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说得形象些,阴性教育即女性化教育。哲学家加塞尔说:“女性的永恒魅力,以柔克刚,仿如大气弥漫那样使人迷醉。”培养孩子阴性的一面,共情、细腻、静笃、恬淡、无为、不争、抱朴、守拙等等,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灵活和敏锐,富有优雅情调和审美品位,否则,孩子就容易陷入粗鲁邋遢的人生境界。
共情——情感共鸣,换位思考
亚迪今年七岁了,她除了对爸爸妈妈有所依恋之外,对其他人都表现得很冷淡。有一次,亚迪在楼下玩的时候,一位小妹妹绊倒了,还掉了一只鞋子。她摔痛了脚,又不会自己穿鞋子,于是大声哭了起来。亚迪看到她摔倒了,但是她感到这件事与自己毫不相干,于是若无其事地接着玩。妈妈下楼看到了这一幕,赶紧帮那个孩子穿好鞋,同时严厉地批评了亚迪。亚迪却说:“是她自己摔倒的!”有一天,妈妈身体不舒服在家休息,亚迪的书包带断了,非要妈妈带她上街去买一个新的不可。妈妈提出帮她把书包补一下,等明天身体好了再带她去买,但是亚迪一点也不体谅妈妈,大哭大闹,还把书包摔到了地上。
情感是维系人与人心灵之间的纽带,而情感交流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方感情领地,他们不但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也能够感触到别人的心灵触角,并体验到别人的心理活动。共情就是与他人情感的共鸣,又叫换位思考能力。我们对于自己所关心的人,都能够通过想象与他进行换位思考,进一步了解他的情感和欲望,经过这样一番感同身受,我们就能够理解对方的苦衷,也懂得为他人着想了。
值得关注的是,共情已经在我们下一代中慢慢缺失。由于现代居住环境的相对封闭,孩子的活动范围仅仅局限于家庭、幼儿园和学校,而他们所受的教育,往往也只注重了知识的摄入,从而造成了孩子们情感方面的空白。由于情感教育上的欠缺,很多孩子表现得感情淡漠,他们对任何事都不热心,既不懂得体谅父母,也缺乏对别人的同情心。
综观整个儿童教育的趋势,在过分追求程式化、填鸭式教育这种热火朝天的激进氛围中,缺乏的是一种温和的引导。我们提倡的阴性教子法,着重培养的是孩子们温和、细腻的性格,能够帮助孩子静下来,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理解。
情感共鸣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感知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我们说一个人冷漠或者热情,正是以他能否达到共情来作为判断标准的。儿童时期是共情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一定要对孩子付出足够的爱心,放下架子,真心去体会孩子内心的忧与喜,努力与孩子碰撞出火花。与此同时,也要积极培养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让他从你的言传身教中体味真情,从而改变他自私、自恋的错误心态,真正学会关心他人,关爱社会。
对那些冷漠的孩子,要用爱做诱饵,来捕获他们的真情
父母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第一批客人,因此,父母要充满爱意地与孩子交流,在生活上对他们小心呵护,这样才能够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这种真情最终会引发孩子的共情,他们不但领悟到了父母的爱,也学会了用爱来回报父母。在这种情感的共鸣与交响中,家长与孩子想到了一起,做到了一起,真正达到了息息相通。经过这番爱的交流,孩子会更加体贴父母,也懂得设身处地为家庭着想了。
善解人意的孩子人见人爱——让孩子学会分享快乐与分担忧愁
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不懂事,有时候家里出了天大的事,孩子却跟没事似的,在那里乐呵呵地看动画片。遇到高兴的事,全家人都欢欣雀跃,孩子却像局外人一样无动于衷,照吃照睡。现在孩子不懂得关爱别人,缺少同情心,这个说到底还是教育的问题。在平时,家长要引导孩子走出个人的小世界,学会与人同忧同乐。当自己有收获的时候,请别人来一起分享快乐;当别人感到烦恼的时候,走过去替他分担一部分忧愁。一个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最受欢迎的。
让孩子尽显大家风范——受委屈的时候学会换位思考孩子之间难免发生误会,当孩子与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告诉孩子不要毛躁。不妨让他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自己处在别人的位置,又该怎么办呢?通过这样的角色对比,让孩子置身其中,体验对方的心境,并由此体谅对方的难处。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从恩怨纠缠中解脱出来,像一位大度的绅士一样,一笑了之。
从阴性教子法的角度来看,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和情感共鸣,是培养爱心与同情心的基础。家长要以温暖的亲情来感化孩子,以诚挚的真情来感召孩子,让孩子学会爱心与理解,真正做到爱家庭、爱父母、爱朋友,像一首歌中所唱:“我们同欢乐,我们共追求,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亲情——让孩子明白“血浓于水”的真正含义
阿丰的父母是生意人,整天东南西北地跑,没有办法照管孩子,所以阿丰是保姆带大的。由于种种原因,阿丰先后换过五次保姆,从这些保姆身上,他从来没有得到过一份完整的爱。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又非常忙,他们没有时间聊天,也没有时间交流,以至于孩子不知道父母在忙什么,父母也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本来应该是亲亲密密的一家人,现在却成了各过各的。
有一年同学们参加夏令营,别的孩子都很恋家,有的半夜了还往家打电话,阿丰对此很不理解,他觉得家就是一所房子而已,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有一次作文课恰逢母亲节,老师就把作文题目定为《母爱》,之后又组织同学们朗诵自己的作文,好多同学读得热泪盈眶。阿丰在一旁冷眼相看,觉得母爱没有什么可感动的,认为这一切都是在演戏。
我们老祖宗十分注重对子女亲情的培养,每个孩子都会背诵《弟子规》。在民间还流传着“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说法,人们用动物孝感的故事来教育子女,教他们明白血缘的喻义,懂得珍重亲情、孝敬长辈。但是,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变得愈加忙碌,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之间长期缺少情感沟通,使得亲情的纽带变得越来越松。这种亲情的流失直接影响了孩子性格的发展,他们家庭观念淡薄,对父母感情冷漠,与社会格格不入,最后变成了自私、冷漠的独行侠。
亲情是维系家庭的纽带,没有亲情,就不存在家的概念。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我国是最重家族观念,最重亲情的国家。对于一个人来说,不论他在事业上如何有成就,如果他没有亲情观念,或者在孝行上有所欠缺,那他就不能算作是一个完美的人。古时候考察一个人的品格德行,首先要看他是否讲孝道。到了当代,虽然不再提倡愚忠愚孝,但炎黄子孙一脉相承,亲情和孝行仍然是人之大伦。
当今社会,孩子们对亲情的寡淡和冷漠,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的原因造成的。亲情的交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他们需要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所以,家长不要以工作忙为借口,要尽量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努力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只有拉紧了亲情的纽带,孩子们才能够领悟到“血浓于水”的真正含义。亲情似水,水是柔性的,而阴性教子法则可以增强孩子的亲情意识。
孩子不仅需要生活上的照顾,更渴望心灵上的关怀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却忽略了孩子心理上的需要。对于孩子,并不是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就完成任务了,家长还要做好他们心灵上的守护者,平时多进行平等的双向交流,满足孩子诉说和倾听的愿望。家长可以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及时分享孩子的快乐,耐心排解孩子内心的困惑与烦恼。在这样的心灵交流中,双方都会体会到浓浓的亲情。
亲情培养,要给孩子足够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当小孩子担心受到伤害的时候,总是感觉躲在家里最安全。几乎所有的小孩子都喜欢躺在妈妈怀里,因为那样睡得最香甜。这看上去似乎是很自然的现象,却从中体现出孩子们对亲情的渴望。我们试想,如果一个妈妈整天对孩子冷若冰霜、不闻不问,那么孩子是绝对不会和她亲昵的。如果家里经常气氛压抑、战火纷飞,又怎么能让孩子把这里当作停靠的港湾呢?所以说,想要培养孩子爱的情感,就要先给予他足够的爱。当孩子心中充满了幸福感和安全感,他们就会依恋这个家以及给予他幸福的家人。
孝心不能靠强迫和索取,而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我们常说“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古人也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儿女养大成人,这种恩情可谓是高于青山,深比大海。有些家长自认为养子不易,经常告诫孩子不要“娶了媳妇忘了娘”,这种话说得为时过早。孝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绝不是强迫得来的,也不是乞讨得来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告诫,而是要先教孩子明白什么叫回报。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好表率,多关心父母,多孝敬长辈,孩子们耳濡目染,也会懂得把对父母的爱用行动表达出来,从而完成了孝心的回报。
缺少爱的天空是阴暗的,缺少爱的世界是冷酷的,没有亲情,生活里就没有春天。为了造就孩子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家长要慷慨地付出自己的爱,让孩子体验真情、珍重真情,做一个重亲情、有孝心的人。
细腻——精细度训练,让孩子拥有精致的人生
《易经》中的阴阳理念,特别适合用来判定人的性格。那种阳性偏重的人,往往性格上粗枝大叶,生活中马马虎虎,做事情看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那种偏重阴性的人则相反,他们感情敏感而细腻,特别在意生活中的细节,因此生活得十分精致有序。儿童时期是大脑最为活跃的时期,也是情感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段对他们进行性格培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孩子有一个精致的人生,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适当实施阴性教子法,加强孩子精细度方面的训练。
欢欢平时很粗心,对什么都不留意。有一次爸爸带她去北海公园参观九龙壁,回来之后妈妈问她关于九龙壁的事,她一句也答不上来,连几条龙都没有看清。又有一次他们去爬山,爸爸妈妈为了欣赏美景,一路走走停停,欢欢却一直在不耐烦地问:“什么时候到山顶啊,怎么还不到山顶呀?”
有一次,欢欢和表姐自制冰激凌,欢欢为了图省事,把水果用果汁机搅碎,直接兑上水放进了冰箱里。表姐和欢欢不同,她先给杯子倒上糖水,再放到冰箱里,等到半结冰状态时取出来,把柠檬和樱桃细心地摆好,然后再继续冰冻。最后,两杯冰激凌放到一起比较,欢欢那杯只是一块颜色浑浊的冰,表姐的那杯却漂亮精致、七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