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精通心理学、哲学和经济学,并熟悉时事政治。
(13)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14)能有条有理地安排工作,并耐心听取人们对工作安排提出的意见。
(15)对上司不唯命是从。
(16)有外交手腕。
(17)把公关工作看作是一种教育工作而不是社会运动。
(三)帕特·杰克逊的看法
前美国公共关系学会主席、《公关记者》杂志出版者认为:今天的公关人员必须是研究者、参谋者、计划制定者、教育者、传播者和鼓动者。
(四)我国提出公关人员的素质
在我国,尽管公共关系进入国门的时间不长,公关工作才刚刚起步,但有些具有丰富经验的公共关系专家,根据一些理论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也提出了公关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具体是:
(1)要有调查研究、分析、综合提出决策方案的能力,以便真正起到决策阶层的有力参谋的作用。
(2)要有科学而有效的组织能力,使得本组织上下、左右、内外彼此沟通,协调人事关系,保证信息通畅,使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工作效率高。
(3)要有宣传能力。包括对公众态度加以分析测量的能力,以及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宣传计划的能力。
(4)要有交际能力。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公关人员的自我表达艺术和礼仪水平直接影响到公关工作的效果。交际能力范围很广,集中反映在向他人自我介绍的能力;迎送客人的能力;会见、会谈的能力;打电话、电报、通信的能力等等。
(5)要有适应、自控的能力。集中表现在“灵活”和“忍耐”上面。所谓“灵活”,就是要尽量为对方着想,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对事情灵活处理,使对方满意,至少要灵活地向对方解释清楚,以消除不满。“忍耐”则是指处处忍耐、不发火,对顾客的投诉、态度粗暴的质问,也要耐心地加以处理。
(6)要有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不单指说话、写文章,关键是要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使公众听起来感到亲切、自然、新鲜、诚恳、感人。
(7)要有创新精神。开展公关工作,既要规规矩矩,又要有新招,重在采用新方法,开拓新局面。不能一味地因循守旧,走老路子。
(五)《赢得公众的信赖》中的观点
广州中国大酒店公共关系部经理在《赢得公众的信赖》一书中指出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善于传播——文字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2)写作技巧——要能写精练的、内容丰富的、有特色的文章,表达要清晰。
(3)具有商业业务能力。
(4)懂得宣传——学会运用报纸、杂志、电视、电台、广告等有关新闻媒介。
(5)有较强的外交能力。
(6)有灵敏的逻辑思维能力。
(7)有良好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8)有衡量好坏事务的能力。
(9)有行政管理的能力。
(10)有推销的能力——了解怎样向外界宣传自己的观点或产品。
(11)稳定的客观性——能正确评价外界的任何情况。
(12)要廉正——能在维护团结的同时坚持原则。
(13)要谦逊——敢于承认自己的判断有可能出错。
(14)要机智——对人、对事有浓厚的兴趣,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15)思维要活跃——懂得如何加强工作与思考。
(16)要有勇气——即使失去职位和利益也不妥协,保持自己的信心和判断能力。
(17)思想要开放。
(18)愿意努力并不求出名。
(19)对外界团体的反应要十分敏感。
(20)懂得印刷、摄影的制作过程和其他公共关系的技巧。
(21)有组织与计划能力——能制订近期的和长远的工作计划。以上我们介绍了国内外公共关系学专家有关公关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的研究成果。由于公关工作的需要,要求公关人员在多方面具备良好的素质,概括来说,一名合格的公共关系工作人员特别是专职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企业家的头脑、宣传家的技巧、外交家的风度。
案例13-1
周恩来的公关外交
周恩来总理是杰出的外交家。他不仅有外交家的头脑、胸怀、气质和风度,更富有外交艺术的魅力。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是他外交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连同他外交活动的时间安排、地点选择、接见方式、轻重缓急,都充满着外交艺术的奥秘,就连敌人也不能不为之折服。他在外交场合的每一次出现,都会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都是成功的象征,胜利的标志。而在他众多的外交艺术中最能展示其非凡才华和无穷魅力的莫过于他绝妙的公关艺术了。
“按东方人的生活习惯生活”
在周恩来总理对东南亚几个国家进行国事访问结束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肤色洁白、金发碧眼的年轻姑娘问道:“周恩来先生,您已经60多岁了,为什么依然神采奕奕,记忆非凡,显得这样年轻、英俊?”女记者把问题提出后,场内顿时响起友善的笑声和议论声。周恩来温和地笑笑,待场内安静下来,声音洪亮地坦然回答说:“因为我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所以我至今都很健康!”翻译流利的英语一说完,整个大厅里回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声。顷刻间,不分国家,不分政见,不分肤色,只要是东方人都感到荣幸和骄傲。“东方人”,简单的三个字,却把中国的朋友扩大到半个地球;“东方人”,多么平常的一个称呼,周恩来用得恰到好处,如同锦上添花,既显示中国解放后扬眉吐气的民族形象,又在友好邻邦之间播下了手足之情。
请欣赏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美、苏、中、法及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战争的其他交战各方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国际上遇到不少困难,许多国家或出于不了解,或慑于美国的压力而不敢承认中国。周恩来看得很清楚,就是要通过这次会议打开我国外交局面,使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新中国,并争取同他们建立外交关系。
周恩来喜欢看各种民族歌舞,尤其喜欢听越剧,再加上留心观察,发现不少外国人对中国的民族音乐歌舞十分感兴趣。为此周恩来出发时,特意点名让带上国内刚拍出的彩色越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让外国人看懂此剧,周恩来发出的请柬是: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果然引起了外国记者们极大的兴趣,映场爆满,观众入了迷。当演到“哭坟”和“化蝶”时,全场一片同情的感叹。影片结束,灯光复明,全场观众如醉如痴,静默了1分钟。突然,谁鼓了一声掌,全场顿时沸腾了,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喝彩声经久不息。
事后,许多记者不仅称赞中国的民族文化艺术,更称赞周恩来高超的外交艺术。这个戏剧为中国打开外交局面创造了良好气氛,可谓公关外交的经典之作。
请巴报报道四句话
1966年4月10日,针对美国不断派出飞机对越南北方进行狂轰滥炸的严峻形势,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巴基斯坦《黎明报》记者伊查兹·侯赛因,要求把四句话在该报上报道出来:美国扩大对越侵略,中国不能置之不理,中国说话是算数的;中国不挑起战争,中国说话是算数的;中国已做出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如美国对中国轰炸,美国从空中来,中国就从地面上出动。美国得到情报后,吸取了当年侵朝战争开始时不听我们通过印度警告他们的教训,对越南北方的轰炸逐步降级。对美国的警告,本来周恩来完全可以公开发表声明。显然,通过和美国关系密切的巴基斯坦来传话,效果更大。这也是周总理外交艺术魅力的具体体现。
“我想送给你这个”在欢迎尼克松一行的宴会厅里,尼克松及夫人、基辛格都由周恩来陪同坐在这里。桌上摆着在中国堪称登峰造极的美味佳肴,还摆有特制的熊猫牌雪茄烟。周恩来指着摆放在桌上的熊猫牌香烟盒对总统夫人帕特说:“我想送你这个。”帕特大为吃惊:“你??烟么?”周恩来笑了,向帕特解释说:“不,不是烟,我说的是熊猫。我们要送给你们两只熊猫。”“哦!”帕特惊喜地对尼克松说:“理查德,周恩来总理说送给我们两只熊猫!真的熊猫!”
这个镜头通过通讯卫星传到美国,正好是早晨的新闻节目播出。这天,在美国街头,家庭里,办公楼内,企业里,人们都在议论着周恩来送熊猫。《纽约时报》评论说:“周恩来真是摸透了美国人的心理。”《华盛顿邮报》评论:“周恩来通过可爱的熊猫一下子就把美国人的心征服了。”
的确,通过赠送熊猫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愿与美国人民友好往来和平共处的心声,此举以情动人,可谓外交公关上乘之作。
(摘自《公关世界》1998年11期)
公共关系人员的思想素质
一、公共关系人员的品德
品德是指人的品质与道德。由于公共关系人员所从事的是一种塑造组织形象的创造性劳动,是一项说服乃至于征服公众的工作,这就要求其本身具备一种品德的魅力,这种魅力可以成为征服公众的法宝。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认为,如果某人的人格品性很完美,外貌与举止都很有魅力,在人们的心目中就会形成良好的印象,从而他就会被一种积极的、美好的光环笼罩着,人们就会不自觉地信任他。如果公共关系人员能被这种积极的、美好的光环所笼罩,他就会有极强的说服力。而这一光环来自公共关系人员公道正派的行为和真诚严谨的态度。具体地讲,公共关系人员的品德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实事求是
真实是公共关系的生命,“讲真话”是公共关系传播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具备实事求是的品质。能写善辩是公共关系人员的特有财富,组织的形象也确实离不开他们的一张铁嘴和一支生花妙笔,但能写善辩绝不是无中生有、刁钻狡诈。因此,公共关系人员无论是与公众打交道,还是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信息、传播信息,都必须以真实为处事原则,不得有意传播虚假或容易使人发生误解的信息,不欺世盗名,不自欺欺人。只有这样,才能收集到可供组织决策参考的可靠信息,才能在公众中为组织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二)公正无私
公正,意味着公共关系人员对所有的公众要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不能以貌取人,以地位取人。不论是对过去的公众,还是对现在的甚至将来的公众;不论是对老关系还是新客户;不论是对职高位尊权大者,还是对无职位卑无权者,都应一样看待,不能厚此薄彼。
无私,则要求公共关系人员不谋求组织利益之外的个人利益,更不能牺牲组织利益来换取个人的利益。特别是对于一名优秀的公共关系人员来说,不仅要重视其所在组织的特殊利益,而且要重视公众利益,要对整个社会负责,绝不能为了本组织的小团体利益,甚至个人私利而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
(三)勤奋努力
公共关系工作看上去轻松、潇洒,但做起来却十分艰苦。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应该具有吃苦耐劳、勤奋努力、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断进取的精神。为了给组织树立美好的形象,他们应不惜付出辛勤的汗水,或到处奔波、四处应酬,或千方百计为客户服务,尽量满足公众的要求。当然,勤奋努力不仅仅是指多干苦干,更重要的是要勤于动脑,勇于进行创造性思维,敢于出新,要树立一种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精神。俄国名将苏沃洛夫有句名言:“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公共关系工作人员而言,可以说,那些缺乏全面开拓与进取精神的公共关系人员则不是好的公共关系人员,因为他们缺乏开拓与进取精神,满足现状,致使组织信誉下降,形象不佳,不受社会公众欢迎。
(四)乐于助人
公共关系人员与人打交道的机会极多,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活动中,应当以善解人意、乐于助人作为自己行为的一条准则。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仅要懂得宽容人、理解人,乃至于容忍他人的缺点和弱点,更重要的是要主动帮助别人。肯于扶危济困是做好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基础,它体现出公共关系人员待人热情,富于同情心,具有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五)光明磊落
在竞争的时代,公共关系人员应该以坦荡的胸襟来处理与竞争对手的关系。即使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也不以诋毁竞争对手的手段来抬高自己,不做有意破坏其他公共关系人员以及竞争对手的名誉的事情;同时,也不搞违反职业道德的小动作,不用行贿、收买的手段来开展工作。
二、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道德
师有师德,医有医德,各行各业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道德标准,公共关系这一行业也不例外。由于公共关系人员时时刻刻都要与公众打交道,他对外就是组织的化身和象征,因此,其个人的职业道德水准如何,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形象和信誉。
公共关系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下列道德规范。
(一)恪尽职守
公共关系人员的职责是努力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对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衡量一个公共关系人员是否具有职业道德,最重要的是看他对公共关系事业是否尽心尽责,对公共关系工作是否恪尽职守。这就要求公共关系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极端负责,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能充分履行本职工作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道德责任。公共关系人员不能从事任何与履行职责无关或相悖的事务,不能违背国家和政府的法纪和规章制度,不能泄露组织的机密或做有损于组织形象、信誉的事。那些玩忽职守、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思想与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公共关系的先驱者艾维·李,在他所从事的每一项公共关系活动中都体现出尽心尽责、恪尽职守的良好职业道德。1914年,艾维·李受雇于当时美国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洛克菲勒本人因残杀罢工工人而声名狼藉,被称为“强盗大王”。为改变洛克菲勒家族的形象,他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一次,洛克菲勒家族的科罗拉多燃料及钢铁公司因发生罢工事件,导致数名工人死亡。为此,洛克菲勒家族受到了舆论的严厉谴责。在艾维·李的建议下,洛克菲勒雇用了一名劳工关系专家来调查此事,并成立了一个劳资联合委员会,负责处理工人对工资及工作环境的各种申诉。同时他还建议洛克菲勒亲自访问工厂,听取工人们的诉怨,与工人们的妻子一起跳舞。当这次访问结束后,洛克菲勒在工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大为改观。几年后,洛克菲勒认为,科罗拉多事件的处理,是洛氏家族经历的最重要的事件。此外,他还为该家族设计了一种“更有人情味”的公司形象,他协助洛氏家族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专门开展慈善活动;他还举办了多种社会活动,使社会公众能够了解洛氏家族,同时也使洛氏家族能够了解社会公众。经过艾维·李的努力,尽管洛氏家族还常遭舆论界的批评,但其在美国一般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二)诚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