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是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容易与群众、人民等概念发生混淆。人民指一切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但人民中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者,这部分人就是群众。
人民和群众是通用和泛指的。作为公共关系学概念之一的公众则是具体的、特指的,它特指与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有相关利益关系的个人、群体和组织。公众定义中的个人指的是群体或组织的代言人,是群体或组织的代表。群体就是社会群体,组织则是高度有序的群体的组合。
(二)公众的特征
(1)公众的同质性。公众的形成是因为公众面对同一个组织,遇到了共同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共同的意向、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需求、共同的目的。正因为这些共同点,表面上看来没有内在联系的人群,都有可能成为组织的对象公众。比如一幢大楼的居民,也许互不相识,但楼房倾斜、楼层渗水,面对这一共同的建筑质量问题,他们有了相同的态度和利益,于是他们联合起来,构成一个社会群体,要求承担该大楼施工的建筑公司予以解决。因此他们便成为建筑公司的特定公众。所以公众的同质性就是“面临共同的问题”,而这些“共同的问题”又对他们产生了共同的影响,一般的社会大众则不具备这一特点。
(2)公众的相关性。所谓相关性,就是公众总是相对于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而存在的,并且与该组织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关系。一方面该组织的决策和行为对公众具有实际或潜在的影响力,制约着他们问题的解决、需求的满足、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也对该组织的目标和发展具有实际或潜在的影响力。公众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这种相关性成为寻找和确定公众的关键,一旦这种相关性被揭示出来,组织就很容易确定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具体对象公众。
(3)公众的层次性。公众的存在形式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具有不同的层次。一方面公众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群体,也可以是组织,正如公众的定义所述;另一方面公众可以由不同的划分标准分出不同的层次,各种层次上的公众对组织有不同的意义,同时决定了组织行为和目标的层次性。即便是同一类公众,也可以不同的层次与组织发生关系,如同消费者公众,既可以是松散的个体,特殊的利益团体(如消费者协会),也可以是严密的组织(如使用消费品的公司或政府机关)等。公众的层次性决定公共关系是一种多维的立体化的社会关系。
(4)公众的可变性。任何组织所面对的工作对象——公众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公众会随着组织目标和行为的变化而变化,一方面表现为数量上的增减,另一方面表现为公众成员构成上的变化。随着“共同问题”的出现而产生一批公众,随着问题的解决,这部分公众自行消失。每一个组织永远都拥有自己的公众,但此时的公众不一定是彼时的公众。针对公众可变性的特点,公共关系工作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公众,及时发现公众的变化借以调整组织的方针。
(三)公众的分类
组织所面对的公众不是单一的,一方面不同的组织必然有不同的公众;另一方面,同一组织所面对的公众也是各种各样的。公共关系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自己的公众对象,对公众进行分类,这也是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必要前提。公共关系对公众分类的标准和角度很多,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1.按公众与组织的内外关系可以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1)内部公众,指组织内部的员工、股东或投资者等公众。
(2)外部公众,指组织以外的公众,如顾客、政府、竞争者、社区、新闻媒介等公众。这是以组织为中心进行分类的,也是公共关系学中最常见的分类方法。
2.按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可以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一般公众。
(1)首要公众。首要公众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公众,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同他们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前途和命运。所以组织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维系和改善同首要公众的关系。这类公众有企业的员工和股东、商店的顾客、宾馆的客人、工厂的客户等。
(2)次要公众。次要公众是组织第二位的公众,虽然他们不直接影响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但间接地制约着组织的发展,如金融公众、社区公众、新闻媒介公众等。因此,组织也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协调好与这类公众的关系,为组织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和”环境。
(3)一般公众。这是距离组织的各项工作比较远的一类公众。组织只需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对涉及的一些问题顺便予以解决即可。
3.按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
(1)顺意公众。这是对组织的政策和行为持赞同和支持态度的公众。这是组织可以依赖的公众,要注意维持并不断发展与他们的友好关系。
(2)逆意公众。这是对组织的政策和行为持否定和反对态度的公众,是组织急需转化的公众对象。组织应尽量使这支公众队伍缩小,先争取其成为独立公众,然后再慢慢向顺意公众转化。
(3)独立公众。这是对组织的政策和行为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朗、不明确表态的公众。这类公众往往在公共关系的对象中占有大多数,所以公共关系工作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与独立公众的信息沟通工作上,想方设法争取他们对组织的了解和好感,努力使其转化为组织的顺意公众。
4.按公众构成的稳定性可以分为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
(1)临时公众,指因某一临时因素、偶发事件或专题活动而形成的公众。如因火车出轨发生交通事故而涉及的受害者及其家属,因工厂泄漏有害气体而受到危害的居民,闹事的球迷等等。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每一个组织都有可能因某一突发事件而遭到临时公众构成的额外压力,因此每一个组织都应具备应变能力,能及时应付临时公众,迅速化解矛盾。
(2)周期公众,指按一定规律和周期出现的公众。如每天上学放学的学生,逢节假日高峰的游客,每年一度的考生及家长。因为周期公众的出现是有规律的,所以公共关系工作可以利用周期公众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准备地传播信息,实施一系列公共关系活动措施。
(3)稳定公众,指具有稳定结构和稳定关系的公众。如老客户、老主顾、社区人士和宾馆、饭店的常客等。稳定公众是组织中最基本的公众,也是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所以每个组织都会针对自己的稳定公众开展各种公共关系活动,如各项优惠政策、特殊的保证措施等,以便加深与稳定同公众的亲密关系,进一步扩大稳定公众的范围。
5.按组织对公众的态度可以分为受欢迎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和被追求的公众。
(1)受欢迎公众。这是组织希望与其建立和发展关系,对方也迎合组织的需要并主动对组织感兴趣的公众。这是一种两厢情愿、一拍即合的关系,对双方的发展都有利,如为组织做正面宣传的记者,主动上门的投资者、合作者等。
(2)不受欢迎的公众。公众方面一厢情愿,想与组织建立和发展关系,而组织出于多方面原因不愿接触,力图躲避的公众,如向组织乱要赞助费的团体或个人、欲披露组织短处的记者等。
(3)被追求公众。这指组织对其一厢情愿,希望与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公众。而公众则缺乏应有的热情,需要组织努力去争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新闻媒介公众、社会名流等,任何组织都愿意与他们建立联系,借以扩大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他们并不是对所有的组织都感兴趣的,需要组织主动去追求。
6.按公众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可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为公众。
(1)非公众,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不与某组织发生任何互动关系的这部分公众。既然是组织的非公众就应该把他们排除在公共关系工作之外,使组织集中精力,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对象公众上,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浪费。
(2)潜在公众,指将来可能与组织发生利益关系的公众,他们由于某个潜在的问题而与组织发生潜在的关系。因为这个潜在问题尚未充分显露,所以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由于潜在公众对自身面临的问题还处于无意识状态,所以在一段时间内还不会对组织构成任何影响。公共关系部门要抓紧时间,及时发现潜在公众,并针对潜在公众采取各种预防性措施,防患于未然,积极引导潜在公众的态度向有利于双方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
(3)知晓公众,指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即已经明确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问题,迫切期待与该组织联系,了解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和解决的办法的公众。针对知晓公众,公共关系部门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满足他们的知晓欲望,及时向他们传播有关信息,同时收集来自他们的信息,通过双向沟通活动防止事态激化改变他们的态度,争取谅解,加强他们对组织的信赖,从而有力地控制局面,变被动为主动。
(4)行为公众,指由知晓公众发展而来,那些不仅意识到自身面临的问题,而且开始准备或已经采取行动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公众。如果某组织对已经出现的问题未加重视,或解决不力,或没有充分满足知晓公众的知晓欲,欲盖弥彰,则必然引起矛盾的激化,知晓公众发展为行为公众。此时,行为公众已经给组织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公共关系部门应该亡羊补牢,立即开展“救火”工作,查清事实,缓和矛盾,达成谅解。否则,组织的形象和声誉会一落千丈,到那时悔之晚矣。
把公众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为公众是组织在进行问题管理、危机处理时最常用的公众分类的方法,目的就是针对公众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公共关系活动,起到及时报警、及时引导、及时灭火的作用。
三、传播——公共关系的媒介
公共关系工作的中心就是运用传播媒介使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与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相互理解、相互合作。所以传播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传播是公共关系的媒介,没有传播,便没有公共关系,此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作为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必须了解传播的基本原理,各种传播媒介及其特点并熟练地运用它们。
(一)传播的涵义
传播界有句名言“你不得不传播”。可以说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论自觉与否,都在传播着某种信息,传播无处不在。那么,到底什么是传播呢?
传播一词译自英文communication。所谓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换与分享。传播的涵义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①信息的传递,②信息的交换,③信息的共享。
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是由四个要素构成的。其中反馈指的是传播者获知接收者是否和如何接收了信息的过程。反馈的过程也是检验传播效果的过程。可见,公共关系的传播体现了信息的双向沟通。
(二)传播的类型
传播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有语言或非语言传播,有公开的或私下的传播,有借助媒介或不借助媒介的传播。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规模在传递着信息,所以我们要开展公共关系的传播活动,就不得不对传播的类型作一个大致的了解。一般可以把传播的类型分为如下几种:
(1)个体自身传播。个体自身传播是人类传播中最基本、最原始的形式,是人类一切传播的基础。在这一传播过程中,传播信息的主体和接收信息的客体是同一个体。我们每个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自身传播,如自我反省、独自思考、自我安慰、自言自语等都是人们为了平衡自我而进行的自身传播和自我交流。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善于运用自身传播获得心理平衡,在此基础上,才能导致成功、和谐的对外沟通和交流。
(2)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直接传播,包括面对面和非面对面两种形式。这是最常见、最广泛的传播方式。面对面的传播一般通过语言媒介和表情、动作等身体媒介进行交流。非面对面的传播则通过电话、电报、录音机、录像机等电子媒介和书信、图片等文字媒介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