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石油大亨向天堂走去,然而上帝告诉他接待石油大亨们的天堂大院已经满员,再没有多余的空位容他挤进去。这位石油大亨于是对着大院门口大吼一声:“地狱发现石油了!”大院内的人们蜂拥而出,奔向地狱。上帝惊讶之余邀请这位智者进入天堂,这位大亨却迟疑了,他告诉上帝:“我应该跟着那群人,谣言也可能成真。”说完也朝着地狱奔去。
巴菲特的故事与我国“三人成虎”的寓言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说明了群体意见导致盲从的现象。
群体盲从的现象不仅发生在人类身上,在旅鼠的群体迁徙中,一只受到惊吓的旅鼠跳下悬崖时,其他旅鼠也盲目地跟着它跳了下去。学者们发现“盲从”几乎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与认知无关,有时认知对它丝毫不起作用。
群体的盲从特质对于决策者来说未必就是好事。从众效应使企业在短期内谋得利益的事实,仅仅是指那些一时盛行的商业现象,而流动的特质意味着并不能使企业长期获利,同时不利于企业谋划战略性决策。
保健品市场的失败就是最好的例证,巨人集团的利益性产业扩张最终导致全盘皆输。此外,对于新兴企业来说,将很难进入一个惯性的消费市场,从众的盲目性遮蔽了消费者投向这些企业的目光。
发现关键要素:少数派影响
所有的事实都表明群体具有从众心理,所有的证据都揭示从众具备盲目特性,那么,决策者如何将这些大众消费者的眼光从“群体”中吸引过来?
为了适应市场与多数消费者的需求与兴趣偏好,百度开始涉足C2C和IM的技术领域。可见,消费者的从众效应影响到百度的企业战略了。雅虎不仅仅在做搜索引擎产品,谷歌似乎还没有转向“电子商务交易”与“即时通信”的产品业务,还专注于“搜索”产品。百度能打破消费者对于它“中文搜索”的界定吗?百度基于消费市场趋向的扩张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也许谷歌的坚持是正确的。
社会学家一再强调,从众效应是在扼杀社会的创造能力。生活中,要使一个人相信并坚持自己的判断并不容易,这是由于人类内心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寻求认同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牺牲和放弃个性观点。过分的认同使我们丧失创造和创新的能力,而少数派显然是打破正常秩序的勇者。
一致的少数派意见
少数派能够战胜多数派成为主导力量,但必须有前提条件:少数派必须在意见、态度或者决策行为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并且使其具有稳定性。
心理学家通过对阿希实验的反转证实了这一点。在对研究者出示的蓝色和绿色两种幻灯片的识别中,如果少数人一致并坚持认定幻灯片的颜色,比如绿色,那么原本认为幻灯片是蓝色的多数派中,会有部分人受到影响而产生动摇甚至赞同少数派的观点。倘若少数派中有些人认为是幻灯片是绿色的,有的认为是蓝色,那么多数认为蓝色的成员中,没有一个人表示赞同幻灯片是绿色的。
百事可乐将它的产品定位于“年轻”已经众所周知,这意味着它要放弃吸引“非年轻人”的整个目标客户群,与“年轻者”相比,这将是更大的消费市场。群体市场的压力促使它最终推出新主题“享受它”,这样年纪大的人也在饮用百事。然而这个战略成功了吗?它失败了。百事推翻了自己一贯坚持的产品属性,消费者又怎么坚信它是有别于可口可乐的“年轻”产品呢?
少数派的优势在于决策的一致性,持续的改变只能使其淹没于群体之流,将无法集聚原本已经薄弱于多数派的吸引消费者的力量。
离经叛道的确定信息
现实中,消费者多是为现状辩护的多数派,决策者如何传递企业的改革与创新?如何令消费群体中真正的少数派影响更多的人?企业能否扭转多数消费者的看法,创造新的消费观念?
确定的信息是鼓励群体消费者,从多种角度认识企业以及产品的有效影响工具,如果这种信息足够权威,并且足够新颖与出其不意的话。
研祥集团一直在向消费者传递“我们是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这样一种信息。在我国特种计算机行业,很少有企业像研祥一样把英特尔的“Inside”理念植入消费者头脑中。对于研祥来说,“Inside”几乎可以与任何一个全球品牌推广相媲美,由于生产的是嵌入式技术的产品,消费者往往不能获知研祥对于消费行为的影响,这对品牌标识的推广几近打破这个行业的规则。
4.暗示中的消费心理引导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需要别人的尊重。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了解自己的一些缺点,并打算克服它。你有很多优势和能力并没有真正地完全发挥出来。你喜欢有些变化的生活,厌恶被人约束。你能够独立思考,并以此为傲,对于没有充分证据的建议不会接受。你有理想,可是有些抱负和目标往往很不现实。你有时亲切而外向,有时则谨慎而内向。你现在觉得这些描述跟你很像。
事实上,心理学家常用类似的材料研究人类的心理暗示效应,仔细推敲不难发现,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笼统描述,几乎适用于每一个人。心理学同样可以解释所谓“非常准”的命理分析,不过是简单地运用了心理暗示的技巧,制造出“巧合”的假象。
俄国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人们在生活中受到周围环境的暗示,随后产生与之相应的心情和情绪。与热情开朗的人相处,对方的微笑和幽默会令人觉得心情不错,如果对方再大方地称赞:“你今天看起来格外神清气爽。”接着,被赞赏的人会发现做任何决策都能保持头脑清醒。
与现实相对应的理论,是心理学界研究心理暗示最多的神经语言程式学,它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改变人的情绪,对心理形成暗示,进而改造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企业营销战略的核心思想侧重研究,如何引导消费者正确认知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如何影响和改造消费者的思想与行为,掌握这些方法可以从消费者的暗示心理开始。
消费心理引导中的暗示
暗示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经常使用着暗示,或接受别人暗示,或暗示别人,或自我暗示。
某项调查报告言之凿凿地称,消费者普遍反感“脑白金”和“盖中盖”毫无美感、雷轰炮炸式的广告袭击。而另一项业绩报告显示,这两家企业在各自领域的销量均占前列。
消费者对于随时随处可见的产品宣传厌烦至极,然而无意识中已经受到企业给予的暗示,在消费选择中自然而然地想到早已侵入头脑的该品牌产品。反复重播的信息在消费者的潜意识中积累下来,当人们产生消费需求时,行为与判断多半会受到这些累积信息的影响。这是很多企业宣传新上市产品的惯用手法。
暗示的跨域性
心理学家曾邀请大学生评价两段文学作品,并告诉他们,作者分别为英国文豪狄更斯和一名普通作家。结果,接受这种暗示信息的学生作出悬殊很大的评价,被暗示为狄更斯作品的文章获得崇敬而宽厚的褒奖,普通作家的作品则被严苛而挑剔地批评。
这种暗示效应普遍存在于各种领域。医学中的安慰剂效应,教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或者商业中的广告效应、名牌效应,都在利用心理暗示体现其作用。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暗示效应的案例。
这是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一场足球赛。在比赛期间,赛场服务人员被报告有6人反映胃部不适,表现为肚子痛和呕吐。通过了解情况,工作人员猜想是因饮用台下出售的某种软包装饮料所致,于是立即通过广播通知大家不要再饮用该软包装饮料。
未料到的是,广播播出以后,相继有200多场内观众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有关人员对软包装饮料认真化验并未发现异常,且完全合乎卫生及安全标准,该饮料又被广播宣布“无罪”。消息一经传开,先前的“食物中毒患者”全部不治而愈,继续观看比赛。
由于普发性的暗示效应,该软饮料企业险些被陷于不义。
暗示的群体普及性
每个人都会被暗示轻而易举地影响。有段维生素的广告写道“疲倦是疾病的开始”,消费者便由此产生自我暗示“我是不是病了”,这种暗示长期侵扰消费者头脑,致使受暗示者愈来愈感觉疲倦,直至服用那种维生素以后,疲倦感才自然消失。实际上,这只是暗示影响下出现的幻觉,消费者根本没有疲倦。
企业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通常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暗示性。化妆品行业的美宝莲公司告诉消费者“美来自美宝莲”,某家生产祛斑产品的公司宣扬“让你提前下班(斑)”。企业暗示了它们的“美丽制造”,这的确是较为有效的信息传递。很多时候,暗示也是一种“旗帜鲜明”的品牌传播。
像美宝莲这样,以女性消费者为目标客户的企业,会发现暗示效应一旦运用起来似乎普见成效。如果暗示具有广适性,那么对于女性消费者而言尤为正确。此外,暗示以年龄区分,年轻的消费群比年长的消费群更易受到暗示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尤其是儿童消费中效果特别明显。
某家食品公司通过印发儿童玩具画册打开其销售渠道,儿童画册与食品毫无关联,但事实上孩子可以获知它们的关系,他们在画册的左下角发现食品公司的商标图案,这种印象的暗示比任何语言宣传更为有力。这说明,暗示并不局限于所销售的产品本身。
理智不具普遍性
尽管专家强烈呼吁人们要理智对待消费与投资行为,银行的信用与风险投资部门的业务量仍然相当可观;房市成交额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领先;消费者对问题产品的态度不够强硬,质疑中仍然不免消费。
企业可能遇到理性消费者,他们对品牌产品了如指掌,技术含量、价位比对、服务特点,甚至企业惯用的营销手法都成为理智消费的信息依据。但这绝对不是制约消费行为的重点。
有思维就有感性
电信公司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告诉消费者,充值活动可以赢得更多话费,SP的服务能够解决即时信息查询的问题,绑定业务都是非常方便而价值便宜的消费,等等。
理智的消费者开始计算,这些增值服务需要花费多少额外的支出,即便附送话费也只是刺激消费的手段之一,理智消费者十分清楚这一点。然而,消费的事实是,“这的确是物有所值的服务,或者,超前消费并不会带来任何损失”,思维的过程即感性的开始。
网络服务公司常把理性消费者拉下水。亚洲即时通信服务商之一的腾讯公司,为它的预期客户提供一系列的个人增值服务。人们都知道所谓的“个人空间”、“网上商城”,其实是网络虚拟的东西。感性消费者有理由相信它确实能够带来心理上的满足,理性消费者却对此不屑一顾。理性消费者能够影响腾讯高居不下的个人增值服务的业务成绩吗?
显然,不为暗示所动的理性消费只是冰山一角。
群体消费归于感性
人人都知道,油炸薯条和鸡肉块是热量非常高的食品,会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影响健康的小插曲,甚至引发严重的“高脂肪”疾病;可乐是酸碱度失衡的饮料,它的酸性程度会破坏人类的胃黏膜;手机、电脑、微波炉都有不同程度的辐射,长期辐射的后果几乎所有人都知晓;豪华轿车与一般轿车在使用性能上差别不大,甚至有些中档汽车的驾驶体验更舒服,而价格相对低廉很多……但是,这又有何妨碍呢?
麦当劳的快餐业务仍然如火如荼,可口可乐更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品牌,摩托罗拉公司寿命足够长了并依然精力充沛,全球大概10%的消费者在使用戴尔或者惠普的产品,豪华轿车在我国轿车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10%……这些无不证明,理智是一回事,实际的消费行为可能是另外一回事。
群体消费者普遍存在感性的消费心理。管理学家告诉决策者,企业是建立在整体利润与利益上的经营。企业的目标市场不是小份额的理性消费需求,而是具有大众化消费心理的群体所在的消费市场。这与个性化消费和服务无关,个性化消费者意味着更加感性的消费行为,他们对于情感需求的满足更为迫切,毋庸置疑,暗示效应多始于感性消费。
暗示的有效形式
著名杂技师肖曼·巴纳姆解释,观众之所以喜欢看他的表演,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会喜欢的部分,换句话说,“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巴纳姆效应”。对于杂技师本人来说,观众均接受了一种有效的暗示。
并非所有的暗示都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出售“矛”的决策者暗示他的顾客“这是世界上最锋利的矛,可以穿透任何盾”,而出售“盾”的决策者同时暗示“这是世界上最坚实的盾,任何矛都无法穿透”。
谎言很容易被消费者揭穿:如果拿“最锋利的矛”刺击“最坚实的盾”,结果该如何?夸张的暗示、过于直接的暗示都会令企业进退维谷。
权威暗示
暗示的效果取决于暗示者在被暗示者心中具有的威信,暗示者必须具备令人信服的力量。
宝洁中国公司曾在市场上推出独特的亮点,其品牌产品“佳洁士”联合“中华口腔医学会”,在部分超市开设“专业关怀,健康口腔”的活动。
这种行为本身在向消费者传递一种“专业防蛀”的信息,虽然佳洁士并没有直接说明,但“中华口腔医学会”代替它展露出来。
于是,佳洁士能够独占“防蛀”这个专有属性。联合利华的奥妙在于消费者相信它足够专业,而专业即意味着权威。佳洁士和奥妙在时刻暗示“权威”这一点,广见其效。
含蓄暗示
较为直接的暗示往往会铸成事与愿违的效果。在心理学的表述中,暗示本身产自含蓄的表达,因此越含蓄的暗示效果越佳。
首都运输公司曾经是美国一家亏损企业,该公司被“金融奇才”沃尔夫森收购了。人们相信沃尔夫森绝对有能力将首都运输公司拯救为高赢利的企业。如果沃尔夫森这样宣布的话,也能够使公司的上市股票被大家所看好,然而这位决策者并没有直接昭告他的“雄心壮志”,而是公开宣布公司将增发,重点是,红利高于公司在此时间段的赢利。
这是一种隐含的巧妙暗示,比夸大其词更令人感觉公司形势大好,将多数人的观望策动为实际行动,使首都运输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价格迅速飙升。
比照暗示
一家电影院在电影放映的过程中,突然插入一段饮料广告,由于持续时间很短,且一晃而过,在观众还未意识到究竟怎么回事时广告已经消失。但该饮料在观众的潜意识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看完电影之后,人们纷纷来到剧院外的售卖亭买广告中的饮料产品。
这是大公司可口可乐曾经采取过的策略,消费者并没有觉察,电影广告对他们的购买行为起到暗示作用,然而这种暗示的效果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