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中的协调是在沟通的基础上,经过调整,达到组织与公众互惠互利的和谐发展。协调的重要作用在于保持组织管理系统的整体平衡,使各个局部能步调一致,以利于发挥总体优势,确保计划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协调关系分为广义协调和狭义协调。广义协调不仅包括组织内部的协调,而且包括组织的对外协调,如组织与政府、社区、消费者等的协调活动。狭义协调主要是指组织内部的协调,如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协调,组织内部同一层次中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协调。内求团结,外求和谐,是公关协调工作的宗旨。
2.协调关系的内容。
(1)协调组织内部领导与员工的关系。组织内部领导和员工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领导者职责的实现,也关系到组织全体员工能否形成良好的团结奋斗精神和产生有效的协同作用。因此,组织的公共关系部门和人员应努力协调好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具体说来,一方面,公关人员要应用科学方法,经常向员工宣传本组织的方针、政策,传达领导层的经营战略,尽可能充分地对组织的方针、政策、战略意图作出相应解释和说明,使员工了解、理解,并自觉执行。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员工和领导之间产生了误会,公共关系人员就应及时进行调解,消除矛盾。另一方面,公共关系人员还要不断地、广泛地从员工中搜集对组织的意见和看法,及时将这些情况转达给领导,以改进和促进组织的工作,保证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和谐发展。
(2)协调组织内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在组织内部,由于分工的缘故,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往往缺乏“一盘棋”的全局观念,各部门各自为政,产生一些矛盾,这给组织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虽然主要由领导去做,但公共关系部门也要积极配合,通过沟通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了解,使之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谅解,协同努力提高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目标。
(3)协调组织与外部公众的关系。任何一个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原因而与外部公众发生矛盾和冲突,一旦出现这些现象时,公共关系部门就要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协调,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否则组织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3.协调关系的方法。
(1)反馈调节法。反馈调节法即根据信息的反馈适当调整组织的行动,以协调关系。在反馈调节过程中,公共关系人员要把组织的政策、计划情况以及其他信息告之内外公众。同时还要把执行情况以及内外公众的看法及时反馈给组织的决策层,以填补漏洞或进一步修正计划。
(2)自律法。组织与公众之间有时因关系处理不当而引起种种矛盾,如组织内的干群矛盾、部门之间的矛盾,组织外部的社区矛盾、与消费者的矛盾、与政府有关部门的矛盾等。这时,组织要善于自律,实行自我检查、自我监督,严于律己,发现问题主动纠正。
(3)感情疏通法。人是有感情的,组织与公众之间有情感关系。如果双方感情好,办事就顺畅;感情不和,就会造成阻力。因此,公共关系人员要重视心理情感的协调,善于运用感情疏通法拉近公众与组织的心理距离。例如,美国著名的推销汽车的能手乔·吉拉德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顾客之间建立起一种“唇齿相依”的特殊关系。他说:
“当顾客把车开回来要求给予修理或提供服务时,我尽一切努力为他们争取到最好的东西,这时,你必须像一位医生,顾客的车出了毛病,你应该替他感到心痛。”吉拉德还向从他手里买车的顾客每月寄一张大小不同、格式精美的明信片。小小明信片紧紧系着吉拉德与顾客的心,使他与顾客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周到的服务,情感的协调,是建立组织与公众良好关系的好方法。
(4)信息分享法。信息分享法即通过建立和完善组织内部的各种传播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促进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横向联络,分享信息。从而使全体成员在思想上认同,行为上一致,提高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如某厂在厂门口宣传栏办了一个《每日新闻》专栏,早上8点半之前贴出,除了厂休日和节假日之外从不间断。职工每天上班一进厂,先花上几分钟看看这份《每日新闻》,就能及时了解全厂主要的动态和信息,既有最新的决策意见、重要的人事变动、生产经营的最新动态,又有关于干部职工福利的消息和文化娱乐消息,还有各部门、各车间的情况通报以及本厂职工的批评建议等。大家感到这个新闻墙报比开大会更有用,比看报纸更解渴,一天不看就感缺憾。由于职工们的喜爱和信任,大家都积极地为编辑部提供信息,大大加强了组织内部的沟通和横向联系,理顺了人际关系,有效地将全体职工凝聚在一起。可见,内部关系的协调有赖于良好的内部信息沟通,信息的分享度越高,关系就越和谐。
(5)协商法。协商法就是通过协商的方式来避免或减轻组织与员工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这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4.协调关系的原则。
(1)及时原则。组织的领导者和公关人员要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组织之间、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这样既能防止矛盾激化,也便于解决问题。否则,如果对问题和矛盾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拖延时间到问题成堆才去解决,不仅扩大了矛盾,而且也会使问题变得复杂化,加大了解决矛盾的难度。因此,协调关系必须遵循及时的原则。
(2)平等原则。组织的领导者和公关人员在协调各方面关系时,要公平合理,而不是以关系的亲疏进行协调。只有在同等的条件下参与协调活动,才能协调好各方的关系。
(3)讲真求实原则。讲真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要讲真话,二是要真诚。讲真话,就要求是一说一,是二说二,是好说好,是坏说坏,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讲真诚,则要求对公众真心相待,坦诚相见,不搞虚情假意,也不敷衍搪塞。求实,就是尊重事实,据实反映,既不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也不对客观事实遮掩真相。
(4)互惠互利原则。互惠互利,顾名思义,是双方互相有利,互相给予好处,共享好处。一个组织在同公众的接触中,不可能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问题是矛盾产生后,应如何对待。如果只考虑自己一方的利益,则难以使矛盾解决。正确的做法应是:站在一切从公众利益出发的立场上,明辨是非,相互谅解,使矛盾得以尽快解决。
在公共关系纠纷中,大部分是利益纠纷。解决利益纠纷的基本要求是协调利益关系,使利益均沾,双方接受。如果损害一部分公众利益来弥补组织的利益,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损害了公众的利益,公众不满意,不接受,不再与组织打交道,到头还是会损害组织自身的利益。只有利益均沾,才能化解矛盾,共同发展。
(5)全局原则。全局原则是协调组织与公众关系的出发点和基本要求。协调组织与公众关系的全局性原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有利于党和国家政策法令的贯彻,在处理组织与公众各方关系时,凡是涉及党和国家政策的问题,都应该态度明确,坚决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执行。一切从大局出发,不迁就某一方,满足某些人的无理要求;另一方面要在保证国家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正确处理组织内外的各方关系,决不容许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等违法违纪行为。
(6)求同存异原则。在解决矛盾冲突时,双方可能有较多方面的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关系人员应分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先急后缓,予以妥善解决。对有些矛盾冲突,一时很难达成一致的协议,也可求同存异,逐步解决。
(五)教育引导
一个组织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并非是自发产生的。首先,公共关系人员要在组织内部普及公共关系知识,使广大员工懂得公共关系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形象和声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生死存亡,而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必须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对组织的归属感。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关心和重视公共关系工作,在本职工作中处处考虑到公众利益,树立顾客第一的信念,提供优质服务;在同外界的交往中,自觉地把自己作为组织的代表,主动宣传介绍组织的经营思想、经营成果,积极向领导提供社会各界对组织的评价。
其次,作为企业要对顾客进行市场消费教育。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新产品大量涌现。绝大多数顾客不是商品的鉴别技术专家。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喜爱,既要靠使用经验的积累,也要靠企业的教育和引导。广州宝洁公司生产的“飘柔”洗发护发液问世后,厂家向广州市的81万户市民赠送试用品,3个星期内,“飘柔”在广州市民中的知名度已达到94%。这不仅是成功的市场营销,也是对顾客的一次很好的市场消费教育,同时还起到促销产品的作用。教育、引导、说服消费者使用本企业的产品,并使之产生偏爱,公共关系在这方面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
教育引导,是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加速器”。以上阐述的公共关系五大职能,仅仅是公共关系最主要、最突出的职能,是各类不同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普遍存在的共同点。各种不同的组织,其公共关系的具体职能也各具特点,况且,公共关系职能还会在实践中不断演变和发展,这些问题在本章中就不一一论述了。
总之,公共关系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已从多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随着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公共关系职能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应用,将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上述各项公共关系职能如果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应体现在增进组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整体效益两个方面。在评价公共关系作用的大小和公共关系职能发挥的程度时,两个效益的统一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公共关系的作用和职能,正在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协调,推动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两个效益服务。
思考题
1.联系实际说明公共关系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2.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3.为什么说“采集信息”是组织的首要职能?
4.有人说:公共关系是企业对内外保持关系平衡的“不倒翁”。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5.画图并分析企业形象地位的不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