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3200000024

第24章 成语、俗语(12)

亮光是太阳光照射在大气层上,经过大气层中的空气分子和漂浮在空中的尘埃的作用散射而形成的。所以说,如果没有大气对光的散射,我们就永远看不见亮光,人所看到的周围太空呈一片漆黑就是这个道理。

地球上的空气分子和尘埃分布是不均匀的,靠近地面的空气分子和尘埃比较多,在高空则稀少。天亮以前,太阳光射在3万千米的天空,那里空气稀薄,散射作用微弱,所以这时天还没“亮”,人们只能看见星光闪闪。随地球转动,当太阳光渗入到2000~3000千米高空时,那儿会散射出很微弱的亮光,即使这些亮光不能射到地面,也已经可以把星光冲淡、淹没。这时,最初的一点星光也没有了,地面又没有亮光,于是变得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所以黎明前一刹那比起夜里其他时间更黑暗。

夏夜的星星比冬夜多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一年的时间。而整个银河系有很多很多颗星星,它们大致分布成一个椭圆形。夏天地球转到银河中心与太阳之间,银河系的最阔、最密、最亮的中心部分正好是夜晚出现在我们的天空里。而在其他季节,这段最亮的部分,有的在白天出现,有的在黄昏出现,有的在清晨出现,有时在靠近地平线的地方,这样就不容易看到它。尤其是冬天,地球转到银河边缘与太阳之间,白天才能看到银河的中心部分,但由于白天里阳光强烈,我们看不见星星,晚上我们看到的是银河薄薄的边缘,那里的星星就特别少了。所以夏夜我们看到的星星比冬夜多。

不明飞行物——UFO

UFO是英文“UnidentifiedFlyingObject”的缩写,就是不明飞行物的意思。这种不明飞行物外形多数像盘子,所以又称为“飞碟”,古今中外关于UFO的记载很多。

飞碟的第一次报道是在1947年6月24日,那天,美国商人阿诺德驾驶私人飞机途经华盛顿雷尼尔山上空时,突然看到了9个发光的物体像碟子一样呈编队快速移动。这件事在美国产生了轰动,一名记者在报道中把这些物体称为“飞碟”,于是“飞碟”的传说不胫而走。这是现代人研究UFO的开始,但这并不是人类第一次看到不明飞行物,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山海经·博物志》中已有有关记载,以后历代史书都有这类UFO记载。19世纪沙俄的科学院也有详细报告。此外,很多国家的史前遗迹、建筑、岩画中也都有关于UFO的记载。1942年,一个外国人在天津街头拍摄了一张UFO的照片,这被专家认为是人类最早的一张UFO照片资料。但是UFO到底是什么·这还需要人们继续艰苦探索和研究。

风的形成

风的形成和太阳照射是分不开的。地球的热量都是来自于太阳,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由于地球上各地的地形不一样,有的是浩瀚水面,有的是崇山峻岭,有的是广阔平地,因此所受到的热量不均匀,而且不同地形的散热快慢也有差别。这样就造成了有的地方热,有的地方冷。热的地方,空气的密度就小,气压也就低;冷的地方,空气密度大,气压相对就高。空气总是容易从气压高、密度大的地方,流向气压低、密度小的地方,这样就形成风。

在海边,白天陆地受热比海水快,所以海面的气压比陆地高,风就不断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陆地的散热也比海水快,那样海面的气压就没有陆地高了,风就从陆地吹向海面,所以在海边总有有风吹动。

天文台

天文台是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的机构,主要工作是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星。地球被一层大气包围着,天上星星所发出的光,必须穿过大气层才能到达天文望远镜内,而大气中的烟雾、尘埃、气体分子等,都会对天文观测产生影响。尤其在大城市附近,城市中的灯光,会照亮空气中的微粒,使天空带有亮光,妨碍天文学家观测较暗的星星,因而使得观测更加困难。

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尘埃和烟雾较少,对观测的影响将减少,可是影响依然还是不能避免的。但是,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尘埃和水蒸气越少,影响就越小。除此之外,高山的建筑物少,视线角度大,气温比地面低,使空气下沉从而减少了空气的密度差,观看星空时产生的光的折射就少,增加精确率。而且精确的仪器在气温底的情况下保养更好,观测更准确。所以,世界各国天文台大多设在山上。

利用星星辨别方向

在野外迷失方向的人都知道,白天可以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晚上则可以利用星星来帮助估算位置。

人们比较熟悉的是北斗七星,它是北面的天空大熊星座中的七个比较明亮的星星。这七颗星星在天空中排列成一个长柄勺子状,指示着北方的方向。北斗七星的斗柄春天指向东方,夏天指向南方,秋天指向北方,冬天指向北方。只要人们找到了北斗七星就基本上能够确定方向了。

在小熊座的尾部,距离北斗七星的勺头部不远的地方,有一颗亮度和北斗七星相近的星星,悬挂在北部的天空中,就是北极星。北极星由于正好处于北极的位置,差不多正好对着地轴,漫天的星星就是围绕着这颗星星旋转,从地球上看去,它在正北的位置就几乎是不变的,这就为地球的人们指示了方向。

月到中秋分外明

“月到中秋分外明”,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把农历的八月十五作为中秋节了。人们以为中秋节的月亮是一年当中最大最圆的。但是从天文学的角度上看,中秋节的月亮并不比其他时候更亮更圆。

由于月球是在一个椭圆形的轨道上运行的,它离地球的距离是时近时远的。中秋节这一天,月亮时常不在离地球最近的地方,所以说,八月十五的月亮并不是最亮最圆的。

我们在地球上看见的月亮总是有圆缺变化的,从一个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平均大概需要30天的时间,这就是一个朔望月。朔就是每个月的初一,15天以后就是“望”。只有当“朔”发生在初一,“望”才会在十五晚上,这是非常罕见的。一般都是望月不是刚刚发生在十五晚上,而是在十六晚上。因此中秋节晚上的月亮往往还没有十六晚上的明亮。

人们长期以来以为中秋节的月亮分外明,是一种主观感受,另外还与季节有关。因为春天天气比较冷,人们不习惯观赏月亮;夏天的月亮比较低,月光比较少,不适合观赏;冬天比较冷,没有人会出外聚众观赏;而秋天正好不冷不热,月朗星疏,非常适合有观赏价值。

月球上“一天”的时间

众所周知,在地球上的一天是24个小时,那么,如果我们去月球上旅行,月球上的一天又是多长时间呢·假如我们着陆的地方正好是黑夜的开始,我们就需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见日出,这段时间有多长呢·大概是地球上的15天。月球上的一天等于地球上的29.5天。

地球由于自转形成了黑夜与白天的交替,它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每当白天和黑夜交替一次,就是地球上的一天。

月球也是在自转,和地球上的一样,面对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背对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不过月球的自转比地球慢得多,需要地球上的27.3天的时间,所以月球上的一天比地球上的一天的时间就长的多。

月球的一天不是等于地球上的27.3天,而是29.5天,这是由于月球不仅自转,还要绕着地球公转,而地球又绕着太阳公转。当月球转了1周以后,地球也在绕着太阳的轨道上走了一段距离,此时,月球原来正对着太阳的那一点现在并没有正对着太阳,还要再转过一个角度才能正对着太阳,这段时间是2.25天,把原来的27.3天再加上2.25天,是29.5天。月球上的一天也就是相当于地球上的29.5天的时间。

天上的星星知多少

天上的星星到底有多少颗,没有人能够数的清,因为它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人类肉眼大概能看见的星星是3000颗左右,其余的星星我们就不能看见,也就没有办法数清了。就是这3000颗星星要像数清楚了,没有一点技巧,只是拿着手指在一个一个地点名,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可以先把看得见的星星分成许多区,再用想象中的线条把每一个区域的星星都用线条联系起来,构成天文学上的星座,就比较好数了。北斗七星是一个星座,她有七颗星星组成。这样一个区一个区,一个星座一个星座地往下数,这3000颗星星就可以数的清了。

但是数完了这3000颗星星可不是把天上的星星数清楚了,因为我们看到的星空只是整个星空的一半,还有另外的一半我们没有看见,也就是说至少还有一半的星星没有数呢。即使我们能够把另一半的星空的星星也数完,还有一些星星接近地平线,它们若隐若现,很难看清楚,也就没有办法数的清。

地球上一天的时间

一天是24个小时,这是没有人会怀疑的,但是美国航天局研究发现,现在地球上的白天时间平均延长了1/1400秒,1昼夜平均延长了1/700秒。这样累积起来,每年延长了半秒钟,过120年每天就会长1分钟,若干世纪以后,一天的时间就会超过24个小时了。

其实地球的运动是变化的,而且极不稳定。科学家分析了许多珊瑚虫化石,从上面的年轮和生长线得知,在3.7亿年前,地球上的一天是395天,当时一天的时间仅为23小时。4亿年前,一年有405天,一天只有21.5小时,6亿年前,一年不少于425天,一天仅为20小时。

科学家们以为1昼夜的时间变长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变慢的原因。大多数的学者以为是由于涨潮产生摩擦力,使得地球自转的速度逐渐变慢。日本学者以为,涨潮的摩擦力的大小与大陆分布有关,5亿年前至3亿年前的大陆是沿赤道方向排列的,涨潮产生的摩擦力较大,地球的自转减慢较为迅速;2亿年前以后,大陆按照南北方向排列,涨潮产生的摩擦力相对减少,地球自转的速度就变缓了。

星星的位置

在晴朗的晚上,我们如果经常观察星星,就会发现星星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虽然看上去所有的行星之间的位置是相对没有比变化的,但是整个星空的位置就是在缓慢地不断地变化着的。所有的星星都是围绕着北极星打转,这个周期与昼夜周期比较接近,但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每天都提前一些。如果第一天晚上10点在征南方看见天狼星,到第二天就会在晚上的9点56分在同一位置看见它,一年以后,就会提前整整24小时。

众所周知,地球每天都在自西向东自转,我们却不能感觉到它的自转,只是感觉到星星在由东向西作圆周运动。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在公转的过程中地球在轨道的不同位置上看见的星空也不相同,地球的公转方向和自转的方向一致,在这两种运动和在一起,我们看见星星就是每天提前4分钟了。

寻找北极星

在漆黑的夜晚,航空、航天、测量、地质勘探等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经常需要利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也是不可或缺的知识。那么,在茫茫的星空之中,怎么寻找北极星呢·

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寻找到北极星。第一种是找到大熊座,也就是北斗七星,这七颗星星在北方的天空中形成一个勺子形状。将勺口的两颗星星连成一条线,并向前延伸5倍,在延长线的终点有一颗和大熊座亮度相当的星星,就是北极星了。北斗七星每天绕北斗星转一圈,但是它的勺口总是对着北极星。另一种方法就是找到仙后座。仙后座是有5颗星星组成的,形状好像字母W。将W的两条边向后延长相交于一点,把这个点与仙后座中间的星连成一条线,并向前延长5倍,在延长线的终点就可以找到北极星了。

找到了北极星,其他方向就很容易确定了。面对着北方,背后是南方,右边是东方,左边是西方。北极星在地平线上的高度近似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因此知道了某地北极星的高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纬度了。

北京时间

我们会经常听到“北京时间8点整”的时间报告。

北京时间其实不是从北京发出的,而是从我国授时服务中心——陕西天文台发出的。这座天文台的原子钟房里有国际先进的铯原子钟和氢原子钟。这两种钟能长久地保持着高精度的标准时间,30万年才会差1秒钟。

陕西天文台将特殊的方式将时间传到广播和电视等全国各媒体,媒体按收到的时间将自己的石英钟调好,每天整点就准确地向外报告。

大气层

为了更好地研究大气,科学家人为地吧大气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层次:

对流层:这一个层次从地面向上,直到10千米左右的范围,是大气层的最底层。在这层里,大气活动异常激烈,风、云、雨、雪、雾、露、雷、雹也多发生在这个层次里,所以也有人称这层为气象层。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向上到55千米附近。平流层中臭氧比较集中,在25千米高处臭氧最多,形成了所谓臭氧层,臭氧能强烈地吸收紫外线,它对地球上的生物非常重要。

中层:从平流层顶向上,也就是从55千米到80千米这个范围被命名为中层大气,简称中层。在这里,温度随高度而下降,大约在80千米左右达到最低点,约为-90℃。

热层:从中层大气向上,也就是从80千米到500千米左右的范围,这里温度随高度迅速上升,可达到1000~2000℃。所以称为热层。在这里空气高度稀薄,而且多处在高度电离状态。

逃逸层:500千米以上是外大气层,这一层顶也就是地球大气层的顶。在这里地球的引力很小,但总的说来,逃逸掉的大气是很少的一部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层温度极高,但近于等温。这里的空气也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电离层:除了以上的分层外,科学家根据大气电离状态,又将6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称为电离层,电离层在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无线电波借助于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的多次反射而传播,实现了远距离的无线电通信。人们形容电离层为“一面反射电波的镜子”。

磁层:在大气科学中有时还将5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称为磁层。太阳风与磁层之间的边界即为磁层顶,顶以外即为星际空间。因此也有人认为磁层顶才是大气圈的顶。磁层尽管离地球表面很高,但对人类确实能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没有磁层,威力巨大的太阳风会把臭氧层吹掉,甚至还会把整个大气层统统吹走。

露水的形成

春秋季节的早晨,在田间野外,我们会发现树叶、草丛之上有许多晶莹的小水珠,这就是露水。

露水四季都有,秋天特别多。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热量散失很快,气温也会随着迅速下降。温度降低,空气所含水汽就附在草上、树叶上等,并凝成细小的水珠,形成露水。

同类推荐
  •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穿越古今时空经纬,和岁月珍藏回溯久远年代,收藏的旅程并不寂寞,有你我一起品味珍藏的妩媚。收藏的旅程既不单调也不落寞,沿途交叉闪现的宫廷、民间、博物馆收藏的繁复风景,沉淀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收藏的旅程》在众多的藏品背后,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惊心动魄,或许扑朔迷离,它们无比生动传奇,倾诉着岁月珍藏中的艰辛和快乐,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历史和文化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本书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墓俑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墓俑及文献记载,对墓俑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 三天读懂国学

    三天读懂国学

    本书通过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介绍,儒学、经学、理学、心学的梳理,二十四史的展示.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建筑等的讲解,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管窥国学的整体风貌。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悦读甘州:故事

    悦读甘州:故事

    甘州是一块古老、厚重、深沉、美丽而又不乏神秘的热土,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甘州人,我对家乡始终充满着依恋、热爱之情。通过《悦读甘州》,对家乡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诸如民国外邑诗人罗家伦的“绿荫丛外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当前,各地都在利用地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拉动其他产业综合发展,然而,我们的旅游文化,也面临着一个继续向前发展的课题。要进一步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不能仅仅依靠挖掘古代人文景观,而需古今并重,唯有如此,方能与时俱进,不负时代之所望。
热门推荐
  • 孟雨的故事

    孟雨的故事

    一个来历不明且身患怪病的小女孩儿毫无征兆的出现在主角的生活当中,为了拯救这个小女孩儿,主角与一行人奔走于全国各地,期间遇到了各种各样离奇古怪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孟雨患病的真相也逐渐显露出来……
  • TFboys与落夕馨

    TFboys与落夕馨

    在这个皇族学校里,有许多世界排名靠前的家族。当TFboys遇上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三的家族公主时,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他们会惹上什么麻烦吗?
  • 走不进天堂,跨不过忘川

    走不进天堂,跨不过忘川

    【全本免费】在苏逸城的人生中,“妹妹”是他存在的所有理由。他爱她,宠她,想要给她全世界最完美的爱。可是她却用尽了一切的办法想要逃离自己。既然如此,那便毁灭吧!无尽的地狱,他势必要与她一起沉沦。
  • 九星雷笛

    九星雷笛

    蓝枫,蓝家三少爷,作为冰元素亲和度满值的绝世天骄却执意选择了大陆上最没落的职业—仙乐师。从此笛不离手,曲动九州。他是否能振兴仙乐师一脉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找个小偷当保镖

    找个小偷当保镖

    一次突发的事故,让本来威名赫赫的盗宝集团销声匿迹然而,却从此多了一个全能的保镖叶晨回到都市,本来是为了照顾队友的亲人,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自己不但被大明星硬拉去当了保镖,而且还莫名其妙的成了“驸马爷”“尼玛,这就是传说中的桃花劫吗?”叶晨不禁仰天长叹一声:“造孽啊,我只是个普通的小偷……”
  • 玩转御龙的日子

    玩转御龙的日子

    无兄弟不御龙,让我们进入御龙玩一玩。这是一个宅男得到智能游戏助手之后玩转御龙的故事。
  • 重生之残忍的白天使

    重生之残忍的白天使

    曾经她是风云医学界的神医,跳楼自杀后。“我居然重生了!”闫白扯了扯自己肉嘟嘟的脸蛋。“天哪,这个肥胖臃肿,学习又差的丑女是我?”在众多的嘲讽和鄙夷的目光中,来看颜白怎样逆袭成女神呢?
  • 爱情向左

    爱情向左

    与其说这是一本创作集,不如说是一个人的编年史,什么陈年烂谷子的事件想法都有。要读者陪自己走上一段疲惫乏味的旅途,当然极为不妥,于写作的一方,却篇篇有保留的必要,各个阶段的形态用文字的福尔马林浸泡着,成为供专业人士作研究之用的个例标本。
  • 大话鲁商

    大话鲁商

    本书分十章,内容包括:“齐鲁煮海通渔盐,鲁人善商天下传”、“运河载舟波连波,山东街市估客多”、“山东依海又临风,鲁商身手各不同”等。
  • 末日尖兵系统

    末日尖兵系统

    一夜之间地球突变,天地元气瞬间暴增,无数的动植物变异成远古凶物,人类一时间成为无数凶物的美味口粮。张海,意外传承尖兵系统,只为在这末日世界取得一生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