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针对“经济过剩”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国家对经济调控的重点转向了扩大需求,并以此为中心,实施了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一次以扩大需求为目标的经济调控,无论在方式上、手段上都与以前不同,实施的主要是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具体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鼓励出口的政策。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长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度,经济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社会失业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物价长期走低的状况得到了扭转,出口仍然保持着较好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快的提高。
3.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调控的基本经验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步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至今,从宏观上看,经济发展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国家调控要解决的也有两类不同的问题。针对“经济过热”,国家调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抑制通货膨胀,消除经济过热引起的泡沫,防止经济失衡和失控。针对“经济过剩”,国家调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扩大总需求,降低失业率,保持经济有一定的增长速度,防止经济出现进一步的萧条。尽管在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下,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控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完全不同的,但是,经过这两次调控的实践,取得了以下的基本经验。
(1)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实现调控的目标
国家调控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政府行为,它是针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常政府采取措施来加以纠正。但是,调控的对象是市场,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各经济主体的行为。由于市场经济是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的,各经济主体的活动也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因此,国家对于这样的对象是不能用行政命令来进行调节的。国家只能通过制定政策,运用经济手段,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引导各经济主体的行为,从而实现国家调控的目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依靠市场力量来进行对经济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按照投资者经济活动的规律,用经济手段来影响其投资行为。投资者经济活动的规律是以是否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来决定其投资行为的。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即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在经济处于过热状态时,因为市场前景较好,所以一般说,投资收益是比较高的。这时要达到压缩投资的目标,可以采取两方面的措施,即通过压缩市场总需求来降低投资收益使利润下降,或者提高投资成本使利润下降。为实现这一目标,通常是采取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相反,在经济处于过剩状态时,因为市场前景不乐观,所以一般说,投资收益并不高。这时要达到刺激投资的目标,也可以采取两方面的措施,即通过扩大市场总需求来提高投资收益使利润上升,或者降低投资成本使利润上升。为实现这一目标,通常是采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根据投资者的这一投资活动规律,灵活地采取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就能够依靠市场规律的作用来引导投资行为。这样的效果要比用行政手段来命令投资者该采取什么行为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前者表现为投资者的自觉行为,而后者则表现为投资者的被动行为。而且,用行政手段也根本无法使成千上万的投资者都采取统一的行动。但市场规律却能够使投资者都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来采取相应的行为。实践证明,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其效果要比行政手段好。二是按照消费者经济活动的规律,用经济手段来影响其消费行为。
消费者经济活动的规律是以是否能够实现货币价值的最大化来决定自身的消费行为的。能否实现货币价值的最大化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即通货膨胀率(物价水平)和存款利率。在经济处于过热状态时,因为市场通货膨胀率比较高,货币的贬值率也较高。这时,人们要实现货币价值的最大化,所采取的行为是把手中的货币变为实物,因而表现为较高的购买力。同时,在高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银行利率往往是表现为负利率,人们都不愿意把货币存入银行。这时,要达到缩减消费的目标,可以采取两方面的措施。即通过抑制通货膨胀率来减缓货币的贬值率,或者提高银行存款利率来提高货币的增值率。为实现这一目标,通常是采取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相反,在经济处于过剩状态时,因为市场通货膨胀率很低,有时物价甚至是负增长,货币的价值比较稳定,甚至是在升值。这时,人们所采取的行为往往是持币待购。同时,在低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银行存款利率就显得相对较高,这就增强了人们的存款动机。这时,要达到刺激消费的目标,也可以采取两方面的措施,即通过克服物价长期走低的状况来消除人们持币待购的心理,或者降低银行存款利率来使货币的增值率下降,使更多的货币流出银行进入消费和投资领域。为实现这一目标,通常是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根据消费者的这一消费活动规律,灵活地采取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就能够依靠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来引导消费者的行为。实践证明,这是调节消费者行为的有效方法,如果再辅之以其他的政策措施,则效果就更为理想。
这一基本经验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是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行的,这是客观规律的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也同样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实现调控的目标。
(2)国家对经济调控的有效性需要一定的体制基础
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国家调控是否有合适的经济体制;二是国家调控是否有完善的调节手段。经济体制是为国家的调控提供一个运行的基础,使国家的调控在这一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实现调控的意图。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经济的两次调控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加强改革的力度,加快整个经济体制的转轨,为国家的宏观调控创造了较为理想的体制基础。可以说,没有经济体制的巨大变化,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是难以实施的,或者即使实施了也很难有好的效果。具体说,能够使国家的调控有效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应该具有这样几方面的特征。
一是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竞争主体,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提供微观基础。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微观基础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使市场对经济活动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强。这微观基础的塑造是通过两个方面实现的。首先,通过对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经济运行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国有企业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对市场变化不能做出及时的反映,那么,国家的调控措施也就不能收到什么效果。因此,我国在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后,就加大了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通过国有企业制度的创新,使国有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国有企业制度的这一变化,使得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开始成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微观基础。其次,通过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从而使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更加合理。非国有经济从一开始就是在市场的引导下发展起来的,它们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应该说它们本身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因此,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控的微观基础也就越充分。经过多年的改革,非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半壁江山,这就基本确立起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主体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比重提高,以及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共同构筑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主体,同时也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提供了微观基础。
二是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提供良好的传导机制。市场能否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关系到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能否实现的问题。因为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其对象不是直接对我国经济主体,而是把市场作为调控对象,再通过市场信号的变化和市场关系的调整去影响我国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如果市场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那么,国家对市场的调节就能够迅速地通过市场的作用对微观经济主体产生影响,使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符合国家调控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这样,市场体系的建设也就成为国家调控以及整个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很好运行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把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支柱之一,使市场体系的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一个具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性质的,内容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和产权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使市场不仅对消费品,而且对生产要素的配置都能够起到基础性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对价格体制的改革,基本建立起了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制度,使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市场体系的建立和价格机制的确立,使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够通过市场和价格这一传导机制,有效地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从而形成了国家调控、市场传导的完整的链条,有效地实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三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宏观调控体制,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提供有效的手段。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是直接控制,它是通过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来实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是间接调控,它也必须通过一定的体制来实现,这一体制就是宏观间接调控体制。在这一体制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是要落空的。在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时候,就把构建宏观经济调控体制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尤其是从1994年开始,我国对财税、金融、外汇、外贸、计划、投资等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力度也是以前所没有的。财税体制的改革,使中央和地方、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较好的处理,提高了财政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金融体制的改革,强化了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把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发展多种金融形式,建立统一规范的金融市场,使金融在宏观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计划体制的改革,使计划退出了对企业进行直接调节的领域,转变为宏观性、指导性、间接性的计划。投资体制的改革,通过建立投资法人制度,确立起了投资风险和投资责任机制。所有这些改革,使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地得到完善。在原来靠行政隶属关系对经济的控制被割断以后,建立起了靠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的体系,从而使国家的宏观调控有了基本的体制保证。
这一经验告诉我们,要有效地实现国家对经济调控的目标,必须以建立相应的体制为基础,而这一体制的建立又是以不断地深化改革为前提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有效性问题,涉及的并不仅仅是国家调控的有关问题,而且涉及微观领域、市场运行、宏观领域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是整个经济体制的问题。所以,只有不断地加大改革的力度,才能为国家对经济调控目标的顺利实现创造体制条件。
(3)要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
经济关系是复杂的,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各不相同的,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也是不一致的。另一方面,无论哪一种调控手段都有其长处,也有其局限性和副作用。这就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来达到目标。在调控经济的各种手段中,最重要的是两种调控手段,即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
财政手段是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运用掌握的财政力量,来影响经济总量关系,实现国民经济的扩张或收缩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经济进行两次调控的过程中,财政手段是运用得最多、也是最主要的调控手段之一。其内容主要是通过增加或减少税收,来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生产与消费行为;通过财政预算的变动,扩大或者缩小财政赤字来影响政府的经济行为;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国家发行债务的规模来影响社会投资的规模。从财政政策的类型来看,有两大基本类型,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常在经济出现过热状态时,采取的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出现过剩状态时,采取的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叫积极的财政政策。由于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是社会总需求的规模,因而在经济出现过剩状态时,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效果比较理想。这是因为,在经济过剩状态下,国家对经济调控的目标是刺激总需求的增长,这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有着直接的刺激作用。所以,只要把宏观调控的目标定位在扩大总需求,财政政策就成为国家调控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当然,在运用财政政策为主要调控手段时,也必须要辅之于其他的调控手段,尤其是金融手段。只有各种手段相配套,才能使财政手段的调控收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