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1800000005

第5章 让自己更出类拔萃的十个关键思维(4)

四年前,在家人的热情怂恿之下,我在高考志愿书上填了中文系的专业。他们的理由听来有足够的说服力,老爸说:“现在干什么不要一手好文笔!领导上台讲话、广告的策划、每年的报告总结,就算你是个小职员,也需要把自己的年终小结写得天花乱坠的。这个专业出来什么都能干。”其他人也附和:“是呀是呀,学了中文系将来什么工作不能做?到时候你就是‘万金油’,工作就由你挑了。”我自己一琢磨,好像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年后,当我拿着毕业证奔赴各大小招聘会时,当初的种种美好设想被现实打得支离破碎。一直认为中文专业的毕业生选择面会很广,但一到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上,却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位是如此稀少。好不容易挤到了某摊位的人事经理面前,递上自认为满意的简历,没想到他刚翻了第一页就头也没抬地说:“对不起,我们需要相关专业的人士。”我应聘的是销售人员,有如此必要吗?

既然是要相关专业,那么当文秘总需要中文专业的吧。又经过一番拥挤后,堆满鲜花般笑容的我出现在招聘人员面前,再一次递上精心设计的简历。看来这一次有戏,那人看完了我的整个简历后问我:“你们都学些什么课程呢?”我如数家珍:“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史典籍、中国文化史……”还没等我说完,他便委婉地告诉我他们需要秘书学专业。

想必不少人也有相同的经历。确实,年轻人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常常问自己,“我能做什么?”答案常常是模糊的,好像什么都能做,但又好像什么也不精通——每年的毕业生就业时,大把大把的人都会发现自己面临着这样窘迫的状况。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市场,那些什么都知晓一些但什么都不精通的人,在那些“专家”型的竞争者面前稍加比较,便败下阵来——这就是“万金油”的下场。

“万金油”——正如广告所说,乃“居家旅行必备之良药”。小时候,几乎家家都有一盒“万金油”,用来治疗头痛发热、伤风感冒等小痛小病。万金油可谓包治百病,但什么病也治不好,真正生病了,大家还是会去医院或者诊所,找专家,找大夫,找真正的药。所以此物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急需用的时候,就会想着找到用;不需要时,可能永远都想不起来。多么可怕的词,谁愿意让自己成为这样一个可有可无,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专家。尤其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你只有让自己也足够细,足够专,才能在这个大环境中游刃有余。养由基的百步穿杨,一箭双雕是专业技能。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那种“不以目视而以神遇”的功夫,也是专业技能。有这样过硬的专业技能,不怕自己不成功。

真正成大事的人,是那些知识丰富并对某一领域特别熟悉的人,他们有着专业的知识,充足的经验,并能将其巧妙运用,从而达到成功,实现自我价值。

美国的拿破仑·希尔博士写道:“人类知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知识,另一类是专门知识。普通知识,不论其类别和种类有多少,对于聚敛金钱来说,是很少能派上用场的。它是基本的,积聚性的,是大学各科系所有的,几乎是所有文明社会都知道的。”

接着,希尔先生进一步指出,你若要成就大事业,就一定要将你做的事情专业化。真正成大事的人,是那些有特殊知识的人,他们能把自己的智慧的灵光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追求中将普通知识升华为自己的特殊知识,从而获得成功。

一组调查数据也证明了希尔先生的观点。美国著名的统计学家、民意测验的创始人乔治·盖洛普的后裔组建的盖洛普组织,从《今日美国名人录》中随机选择了1500个有贡献的人,研究他们成功的秘密。结果发现,每一个成大事者都拥有很高深的专业知识。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计算机天分与知识那是不用说的;香港地产大王李嘉诚是个不折不扣的地产专家;世界船王包玉刚是一部航运百科全书;澳大利亚的传媒巨子默多克在世界舞台上常有大手笔,他对传媒了如指掌。再如百年前的诺贝尔,他是一个化学家,在其研制成功炸药后,他创办了公司,并留下了一个900万美元的基金——他运用其自身纯粹的知识而获得了财富。

今天,这些科学家运用知识开拓创新带来财富的成功事例仍然是有启迪作用的,它告诉我们,若要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你必须以雄厚高深的知识作为基础,你所积累的知识与你成功大小是有一定关系的。

菲利浦·奥克斯莱是著名的坦尼克石油勘探生产公司的创立者,欧洲坦尼克的主席。他认为他的成功是由于精通石油专业知识,他通过亲自进行探油、采油工作,掌握了第一手的专业知识。他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必须对他所从事的行业知识有实地经验过的了解。”事实上,他的专业知识为他赚得了不菲的薪水。

菲利浦认为,“掌握专业工作必需的知识”是成功公式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他获得专业知识是通过自学,而不是通过正规学校。

车位工业集团的代总经理说:“再没有能比精通自己正在干的活儿更能帮助你获得成功的了。就像你持有能力的保险单一样,它能减少风险和徒劳。”在知识大爆炸,信息产业化的今天,专业知识已成为这个社会中最直接、最有力的“资产”,我们将自己的理想转变成现实的成功,把我们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权力、财富。一个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及途径,提供自己独特同时而又卓有成效的服务,以达到帮助他人克服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发挥自身潜能的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活得快快乐乐,舒舒服服,而另外一些人的生活中却充满了苦涩与艰辛;有些人极为富有,甚至富可敌国,而另外一些人却穷困潦倒,终生贫寒;有些人一帆风顺,锦衣玉食,而另外一些人则常抱怨不得志,心怀不满足。这便是因为他们各自知识水平与运用能力的不同。那些没有充分地发挥大脑智能,没有运用自身知识去开拓创新的人便沦为人生的失败者,处处显得可怜。

现代社会的竞争极为残酷,所以,要想做一个成大事的人,你就要在你那个行业或部门中成为一流的人才,必须要拥有专业知识并且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们能高别人一筹,那么你就会游刃有余,大展身手了。你会以你的知识能力很快获得别人的肯定与注意,逐渐受到重视,不断得到尊重。

升级思维: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赢在起跑线上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你是否已感到多年的经验可能会因为新技术革命的出现而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是否觉得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已越来越弱,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可能也越来越小了?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年代里,“充电”已经成为人们改变职业方向、提升职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人在职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共同感受。

工作中开始出现你不懂的东西:一些新设备是你从未用过的,一些新技术是你从未学过的,一些新名词是你从未听说过的……总之,你遇到了一定的“技术障碍”,感到过去的知识已经不够用了,此时,当然不能坐等被淘汰的命运,而要让自己尽快跟上知识更新的脚步。

人生需要不断地充电。整个社会都在以软件更新的速度不断前进,如果你不升级自己,那么唯一的后果就是被社会抛弃。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赢在起跑线上。

一帮大学同学毕业后,各自走上了工作岗位。十年后,他们相约到母校聚会。教授得知这些学生们十年来的成就与作为之后,很不满意。教授之前对其中的几位学生尤其寄予厚望,但是大跌眼镜的是,十年过去了,他们都表现平平,没有一个有拿得出手的成就。

教授感到不解,于是问他们:“你们毕业后,平均每月看过一本书的请举手。”

学生们都露出惭愧之色,没有一个人举手。

教授知道了他们十年来表现平平的原因:“一个月看一本书,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困难,为什么你们一个人也做不到呢?难道你们认为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够用了吗?难道你们在工作中没有遇到任何问题,不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吗?”

教授的话,令人深思。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坚持平均每月看一本书的人有多少呢?难道是因为不需要或者没有时间吗?当然不是。

大多数人从学校毕业后进入社会就失去了进取之心,得过且过,也不会再有什么进步。反之,学生时代即使不显眼,但到社会后仍然勤勉踏实地主动学习,往往都会有长足的进步。对于成功的目标来说,一个人步入社会时拥有多少知识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他自我进修的态度才是决定事业成长高度的因素。

李刚毕业后没多久,就幸运地应聘到一所知名学校做办公室的文职人员,主要负责起草文件、对外宣传等工作。在同一办公室里,还有其他三位前辈。校长在场时,大家都表现得工作很投入的样子。但校长不在时,同事们就开始放松下来,在开心网上玩玩游戏,侃侃奇闻轶事等。李刚因为初来乍到,很有自知之明,没有随大流,而是一有空闲,就想一想领导交办的事情有没有未办妥的,自己还欠缺哪方面的知识,然后抓紧时间进行充电。

同类推荐
  • 快乐是生命的花朵

    快乐是生命的花朵

    本书共八辑,介绍了很多生活和处事的哲学。内容包括:乐观如糖、邂逅希望井、挖掘生活中的感动等。
  • 一个自己的房间

    一个自己的房间

    《一个自己的房间》沿袭了《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温暖治愈的文风,从生活的微小处,生命的细节处找到感动的力量,重新审视我们所有的,拾回那些渺小却重要的爱好、乐趣,让一颗身处浮世的心不再彷徨、焦躁、不安。《一个自己的房间》采访了9位散落在不同行业,拥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微小而确实”的幸福的男女。欣赏他们房间的细节,继而得以窥探他们关于人生的态度和生活的哲学。
  • 成功源于信心(走向成功丛书)

    成功源于信心(走向成功丛书)

    怎样走向成功?成功的要素有哪些?有理想的青少年朋友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作者编译了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们的代表作,希望用大师们自己的成功实例和经验,帮助青少年朋友塑造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 转角即是光明

    转角即是光明

    在一生中遭遇的困境和不解,在当下或许是如此难以接受,但在过后某一时刻,会突然觉得这是最好的安排。一米阳光编著的《转角即是光明》中温暖人心的故事,贯穿着对人生、情感、事业的感悟,折射出生活的简单与复杂、高潮与低谷,学会在世间百态中领略禅意的美。
  • 你我一生是朋友(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你我一生是朋友(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热门推荐
  • 少年铁丐传奇

    少年铁丐传奇

    海宁之夜,雪大如掌,一少年奇丐,一孝廉。豪饮数十盏,孝廉醉卧于堂上,丐则单衣立于檐下。演绎的,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一段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奇,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传说故事。常常在想,如果吴六奇没有见到查孝廉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轨迹。然而,历史是没有任何的假如的,从此之后,中国的历史之上,永久的留下了这个时刻,留下了这个雪大如掌的夜晚。从此之后,中国历史之中,留下了二个人的名字,铁丐吴六奇,孝廉查继佐。从此之后,中国的历史中,出现了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吴六奇。
  • 紫色倾尘

    紫色倾尘

    是否有一片净土可以收藏那曾经失去的一切,让我在这个世界带你回忆起,我们路过的尘,倾过的泪。
  • 彼岸浮生尽

    彼岸浮生尽

    相传,在遥远的东方世界流传了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话说那是名为曼珠的花妖与名为沙华的叶妖相恋,它们深深被彼此的美丽吸引,誓要违背天规见上一面。然而这禁恋使得他们从此后都不能再见彼此,生生错过永生。这种开在冥界的花红得妖艳,让人沉沦,也红得绝望,叫人心寂。那是一种代表死亡的花,名为彼岸,亦为曼珠沙华。彼岸花开在忘川河岸,奈何桥旁,三生石边。一千年开花,一千年长叶,花开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不见其二者同生,终生为转世之人引路。
  • 养病先养心

    养病先养心

    本书是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栏目同步推出的重磅新书,由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传人祝肇刚教授和协和医科大学心理专家杨霞教授联手打造,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心理学完美结合,以独特的视角解读16种常见疾病的实用养护方法。
  • 荒域传说

    荒域传说

    修灵问长生,千古来何人超脱天地轮回不死不灭?饱受同族欺凌,身具返祖血脉终一朝觉醒,看我许玄必扶摇直上八万里,战尽天地八荒,血色书终篇。
  • 超级逆天坑爹系统

    超级逆天坑爹系统

    平凡,这是一个人名,人如其名一生平淡无奇,普普通通的一个高中学渣。有一天忽然因祸得福,获得了一个系统,从此平凡开始了逆天之旅!
  • 琥珀吊坠

    琥珀吊坠

    笑傻傻、可憨憨,这对恩爱模范小情侣,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激活了笑傻傻脖颈上的琥珀吊坠,从此两人两时空,笑傻傻在异次元大陆会与古人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时隔七十年,笑傻傻是否能和可憨憨再续前缘?自带神秘色彩的琥珀吊坠又有着什么惊世秘闻?更多精彩跌宕情节,尽在本书,欢迎前来阅读。另外,书迷们可加Q1375313724来对本书提出建议,多谢书友们的大力支持。
  • 厄运钟摆

    厄运钟摆

    世间高悬着一个厄运摆钟,钟声敲响,那么厄运就像悄然而至。但我的厄运已经过去,我要做的,就是揭开厄运背后的罪恶。
  • 虽未暮已走远

    虽未暮已走远

    “周诺一,你怎么能这么狠心,这么多年了,我对你做的还不够好吗??”“我知道吗,我知道,可是我现在,对你已经没有感情了,现在有的,只剩下同情了??”在不懂爱的年纪跌跌撞撞,蓦然回首,曾经的那人,可还会在原地等你?
  • 美人老师不要跑

    美人老师不要跑

    韩司云一笑倾城,二笑倾国,三笑天毁人亡,杜木木已经被迷的晕头转向。某日。“老师你真好看!”杜木木一脸色相。“好看是么?”韩司云微笑,递给她一张卷子,“这张卷子打不到一百二就别想再和我说话!”又某日。校长要求韩老师在教学大会上分享教学经验,杜木木得知后悲愤地对他说:“老师,你不要教唆全校老师一起出卖色相!”韩老师差点揭案而起,你丫的为人师表!你丫的伟大形象!此学生若不好好管教那还了得!一对美人老师与色徒学生的奇葩日常,一段大气磅礴翻天覆地可歌可泣皆无的奇葩爱情就此展开。——爱是什么?爱是当我遇见你时才觉得人生终于完整,爱是什么?爱是无论怎样我都要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