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5400000011

第11章 历史翻开新篇章(1)

我是受命于上帝的,不到达印度誓不罢休。

——哥伦布

(一)

1492年10月7日,船员们远远望见地平线上出现了陆地,实际上是又一次被海上幻境欺骗了。这一天,船队的上空出现了一大群鸟儿,它们纷纷朝着西南偏西方向飞行——这是鸟群从北美东部向西印度作秋季迁飞。

哥伦布认为,船队最好能跟踪鸟群迁飞的路线,而不要完全依靠自己的海图。于是在当晚,他适当地改变了航向。

这一着非常成功,他的确是循着最短的路程向最近的陆地前进。现在,船员们的心里都很高兴,他们每晚都趁着满月仰望着鸟群飞翔。到了10月10日,信风加强,使得船速达到七节。11日,风力相同,船队又遇到了强大的顺流。

眼下,陆地的迹象,如树枝、绿叶和花朵等,都频繁地出现。事实终于使得船员们都完全信服他们的总指挥的决断了,反叛情绪和怨言怪语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致渴望在印度海岸登陆。

10月11日傍晚,当太阳刚刚落到清澈的地平线下时,东北信风忽然变成了风暴,船舶开始以九节的速度向前飞行。但是,哥伦布禁止水手缩帆,因为他许诺前进的时限已经到了。他以海洋统帅的身份发出信号,命令每个人都要特别警惕的注视前方。

在这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晚,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月亮迟迟地出现在天边。可是,海里却浪涛汹涌——这样的浪涛,船员们在整个航程中还是第一次遇到。

船员们满怀期待,又焦急又担心;而哥伦布却处之泰然,心情平静。他相信,现在上帝正准备把应允给他的印度展示在他的面前了。

晚上10点钟,在月亮上升前的一小时,哥伦布与一个船员差不多同时觉得:他们看到了光——“仿佛一支小小的蜡烛,烛光摇曳,忽明忽暗的”。另外,还有人也觉得好像看到了这个光,不过大多数人却什么都没看到。

过了几分钟后,光完全消失了。这让船员们非常失落,因为他们发现,看到光的现象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过分紧张而引起的错觉、幻觉。

海洋统帅哥伦布也开始不安起来,在甲板上来回走着,以询问的目光望着了望哨。他曾许诺给第一个报告大家所盼望的消息的人,除了国王夫妇馈赠的1万马拉维迪外,还有一件丝的短上衣。现在,是“主的示意”和自己的计算欺骗了自己呢,还是人们不久将用镀金的轿子抬着他——一位热那亚纺织工的儿子,越过大理石的金水桥去晋见中国的大汗呢?

航船继续前进着,激起一阵阵的水花。在月色的照耀下,被船头激起的浪花与航船过后在水面上留下的尾迹,都泛着银白色的光。此时,三艘航船都在以最大的速度前进。夜班第六个沙漏时计快要结束了,眼下沙子正从它的中间漏出来。再有几个瞬间,命运就会将沙漏时计翻个边。

沙子快要漏完了,最后一撮沙子便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历史也要开始展开新的一页了。自从耶稣降生以来,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夜晚,会像这个夜晚这样意义重大。

第二天,1492年10月12日,星期五。凌晨2点钟,航行在三艘船最前面的“平塔”号航船上。这时,在前甲板上的一个目光锐利的水手——胡安·德·特里阿纳忽然发现在船的右前方,西边的地平线上,有一个石灰色的悬崖似的东西,正沐浴在灰色的月光中,若隐若现。

德·特里阿纳激动地大声高喊起来:

“快来看啊,陆地!陆地!”

这一次,他们确实是见到陆地了。船员们马上欢呼起来,相互拥抱,在甲板上旋转跳舞。他们卸下炮衣,装上火药,急于要点火开炮,但有人却冷静下来,要求等一等,等到确定是陆地之后再点火。

这时,云雾渐渐降了下来,陆地又变得模糊了。一直在测水深的船员在一旁喊道:

“水深20米。”

随后,船的前进深度越来越浅。最终,马丁·阿隆索·宾松看清了确实是陆地以后,才命令船员们吹号、鸣炮、升旗,以示庆祝。

此时,天色依然很昏暗。虽然已经接近陆地,但岸边的水下布满了珊瑚礁,哥伦布不敢贸然靠拢,便下令卷帆,三艘航船时走时停地耐心等待天亮。

夜色逐渐消退,天空由黑变灰。现在,即使是在晨雾的笼罩之下,也能清晰地看到长长的海岸线了。船队航行到一个小岛的背风面,然后绕道西行,在一个河湾靠近后,才安全抛锚。

这里的海岸边布满了闪闪发亮的珊瑚,哥伦布首次登陆是在一个慢坡上举行的。海洋统帅哥伦布乘着指挥船带来的一只小艇上岸,小艇上的国王御旗迎风飘扬。船长宾松兄弟也乘坐着自己的小艇上岸,小艇上悬挂着他们的远征队旗——白底上缀着绿十字。

上岸后,大家都激动不已,“流出了欢喜的眼泪,跪在地上,抚摸着土地,感谢上帝”。随后,哥伦布站起身来,拔出自己的剑,庄严地宣布以陛下的名义占领这个岛屿,并宣布为这个岛取名为圣·萨尔瓦多。

同时,他还不失时机地命手下随从向他这位“印度国”的副王宣誓效忠。当周围的人亲吻了他的双手时,他认定自己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二)

哥伦布率领的三艘航船驶登陆的小岛,是加勒比海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当地人称之为瓜纳哈尼岛。

“巴哈马”在西班牙语中是“浅滩”的意思。巴哈马群岛包括从佛罗里达海角绵延至海地1000多公里范围内的3000多个岛屿和珊瑚礁。

哥伦布仔细地查看了他的海图,认定这就是靠近日本本岛北面的列岛中的一个。他坚信,只要他们继续向前航行,日本半岛就会指日可到。

在黎明的晨光中,展现在这群西班牙人面前的是一个地势平缓、长度约有十几英里的岛屿。岸上林木茂密,土地未经垦殖,但很明显这里有人居住。

果然不久,船员们便发现岛上有许多赤身裸体的人群。这些人看到他们从未见过的船舶和一些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海外来客,开始时有些害怕,偷偷躲在树林中窥视。但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不久他们就慢慢地向这些来客们靠拢过来,还热情地给这些来客们赠送礼物。

哥伦布本来是想遇到一些老于世故的东方人,结果没想到遇到了这样一些野蛮人。但是,他依然像往常一样,善于利用每种情况。他在10月12日的日记中写道:

不久我便认识到,他们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只是由于我们的温良,而不是由于我们的刀剑才归附于我们神圣的信仰的。因此,我决定以友好的方式取得他们的信任。于是,我送给他们彩色的圆帽和玻璃珠项链,以及一些便宜的小礼物。这些小礼物令他们欢欣雀跃,也使他们和我们很快就成了朋友。

他们游到我们的船边,用鹦鹉、棉线团、木叉以及其他的东西向我们换取玻璃珠和小铃铛。他们也很愿意接受我们的赠品,并乐意把自己的东西送给我们。

但是,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我都觉得他们是个十分贫困的民族,男人和女人都赤身裸体。在他们当中,我只看到一个年幼的小姑娘,其他人大概都不到30岁。他们身材很好,健美壮实,面孔极其讨人喜欢。他们的头发就像马的鬃毛,浓密而蓬乱,额头前的头发短短的,后面是一缕缕长发。

他们生来就像是加纳利群岛的岛民,既不黑也不白。有的人身上涂成了灰颜色,有的人涂了白色或红色以及别的其他什么颜色。一些人只涂了脸,另一些人涂了眼睛和鼻子,有的人还涂了全身。

他们都没有携带武器,也不认识什么武器。当我把剑拿给他们看时,他们由于无知竟然握住了剑刃而把手割破了。他们没有铁,所以他们的矛也都不是铁制的,而是用鱼的牙齿或别的什么锋利的尖锐物做的。

总体来说,他们体魄健壮,动作优美。

我看见他们之中的几个人身上留有伤痕,当我借助手势问他们这些伤痕是怎么来的时,他们也用手势告诉我,是邻近各岛的人经常来攻打他们,要俘虏他们,他们是在被迫自卫时受伤的。

我相信他们的话,而且至今也认为,大陆上的人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奴役岛上的居民。他们必定是有良好而忠实的仆人,而且素质优良。我确信,他们很容易了解并重复我告诉他们的话;我也相信,他们可能很容易就归顺于基督教,因为他们似乎不属于哪一种宗教。如果陛下愿意,我将在回国时带6名男子献给国王陛下,让他们学会我们的语言。

哥伦布显然认为自己已经到了“印度”,所以他就把这些人都称为“印度人”。从这时开始,说各种欧洲语言的人就把美洲本地人称为印度人,即印第安人。这也是印第安人名称的由来。

其实,当哥伦布到达新大陆时,土着居民在这里已经生活了成千上万年了。据估计,当时有700余万人生活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一带,另有1000万人生活在南美,还有100余万人生活在大陆的边缘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美国。

哥伦布在到达巴哈马群岛时,群岛上生活的居民为大安地列斯群岛的阿拉瓦克人,即西班牙殖民者们所称的泰诺人。泰诺人是从南美大陆迁徙而来的,定居在巴哈马群岛、古巴和牙买加一带。他们所用的语言也属于阿拉瓦克语系中的一个支系。他们会烧制陶器,会编织篮子、鱼网,纺织棉布,还会使用尖棍挖掘土地种植玉米、棉花、薯蓣、烟草等。这里民风淳朴,居民们个个都性格善良。

这些土人都是自然之子,哥伦布在自己的《航海日记》中还写道:

他们邀请你分享他们所有的一切,尽量向你表示真心诚意,仿佛想要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你一般。

由于将这些人当成了印度人,哥伦布犯了一个错误,但同时他又是这个错误的受益者。哥伦布认为,印第安人奇特的脸谱最有力地证明了他们已经到达通向日本和大汗天堂的门槛。他写道:

他们的鼻翼上挂着的金子一定是当地产的,但是,我不想浪费时间让人去寻找黄金,因为我力求让人们相信,我能够登上日本岛。

同类推荐
  • 舒伯特(名人传记丛书)

    舒伯特(名人传记丛书)

    他对音乐执着追求,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时常陶醉于创作之中。他虽然一生总是遭遇困境与贫乏,但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之作,他谱写的一曲曲乐章都是旷世名曲。本书生动客观地讲述了音乐巨匠弗朗茨·舒伯特短暂又充满传奇的创作生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韧顽强的精神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 泰戈尔

    泰戈尔

    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泰戈尔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代文化巨人。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种戏剧,还有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著和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是位造诣颇深的音乐家和厕家,曾创作2000多首歌曲和1500多幅画,其中歌曲《印度命运的创造者》已被定为印度国歌。一起来翻阅《泰戈尔》吧!
  • 永乐大帝朱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永乐大帝朱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朱棣善于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在就藩北平的十九年中,他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为了网罗人才,他不惜放下架子,以朋友之情礼遇,甚至割爱将镇藩之宝东珠送人。对于铁铉、方孝孺、景清几位闻名天下的大儒,朱棣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尽管遭到过他们的拒绝和奚落,他照样表现出了相当的耐心和真诚,他要让天下的读书士子看到自己的求贤若渴之心。在这方面,他是成功的,否则在他篡位之后,就不会有上百位的前朝骨鲠之臣自愿为其所用,包括分外傲慢的大才子解缙。
  • 解码赵泰来

    解码赵泰来

    《解码赵泰来》主要内容包括:匆匆过客故人缘,直笔人戮赵秉钧,“出世人世”伍廷芳,“革命圣人”朱执信,“晚节不保”郑孝胥,生于寒露不逢时,“哑巴”童年不言愁,动荡岁月倍寒心,非法探亲过香江等。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抗战之钢铁咆哮

    抗战之钢铁咆哮

    驾巨舰,炮轰东京;驭铁流,生擒天皇。2011年,华裔商人王飞在色列遭遇恐怖袭击,幸运脱险后,却因身上佩戴的一枚祖传铁十字勋章而被摩萨德情报局调查,结果竟然发现这枚勋章就是开启超级三体战列舰“闪光铁锤”号的钥匙!各种情报表明,日本人已经利用最年轻的黑洞活动带着数艘超级战舰回到了二战时期,于是,被系统中枢默认为指挥官的主角临危受命,和超级三体战列舰“闪光铁锤”号一起穿越到了1937年,以挫败小日本改写历史的阴谋。钢铁也会为正义而咆哮!
  • 邪王假寐:盖以诱妻

    邪王假寐:盖以诱妻

    初见,只是为了她手中的银子。没有再见,只有永见。某男单手撑着头靠在床上,紧皱眉头,某女小心翼翼地靠过去,正要试他有没有发烧,某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某女扑倒,黑夜中某男的嘴角上扬....
  • 护花狂少之美人如云

    护花狂少之美人如云

    古武加异能,怎么干都行!我喜欢的,管他校花警花护士花,都要守护她;我讨厌的,管他校霸恶霸巨无霸,统统放倒吧!
  • 重生之被宠无奈

    重生之被宠无奈

    由于没人看QAQ我只好创建新作了QAQ同志们再见
  • 最后一次沉沦

    最后一次沉沦

    哲学系玉树临风的大教授程晓冬与公管系女生叶依然在哲学的世界相遇、相知、相恋......不同的人生经历,相似的心路历程,让他们成为彼此“懂得”的人。命运多舛的叶依然在历经人生诸多不幸遭遇之后,依然坚持着“斗士”的生活,他与程教授的恋情历经疾病、情敌、依然的放弃几经周折,在人生的绝境之地,她终于超越被覆灭的命运,得到生命的觉醒。
  • 血炼武道

    血炼武道

    武道天才叶天遭家族小人陷害,丹田被毁,其父横死,受尽侮辱和折磨。一朝崛起,以血祭武,以血祭剑,斩仇人,破命轮,立于武道之颠,成就神皇之境。(加油~)
  • 有狐青丘至

    有狐青丘至

    曾有人这样问她,“做这些到底值不值得?”“这世间事哪有什么值不值得?”
  • 回到原始之巫女寻爱

    回到原始之巫女寻爱

    21世纪的“贤妻”黎云为了寻找被神秘光束卷走的丈夫,来到了异世大陆的原始社会。又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一个小部落的巫女,由此展开了一段丰富奇妙的旅程……
  • 青云独步

    青云独步

    去他的伐天证道,道有千万我取其一:得三两知己尝尽天下美酒、拥一红颜品味世间百滋味、让这世间上再没有任何事物能拘束自己、逍遥自在足矣我道如此
  • 王俊凯只对你宠爱

    王俊凯只对你宠爱

    这是一本关于王俊凯和女主夏初涵的甜文。虽然是假的,但是希望你们好好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