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代表谁的利益
工党取得大选的胜利,布莱尔当上英国首相,这是人们早就预料到的。然而,布莱尔能否领导工党象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那样来个几连冠,或者取得象1945年那样的成就,人们还不敢做出预言,因为工党现在看起来虽然比较有力量,但它有其先天难以克服的弱点,这些弱点制约了工党的发展和作为。最首要的一个弱点就是它的政治定位,在这一点上,它处于两难的境地。
英国工党是工会创建的党,是工人运动的产物。对工党的阶级基础和性质,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有人坚持列宁的说法,说它是改良主义的资产阶级政党,也有人认为它是改良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考查工党的阶级基础和性质,必须把它放到英国社会、政治现实环境中去,必须同其竞争对手——保守党加以比较,还要同时代及工党自身的变化联系起来。在工党走向“现代化”之前,同保守党比较起来,在如下几个能够反映党的阶级基础的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首先是党的起源。党的起源和历史是反映该党阶级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毫无疑问,工党是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英国工人运动的产物,是工会和一些社会主义组织缔造了它。它产生后便成了英国工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致力于社会改良运动。而保守党则起源于英国议会中的一个派别,是议会中激进与保守两派斗争的产物。在保守党的前身——托利党形成时(17世纪80年代),它是代表当时的保守势力——土地贵族的利益,而它的竞争对手——辉格党则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而土地贵族的力量变得相对弱小。这时,议会必然地越来越关注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作为议会两党中的一党——托利—保守党也必然要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资产阶级,向资产阶级靠拢,否则它就无法在议会中立足,更不可能在议会斗争中战胜对手。一直到90年代,有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保守党人同工商界的头面人物及一些财团有着密切联系,尽管这种联系是非正式的;相比之下,工党则同工会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工会无疑是工人的群众性组织,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其次是党员队伍。党员队伍的构成更能体现党的阶级基础。保、工两党党员队伍的构成特点有个明显的对照。对两党来说,议会中的党员都是党员队伍中最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后座议员。从历史传统看,议会中的保守党人多数来自于英国社会的中上等级。因此,他们本来就是有地位、有权势的人,议员的身份并没有使他们的地位和权势有所改善。他们普遍地有着高贵的出身、良好的教育,并被人们所注意。而工党人士,虽然也不乏有和保守党人同样出身的人,但绝大多数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工党议员都出身卑微。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经过努力使自己成了名流,而且有的人还养成了在工会运动中发号司令的习惯,但这不是主流,也不具有典型性。直到本世纪70年代中叶,在衡量、比较两党个人党员的差别时,上述的那种鲜明对照仍然清晰可见。英国著名政党问题研究专家杰克·布兰德在1992年时写道:“甚至在今天,当一般的工党党员受过更好教育并且在甚至同自已的领导人的争辩中非常自信地持着自己的观点时,他们的保守党对手无疑地都有更好的职业和教育背景。”“一般保守党后座议员的社会出身和先前的职业仍然明显地高于一般工党后座议员。”“在目前的议会中,73.1%的保守党议员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 而工党议员只有57.6%。更有意义的是,有62.7%保守党议员毕业于条件优越的私立中学, 而工党议员只有12.7%。”1 总之,尽管保守党党员中出身卑微的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工党中这种人相应减少,两党党员队伍的社会背景仍然有很大差别。
第三是选民。选民的倾向性也可以反映出政党的阶级基础。一般情况下,在选举中,尤其是大选中,某个人把选票投给某个党就表明此人支持该党。两党比较起来,保守党的选票主要是来自于富人,而工党则更多地得到穷人的支持。比如,在本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 保守党仅能吸引1/3的工人阶级选民,而有3/4的中产阶级选民支持保守党。1970年大选中,选民构成定势仍然如此,有79%的中间等级, 59%的中下等级, 35%的熟练工人和33%的非熟练工人及社会福利依赖者把选票投给了保守党。到了1983年大选时,上述的选民构成定势仍无大的变化。有69%的中上等级的选民投保守党的票, 而只有7%的人投了工党的票。相反,在不熟练工人中,有47%投了工党的票, 只有30%支持保守党。
选民的倾向从两党力量的地域差别上也能体现出来。保守党所得选票绝大多数来自比较富裕的英格兰东部和南部,而相对落后的苏格兰地区和穷人较集中的伦敦市区则是工党的天下。
第四是党的财政来源。从哪里得到财政资助也能体现政党的阶级基础。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把钱资助给他所不支持的政党。在获取财政资助的方式和渠道上,英国议会两党也形成了鲜明对照。工党主要依靠工会的资助。例如,据1953年工党全国执行委员会在党的年会上的报告,到1952年底,工党共收入30万镑, 其中12.6万镑来自于工会缴纳的党费,只有2.7万镑是来自于各选区党组织的党费。而保守党的财政来源则与工党大不相同。在1948年以前,保守党仅仅从几百个富人那里得到资助, 而且在财政事务上采用秘密的政策。关于党的中央总部在财政支出、收入、需求等方面的情况,选区党组织官员、议员、议员候选人和普通党员都一无所知,而且也毫不相干。弗烈德·伍尔顿勋爵(二战时出任保守党的食品大臣, 后成为保守党的核心人物之一并领导主持了保守党的财政制度改革)在1947年的保守党年会上警告说: 保守党不应该只是富人的党, 党不能仅仅满足于从有钱人中吸纳议员候选人。1948年,保守党在财政制度上作出重大改革,规定:任何人在向选区党组织捐款时每年最多不得超过25镑;议员每年不得超过50镑。固然,这一改革对保守党有重大意义,它使党的群众基础有了极大的扩大。但是,两大党在财政来源上的差异仍是很明显的。工党对选区党组织每个党员的认捐额规定了一个最低限,1953年是6先令(1先令=1/20镑), 1993年是15镑, 确实有困难者可交5镑。而保守党却对认捐额规定了最高限。奇怪得很,在当今世界,极少有政治组织拒绝其支持者多给它钱的。
第五是党的政策。更能体现政党阶级基础和倾向性的是政策。尽管我们很难在工党政府的政策和保守党政府的政策之间截然划出一条线,因为任何一个党上台执政都必然照顾到全体选民的利益,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找出这两种政策的不同倾向性来。没人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是工党而不是保守党二战后在英国建立起了福利制度。很难做出这样的假设:如果保守党在1945年上台它会干出工党所干的事情来。尽管保守党在50--60年的几次执政期间继承了工党的政策, 但是到了70年代, 福利政策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遇到麻烦时, 是保守党比工党更快地放弃了这些政策。在英国, 如果你同任何一个比较关心政治的人讨论税收问题时,你都会被告知:每一个政府都要向人民征税, 但是保守党政府总是向全民征税, 而工党政府则主要是向富人征税。可见工党是尽可能地杀富济贫, 而保守党则是极力维护富人的利益。
最后是党的纲领和理论。最能直接而又明确地反映党的阶级基础和立场的是党的纲领和理论。保守党的理论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保守主义也不是铁板一块式的统一体。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的保守主义流派迄今为止都是在坚持着伯克的信条,以伯克的思想为基础。特别是象迪斯雷里这样的议会政治家所建立的流派。伯克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如果变革有必要的话,那必须是逐步的、缓慢的和渐进的。而工党的费边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理论虽然也主张逐步的、渐进式的变革,但却同保守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工党的改良主义的前提是对现存制度的批判,认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应该改变,但不能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而是逐步改良。工党的奋斗目标是通过改良建立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无阶级社会。而保守主义的渐近式变革的前提是对现存制度的承认,认为现存社会制度是合理的,要尽力维护它,变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要极力让这种变革对统治阶级利益的损害达到最低限度。在英国,这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是十分明显的,撒切尔夫人任首相后,就曾宣称要在英国消灭社会主义(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它把60-70年代困扰英国的“英国病”的病源归于工党政府所推行的民主社会主义政策。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说英国两大议会政党的阶级基础是不同的:保守党的阶级基础曾经是土地贵族,后是大资产阶级,而现在则是垄断资产阶级;而历史上的工党,其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自50年代以后,西欧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的性质都在发生变化,由工人阶级政党向劳动群众联盟的党演变。而英国工党的这一演变过程却比它的兄弟党缓慢的多。然而,正是工党未能随着英国社会和阶级关系的发展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纲领政策及社会关系和阶级基础,才使得它在与保守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形势所迫又促使工党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走向“现代化”,工党的现代化是经过了长达18年在野的磨难、三代领导人的艰辛努力才实现的。
§§§第二节 与工会斩不断的特殊关系
英国工党与工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特殊关系在世界政党中是罕见的。可以说,没有工会就没有工党。然而二者之间在进行合作的同时,又充满矛盾和冲突。
英国的工会最早产生于19世纪中叶,起初多数都是自由党的拥护者。1867年,伦敦工人协会首先作出了向下院选送“劳工代表”的决定。翌年大选时,它派出了3名候选人,但是首次出师无法得胜。1868年全国职工大会成立。这是英国的主要工会组织,也是后来工党的主要创建者。据1980年的统计,职工大会下属109个工会,有会员1,200多万名,占了英国全国工会会员的大多数。
职工大会的成立促进了工会的联合意识,一些工会联合成立了“劳工代表同盟”。它在1874年大选中共提出了13名候选人。结果两人当选,英国首次有了“劳工议员”。以后历次大选中,“劳工议员”的数目缓慢地增加着:1880年3人;1885年11人;1892年15人。名义上“劳工议员”有他们自己的院内组织,宣称对有产阶级两大政党保持独立;但在实际活动中却越来越紧密地靠拢自由党。同时自由党也尽可能地影响和控制工会的代表。而且,工会代表人数过少,没有自己的议会党团,在立法活动中对任何大党都形不成威胁,其作用只是加强了自由党左翼。1886年,著名“劳工议员”享利·布罗德赫斯特甚至参加了自由党政府,任内务部副大臣。因此,这些“劳工议员”被称作“自由党劳工派”。他们由于是资本主义特权的受惠人,因此总是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工人阶级建立独立政党。
上述事实从反面向英国工人运动中的先进分子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应当积级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以启发工人的革命意识,引导工会摆脱自由党的影响,建立工人阶级独立的政党。在这期间,一些社会主义组织在英国建立起来,主要有民主联盟(1881),费边社(1883)和独立工党(1893)。这些组织在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上起了重要作用。
1900年工党创建时,工会在整个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正因为如此,工会与工党有着极特殊的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工党。首先,在组织上,工会以集体名义入党。在1918年以前,工党不吸收个人党员。工党党员在70年代时有680万,其中集体党员(绝大多数是工会会员)约占610万。其次,工会的资助是工党经费的主要来源,工党中央约4/5和全党约一半的财政收入来自工会。再次,在选举上,工党也依靠工会的帮助,工党一半以上的议员由工会赞助,一大部分选票来自工会。最后,在工党的各项重大事务中,工会都发挥着直接的作用,在1993年以前,工会在工党的各个机构中的作用如下: (1)在工党年会的选举事务中,几个大工会的票数约占总票数的2/3以上; (2)在工党全国执委会中,工会代表占有相当大的地位,1993年全国执委会有28名成员,其中工会代表就有12人; (3)在选举工党领袖和副领袖的选举团中,工会占40%的票数; (4)在选举议会候选人的选区一级选举团中,工会也占40%的票数。
可见,工党对工会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有人说工党只不过是工会在政治上的代表,工党和工会本是一家人。在英国,工会与工党素有劳工运动两翼之称,工会为产业翼,工党为议会翼。工会以工党为自己的“议会代表”,通过工党发挥其政治作用;工党则以工会为群众其础和力量的主要源泉。
在60年代以前,工会与工党一直是密切合作、团结一致的。1945年大选后工党上台执政,许多工会代表也随之进入议会和内阁。历来被保守党和自由党绅士们所把持的议会,突然出现了一大批衣着随便,说话带着浓厚地方口音的工会代表。在392名工党议员中,就有120人直接来自工会。由20人组成的艾德礼内阁中,有6人是著名的工会领袖。外交大臣贝文原是英国最大的工会——运输和普通工人工会的主席,劳工大臣艾萨克是全国职工大会的主席,而教育大臣维尔金森则是全国店员工会的领袖。
可是,到了60年代以后,工会和执政的工党很难再维持原有的密切关系了。工党政府要从全国利益角度制定政策,不可能只照顾工会的利益。而工会又不肯忍受工党政府的有损工会利益的政策。二者时常发生冲突和对抗。工会的对抗曾两度促使工党政府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