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3900000025

第25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8)

她读高三那年,哥哥、姐姐已经相继考到外地读大学,家里只剩下父母和她。50多岁的母亲,已经像个老太太,尘满面,鬓如霜。母亲变得温和了很多,有时候吃完饭,她给父亲按摩,父亲会和她讲他和母亲当初怎样相遇,你哥哥喝牛肉汤时那个馋哟,父亲叹息着。父亲说,真真,你高考时不要报外地的大学了,你妈一天天老了,我们都需要人照顾,你就留在我们身边吧。母亲在旁边抽着烟,眯着眼睛望着父亲笑,我照顾你还不放心啊?我巴不得他们一个个都走得远远的,省得天天在眼前晃来晃去,招人烦。

母亲身上的味道淡淡地飘过来,她想,不用你逼我,我也不会留在家里的,自己成绩这样优秀,当然要读北京的名牌大学。最关键的是,她要远远地避开母亲的味道。这么多年她唯一的梦想就是离开母亲。

那年冬天,因为城市改造重建,那个菜市场被拆除,母亲失业了。那些夜里,母亲似乎一直在咳嗽,有一次,她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她走到母亲的房前,房门虚掩着,母亲背对着她,一动不动,指间的香烟已经燃了很长,母亲的背影在一片烟雾缭绕中显得瘦小而单薄。她听见母亲对父亲说,真真这丫头从小心气就高,不能把她给耽误了……

她站在门外,心突然又酸又软,泪水成串地滴落下来,原来,原来母亲一直都是在意她的啊。

母亲新找的工作,是在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每天早上5点起床,赶到医院,擦地板,洗马桶,在8点之前,要把整幢楼的卫生全部打扫完毕。这份又脏又累没有人愿意干的活,母亲却做得很开心。

母亲身上的味道越来越复杂,有时是刺鼻的消毒药水的味道,有时是清洗剂的淡淡香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熟悉的缘故,狐臭味越来越淡,到后来,她竟闻不出那种气味了。

19岁那年,她如愿以偿,考进北京读大学。那时姐姐也在北京,已经工作。姐姐说,以后别让妈再寄钱来了,你的学费我管。她欢天喜地地写信给母亲,让母亲辞了医院的工作。隔几日,母亲的信来了,母亲说,你姐刚工作,收入也不高,北京那种地方,东西又贵,你不能给你姐添累,女孩子最容易因为钱走到邪路上去……薄薄的信纸上,仍然是浓烈的消毒水的味道。母亲仍然每月准时寄钱来,有时甚至会多一些,母亲说那是她的奖金。

大二的寒假,她回家过春节,在小城下车,已经是夜里10点。不知什么时候下的雪,地上薄薄的一层,寒气逼人。她走出车站,搓着冻僵的双手,疾步往家赶。刚出车站,就听见一声熟悉的吆喝:“烤红薯,香甜的烤红薯……”是那个带了淡淡陕西口音的声音,那声音她一直听了20年。她慢慢走过去,直到她走近,母亲才怔了怔,扑过来为她拍肩上的雪。母亲身上满是烤红薯香甜的味道,很浓很浓的香味,她很想拥抱一下母亲,却没有。母亲把她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放在她手里,迭声地问她,冷吗?累吗?

那夜她帮母亲推着车一起回家,一路上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母亲说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医院的活人家不让做了;母亲说一斤烤红薯能挣3毛钱,卖一天,也能挣不少钱呢;母亲还说,我有钱,你哥你姐都常寄钱回来,你在学校一定不能替我省钱,要吃好……她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和迟缓的步履,什么话都说不出,泪悄悄地模糊了双眼。

研究生毕业后,她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大公司的挽留,执意回了那个小城。此时父亲已经过世,母亲很歉疚,都是我,不然你留在北京发展多好。她笑着跟母亲开玩笑说,北京再好,没有妈妈,也是一座空城。

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第二天,她下班回来,远远地在街口,听见母亲和一群老太太在聊天。母亲说,我们家真真,从小就任性,北京那么大的公司请她,她偏不去,非要回来陪我这老太婆……母亲的嗓门仍然粗大,那带着淡淡口音的声音里,分明溢满了喜悦。

母亲突然对做菜充满了兴趣,每天,她上班后,母亲上街买了菜回来,便躲在厨房里,仔细研究各种菜的营养、火候、搭配。母亲一直是个粗糙的人,这么多年她一直忙于生计,并不曾认真做过一顿饭,甚至没有从容地吃过一顿饭。直到现在,她才真正像个女人,不再担心生计,只是在厨房里安心做饭。

帮母亲洗澡,成了她每天必做的功课。她的手细致地从母亲的肩上、背上抚过,母亲的身上早已闻不到那种强烈的狐臭味,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油烟的香味,还有浓烈的香烟的味道。

她想,幸福原不过就是这样的天长地久。

母亲被查出来有肺癌时,她一点儿都没有吃惊。是的,这么多年,那些劣质香烟,肯定早已将母亲的肺伤得不成样子。她没有责怪母亲对烟的嗜好,她无法想象,这些年来如果不是那些劣质香烟,母亲将如何打发那些困苦难挨的日子。

母亲躺在医院里,她趴在母亲的病榻前,将头埋在母亲的胸前。母亲身上的狐臭味、鱼腥味、汗酸味、香烟味、消毒水味、烤红薯味、油烟味……那些为了养活一个家而产生的味道,此刻全都消失殆尽。她闻到的,是芬芳的香味,那种淡而舒缓的芳香,才是母亲真正的味道。

母亲和那口老掉的井

谢云

入夏后,一个多月时间,持续艳阳,持续高温,滴雨未落。母亲从老家来信,说“天干得很”,苞谷蔫了,树叶萎了,村前那条河,断流了,连屋后那口井,也快没水了。

那井,就在我家屋后,这些年来,一直被我深情眷念着,清澈、甘洌、幽深,仿佛永远长流。我渐渐觉察,自己的许多作为,似乎都与那井有关。而现在,它居然就这样老了。

那一天,接到母亲来信的那一天,得知那井老了的那一天,它的形容、情调、场景,竟又一次在记忆里清晰。那清洌的水,素色的青石板,紧挨着的穷人的家,屋顶上袅袅升起的一柱柱炊烟……我跟着那气息走了回去,在薄暮中,在柴烟弥漫的一天结束时。

井水没了,那口老井,或许真是老了。就像一丝涓细的泉流被堵塞,被淤埋,我忽然想不起下面该有什么内容。我只是莫名地想到母亲,在乡下奔波操劳的母亲。然而,父亲上次来我这里时说过:“你母亲这两年,又老了一大截,头发也白了许多。”

记忆中,母亲是有过一头茂盛的长发的。乌黑,柔软,油亮,光洁。那是她的骄傲,是她在乡村里的旗帜。母亲喜欢它们,疼惜它们。即使最困难的年头,她也把它们梳洗得一丝不苟,呵护得无微不至。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再忙的时节,从田地里,或山坡上归来,洗脸或洗手后,母亲总要抚点水在头上,然后认真梳理,到一丝不乱了,再将它们精心编成两条粗大的辫子。

劳作或奔走,它们就在母亲肩上,在田边或地埂,在蜿蜒的村道上,一晃一晃地荡着秋千,像极了母亲当年的身影:活泼,轻盈,欢跳。

后来,父亲曾不止一次对我们说,你母亲每次洗头,都是蹲在井边,用一大盆水,将头发漂着,用皂角荚浸润。这让我总禁不住想象,在那些岁月里,这该是怎样一种风景:黑发披垂下来,该是多么闪亮的瀑布,而当它们飘扬,也该是微风柔柔拂过湖面的感觉吧。苦难的岁月,艰辛的生活,把母亲磨砺得那么粗糙,泼辣,强悍,唯有那一头黑黑的秀发,似乎远离了生活的困厄和挫折,一如既往地,在乡村里柔顺着、飘拂着。

然而,自几个妹妹依次出世后,母亲就不再蓄发了。她剪了便于梳洗的短发。早晨起来,只需用手蘸水,略微抿抿,再蓬松凌乱,也变得顺溜了。贫困,劳累,鸡鸭猪狗的忙乱,养儿育女的繁杂,使她早早告别了年轻和爱美的心境。像她的头发一样,母亲提前进入了枯涩的中年——而那时,母亲还不到30岁。

现在想来,母亲那时实在太操劳了。从我知事起,家里家外,大事小事,都得靠她奔波,操持。父亲一直体弱多病,几乎是母亲一个人,撑持着我们的家,撑持着那方遮风避雨的天空。她的一生,始终在为我们操劳、操心。起早贪黑,含辛茹苦。她像母鸡一样,护卫着她的鸡崽。孩子长大后,却像鸟儿一样飞走了,只有节假日才能回家看看。而母亲,仍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她牵挂的心,始终那样悬着,被我们牵扯着,放不下来。

儿子出世后,我常常在想,母亲究竟是什么?

想不出明确的答案。我只知道,那个在下雨的黄昏,在路的尽头,满眼焦灼,静等迟归孩子的人,是母亲;那个把叮咛缝进鞋垫,把牵挂装进行囊,把所有慈爱写在心底的人,是母亲:那个在孩子面前不流泪,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为孩子辛苦奔忙,毫无怨言的人,就是母亲——我只知道,这世上有一个最伟大而最平凡的女人,那就是母亲。而在我懂得爱人的时候,我最爱的人,便是母亲。在我仅有的文字里,写得最多,最富感情的,也便是母亲。我在远离她的地方,通过文字诉说、感叹,但母亲只是默默奔忙,像深井一样沉默。

自读大学后,我在家里待的时间就一年比一年少,离家时,走得也一年比一年仓促。偶尔回家,母亲总是格外高兴,不知疲倦地在菜园、井边和灶台上忙活,为我们做饭,给我们炒菜。在母亲看来,或许这就是最快乐、幸福的事。记得前年春节,早早写信回家,告诉了母亲行期,却没料到,接连不断的事情跟在脚边,弄得我一时半会儿动不了身。待好不容易做完事,回到家中,差不多已是预约时间一周以后。刚进村口,就有乡邻告诉我,你妈天天到街上等你们,把垭口都望矮了。未按期而归,母亲该是如何着急,这我能够想象;但当我带着风尘和一脸歉意,出现在母亲面前,她却只说了一句:“回来了就好。”我所有的歉意,凝为泪滴落下来。

也就是那时,猛然看见母亲头发中间,凛然生出一撮撮白发,像春天黛青的远山阴影里的一抹抹残雪。这不经意的发现,在我心里,不啻一次剧烈的山崩或海啸。

近年来,母亲常说,她眼涩了,手钝了,缝东西时,穿针都很困难了。而我记得,母亲的手脚,曾是全村里最快的,母亲的针线活,是全村最出色的。无论她缝制的衣服,还是衣服上打的补丁,都会惹得别人夸赞。小时候,每年春节前,母亲都要给我们几姐妹做鞋。那时,她的眼睛明亮如镜,她纳的鞋底,针脚又细又密,鞋帮和鞋底,都有好看的花纹。可是现在,她却连穿针引线都感到困难了。

“本来想给孙娃做两双鞋的,眼睛看不清了。”母亲的声音里有些无奈和凄惶。

我听了,鼻子酸酸的,眼睛涩涩的,直想哭。为母亲的苍老,也为自己的粗心。虽然我早知道,南来北往人自老,白发取代青丝,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但是,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忽略了母亲的变化。每次想到她,浮现眼前的,总是年少时看到她的样子:精神,精明,能干。数十年如一日,母亲一直辛苦奔波劳累,一直为我们提供着温暖和关爱。那样的自然而然,让我们以为,她会一直如此。让我们一点儿也没觉察到,她会一年比一年老;她的皱纹,会一年比一年密;她的头发,会一年比一年白。也许,我是真的太大意了。连七岁的儿子都知道,世界上一去不复返的东西是时间,我怎么就没在意呢?

就像那口沉默在屋后的井。那井水,一直那么清澈,纯净,一直那么源源不断,让我们从没想到,它也会有枯竭的一天,也会有再不能让我们汲饮的一天。

记得,读过台湾诗人琼虹的一首诗,叫《妈妈》:“当我认识你,我十岁/你三十五。你是团团脸的妈妈/你的爱是满满的一盆洗澡水/暖暖的,几乎把我漂起来……等我把病治好/我三十五/你刚好六十/又看到你,团团脸的妈妈/好像一世,只是两照面/你在一端给/我在一端取/这回你是泉流,我是池塘/你是落泪的泉流/我是幽静的池塘。”

或者,对我们而言,母亲就是那不停地供我们汲饮、滋润着我们心田的一眼井。

女儿掉进了游泳池

[美]杰伊·斯图勒

1986年10月的一天清晨,阳光温暖地照耀着,在离洛杉矶不远的埃尔·米拉吉沙漠地区一座宅院里,残疾母亲辛迪·邓洛普正看着自己17个月大的女儿凯拉,她正和欢蹦乱跳的长毛狗克罗斯在游泳池边玩耍。

这时,电话铃声响起来。辛迪转动着轮椅走向最近的电话,那电话就安放在院子拐角处的车库里。她因为几年前遭遇车祸,下半身已经瘫痪。她转动轮椅到车库接电话,才知道是一位邻居打电话跟她聊天。

刚聊了两句,辛迪就听到从游泳池传来几声水响。她想:“这一定又是克罗斯下水了。”因为这条狗每天都要跳进水池几次。但是水声停了,狗却在狂叫,她立刻感到不对劲了,狗下水会一直扑腾,也不会狂叫不止。她立即挂上电话,转着轮椅绕过院角直奔游泳池。

刚转过院角,她就吃了一惊,她看见女儿凯拉已掉在水池里,正脸朝下漂浮着,发狂的克罗斯正沿着池边来回奔跑大叫,似乎想抓住水中的孩子。

看到这一幕,辛迪几乎被吓得昏了过去。她的丈夫罗恩在上班,他工作的地方到家里要有90分钟的路程,她家距离最近的医院有25英里,离最近的邻居也有半英里远。当时她就想到,没有人会在短时间赶来帮她。她快速转动轮椅冲向水池。她此刻只有一个念头:“我要自己救出孩子。”

辛迪会游泳,那是在夏天她为了治疗身体而学会的,但每次都是丈夫罗恩帮她进出水面,因为她缺乏足够的力量来调动自己麻痹的下半身。女儿凯拉此时正漂浮在离池边很远的地方。

没有时间停下轮椅了,也没有办法从池边到达凯拉身边。辛迪现在能做的,就是不停地转动着轮椅,直奔水池。

当辛迪的轮椅冲进水里的时候,她立即沉了下去。冰凉的池水,使她立刻感到呼吸困难,但她奋力地用手划水,迫使自己的眼睛盯着漂浮在25英尺外的凯拉。她很快划到凯拉的身边,一只手抓住孩子的胳膊,另一只手推着她游向池边。凯拉的身子翻过来时,她看到孩子嘴唇发紫,眼睛紧闭,呼吸已经停止了。

辛迪将凯拉推到池边,想将她推离水面,可是她的双腿不能踢水,她只能靠一只手划水,不知不觉地她又沉到水下,离开了女儿的身体。

她咬咬牙,又重新划过来,深深吸了一口气,双臂插到孩子身下,然后用指甲紧紧抠住池沿,再用自己的头抵住孩子,用头把孩子往上推。孩子的半个身子刚离开水面,可是她因用劲而使水淹没了头顶,孩子又从她头上滑落了下来,再次掉进水池中。

辛迪再吸一口气,又试了一次,她又失败了。她快速地又试,到了第三次,她有了经验,把头绷得直直的,右肩也抬得更高一些。当她再将孩子往上推时,她感到孩子在往上滚,接着滚过她的手,一下子滚到了池边的地上。

辛迪用胳膊扒住池沿,让身体紧靠池边,随即给孩子做人工呼吸,一次、两次,可是什么反应也没有,她绝望了。这时她想到几年前自己在撞车后挣扎的情景,她给孩子再次做人工呼吸。女儿终于有呼吸了,水也吐了出来。孩子先是咳嗽,接着喘气,最后开始哭了。

同类推荐
  •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
  •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反映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变化研究的成果,该书从语言的历时变化出发,既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一脉相承之处,又重点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的变化,总结出了古代汉语语法有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些特殊现象,融入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流”和“变”的研究心得。
  •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 煽

    本书为随笔集。书中收入了海岩关于做人、处世、谈情及成功的的文章,配有图片。
  • 我和我的洋弟子们

    我和我的洋弟子们

    本书记述了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何杰教授在长期的对外汉教工作中,和她的洋学生之间发生的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晨珉曙光

    晨珉曙光

    暂时还没有,趁现在我还有灵感,所以先发,嘿嘿!别打我=_=上面的大人们,不给过审核不人道,不科学!!!
  • 元气小少年

    元气小少年

    身为穷家子弟的唐枫,被天河镇最衰落的门派御剑派门主吴迪收留入派,并决定在四个月后的武道赛中制胜。可天赋极差的唐枫又怎能制胜天河镇呢?一次奇遇令他的人生从此颠覆,从此开启了武修之路。
  • 斗破苍穹之逆转苍穹

    斗破苍穹之逆转苍穹

    萧炎在双帝之战中战胜了魂天帝,而战斗从未停止,也从无止境,萧炎也知道如此,为改天择命,他再次踏上路途来到了新世界,在新世界(大千世界)萧炎发现了自己的身世与各种不可思异的,惊人的现实,在这个探索过程中萧炎也遇见了新的伙伴,而新的征途才刚刚开始,未来还要与伙伴们一同探索……
  • 杜鹃花又开

    杜鹃花又开

    一次短暂的假期打工,在两个人心中都留下来深深的烙印,由于两个人的各自顾虑,匆匆相聚又分离,多年后再见,又会怎样···
  • 公子如此傲娇

    公子如此傲娇

    公子如此傲娇,引无数美女竟折腰;公子如此撩骚,引无数士子要发飙;公子如此妖娆,引无数英雄狂挨刀;公子如此清高,引无数官人变骚包;本是让人既愉快又难舍的西藏毕业旅行,一股诡异的龙卷风却把二十一世纪那个青春、张扬、帅气、搞怪的李瑞文刮到了十六世纪的明朝。此明却又非彼明。文哥哥很无辜,文哥哥很无奈,文哥哥扮书童,文哥哥装才子,文哥哥便是那个傲娇的翩翩佳公子。
  • 流年,逆风

    流年,逆风

    白纸染了污渍,我们不在年少;青春随风而逝,我们已经长大;流年没了影子,我们回忆故事。一本随笔。
  • 命中注定的缘分

    命中注定的缘分

    欧阳雪,一个腼腆害羞的女孩,在大学中,遇到了几个不同类型的男孩,可是她爱的只有江亦辰一人,在被爱和爱别人之间,她,最终会选择哪个呢......“瑞哲学长,谢谢你的关心,下午我让小颖陪我就好了,不劳你挂心了。而且我的名字叫欧阳雪,所以以后,为了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请瑞哲学长还是叫我全名吧!”何瑞哲无辜的说“我听她叫你小雪啊。”说完指了指旁边的蓝小颖。“她是我好闺蜜,自然是可以这样叫的,而你,和其他同学一样,只是我的学长而已。”...“同学们,今天有一位新同学要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同学的到来。”一个一身穿着牛仔,下面穿着一双红鞋子,留着火箭头的男孩进来。
  • 蚀日剑诀

    蚀日剑诀

    剑,分许多种,铁剑、木剑、石剑,每一位剑客都有一柄属于自己的剑!拔剑的方式亦有千万种,冲霄一怒为红颜,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亦或是为财?为权?或许只是为了生存。。。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萌妹观察日志

    萌妹观察日志

    下樓扔個垃圾都能撿到隻古裝女孩,這命運真的...太可怕了!妹子,我以兄長的名義命令你,不可以在市中心御劍飛行!即使你煉再多的丹藥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