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认为,根据岛上当时的人口状况也不可能完成此项工程。美国的一调查组用碳14法对遗迹进行了测定,表明这一工程是在距今约800年前,即公元1200年前后完成的,公元13世纪是萨乌鲁鲁王统治波纳佩岛时期,所以调查组设想环绕该岛的南·马特尔遗迹是作为王朝的要塞兴建的。可是王朝创始于公元11世纪,在经历了200年的兴盛后就灭亡了。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怎么可能完成如此艰巨的工程呢?
于是,有人提出了第六大陆文明的假说。1868年,驻印度的英国军官却吉伍德从一位高僧珍藏多年而又从未向外透露的几个泥塑板上破译出了其中的记载:远古的太平洋上存在着辽阔的第六大陆,它包括东到夏威夷、西到马里亚纳群岛、南到波纳佩岛和库克群岛的广大区域,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距今约5万年前,文明发达,技术先进,昌盛一时,在1.2万年前因大地震而沉陷海底。这与中国的《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奇肱国的记载不谋而合。中国古籍记载奇肱国离玉门关2万千米,那里的人能制造、驾驶飞车,随风游行四方。因此,却吉伍德认为,现今南太平洋上的无数岛屿是第六大陆的残骸,而南·马特尔遗迹就是泥塑板上记载的第六大陆文化中心的七城市之一——罕拉尼普拉。
但是,长年从事波纳佩岛与第六大陆文明关系研究的詹宁不同意却吉伍德的观点,认为第六大陆的真正文化中心是在现今夏威夷岛东北五六千米的地方。他认为,泥塑板上记载的是古印度的历史,文中所描述的当时已有像今天的飞机一样能在空中飞行的机械,与古印度梵语叙事诗“摩呵婆罗多”中的记载相似。他认为第六大陆的文明和科学与今天的科学不同,有控制重力的能力,即掌握了反重力技术,今天印度瑜伽行者能使身体漂浮在空中的能力也属于第六大陆文明之列。
由此,美国反重力工程学专家戴维认为通过反重力工程学的研究,也许可以揭开南·马特尔遗迹之谜。并根据由爱因斯坦统一场论导出的和研究UFO所谓的音叉装置提出的声共振作用产生反动力的假说,企图以此来说明南·马特尔遗迹巨石建筑的巨石是用反重力控制法空运来的。他还指出阿波罗计划的登月舱装着火箭只是为摆脱月球的重力,是一种军事上需要的伪装,而与此同时,也使用反重力装置。那时,第六大陆文明高度发达,传播四方,因此,古老美洲的种种神秘建筑可能与第六大陆文明的飞车、反重力技术等有关。
反重力的科学认识
那么,到底什么是反重力呢?
反重力就是排斥物体的力,是同重力相对而言的。众所周知,有了万有引力,才有了自由落体的完善理论。但是近年科学家们的一些实验对此提出了挑战。
着名物理学家费希巴赫根据对K介子衰变速度在接近光速时其延长寿命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预言的要长的研究,又做了大量自由落体的实验,提出了反重力的概念。他认为,反重力与称为超荷的粒子结合,这个排斥力也许与原子内的中子与质子的总数成比例。这就意味着从9米高处落下的羽毛比同样高度落下的铅球几乎早十亿分之一秒落地。理由是,铅球有更密集的质子和中子,具有更大的超荷。由这个超荷产生的反重力使物体远离地面,致使铅球的落下稍为推迟。这是现代物理学家的理论认识。
学者们认为,第六大陆文明已经认识了反重力,就像人们在19世纪认识磁力一样。今天,电磁担当了磁悬列车、火箭、电话、激光等技术的中枢,而这在100年前则是无法想象的。掌握了反重力技术,像建造美洲古代建筑这样复杂的工程就易如反掌了。
新知博览——反重力推进的奥秘
所谓反重力推进,其实是一种超常规动力推进技术。凡能直接靠作用力或反作用力原理达到的抗重力或动力推进的装置技术(如火箭和喷气式飞机采用的喷射推进、直升机的螺旋桨推进、磁悬浮列车靠电磁力实现的动力牵引等),都不属于反重力推进。通常反重力推进的基本原理是依靠飞行器自身所形成的逆向引力场,从而抵消或阻绝外部环境的引力场而获得推力的。
从物理角度来看,要实现最基本的反重力推进,关键在于突破电磁力与重力的转换机制。也就是说,反重力推进技术是必须建立在统一场论的基础上的。各种类型的反重力技术都必须满足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必须使封密系统(或装置)内的作用力实现对外做功——即实现力突破屏障对外进行“传输”。这种方式就不同于现代所有的常规动力装置了,也不同于直接依靠作用力或反作用力进行动力推进的做功方式。
而质量虚化隐形的反重力类型,就更属于超常规又超空间的最高层次的反重力技术了。它是物质以结构信息能量场的形式变换的一种隐形技术。当物体由三维实体转换到该物质的结构信息能量态时,质量的含义就会消失,一切经典力学在这里也会失效,该物体的三维空间概念也会消失,物体将隐没。此时,物体仅以特定的结构能量场形式,以零功耗,滞留在空间当中。物体隐形后,可实现非经典的特殊、特定的时空迁移,且可让隐没后的物体重新回到经典常态。
基于反重力推进技术发展出的反重力飞行器,不仅能够自由进出地球大气圈,还能在任何环境瞬间加速高达10马赫,在超音速飞行下可作90的转弯,瞬间在空中保持静止;同时,还可以自由进出空中与海底。换句话说,这种飞行器可以一举汰换掉所有现今人类在太空、地表与海底的各型载具。
能自我修复的塑料
迄今为止,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易老化、寿命短,因此,开发不易老化的塑料也成为当今材料学的重大课题。
制造抗老化的材料一直是科学家的目标,就拿塑料来讲,尽管做了许多改进,但现在日常看到的塑料的寿命至多也就10年,而由强度很小的物质构成的人类寿命却有百年左右。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我们人体能够一边自我修复,一边继续生存。受此启发,科学家也将生物自我修复的机理移用于人造材料。科学家认为,如果材料果真能自我修复,今后的产品将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美国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一种能够自我修复内部“劳伤”的全新塑料。这种物质是设计用以填补表层破裂处的一种塑料,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需要氧气,有趣的是一旦修复完了,它竟然还能“排泄”。据说,这种全新的塑料产品已经问世。
塑料强度的奥秘
世上的塑料大体上有三类,即“通用塑料”、“工程塑料”以及“超工程塑料”。其中,通用塑料有聚苯乙烯、聚乙烯以及氯乙烯等,它们大多用于制造日常生活用品,寿命为5~6年;工程塑料则有聚碳酸酯、聚酰胺和聚氧化甲烯等,一般用于制造汽车的零件、电子产品,通常价格比通用塑料高,寿命约为10年左右;超工程塑料仅在特殊环境下使用,价格昂贵,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用品,其使用寿命可达100年。
我们日常使用塑料往往短寿命,至多在10年左右。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塑料内部会出现“劳伤”,这与材料老化有关。
那么老化是怎么产生的呢?塑料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化合而成的纤维状高分子。这种高分子纤维之间络合在一起,使塑料具有固体一样的强度。普通的塑料里每一条纤维大约有7处络合在一起,这使塑料在使用时具有安全强度。而纤维被切断后会导致塑料老化。这是太阳的紫外线或人类使用时施加的外力造成的。如果络合在一起的纤维正中断开,那么一条纤维就变为二条,这个反应过程被称之为塑料的老化。
不知您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一直在太阳下的塑料桶灌满了水,刚想提起来,却发现提手与塑料桶之间突然断开了。其实,这时的每条纤维都已有多处断裂。塑料的老化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越来越越严重。为此,制作人员掺入了一些紫外线吸收剂,以抑制老化,或在制品外表涂上油漆以抗老化。尽管如此,塑料仍未停止老化的步伐。
科学家研制的“自我修复塑料”是再自发地接上断开的高分子,以消除老化。当然这并非是说可以无限制延长寿命,但与普通的塑料相比,它的老化进程较慢,使用时间也明显延长了。
“橡皮膏”与“修补剂”
1997年诞生了一种叫聚苯醚的工程塑料,这是科学家首次开发出来的自我修复塑料,成功的关键是开发了为应急处理伤口用的“橡皮膏”和治伤口的“修补剂”。
修补的原理非常简单,首先假定负分子络合的电子在某些外在因素作用下错开,导致高分子被切断,出现自由的电子,老化由此揭开了序幕。此时,预先置入的修补剂会向这个自由电子靠近。在聚苯醚,铜可以充当修补剂的角色。首先,铜以2价(缺少2个电子)的状态存在,当它从断开部分得到一个电子后变成1价。这个过程略显复杂,但通过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断的部分就被恢复成原样。
这时,氢起的是“橡皮膏”作用。为了供给氢从而使聚苯醚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可预先在聚苯醚中置入“氢供给剂”,氢会在一旦出现断裂时来到断开部分产生的自由电子处进行结合。
聚苯醚的高分子如果没有氢供给剂的应急处理,内部可能会在各处连锁产生自由电子,这就会使材料遍体鳞伤。
自我修复不可或缺
虽然自我修复终止了,但反应仍在继续。得到电子变成1价的铜,会继续与大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使氧得到一个电子,铜又回到2价,再次获得作为“修补剂”的能力。这时,反应产生的氧离子与“橡皮膏”的氢离子结合,生成的水便成为废物“排泄”出来。通常来说,每克聚苯醚修复产生的水量为几百微克,修补“劳伤”系统的这种有规律循环是自我修复不可或缺的。
此外,科学家还为成功地聚碳酸酯等建立了自我修复系统。聚碳酸酯的修补剂是碳酸钠,这时的排泄物是气味难闻的石炭酸(苯酚)。在材料修复过程中,排泄物的出现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其实通过改进也可不必排泄。例如,在聚碳酸酯材料中加入起回收站作用的物质,具体地说如果放入碱性的微小硅胶,那么石炭酸就将被硅胶吸附,这样就不会向外释放垃圾了。但是,反应生成的物质又将成为另一问题,类似的研究还在进行中。目前,科学家正全力以赴构筑其他塑料的修复系统。
期待全新学科的诞生
现在我们知道,上述材料是铜等触媒在受损伤处完成自我修复的。但塑料是固体,铜等原子或分子真的能到达断裂处吗?虽然有许多研究者认为,触媒不可能在固体中流动到断开部分,但也有专家提出,如果在5~10纳米的区域中有触媒,就可以引起自我修复反应。
很多人认为,在水溶液或气态环境中,自我修复反应才能发生,这个常识使我们对自我修复反应产生了误解。其实,与普通的化学反应完全不同,材料自我修复引起的化学反应涉及到的只有1023数量级的分子,也无法适用“化学平衡”等概念,也许这还是一门全新的科学领域,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
另外,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还发现,自我修复反应首先发生在老化最严重的部分。专家开始将研究方向转移到延伸塑料的寿命上,因为正常来说,高分子断开部分增加,有待发生的反应也增多,但结果却是老化严重的部分优先修复。
2002年以来,多家日本企业为了解决光热条件下电化产品易老化的问题,开发了相应的自我修复型塑料产品。汽车部件在使用这些自我修复塑料后,使用寿命也得到了明显的延长。
人造材料都能自我修复吗
科学家预言,不但是塑料,今后包括金属和陶瓷等一切人造材料,都有可能具有自我修复性,自主地应对老化。虽然以前在材料研究中就有“自我修复”概念,但是从未见过实物。后来,科学家果真制造出了具有“自我修复”特性的实物,并由此开展了自我修复性的深入研究。或许人们不久以后就会把自我修复性视为产品的标准。毕竟,产品的寿命延长也就意味着它们的可靠性和性能的提高。
有效地利用自我修复性,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在资源日趋减少的今天,也算是从另一个方面缓解了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
新知博览——认识生物塑料
生物塑料指以淀粉等天然物质为基础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的塑料。生物塑料的身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到电视机的支架、电脑框体,小到小摆件、厨房垃圾袋等。
生物塑料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自毁型生物塑料、强耐耗性生物塑料和可耐高温生物塑料。
在给人类带来各种方便的同时,化学塑料制品也给人们带来难以想象的麻烦。由于在自然条件下有些废弃塑料不会降解,又会在燃烧时释放出有害气体,因此给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治理的污染。因此,各国科学家开始研制可以自行分解的自毁或自溶塑料,以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把它称作“绿色塑料”。
美国密茨根大学生物学家最早提出了“种植”可分解塑料的设想,他们用土豆和玉米为原料,植入塑料的遗传基因,使它们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利用细菌,美国帝国化学工林公司把糖和有机酸制造成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其方法与生产出乙醇的发酵工艺相似,但用的细菌是产碱杆菌属,能把喂食的物质转变成一种被称为PHBV的塑料。就像人类和动物积存脂肪一样,细菌积累这种塑料是作为能量储存。当达到它们体重的80%时,细菌积存的PHBV就用蒸汽把这些细胞冲破,把塑料收集起来。PHBV具有与聚丙烯相似的性质,这种材料在废弃后,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下也是稳定的,但在有微生物的情况下,它将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耐耗性强塑料坚硬、重量轻、环保,可以用来生产汽车门、船壳、婴儿保育器等。普通塑料的半衰期为数千年,此计划研究的塑料原料采用的是植物,是一种无害的合成塑料,也是第一次利用可再生资源制造结构材料和产品,其半衰期很短。现今,自然纤维只有填充成型短纤维和压缩成型的垫子纤维两种,但这两种都不能为制造结构部件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硬度。向自然纤维纱注入粘性热塑树脂会很困难,因为它通常都是拧在一起的。这个计划将经过加工的麻纤维和亚麻纤维要纺成连续的纤维,再织成高性能的纺织物。把这些纺织物与自毁型生物塑料如聚乳酸结合,然后通过真空袋成型和压缩成型使之成型为各种部件。最后还要进行表面处理,加强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粘合。
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塑料,可耐高温生物塑料的耐热性大大提高,热变形温度超过100℃,在一次性餐饮用具、一次性医疗用品等一次性器具,电子器件等产品的包装,以及农用薄膜、农药及化肥缓释材料等农用领域可广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