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4500000005

第5章 桌子的死角——身边的设计(2)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人们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选取数据的时候不能使用平均数的原因,因为一旦这样做就意味着会不适用于相当一部分数据所对应的人群。比如以平均身高尺寸来确定门的净高,这样设计出来的门会使50% 的人有碰头的危险。又或者,座位舒适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使用者的两腿不会悬垂在半空,脚要稳妥地踏在地板上,大腿软组织才不会过分受压,导致双腿因坐骨神经受压而麻木。假设小腿至脚的长度(包括鞋)的平均值是46 厘米,若以此为依据,则设计出的椅子会有50% 的人脚踩不到地,女性的腿一般较男性短,使用时会更不适。

人体尺寸在应用中,除了上面所说的极限设计原则外,设计还要优先采用可调式结构,以适应不同身体形态的使用者。调节范围应在第5 百分位到第95 百分位之间,比如汽车座椅离转向盘的距离、办公椅高度等。可调设计的出现也是人类设计史上的里程碑。另外要特别说明的是,人群里总会存在特殊情况,总会有那百分之几是在设计产品关照范围之外的,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被照顾到。所以,如果你不是姚明,就请放心享受我们现有的设计世界吧!

你真的比欧洲人看到更多——视域与设计

眼睛消受不起的天堂

时下正流行一种用于游戏的超宽屏幕,或者是将一个界面进行分频显示以达到宽屏的效果。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人类总是不断地挑战着自身极限,这一次又是什么呢?的确,那就是视觉。当婴儿睁开眼睛,第一次看到世界的样子,便打开了获得信息的一扇大门。视觉,是人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远高于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其他几种感觉数千倍。进入影院,你会发现电影的屏幕越来越宽,甚至出现了震撼试听的IMAX 超宽屏幕。为了符合新型影片的拍片要求,摄制规格也随之不断改变:摄影胶片由传统的35 毫米增加到了70 毫米;加大了胶卷齿孔以增加进光量;过片速度也从以往的每秒24 格加快到现在的166 格。

正是有了这些技术支持,人类越来越接近视觉的天堂。然而这个天堂不是无限的,最消受不起的,不是技术,而是眼睛。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视野。所谓视野,物理意义上是指眼固定注视一点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人受身体构造所限,使我们的视野也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当你站在很大的穹窿幕前,会觉得眼睛不够用,看到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又很难注意到,正是所谓的目不暇接。所以,即便是科技可以做到,宽屏还是会达到它的终极,也就是人类视野的临界值。通常来说,当人固定头部而不转动眼球的时候,所能看到的水平角度大概是190 度,垂直角度是120 度,眼眶及上下眼睑起到阻挡我们看到更多事物的作用。所以从容貌上来看,相较于亚洲人,欧洲人深陷入眼眶内的眼睛,似乎被阻挡得更多。事实也正是如此,一般来说欧洲人的视野比亚洲人稍小5—10 度。

说到视野,人远远无法与自然界中的某些动物相比,比如青蛙在长期对抗危险环境的进化中,形成了长在头顶部的眼睛,几乎能看到360 度的范围,更敏锐机警。

人眼也会“挑食”

人类绝不是动物家族中身体行动的专家,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心理体验的专家。通过对视野的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视野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很多被视物体客观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比如形状、亮度等。而所有因素中,对视野影响最为显著的,就是色彩。研究发现,色彩是不同颜色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产生反应的产物,而人的视觉对每一种不同波长的光的刺激感觉是不同的。这就是说,人眼原来也会“挑食”——在各种颜色中,有更易分辨或者引起注意的颜色,相对也就有不容易引起注意的颜色了。

站在相同的位置面对同一墙面,人们惊奇地发现:涂上不同的颜色,观察者所能看到的面积范围不仅不同,而且还相去甚远。如上图所显示的那样,白色是产生最大视野的颜色,紧接着是黄色和蓝色,而产生最小视野的是红色和绿色。换句话说,白色墙壁的家庭环境与面积相同的绿色墙壁的家庭环境相比,人们会觉得前者的空间大得多。正是因为白色让身处其中的人的视野得到最大的体验,看到最多的东西,在感觉上自然就会觉得宽阔。我们在墙上挂一排装饰品,白色墙壁为底色时,我们可以看到全部,换成绿色为底色时,位于两端的装饰物就很难被看到了。

同时,无论是何种情况,我们的视野越接近临界点,对形状、色彩的判断就越模糊;反之,越是集中在视野的中部则观察越清晰、容易。垂直向上30 度到向下40 度、水平左右各30度的范围内,人眼球的转动最为轻松,此时眼球对字及字母,色彩及形状的辨识度也都处于最佳状态,这个区域是人的最佳视域。随着人站立或者坐姿的变换,最佳视域所对应的位置也会发生相应改变。

有了这个标准,我们在设计中很容易确定一些东西。例如:家居客厅中的电视高度,就可根据视野数值及人处于坐姿时的眼高来确定,其底边通常距地面不超过70 厘米,这同时也能让颈椎有较好的舒适度(人眼在观察稍低于水平视线的物体时是最舒适的状态)。

又如街头广告中主要字体所在的位置、商场POP 招贴的高度设置等,只要符合观看者的最佳视域即可,只不过要注意在设计有限距离内的视觉传达产品的尺幅方面,应该最好不要超越人的一般视野范围,以免引起不适。

面对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和越来越没有耐性的观众,挑战消费者们的视觉临界点无疑是不高明的,所以设计师应该预先考虑观众可能的观察点,根据这个观察点,去设置被视物的尺度、位置,利用最有利的色彩去突出主题。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利用人为手段去引导观众进入最佳观察点。无论在室内或者户外,让设计中最精彩的、最想传达的部分处在观众的最佳视野范围内,永远都是设计的至高原则。

被冷落的画作——设计中要考虑的行为习惯与空间距离

被冷落的画作

处在如今的城市生活中,你常会被各种各样的展览如画展、艺术展、车展、博览会等包围。在这些展览上都会有一个相同的现象,那就是总会有一些展览品很少被人浏览到,或者直到最后才被注意到,并且这种忽略跟展览品本身并无关系。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通过研究和统计,这部分被冷落的作品往往都布置在刚入展厅的其中一侧,或左或右,其中又以右侧的被忽略几率稍大一些。结果在展览中,谁也不愿意将自己的作品放到这种无人欣赏的死穴,这真是个困扰着参展人的大问题。

那么让我们先来搞清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吧。如后页观展路线图中所示,人在空间中的流动有一定规律,参观者从进入这种穿过式展厅,选择了右侧或者左侧进行参观,一直浏览到展厅的另一端后,便很少有人愿意再回头参观遗漏掉的那一侧了。有学者认为这是出于人总有“走捷径”的习惯。

观众在典型的回形穿过式展厅中的行为模式与其在商业步行街中的行为十分相仿。观众一旦走进展览室,会在头几件作品前停留较长时间,然后逐渐减少停顿的次数直到结束观赏活动。由于运动的经济原则(少走路),一般只有少数人完成全部的观赏活动。

人的这种行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展厅中不同展位的展览效果。所以对于参展人而言,选择一个好的位置是有一定技巧的。观众一进入展厅时所选择的左侧或者右侧的路径,可能最终决定了你的展品是否被先浏览到,而选择左侧或者右侧往往取决于处于入口两端的作品哪一边更能够吸引目光。所以,有时跟优秀的作品处在同类的位置,也并不一定都是坏处。

这个原理在商业区域中的应用可能更为灵活。在一些大型商业区域中,人们不可能浏览到全部,而众所周知的一个道理就是:处于入口的商铺租金总是最贵的。正是由于会首先被人们看到,从而拦截了一部分客源,处在末端的商户可能在没有任何商品对比的情况下,已经失去了很多机会。

为避免这种情况升级,在最初设计商业环境的时候,可以用到一些手段:一是多入口设计,分散主入口的人流,让人流分散于整体商圈中。二是强制线路,常见于一些超市为了增加销售而设置,虽然并不提倡,但在设计时可适当地闭合一些通道,形成半强制线路,让人流适当回流亦是可行的。要知道,过于开放的场所有可能引起混淆,反而令人无所适从,大多数人都希望在自然的情况下能浏览到更多的物品。三是适当导流,在区域与区域之间设置一些景观,醒目的广告及展位以吸引人前往,引导人流进入不同的区域。同时这样还能使行进有了节奏感,让人适当休憩。

在展览厅中,相对于商品,每件作品都更加珍贵,展厅的设计引导更为重要,浏览线路的设计更要费一番心思了。

一位学生曾问我关于展位方面的问题:“ 不是说左侧通行吗?为什么我的展位在入口的左边,但展位中的人那么少呢?”

来到他的展位面前,看到他的作品漂亮而大气,但是我想,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他的作品虽然在入口处,却并没能让人第一眼就看到,而是走进展厅后必须向左后方转身才能看到,这个转身,参观者很可能是在已经看过展览前言,或已经放眼浏览了很多作品之后,更可能是已经产生了向某个作品走过去的冲动之后……此时,新鲜感已损失了一半。

所以,亲爱的同学,如果你已经考虑到了人的行为机制,不妨考虑得周全一些,若你的作品足够优秀,就把它放在第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吧,好的作品不应该失去好的展位,因为每一场展览都需要有高潮。

向左走,向右走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并不算是一个困扰,人们总是在出门的那一刻就下意识决定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即便是在事先没有决定的情况下。这也是一种习惯,很奇特的是我们在统计中发现,大部分人更喜欢向左走。我们称这种奇特的行为机制为“左侧通行”的习惯。人们在陌生的城市或者路段行走,遇到路口的时候,更多人向左拐弯,很多人会在下一路口继续向左,并一直向左。回忆一下你以往的经历,是不是也是这样呢?这是一种没有确切解释的行为习惯,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像这样的行为机制,还有很多。试着去了解它们,对我们在空间设计中有非常大的帮助。

人在空间中的流动与行为方式,有着很强的规律性,下图是一张公共场所中人群的分布图,很容易发现,人们在空间中的分布是颇有规律的。他们总是喜欢在关闭的门前聚集,并以室内的柱子、植物等固定物体为中心扩散分布。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人内在潜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正如人围绕着柱子等待的同时,都是背向柱子、面向外界的。这是因为早期人类还处在原始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时,人总是背倚着树木或者其他坚实的物体来观察环境或者与野兽交战,为的是确保眼睛看不到的背后的安全。这种行为在现今,则表现为完全暴露在公众视线中的尴尬和不安全感,这时候人所能做的,就是寻找掩体。

在人机工程学中,将这种分布模块中聚集在一处的人群称为“聚块”,聚块的自然分布方式称为“随意”,无规则的零星散落部分称为“扩散”。由此,在进行大空间的设计时,柱子的使用很重要。它除了在建筑的力学结构上起支撑作用、在视觉上增加层次感与空间感以外,在设计时也要考虑人群分布的心理特点。在等待时间较长的环境中,柱子的数量不宜太少,而在机场、火车站、银行等场所,更可以围绕着柱子设置一些影像装置,或者在空间中设置一些有宣传性的聚块点,比如书报亭、景观岛,来减少人群的乏味感。接下来的这张图,是餐馆的座位分布图。在就餐时,人们似乎更愿意选择靠边的桌子而不是中间的桌子来坐,而接近门边或者正对着出入口的位置,鲜有人会优先考虑。人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大多数个体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乘电梯或者坐在飞机狭窄的舱里,人会不自觉产生一种危机感,认为“万一”发生问题会跑不出去。而这样的空间又断绝了人们与外界的直接联系,于是人们会对自己的生命产生强烈的危机感,从而感到不适。也有一些人对特殊环境的反应是具有特殊性的,比如幽闭恐惧症和恐高症,很多人有这样的情况。只是有的人情况严重些,有的人轻微些。

恐高,则是由于人类早已适应地面生活,发展出了新的平衡感,从而失去了在丛林高处随意跳跃攀爬的能力。这时如果登临高处就会引起血压和心跳剧烈变化,高度越高,心里的恐惧感会越重,就越担心栏杆的高度、牢固程度和一切安全措施,这时的衡量标准主要是人的心理感受。总体来说, 在公共或非私密空间中,人的自我保护和防备心理总是占上风,人类的种种行为模式与空间的构成有密切的关系。最早推动这类研究的是学者费思汀格(LeonFestinger,1919—1989) 等, 他们深入研究了空间的不同布局中发生的人际交流的类型。例如,他们发现那些位于住宅群体布局中央的人有较多的朋友,类似的情况也会在办公室、教室及其他空间中显现出来。

而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也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有些民谚就很精辟地阐释了距离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比如“远交近攻”、“三年见一见,杀鸡又下面;一日见三见,口水喷上面”、“远的香,近的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诸如此类,倒是道出了一些“距离产生美”或者“不同距离产生不同行为”的真理。

人这种有机体的行为是相当复杂的,这种研究还会持续,它至少说明了人的行为不完全跟性格、内在认知、社会环境相关,跟空间环境也有密切联系,这使我们有机会实现从空间环境设计的角度去改善人的行为习惯的想法。不过,这还更多地需要设计师从生活现象中去总结和挖掘。无论如何,让人们获得基本的安全感是人性化设计的首要任务,真正让环境达到宾至如归的放松感,则又是另一种境界了,具体会在下一章中讲到。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在相对私密的空间中,人还会有哪些行为习惯吧。

公猫理论

同类推荐
  • 看名画的眼睛

    看名画的眼睛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美术史论家高阶秀尔先生,他曾留学巴黎大学附属美术研究所,主要从事日本和西方美术研究。曾任东京大学美术史研究室教授、国立西洋美术馆馆长,现任日本西洋美术财团理事长。出版有《日本近代美术史论》《日本近代的美意识》《西欧艺术的精神》《19-20世纪的美术:东西方的相遇》等著作和译作近百部。译者范钟鸣198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1986年赴日,1989年受美国亚洲文化协会邀请赴美从事艺术创作交流。现为职业艺术家、艺术评论家。译著有《日本美术尚未诞生》等作品。
  •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飞乐鸟所有色铅笔中颜色最多的高级手绘,与国际通用的颜色接轨,并由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亲手创作。初高级画手一定要看噢!这本《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比一般中国人画画只用到24种颜色色足足增加了24种,与国际顶尖的画手所用到的颜色保持一致。只要这48种颜色在手,就可以画出任何一种颜色的物体。其次,本书仍然是从最初级的画线开始,一步一步教会你画好成熟的素描画,以及从入门到成熟的上色步骤,对于初高级画手或者业余画画的同学来说,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掌握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给你瞬间就成为用色高手和色铅笔画画高手。
  • 建筑艺术与绘画

    建筑艺术与绘画

    一提起埃及,也许在你的脑海里会立即浮现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形象吧。是的,耸立在尼罗河畔的古老而庄重的金字塔,已成为世界文化之瑰宝,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 陶器、陶俑鉴赏及收藏

    陶器、陶俑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书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滋味恋爱

    TFBOYS之滋味恋爱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粉丝到朋友,从普通人变成了明星!也就是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更美好,属于自己的幸福一定要拿到!不属于自己的幸福,也不能够强求,经过很多的挫折!烦恼,和许许多多过不去的关,才能真正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三小只与她们的故事正式开始!
  • 红楼情

    红楼情

    她,遭遇了仇人的陷害。她,遭遇了爱人的背叛。当她家破人亡,身遇困境时,她是如何撑过这一切,如何破开云雾,重建光明?
  • 落花下和你说再见

    落花下和你说再见

    “夏婉,我要陪你一起看每年的花开花落,一直到天荒地老!”“叶尘,你说的是真的吗。”“我对你,绝无戏言。”“好啊!我相信你。”曾经美好的承诺,却一夜之间变得支离破碎。到底是爱情太脆弱,还是友谊太虚伪?爱情和面包吗?我不想选。
  • Laches

    Lach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杳杳钟声,宛宛飞花

    杳杳钟声,宛宛飞花

    皇帝宠妃黛妃娘娘生有一女,名为杳杳,号柔晴,众公主中明眸皓齿的美人儿,自幼受皇上和黛妃宠爱,与皇上亲姐姐昭和公主所生的江宛郡主交好,一同在宫中长大。而当皇上知晓杳杳的亲兄长陵宏或与宫中的玉妃有私情时,大怒而责罚陵宏,连黛妃和杳杳一并失宠,杳杳被皇上指婚于江家,昭和公主离奇死亡,江宛郡主莫名失踪·····且看柔晴公主杳杳如何改变自己命运,寻觅自身幸福。
  • 姻缘簿——钗头凤

    姻缘簿——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遗忘

    遗忘

    [花雨授权]有什么比爱情更永恒?有什么比幸福更迷人?他不在乎她曾心有所属,而她,又何曾在意过他比自己小九岁?他们要相爱,要幸福,要在这罪恶的风都生活一辈子,生生息息不分离。
  • 银涩之恋

    银涩之恋

    如果有来世。 我们还做恋人,好不好。
  • 逐日之君临天下

    逐日之君临天下

    天降霸星,六国灭秦,一幅饱含烽火与传奇的史诗画卷由此展开……
  • 赋异者

    赋异者

    上一辈人的恩怨,兜兜转转,你知道最终想要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