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长时期的投资战线,李嘉诚还是不忘当初让他名声大振的行业,即房地产生意。李嘉诚说过,在内地,土地价格与建楼造价的比例往往是1比10,而香港不少地段,却正好倒过来。内地与香港合作的基础是互补互利,港方的优势是资金雄厚,内地则控有土地使用权、审批权。李嘉诚利用地区间的差别,优势互补可以尽挖资金潜力。李嘉诚投资内地房地产,可谓驾轻就熟,一来房产是他赖以发展的最内行的核心产业,而且房产一般投资短,见效快;二来房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康居工程,要名有名,要利有利,李嘉诚乐此不疲。李嘉诚又能在内地占据房地产业的龙头老大的地位。
1992年9月初,在海南,长江实业、中信旗下的荣高贸易、台资大中华及海南省3家银行,共同组建海南洋浦土地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80亿港元发展洋浦自由港,其中长实占一成股权,投资约18亿港元。
1992年11月,长实集团与福州市政府签署协议,由长实投资35亿港元,参与福州旧城区三坊七巷的改造和重建工程。
从1992年秋起,长实集团就在大西南选择投资基地,最后将目标确定为西南第一大都会重庆。
1993年,长实系三家公司斥资8亿,对重庆市中区依仁巷进行全面改造,建成面积为23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住楼群。1994年3月,李嘉诚在重庆专设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参与该市康居工程建设。该工程分布在重庆市五区一县,总建筑面积达500万平方米,全部由港方投资并承建。第一期工程150万平方米,长实系投资10亿港元。土地由重庆市政府提供,房屋由市政府包销,利益按协议分配。
另外,和黄还在内地各大城市,全面拓展电讯业务,和黄是内地移动电话及传呼台的最大合作伙伴。
李嘉诚进军内地,在大陆投资方面再次独领风骚,独占鳌头。这也充分表明了李嘉诚的后劲之足,无人能敌。
创业感悟:想要在一个较大的地区站得稳稳当当,首先需要的就是实力,实力才是一个企业立足的基础和关键。打下江山,从而在这个地区占据主要的优势。李嘉诚的货柜码头生意从香港一直打到内地,成为亚洲首席私营货柜码头大王。不仅如此,李嘉诚在内地的行踪再一次深入到了他的老本行——房地产。
4.神速签约前功奠基
李嘉诚如是说:毅力就是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
李嘉诚在内地最引人注目的投资项目,要数东方广场。东方广场位于北京王府井商业区,邻近具有古今象征意义的建筑有故宫、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
1992年6月,北京市政府向外界表示,可以考虑与外商合作王府井旧城区改造工程。一时,香港各大财团闻风而动,都想分得一杯羹。
众所周知,王府井是首都最繁华、历史最悠久的商业区,有如上海的南京路、香港的铜锣湾。在这些黄金地段,想找一间铺面都是难上加难,现在居然有希望获得以公顷计算的大幅土地租用权,众多地产大亨们自然是喜出望外,谁也不想放过这一绝好机会。香港一位地产分析员称,谁拥有王府井的一幅土地,谁就拥有了一座大金矿。
6月25日,李嘉诚、郭鹤年在上海闸北联手搞定一块土地后,又共同飞往北京。26日即与北京市政府在人民大会堂签署意向书。签约双方一方是香港嘉里发展公司,另一方是北京东城区房地产公司。
郭鹤年是香港嘉里发展公司主席,他在香港的名气虽说不如李嘉诚,却是大马首富。他投资内地在李嘉诚之先,与内地关系之密切丝毫不亚于李嘉诚。
香港《文汇报》27日报道,位于王府井大街南口的这块地皮面积共5.11公顷,可规划建筑总面积14万平方米,计划建成亚洲乃至世界一流的商业中心。
内地香港双方签署的意向书中并未涉及该项目的地价、投资金额、工期、物业规划等内容,可见合作意向是在匆忙中敲定的,细节有待以后再谈判。消息传来,香港各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逐渐把李嘉诚看神了,似乎世界上没有他办不成的事。
创业感悟:聪明人做事总是能够预示到将来可能会产生结果。有魄力的大商人做事更是牢牢把握所付出的前因后果的联系,能从结果上考虑问题。李嘉诚一度是慷慨大方,不计小利益,一度是助人为乐,不遗余力给别人以帮助。这就是大商人深谋远虑的表现。而急功近利,临渴掘井是万万行不通的。
5.驻守内地地产大王
李嘉诚如是说: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后才去做,一向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
自1971年6月,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就集中财力精力发展房地产业。第一次公司高层会议,李嘉诚就满怀信心地提出赶超置地的目标。当时,长江只能算小型地产公司,而置地则是香港地产的绝对霸主,是全球三大地产公司之一。因此,李嘉诚话音刚落,就被人视为痴人说梦,因为两者实力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超越置地,就意味着成为香港地产新霸主。如前所述,最后,李嘉诚真的把置地这个巨人扳倒了。由此,李嘉诚赢得了“地产大王”、“地产猛龙”的称号。
地产项目一向是“长和系”的支柱,也是李嘉诚在香港建功立业之本。经过几十年的“开疆辟土”,到1990年为止,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在港参与兴建的屋苑共有13个,总面积达6100万平方英尺,提供82000个单元,可供38万居民居住。整个集团计划及发展中的项目,总面积约有7150万平万英尺,投资物业就有1700万平方英尺。
长江实业的主要业务是股份投资及物业策划。而附属公司则为股份投资、物业发展、地产投资、物业代理,策划及楼宇管理、水泥生产及开采矿石、生产预拦混凝土等。据1992年3月26日该公司董事会主席业务报告称,“1991年度本港通胀继续恶化,但银行存款利率却偏低,一般市民为避免储蓄于无形中不断贬值,置业自住或投资便成为资金出路之首选。在买楼置业成为一种新趋势之情况下,加以住宅土地及楼宇供应量仍未见充裕,造成1991年下半年住宅楼宇售价急剧上升。预料在可见之将来,本港住宅需求将继续增强,住宅市道将保持活跃。工业及写字楼租售市道仍较疲弱,唯2、3级写字楼之销售情况则略有起色。年度(1991年)内本集团属下建成之楼宇总楼面面积达本集团历年来最高水平,加以年度内地产市道普遍向好、集团盈利大幅上升。”尽管“世界经济状况继续疲弱,尤其是西方各大国仍处于衰退阶段,短期内并无全面复苏之明显迹象。(但)内地之继续开放改革政策及由开放政策所带来之持续国民经济增长,为本港提供一个巨大之出口及转口市场。同时,珠江三角洲亦为本港工业提供一个广阔及有效率之后援腹地,使本港在世界经济一片不景气中,仍有可观增长。(故)本集团将继续积极拓展各类投资机会,并加强土地储备,以期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正如这一报告中所提出的那样,自此以后的十多年间,地产业始终在李氏旗下公司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为他创造了稳定的利润。
已经成为房地产王国之后的李嘉诚在进军内地之后,仍然把房地产业放在长实的首要位置。自1992年签署第一份内地合资合同开始进入内地房地产市场以来,李嘉诚先后在北京、天津、长春、西安、青岛、上海、重庆、成都、武汉、长沙、广州、深圳、东莞与珠海等地开发了项目,构建起一个涉及地产及酒店、港口及相关服务、科技及互联网、传媒、能源及基建、零售及制造、电讯、生态农业、环境治理、医药、保健及护肤等领域的庞大帝国。
2002年10月,李嘉诚全面出击上海的房地产。毗邻世纪公园,李嘉诚建成了独具北美风情的别墅及联体别墅,使住户享受六星级的生活体验;古北地区,一批高档住宅及商铺开发出来,成为了古北新区的亮点及地标性建筑。还有,住宅“汇贤居”及甲级商厦“TheCen-ter”经过长实聘请的3家世界建筑名师联手设计,透明玻璃与金属面板巧妙组合而成的外立面,使市民见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现代住宅。
涉足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八大城市房地产开发后,2004年4月,李嘉诚把目光又投向成都房地产市场,旗下的和记投资公司与另一外资企业共同投资数百万美元,正式设立了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锁定在房地产及配套设施的开发、销售、出租和物业管理领域。和记黄埔地产中国事务部总经理谭健旭表示:上海拥有极优厚的潜力,无论在城市规划、商贸、金融等方面的发展一日千里,这带动了市场对优质方地产的需求,和记对上海房地产充满信心。据业内专家分析,李嘉诚大举进军上海高档物业后,将改变高档物业现有的市场格局。
2005年,对内地的房地产业来说,正是“遍地鲜血”的时候——国家连续出台的针对房地产的一道道宏观调控措施,令内地的房地产业一片肃杀。然而,对华人首富李嘉诚来说,这却是一个“最好的投资时机”:一贯喜欢逆流而上的李嘉诚统帅的长实―和黄系在武汉、重庆、天津、上海和北京大肆圈地和收购物业,其迅猛增长的土地储备,似乎正在重演上世纪70年代一举成为香港除政府之外最大“地主”的惊人一幕。在经过了2004年一年的“圈地运动”后,2005年,在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调控房地产,不断传来“楼市危言”之际,李嘉诚却一如既往地“逆市而上”,延续着他的“圈地战略”
从2005年2月开始,和黄陆续在上海、成都、长沙、长春、武汉、天津、北京、重庆打响“夺地战役”,2005年上半年,李嘉诚在内地就圈下了近300万平方米的土地。2005年2月,长实及和黄合资公司,以2.6亿港元购得上海马桥住宅发展项目,业内预计其将斥资6.4亿元发展该项目,并收购邻近土地。该项目位于上海外环闵行区马桥镇,“上海旗龙”拥有该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而和黄与长江实业成立的合资公司“Gisling-hamLtd.”将获得“上海旗龙”的全部股权。2005年2月28日,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用3.47亿元,轻松拍下了成都温江光华大道西沿线一块面积560亩的土地。而在此前,李嘉诚已经用21亿元在成都拍得了面积1000多亩的土地。2005年4月,长江实业宣布,该公司与和记黄埔将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和记黄埔地产(长春)及和记黄埔地产(长沙望城),和记黄埔地产(长春)及和记黄埔地产(长沙望城)将分别以2.81亿元及2.92亿元,获得两市两地块的土地使用权。长春土地位于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总面积约82.72万平方米;而长沙土地位于望城县金星大道旁,总面积约55.67万平方米。
5月,李嘉诚首次进军江城武汉,由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各占50%股权共同组建的志力有限公司以16.23亿元,拍得汉口闹市区的两块商业“宝地”的使用权。同月,李氏先以1.84亿元人民币收购北京市昌平区占地约30万平方米的北新嘉园住宅项目,后又投资约10亿人民币,与天津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联合开发位于天津市营口道的一块近2万平方米的土地。6月,和记黄埔与重庆市国土房管局签订协议,以人民币5亿多元的价格收购北部新区一片土地,计划用来开发住宅及商用物业。7月,和记黄埔集团地产(天津)有限公司以4750万美元资本,完成了在天津和平区的工商注册,正式入驻和平区投资发展集团明星工业园。10月,再斥资5亿元人民币收购重庆北部新区一块土地,用以发展住宅及商用物业。
创业感悟:李嘉诚说,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后才去做,一向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尽管房产产业在香港的发展已颇为成熟,但在经济的起伏之中,利润空间仍比一般的传统产业要高。另一方面,李嘉诚总能充分把握到房地产的脉搏。所以,李嘉诚在香港地产奠基地产王国之后,就非常看好内地的地产业。
6.着眼通信搭好跳板
李嘉诚如是说:眼光要放远,做好自己的工作,最重要是自我充实,相信很多本来认为不可能的事,也可以变为可能。
早在1994年,李嘉诚就在海外市场上投资电信业务。和黄投资电信最成功的典范之一就是“橙”(Orange),从而推出GSM流动电话服务业务。后来在第三代移动电话(3G)业务上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越来越被公认的是,和记黄埔已经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电信投资者。
从1999年李嘉诚在欧洲电信市场上掘得“一大桶金”,到2000年年初李泽楷收购香港电信,李氏集团在世界通信投资市场上可谓风光无限。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是和记黄埔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该公司总经理杜志强介绍,他们的风险投资基金正在积极寻找具有潜力的投资机会,除包括设于大中华区的公司外,那些拥有适合内地市场产品和技术的中国境外公司也在考虑之列,投资重点是与资讯相关的高新科技领域。近年来,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对中国内地多个行业进行了成功的投资,但在通信产业的投资却是个空白。此次将投资重点放在与信息产业有关的高新科技领域,不知将花落谁家。
这个时候,奥普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引起了和记黄埔的注意。这个刚刚成立三年多的通信公司,虽然名不见经不传,但是它的发展速度显示了该公司巨大的潜力。卓越的技术使公司在内地光传输设备及相关网络管理系统的科研开发方面占有领先地位。
北京奥普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普天信息产业集团于1996年8月投资成立的,主要致力于以光纤通信为主的传输设备、传输网管理系统、宽带用户接入网(TV、语音和数据)设备的开发、研制和销售,是一个以科研为先导、集开发、生产、经营、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