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4800000038

第38章 读书有什么好方法吗

亲爱的高高小友:

你好,你的来信收到了。你说你最近读书注意了书中的细节,还把这些你认为写得不错的细节,抄在你的笔记本里。这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坚持下去,必有收获。你信中问我,还有什么别的读书的好方法吗?我接下来告诉你。你的进取精神,很让我感动。你真的在慢慢长大,相信你的爸爸妈妈看到你最近的进步,一定会很高兴的。

最近,我读了北大教授吴小如先生的新著《吴小如讲杜诗》,这本书一共十五讲,每讲精心挑选几首杜甫的诗来讲,却拔出萝卜带出泥,勾勒出杜甫的一生以及杜甫所处的动荡年代,是以诗带史,以诗传心。这本书写得既博大精深,又浅显易懂,对我启发颇大。吴先生讲杜甫时最讲究的方法之一,是“对读”。这个提法很让我眼睛一亮。什么叫做“对读”呢?小如先生在这本书中说:“现在我们讲诗歌缺乏比较。”哦,“对读”,其实就是比较。那么,和什么做比较?又是如何进行比较呢?不知道你对这个话题感不感兴趣,如果感兴趣,我很想对你讲讲我学习了吴小如先生所说的“对读”的一些体会。或许,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呢。

在这本书中,我发现,吴小如所强调的“对读”方法,不只一种,可以花开多枝,风姿绰约。

以杜诗“对读”杜诗,是小如先生运用最多的方法,足见其治学的精到和别出机杼。《登岳阳楼》对照《江汉》;《醉时歌》对照《饮中八仙歌》;《秋兴》中“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对照《狂夫》中的“厚禄故人书断绝”;《房兵曹胡马》对照《画鹰》,真马如画写其神,画鹰鲜活写其真;《登高》对照《白帝》,“前半截写景,气势很壮,但后面写的很惨”,在讲“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离乡万里——又赶上秋天——多年在外漂泊,这样三层倒霉的意思时,又带出《宿府》,指出“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夜色——好谁看”,也是三层意思层次递进……这些诗,可能你都还没有读过,没有关系,你有时间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即使一时看不了,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学习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叫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最精彩的是,吴小如先生将《丹青引》、《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和《江南逢李龟年》三首一起对读。这三首诗,你肯定学过其中最后一首:“岐王宅前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里写的是一位音乐家。另外两首诗分别写的是一位画家和一位舞蹈家。选择这三首诗对照一起读,是因为这三位都是艺术家,都是昔年身怀绝技,都是如今和杜甫一样沦落天涯,三人的遭际命运,和杜甫互为镜像,诗中都有写不尽的沧桑之感,在这样的对读之中,诗与人合一,立体感强烈,分外令人感喟。你说这样对照一读,是不是很有些新鲜别致?

以杜诗“对读”他者,也是小如先生爱用的方法,见其学问的广泛和触类旁通。“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玉华宫》),对照辛弃疾“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指出辛词是化杜诗而来;“茂树行相引,连山忽望开”(《喜行达所在》),对照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指出孟是从城里到乡村,视野开阔,心情开朗,杜是从长安走小路跋涉之后快到目的地才眼界大开,走路艰难;“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的“重”,对照白居易“鸳鸯瓦冷霜华重”和陆游“雨余山翠重”的“重”,指出此处的“花重”是花开的繁茂……

特别讲到陶诗闲适风格时,将杜甫与王、孟、韦、柳相比照,说王维是“阔人的闲适”,孟浩然是“老有点儿浮躁的成分”,韦应物和柳宗元与陶诗也有距离,“反而是杜甫入川以后、刚到成都写的几首诗,倒和陶渊明的感觉特别接近”,因为杜陶二人都是生活贫困,又豁达乐观;都有忧患意识,并不纯粹闲适;都有真感情。分析得丝丝入扣,令人信服,而且将一贯认为的杜诗沉郁的风格拓宽,进行多样化的展示。

以杜诗“对读”京戏,涉笔成趣是书中最有意思的部分。小如先生酷爱京戏,所以他常常可以在讲解杜诗时手到擒来,顺便讲起京戏,挂角一将,作一番生动的比附和相互映照。比如,讲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时,小如先生讲起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说“程腔是有顿挫,但无棱角,如果顿挫出现了棱角,说明演唱底气不足”。然后指出顿挫是“一层深似一层,但不要让人看出斧凿的痕迹,不要让人觉得你拐直弯儿”。接着进一步指出沉郁和顿挫的关系,沉郁是指内容,顿挫是指表现,只见棱角,没有发自内心的东西是不行的,“把灵魂深处的东西都表达出了,这就叫‘沉郁’”。再比如,讲《赠卫八处士》最结尾两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小如先生讲起程砚秋演出的京戏《红拂传》最后一句唱“此一去再相逢不知何年”时说:“剧情是一个饮酒的欢娱场面,舞剑助兴,舞完了,就是这一句,红拂内心的话说出来了。这不就是杜诗的‘世事两茫茫’吗?”“这两句的思想感情,与程砚秋的戏的最后一句一样,越琢磨越深。”如此别开生面的讲解,让纸上文字风生水起,和舞台表演一样赋予了形象和声音一般,是任何人讲杜诗都未曾达到的境界。

当然,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比如,细微之处的深入浅出和真知灼见,还有幽默,都是格外难得的。讲《月夜》“何日依虚幌,双照泪痕干”,小如先生讲“什么时候,回到家,拉上窗帘,我们夫妻团聚,‘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难免要悲伤,在月下,我们都哭了,哭着哭着,又转悲为喜,所以是‘双照泪痕干’,这五个字里蕴涵了多少意思!”讲得真的是平易又情感蕴藉。讲《蜀相》头两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仇注认为是自问自答,小如先生指出是诸葛亮在杜甫心目中位置崇高,杜甫一到成都就迫切去参谒武侯祠,“可决不是普通的打听道儿怎么走,那就不是诗了”,讲得新鲜别致又切实熨帖。讲《赠卫八处士》“共此灯烛光”一句,小如先生说:“我们在一盏灯烛光下见面了,很有味道,要是‘共此太阳光’就没意思了。”讲得令人忍俊不禁。

书中有一则逸事很有趣,小如先生讲他父亲吴玉如先生当年讲课时测试学生文学智商,试卷有这样一道填空题:一叶落()天下秋,填“而”字满分,填“知”字及格,填“地”字不及格。“而”是虚词,有想象空间;“知”是实词,太实了;“地”,叶子不落在地上还落在天上吗?太糟了,肯定不及格。这是这本书的额外赠品。在杜甫诞辰一千三百年的日子里,诗离我们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不必让所有人都做这个填空题,只是让我们自称的文化人填一下空即可,一叶知秋,便可测试出如今我们共有的文学智商、文学欣赏与接受程度的水平。

我读了吴小如先生的这本书,非常有体会,也照着这种“对读”的方法,去进行读书新方法的实验,收获不小。我给你举个例子,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

我最近将契诃夫的小说《新娘》,和沈从文的小说《菜园》放在一起“对读”。两篇小说的情节都很简单,用几十个字便可以把它叙述如下。

《新娘》讲的是五月里苹果花盛开的果园,新娘娜嘉出嫁前夕,在祖母家居住的远亲沙夏劝她不要忙于出嫁,应该打开家门,上学学习,把眼前这种无聊庸俗的生活“翻一个身”。沙夏成为了娜嘉人生的导师,她听从了他的劝告,认识到自己以往的生活以及她的未婚夫、祖母和母亲都是渺小的,便和她的导师沙夏一起离家出走,远走他乡。一年过后,又一个五月的春天,当她重返家乡,她已经是一个新人了,家乡沉闷的一切让她越发格格不入。引导她前进的导师沙夏死去了,她更是无所牵挂,最后一次走出果园之后,她再次毅然地离开家乡,朝气蓬勃地投入了新的生活。

《菜园》讲的是玉家母女种一片菜园为生,儿子二十二岁生日那一天,大雪过后,母亲在菜园里备下一桌酒席,为儿子过生日。儿子提出要去北京上学。三年过后的暑假,儿子带着儿媳妇回来,儿媳妇爱菊花,母亲便在菜园里留出一片地专门种菊花。谁知儿子儿媳妇却因是共产党而被杀头,这一年秋天,菜园开遍菊花,玉家菜园渐渐成为了玉家花园。三年过后,儿子生日那天,天降大雪,母亲把家产分给了几个工人,自己用一根绳上吊自尽。

从小说这样简单的叙述中,高高,你能够看出这两篇小说的写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第一,你是不是会觉得,无论新娘娜嘉还是玉家的儿子,都是要外出上学,而告别家乡,告别旧生活,而走向一种新生活?

第二,你发现没有,小说选择的故事发生的重要节点,是相似的?《新娘》中,娜嘉在出嫁前夕离开家乡,和再一次回到家乡做彻底的告别,都是在五月的春天。《菜园》中,玉家儿子离开家乡外出上学,和最后母亲的自杀,都是在儿子生日这一天,一个是大雪过后,一个是天降大雪。

第三,你注意到没有,小说的写作背景,其实也是大同小异的?《新娘》前后人物出现并呼应的背景,都是在果园里。《菜园》前后人物出现和呼应的背景,都是在菜园里。只不过,前者突出的是苹果花盛开,后者突出的是大雪纷飞。

你看,我们起码找到了这样三点相似的写法。我们也就会发现,小说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说故事再如何编法不同,人物再如何写法不同,总会有类似的地方出现,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规律,任何文章,再怎么说文无定法,其实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样三点相似的地方,可以给我们启发的是,如果我们写小说的话,在设计人物的行动动机、故事发生的时间节点,和小说的整体背景时,完全可以借鉴这样的写法。当然,这只是小说的众多写法之一种,但是,我们先把这种写法学会了,会慢慢积少成多,方法不就会越来越多,写作的本事不就会越来越大了吗?

我知道,你也许会问,我们中学生,写小说的机会不多,这样的学习会对我们一般写作文,有什么帮助吗?帮助是肯定的,写作方法,无论对于写小说还是写作文,帮助的作用和路径,是一样的,就像你有了一个瓶子,装海水,还是装湖水,或只是装自己家里的自来水,都会是一种装法。关键是,你要找到这样的瓶子。写作文,尤其是写叙事文,难道不需要人物,不需要时间,不需要事情发生的经过和结尾吗?只要需要,那么,人物行动的动机,事情发生的节点,文章整体的背景,都是需要好好设计的,而不能想到哪儿写到哪儿,随意成篇,剜到篮子里的就是菜。你可以看出,无论契诃夫的《新娘》,还是沈从文的《菜园》,在这三方面,都是精心设计的,方才会写得这样的好,这样的让人难忘。你说对不对?

我还想再问你一个问题,刚才我们已经说这两篇小说在写法上相同的地方,你能再说说这两篇小说不同的地方吗?当然,这个问题难了些,需要动动脑筋,而且,也需要你仔细去读原作,牵扯到对小说人物和主题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好吗?

首先,两篇小说的主旨不一样。《新娘》有明确的对旧生活的批判,《菜园》则没有这样明确的指向。相反,过去的菜园很美,儿子的新生活打破了这种平静的田园生活,最后使母亲死去。《新娘》所表达的,是生活的意义;《菜园》所表达的,则是人生的况味。

其次,从两篇小说不同的写作背景,可以体味出它们所要抒发,也就是你们语文老师常说的借景抒情的情,是不同的。《新娘》,五月苹果花开的花园是美丽的,如此美丽的花园,是自己要与之告别的,也就是说是自己的手破坏掉的,是人物内心的一种追求,有比花园更为美丽的所在。《菜园》,曾经美丽的菜园,最后成为大雪纷飞中的一片凋零颓败的景象,是平静生活的被打破,是外界力量的破坏,是人生无常的一种表现。

最后,我想问你的是,《新娘》中娜嘉的导师沙夏死了,追求新生活的新娘还活着;《菜园》里的母亲死了,追求新生活的儿子也死了。这样人物生死的处理,说明了什么?你能够告诉我吗?我想出这样一个作业题,留给你回答。答案我写在另一张信纸上。不过,你先不要偷看呀!

这样的“对读”,你觉得有意思吗?

读书的方法有许多,“对读”,不过是其中一种。读书的方法,在于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断总结,不断摸索。读书的方法越多,我们的收获就会越多。希望你能够在自己读书的过程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新方法。自己找到的方法,更方便,更好使,就像我以前在农村里麦收时使用的镰刀把,自己到林子里找到木头自己加工,使着才格外合手。

你的大朋友肖爷爷

附:另一张信纸上的答案——

沙夏死了,追求新生活的新娘还活着,说明新生活还在追寻中;母亲死了,追求新生活的儿子也死了,说明新生活还在迷茫中。

同类推荐
  • 心情好,一切都好

    心情好,一切都好

    陈丽荣编著的《心情好一切都好》从各方面揭示了保持好心情的准则,如遇事不要钻牛角尖,以平常心看待得失,善待和宽容他人,懂得知足常乐,重视个人品德修养等。如果把《心情好一切都好》中的技巧和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就会时时保持好心情,就会获得心灵的净化和升华。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不如心情好。心情好,一切都好。
  • 另起一行

    另起一行

    另起一行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这本书不仅励志,而且发人深思。作者通过“晃动”生活,带领一支优秀的专业团队创造了江城地产界一个又一个神话般的传奇。这些生动的传奇般的企划案例,至今仍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业内初学或有志于广告和产品营销的青年学子,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透过那一串串闪光的经营数字,这本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明玲。除此之外,更令我感动的还是作者对事业满怀激情、对员工体贴关怀、对朋友真诚相待的人生境界。相信读完这本书,你可以收获更多关于人生的思考。
  • 王健林内部讲话:关键时,王健林说了什么

    王健林内部讲话:关键时,王健林说了什么

    讲述了从将军梦到著名企业家,王健林如何完美转型实现人生梦想;从商业地产到东方好莱坞,王健林如何跨界经营;从中国进军美国、英国,万达如何成为知名跨国公司。王健林告诫创业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多人都想创业,都梦想成功。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但首先你要研究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要有创新的精神。大家千万不要认为:有一个好的创意方案,或者开始很成功,我就成功了。卖一碗担担面,做得很好,开个小店,卖得非常成功,你就觉得马上要开连锁店了。结果一开连锁店,你会发现,连锁店需要的管理模式、人才团队,远远是不能适应的,可能又失败了。 深度解析首富王健林顺势而为的卓越商慧 完美再现万达集团只做的超强执行力
  • 随处可用的24条处世法则

    随处可用的24条处世法则

    本书将多面的人性集成为24条处世经典法则,揭示人性的弱点与优点,善意与劣根,规则与潜规则,内容包括:“识相法则:准确地揣摩他人心理”;“应变法则:适应人情关系的突然变化”;“借力法则:借人声望,成己之事”;“收买法则: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人心”等。
  • 像恋爱一样去工作

    像恋爱一样去工作

    作为Majoy的首席构架师和运营官,27岁的茅侃侃已经拥有10年的职场战斗经验。在这十年中,他成功实现了从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型,以及从高中肄业到身家过亿的蜕变。在这本书中,他从自己十年职场生涯中挖掘典型案例,围绕“就业”、“创业”两大核心主题,与自创的恋爱法则相结合,现身说法,给年轻读者的就业、创业带来生动切实的启示。本书既有年轻化的语言表达,时尚的理念,又有远高于同龄人的经验和眼界。全部文章都从年轻读者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切入,如夜店、QQ、偷菜、写情书、搞定客户、找老板谈加薪、蚁族现象、细节决胜……从各个侧面反映职场和情场心得,幽默、有料、实操性强,紧扣年轻读者需求。
热门推荐
  • EXO之三生三世与君同

    EXO之三生三世与君同

    他们,她。三生三世的神话。结局如何还是神话...
  • 标铜

    标铜

    五百年史海钩沉,五百年前世今生,一个魂与一群人的选择。五百年后的约定,五百年前的守望。是南北?还是东西?是后明?还是季宋?是求立德为公?还是立功不朽?还是立言传之万世?‘普天之下,莫非夏土,率土之滨,莫非夏臣’‘耕我夏犁,随我夏剑,标铜立柱,永镇天南,四海唯唯,于斯万年’。…官方群,角色报名:QQ:490714825
  • 一代枭雄之深渊君王

    一代枭雄之深渊君王

    讲述一个玄幻大陆的某国家的二皇子,被哥哥逐出家门,结实自己的爱人,后来爱人的失去使得他坠入欲望深渊,一统天下,直到死的时候仍然计划着千年后复活再次一统天下的计划,秘密放出宇宙的漏洞“玄魁”为自己所用,并且创立神秘组织“无面人”。人的欲望就如同滔滔江水,一旦开始了就再也停不下来
  • 魔术大判官

    魔术大判官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兰靖一觉醒来,惊讶的发现他身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凭着脑海中的记忆,他发现这里是一个叫做灵星的世界,在这广袤似乎没有边界的世界中,生长着各种种族,而人类只是其中一种,势力最为弱小,隐隐到了快要灭族的地步。他正以为自己已经穿越到异界的时候,奇怪的一幕发生了,他醒来时,眼前还是那熟悉的环境,原来这一切都是梦,他所看到的,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他的梦境!然而,诡异的事情依然在他身上发生着,不知什么原因,现实与梦境不断的交替着。这一切究竟是梦还是现实?他究竟是地球人还是灵星人?灵星究竟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他梦中所虚构?为何梦醒后,他拥有了诡异的力量?拥有了这些力量他又该如何运用?
  • 归来兮之阎君逆族

    归来兮之阎君逆族

    情字最伤人过往种种都化云烟还是深藏心间不容他人触及亲情友情爱情你如何抉择?
  • 神君的缔造:木神戒

    神君的缔造:木神戒

    她是别人口中的妖女,亦是侠女,她是鬼教教主之女上官舞,她有武功高强的爹,对其呵护备至的御风哥哥,却为了查看某些秘密,深入正道门派,一直忘记了自己不应该存有的仁慈之心。他,水公子,无忧派的主人,邪恶,杀人如麻,狂妄自大,却也是被爱人唾弃的可怜之人,他想尽办法称霸江湖,却因一女子失了心,是不服,还是真心......
  • 君少的薄情妻

    君少的薄情妻

    他一边亲吻着情人面颊,一边用刀捅上妻子的心脏,还那般缱绻深情的问她:“叶妩,你为什么还不肯去死?为什么不肯成全我和她的爱情?”一场蓄意车祸,将她拉回十年前的那场婚礼。婚礼红地毯尽头,叶妩笑得妩媚风华:君明翊,我的复仇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 太上洞真徊玄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逍遥神尊

    逍遥神尊

    漫漫仙途,谁与相伴,道之巅峰,与我何难!都说废材难成尊,我便成尊示众人!徐华,不过是一名小山村愣头小子,他的仙途大业即是命中注定,然而更多的则是巧合,却无人会想到,最终他成了万界至尊!
  • 徐贤妃唐宫日常

    徐贤妃唐宫日常

    其实徐贤妃是个有名的才女,她识书文、通韵律、懂书画、解君意,与同期的武媚娘相比,徐慧乃是宠妃一枚无误。宠溺脸的帝王大叔x软萌萝莉少女养成路线,这可不就是妥妥的老牛吃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