你在任何方面的表达都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事实上,你所掌握的知识,并非是你认为你知道的那些,它的范围远比你想象的更要狭窄得多。
你所掌握的知识是指:你说出来能够令别人心悦诚服,无法与你抗辩的部分。
而凡是别人有不同意见会引起轻微甚至是激烈争执的,都在你的灰色认知范畴之内,都是你的罩门——都是最容易暴露出你的短处,让别人认为你愚蠢而无知,并从此看你不顺眼的范畴。
如果你是对的,那就更加糟糕,你逼得别人面临着不得不认错的局面。说过多少次了,除非你把对方架到火堆上烤到熟透,否则他是不会承认错误的。如果你恰好是一个一言九鼎的大老板倒也罢了,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小员工,你说你凭什么要把别人架到火上烤?
普通人的职责就是被别人架到火堆上烤,可你越出了你作为一个小员工的职权范围非要去烤别人,越权犯规,所有不应该做的事情你都做了,你说你这不是找抽吗?
古代有一个大臣叫冯道,此人善戏谑。曾有一次,他给同僚出了一个谜语: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同僚们想得脑袋生疼,也想不出个眉目来。直到大家等不及了,这位冯道才不慌不忙地举起脚,说道:“这个谜底就是我鞋子底下的一个洞。”
朝堂之上,君臣之间,每天都要处理数不清的国家大事小情,不管面对任何事情,不管什么人提出何种建议,总会有人适时地提出反对意见。那时候大臣们上朝就是每天吵架,从水灾旱涝的赈济,到下级官员的考核任免,从后宫里的妃子们吃醋,到民间妇女弄个旌表,花样繁多层出不穷的麻烦事,这些事情不管大小,每个人都有自己跟别人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与看法。所以清朝时搞了个“正大光明”的牌子挂在上面,意思是让大家面对面地吵个痛快,不要私下里偷偷替自己的观点拉选票。
冯道和同僚们吵了一辈子的架,吵得实在是有点累了,所以他才弄出这么一个绝对不会有人提出异议的谜语出来。
但这个谜语却一猜就道破了人类认知的真相。
很多人所掌握的知识与事件,只限于他自己的私人生活中,出了这个圈,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他的罩门。也只有在这个私生活的圈里别人没法子跟他抬杠,圈外的一切,大家都有要和他理论一番的情绪。
有些人甚至连他自己私生活圈里的事情也会遭到别人的质疑,比如一个人说:“我昨天晚上吃了顿鱿鱼海参,撑得肚子好难受。”别人就会插进来给他一句:“吹牛吧?你也吃得起鱿鱼海参?你也就配吃两口豆腐海带。”
如果这两个人是你的同事,你听了这段对话会怎么想?
你会完全依据自己的印象对这两人的对话作出判断,如果你对吃鱿鱼的人印象不好,那么就会必然地站在质疑者一方,于是鱿鱼海参就会在他的不良品德上再加上撒谎成性这么一条。至于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不是这么一回事,那全凭自由心证,没半分道理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