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来就赋有阴阳两气——阳气催人向上,阴气让人淡定。
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出一种协调的状态。阴阳平衡的具体表现就是能吃、能睡、气色好;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应急能力强,对不良情况适应能力好;耐受疲劳,抵抗一般疾病能力好。对于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孩子能够勇敢面对并轻松化解。
威严(阳)与慈爱(阴)
从字面来看,阴与阳是完全相对的两个概念,然而在实际运用中,阴与阳之间又存在着某种相通的地方,这就像人们所操作的天平一样,在不断添添减减中,达到了巧妙的平衡。我们在育儿的态度问题上,也会出现阴阳失衡的情况。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疼爱,这两种态度和跷跷板一样,一头高一头低,永远也无法达到真正的平衡。
我在餐馆用餐的时候,碰巧遇到了两个三口之家。其中一个家庭的孩子特别活泼,在吃饭期间几次起身玩耍,到处摸摸看看,他的家长始终没有出面阻止。后来这个孩子几乎将前台的花瓶打翻,他的父母这才开口责备了几句,这个小孩却充耳不闻,我行我素。另一个家庭父母表情很严肃,他们的小孩在等菜的时候说了一句什么,马上遭到了父母的呵斥。当另一个小孩玩耍的时候,看得出这个小孩很想参与,但是他不敢向父母提出要求,在整个吃饭的过程中,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座位一步。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家庭的教育态度都存在问题。第一个家庭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慈爱,以至于孩子无视家长的存在,也听不进家长的劝导,变得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第二个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使得孩子对他们满心恐惧,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由此可见,过分的威严和单纯慈爱,都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发展,要想造就孩子健全的心理空间,就必须从当前开始,在威严与慈爱之间学会调剂和平衡。关于如何调整教育态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父母要做好威严与慈爱的角色分配
在传统的家庭里面,比较严厉的角色都是由爸爸扮演的,妈妈则扮演相对慈爱的角色,这种分配方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威严正好符合父亲的性格特征,男性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并且少言寡语,这种距离感可以帮他们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威严。孩子见到父亲,第一感觉都是有点害怕的,对于父亲的要求和嘱托,也不敢轻易违背。同样,母亲十分擅长扮演慈爱的角色,母性的关爱,可以让孩子从面对父亲的拘谨中解脱出来,彻底放松自己。所以说,严父慈母的角色分配不但合情入理,而且符合辩证思维,在教育实践中也是卓见成效的。
第二,父母要学会严与慈的及时转换
严父慈母的角色分派只是传统模式的一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时代背景中,也许并不适用。杨先生性格温和腼腆,工作也相对悠闲,平时对孩子十分体贴细心;杨太太性子风风火火,并且工作很忙,对孩子很少顾及细节。因此,孩子总喜欢跟爸爸亲近,对妈妈却有几分惧怕。杨先生夫妇也想沿袭传统的家庭角色,可总是事与愿违。最后,他们没有对传统模式生搬硬套,而是根据自己的家庭状况及时转换了角色,两个人来了个本位大换身,妈妈变脸为严格的督导员,爸爸来负责孩子的具体事务。这样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要把握好威严和慈爱的尺寸和角度
很多家长从思想上轻视了儿童教育的复杂性,认为单纯的怕和爱,就能够实现教育目的,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在一些家庭里,父母常常滥施权威,对孩子冷脸相待,这样一来,父母的威严虽然保住了,孩子方面却产生了冷效应:他们对父母心存畏惧,在父母面前像小老鼠一样躲躲闪闪。孩子与父母产生了隔阂,更谈不上交流和沟通,于是就衍生了许多性格上的问题。与此相反,如果家长对孩子过于宽容,那么,孩子就会从心理上失去约束,更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无论是严还是慈,家长们都需要保持理性,比如说,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是正当的,可以给予满足;如果他们提出了无理要求,就要果断地拒绝。这就是严与慈的执行法度。
能让孩子感觉可亲又可敬的家长,才是最成功的家长。因此,我们要及时调剂好自己的教育态度,做到恩威并施、宽严有度,要让孩子在温暖有序的环境中快乐地成长。
奖励(阳)与惩罚(阴)
童年时期是孩子人格、心智及道德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对未来的认知行为,以及日后的生活基础,全部归结于早期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儿童教育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管理,它同样需要明确的制度规定。在对儿童施教的过程中,阴阳之道也有所体现。
这里阳就是奖励,阴就是惩罚,只有掌握了阴阳的平衡,才能够做到赏罚分明。因此,根据孩子平时的表现,经常性地给予奖励和惩罚,是教育中最常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小丹是个性格大大咧咧的孩子,大毛病没有,小错误不断,爸爸妈妈经常对她进行口头批评,但是并不奏效。后来,爸爸妈妈决心对她施行严格的奖惩措施,他们制定了一套奖惩条例。这套条例对小丹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作出了详尽的安排,里面的具体要求并不高,但是后面的奖惩部分引起了小丹的兴趣。条例明确规定,如果小丹每天按照要求去做,就可以得到一个奖励分,能够坚持一周的话,就会得到十个奖励分。如果表现特别好,奖励的级别还会加大。到了月底,就可以随意兑换奖励分,可以换成零用钱,也可以换成礼物或者其他娱乐活动。奖励之外还另有罚约,如果小丹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就要罚做家务,或是减掉零花钱。如果出现严重违规的行为,还会取消一周的娱乐活动,晚上不许看动画片,周末也不再去公园。
自从这个条例出台之后,小丹变得细心多了,她不想受到责罚,所以很注意克制自己,尽量不犯错误;另外,由于她渴望得到更多的奖励分,所以在各方面都很努力,表现得十分出色。
奖赏和惩罚只是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奖惩中实现教育的目的。事实证明,通过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可以教会孩子分辨对错,帮助他们更好地完善是非观念。另外,无论奖还是罚,都不是单纯的行为动作,对表现好的孩子给予奖励,是为了激励他们越做越好;给犯错的孩子以责罚,是为了让他们吸取当前的教训,日后能够以此为戒。只有这样,好孩子才能更主动地追求进步,坏孩子也能够更积极地改正错误。
要想让奖惩取得更好的效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制度要明确,赏罚要到位
有些家长口头上对孩子许诺了很多,结果是孩子完成了任务,他们却忘记了兑现。这种言而无信的做法,会严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也有的家长,事先对孩子定下了罚约,可是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他们又不肯及时做出惩罚。这种半途而废的行为,不但起不到威慑作用,还会助长孩子的恶习。因此,只对孩子喊空口号是无济于事的,家长们一定要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并果断采取奖惩措施,真正实现善必赏,恶必罚,要做到赏罚分明。
第二,勿以善小而不赏,勿以恶小而不罚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尤其是家长的肯定,对于孩子而言,家长的及时肯定可以让他们劲头更足。如果孩子没有得到期望中的夸奖,便会在内心产生巨大的失落感,有的孩子还会因此变得灰心和沮丧。因此,父母要学会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成果,哪怕是极微小的进步,也要予以重视,并给予嘉奖。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孩子的短处。一点看似微小的错误,如果不及时加以指正,就会愈发根深蒂固,最后小恶变成了大恶。因此,对孩子的小错误不能视而不见,当罚则罚,力求把它掐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对步步登高的孩子,要赏了又赏;对一错再错的孩子,要严惩不贷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奖励的方法可以激励孩子不断地进步。提高好孩子的待遇,也是在给表现不好的孩子一个惩戒,让他们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的冲击,从而深切体会到对与错的不同待遇。教育也要有法度,孩子有了错误而不加管教,是家长没有履行好自己的教育职责,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每个人都有必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对那些一错再错的孩子,一定不能姑息,对他们的惩罚要果断而严厉。
奖与罚之间的关系就是阴和阳的关系,只奖不罚,孩子会只看后果,不计代价;只罚不奖,孩子会产生消极思想,并有可能因为担心犯错误,而放弃一切进步的机会。只有阴阳交互,奖罚有致,孩子才能规避缺点、发扬优点,在方圆有序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赞美(阳)与批评(阴)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阴阳互制,儿童成长也是如此。孩子们如同春天的小树,家长就是守护的园丁。小树长势过旺的话,难免会冒出疯杈,这时候需要园丁来加以打理,掐尖打杈,以遏制过盛的阳气。小树长势低迷的话,会枝叶不展,此刻需要园丁来给他们培土施肥,把过重的阴气提升为阳气。面对孩子们不断呈现出的优缺点,家长要及时地变换教育方式,用赞美来鼓励他们进步,用批评来促进他们自省。只有适时给予阴阳的调理,孩子才能像春天的小树一样,蓬勃生长。
晴晴是个懂事的孩子,爸爸妈妈带她散步的时候,晴晴看到邻居家的叔叔阿姨,会甜甜地喊上一声。家里有客来访,晴晴也会帮妈妈端茶倒水、迎送客人。时间长了,爸爸妈妈对晴晴的表现习以为常,很少再给她表扬。最近一年,妈妈发现晴晴在家待客不够热情,到外面也不怎么和人打招呼了。通过和其他家长的交流他们知道,晴晴最近表现不好是因为缺少了赞美和激励,但是,现在不能急于表扬,而是要就她当前的表现给予批评。于是爸爸妈妈和晴晴谈了话,针对她待人冷淡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晴晴基本接受。过了几天,爸爸的几位同学来家小聚,晴晴主动给客人递上了水果,妈妈当场表扬了她,客人们也夸赞她懂事。晴晴因此大受鼓舞,客人告别的时候,晴晴主动请缨,替爸爸把客人送到楼下。
父母的赏识和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孩子的成长方向。经常听到父母的赞美,孩子会感觉十分愉快,并产生一种成就感,使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对生活充满乐观。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孩子,会变得异常积极、活跃,无论是做事还是学习,都会取得不同寻常的效果。教育离不开赞美,但是批评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受到家长批评的孩子,会在心理上收到一种强烈的暗示。这种暗示使他们体验到一种强烈的痛苦,借此加深了他们对错误的认识,同时促进了改正的决心。
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孩子强化优点、克服缺点,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还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第一,对孩子进行赞美或批评的时候,要分场合、讲方式
表扬与批评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孩子犯了错,则要进行严肃的批评和教育。对孩子的行为及时进行肯定或否定,可以帮助他们强化是非观念,但是,家长评判孩子对错的时候,一定要分场合、讲方式。有的家长表扬孩子的时候,说话含含糊糊,态度模棱两可,常常让孩子摸不着头脑;有的家长夸赞孩子的时候嬉皮笑脸,让孩子误以为是家长在反讽,这样的表扬根本起不到鼓励的效果。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的缺点后,不分场合,马上教训起来,有时是当着客人的面对孩子冷嘲热讽,有时当着小朋友的面对孩子大声斥责。这种批评的方式,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不但达不到预想的教育效果,还会使孩子心生怨恨。
第二,批评不能过火,表扬不要过分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适当的表扬可以增强他们的上进心。我们不能对孩子的进步视而不见,但是,也不要对孩子的优点作夸大其词的表扬。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一点优点,就大张旗鼓地宣扬起来,这种过分的表扬会助长孩子骄傲的情绪,导致他们因为盲目乐观而不思进取。
对待孩子的缺点也是一样,既不能对他们的错误不理不睬,也不要故意夸大事实。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犯错之后,会紧抓不放、死缠滥打,这种过火的批评,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有的孩子因为看到家长怒气冲冲的样子,感觉自己罪不可恕,甚至会因此出现悲观情绪。因此,家长不要随意夸大孩子的缺点,要针对孩子所犯的错误,进行恰如其分的批评教育。
第三,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要就事论事,不能流于敷衍
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孩子,家长一定要做到态度认真。对孩子进行表扬的时候,态度要真诚,不要心不在焉地敷衍孩子。要用充满爱意的眼光直视孩子的眼睛,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发自内心的欣赏他。这样的表扬会产生一连串的积极效应,在孩子心中激起爱的希望和力量。对孩子进行批评的时候,不要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就了事,要表情严肃,让孩子感到你的威慑力。另外,不要因为孩子的一点错误就对他全盘否定,上来就说“你是个坏孩子”,要就事论事,指明孩子错在了哪里,这样才能有针对性进行改正。孩子的成长之路如同一条前进的波形线,在这个过程中,赞美和批评一个如同推进器,一个如同纠错仪,二者在不断地交互作用着,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力度,孩子就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独立(阳)与呵护(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