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7400000009

第9章 糖尿病的科学诊断(2)

对于血糖控制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时间间隔可以较长。但对新被确诊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波动较大,近期有低血糖发生,治疗方案应有变动。妊娠、手术、运动、外出、饮酒等各种生活应激情况的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当近期血糖常常偏高时,应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它们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您血糖升高的水平。而当您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时,最好注意监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可以尝试间隔一段时间,在某日的不同时间测4~6次血糖,了解一天中血糖的变化规律。另外,驾车时发生低血糖是非常危险的,因此驾车前监测血糖十分必要。

4.餐后2小时血糖如何监测

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当前的饮食、药物等治疗是否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因此,在监测餐后血糖时一定要和平常一样吃饭、服药,才能真实反映日常血糖的控制情况。有人特意在监测血糖那天停止用药是错误的。餐后2小时是从吃第1口饭算起,不能从进餐中间或结束后开始计算。

5.血糖仪的操作方法

①调整血糖仪的代码使其与您现在使用的试纸的代码相同(因不同时间购买的试纸有不同的代码,所以必须先调整血糖仪的代码);②洗手,用酒精消毒采血的手指;③手臂下垂30秒,以便使血液充分流到手指;④将针头装入采血笔中,根据手指皮肤厚度选择进针深度,刺破手指取适量血;⑤待血糖仪指示取血后,将血滴在血糖试纸指示孔内;⑥把血糖试纸插入血糖仪中(注意:有的血糖仪需先将试纸插入血糖仪中,试纸前端可以自动吸血);⑦几秒或十几秒钟之后,从血糖仪上读出血糖值;⑧在记录本上记录血糖值和监测时间。

6.自我监测血糖的注意事项

①血量不够、血糖试纸过了有效期、手指酒精消毒未干、血糖仪代码与试纸代码不同、电池的电量不足等,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②手指消毒后,一定要等酒精挥发干燥后再采血;③采血部位要交替轮换,不要长期扎一个地方,以免形成瘢痕(在手指侧边采血疼痛较轻,而且血量足);④血糖仪要放置在干燥清洁处,不要让小孩、宠物触及、玩耍;⑤要定期到指定的售后服务点校正血糖仪是否准确,到医院与抽血化验结果对比也可知道其准确性;⑥妥善保管用过的酒精棉球、针头等,最好集中送到社区卫生站处理。

糖尿病病情的轻重判断方法

病情轻重是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患者甚至包括一些医生在内也并非十分清楚,他们往往片面地把血糖视为评价的唯一标准。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判断糖尿病的病情轻重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以下几项指标来进行判断:

(1)儿童期发病的糖尿病一般比成人糖尿病的病情要重。儿童时期发生的糖尿病在我国绝大多数(>90%)为Ⅰ型糖尿病。由于胰岛β细胞严重受损使胰岛素分泌几乎丧失殆尽,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防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和死亡。也就是说,Ⅰ型糖尿病比Ⅱ型糖尿病的病情要重。

(2)糖尿病病程长的患者比病程短的患者病情要重。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明,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例如,糖尿病肾病的5年并发率是2%,10年为5%,20年为10%;糖尿病眼底病变的5年并发率为16%,10年为26%,20年为48%;糖尿病神经病变的5年并发率为15%,10年为26%,20年为40%。

(3)血糖长期居高不下者病情较重。长期高血糖、高血脂对血管内皮的毒性作用以及继发的血液黏稠度增高,易使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大、小血管病变。国内外诸多临床研究(如“DCCT”和“UKPDS”)证实,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显著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同时控制血压、血脂、吸烟等危险因素,对降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有明显的效果。

(4)已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合并心、脑、肾、眼、神经、肢体坏疽等)者病情较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治疗的重点就在于预防、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

(5)多次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或反复出现急、慢性感染(如结核)均属重症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死亡率在美国为1%~19%(平均为14%),北京协和医院报道为21.4%。糖尿病患者的感染也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寿命的重要因素,因为糖尿病患者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而感染的存在增加了对糖尿病控制的难度,两者相互影响。有学者认为,如果在一个患者糖代谢颇好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恶化或失控,应当首先从感染方面寻找原因。

(6)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等症者病情较重。据WHO报告,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占20%~40%,是普通人群的4~5倍;同时合并脂代谢异常的就更多。糖尿病患者若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其动脉硬化及心血管并发症(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率将大大增加。所以,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者也应视为重症糖尿病。

(7)体重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体重的患者病情为重。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可以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这不仅是Ⅱ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也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8)凡符合下列几点,无论其性别、年龄、糖尿病型、病程长短,均可划为轻型糖尿病:血糖长期保持稳定,无低血糖发生;无任何急、慢性并发症;体重正常,生活起居自如,能胜任正常工作。

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应明白,病情的轻重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轻者若不能长期坚持正规治疗,将血糖等各项代谢指标控制在基本正常水平,就极有可能由量变到质变,由轻变重;而即使病情偏重者,只要没有严重的并发症而且脏器功能尚属正常,亡羊补牢及早开始正规治疗,病情就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至少可以使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和延缓。

归纳起来,在判断糖尿病病情轻重的众多指标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就是两条:血糖控制如何以及有无并发症。

血糖降不下来的原因分析

影响血糖降低的因素众多,涉及饮食、运动、心理、用药、监测等各个方面,具体到每个患者身上又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点:

1.饮食控制不当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是Ⅰ型糖尿病还是Ⅱ型糖尿病,不管病情轻重,有没有使用降糖药物,都需要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有助于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血糖、减少降糖药用量以及控制体重。

血糖轻度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单纯依靠饮食控制即可使血糖恢复正常;相反,如果不注意控制饮食,药物再好也难以使血糖保持正常。但饮食控制绝不等于“饥饿疗法”或是严重偏食,这样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者饥饿性酮症。饮食治疗就是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的量(指“总热量”而不是单指“主食”)与质(指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要求既能满足身体营养所需,又能有助于血糖及体重的控制。

2.运动量不足

运动本身就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肌糖原的分解以及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运动还有利于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药物的疗效。运动还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减少血糖波动。因此,科学合理的运动有助于对血糖的控制。

3.不良情绪

情绪对血糖的影响很大,紧张、焦虑、气恼、失眠、大喜大悲、过度兴奋等情绪变化会引起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释放下降,致使血糖升高。因此,学会控制、调整情绪十分重要。另外,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也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4.应激状态

感冒发热、严重感染、创伤、手术、急性心肌梗死或中风等应激状态,女性处于妊娠期、月经期等,可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削弱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导致血糖居高不下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5.选药不合理

糖尿病患者用药应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糖尿病分型、胰岛功能状况,结合患者的年龄、胖瘦、有无并发症以及血糖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药物,以确保安全有效。时下大多数关于糖尿病的医疗广告实不足信,诸如“几个疗程即可根治”的广告宣传更是无稽之谈。事实上,目前还没有哪种对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堪称最好的特效药,用药应当个体化,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切忌盲目听信广告或偏方、秘方。

6.用药不足或过量

药量不足导致血糖不降很好理解,不再赘述,需要警惕的是用药过量。降糖药物用量过大,血糖降得过快太低,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反跳性增高。此时若继续增加药量,血糖反而更高,正所谓矫枉过正、物极必反。对于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一定要先弄清是“降糖药用量不足”还是“低血糖后高血糖”,若属后者,则晚间降糖药用量应适当减少而不是增加。

7.药物用法不正确

降糖药种类很多,用法各异,用法不当,事倍功半。例如,磺脲类降糖药最好于餐前半小时服用,这样药物的作用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恰好同步,从而使降糖效果达到最佳;拜糖平的主要作用是延缓糖类的吸收,应当与第1口饭嚼碎同服,空腹服药没有任何效果;再如,根据药物半衰期的不同,有的药需1天3次服用,有的每天1次即可。糖适平、美吡达等降糖药均属短效制剂,应当1天3次餐前服用,如果每天1次或两次口服,则很难使全天的血糖得到满意控制;而瑞易宁、格列苯脲等药物均属长效制剂,每天服用1次即可。

8.药物继发性失效

有些降糖药物(如优降糖、消渴丸等磺脲类药物)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逐渐减退,临床谓之“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这是由于患者的胰岛功能随着病程延长逐渐衰竭所致。当患者胰岛分泌功能严重受损,则促胰岛素分泌剂(如优降糖、消渴丸、达美康等)的作用效果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无效,因为此类药物发挥作用有赖于胰岛功能的存在。临床遇到药物继发性失效,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药物或换用胰岛素。

9.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对于身体超重及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在病程的早期阶段,其血糖升高多是由于患者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并非胰岛素分泌量不足。对这类患者的治疗首选药物不是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者补充胰岛素,而是应当选择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等具有胰岛素增敏效果的药物,通过消除胰岛素抵抗来改善对血糖的控制。

10.其他药物的干扰

有些糖尿病患者身患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其中有些药物可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削弱降糖效果,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噻嗪类利尿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因此,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在选用药物时,要全面考虑,尽量不用或少用对降血糖有影响的药物。

11.气候因素的影响

临床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受季节影响而变化,寒冷刺激可促使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多,肝糖原输出增加,肌肉对糖的摄取下降,从而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夏季炎热多汗,应注意补充水分,否则血液浓缩也会使血糖升高。

12.未被识别的Ⅰ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主要见于儿童,但目前看来,成人阶段发生Ⅰ型糖尿病(LADA型糖尿病)的也并非少见。但由于其某些症状与Ⅱ型糖尿病颇为相似(如发病迟、起病隐匿、病程初期对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再加上目前对胰岛8细胞自身抗体的检查尚未普及,常被误诊为Ⅱ型糖尿病。由于这种患者的胰岛功能衰竭很快,口服降糖药的疗效不会维持很久,应尽早给予胰岛素治疗。

总之,血糖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只有医患合作,共同分析,找准原因,因人制宜,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使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

中西医降糖的兼用原则

口服降糖药物(如磺脲类及双胍类)都是化学合成药,这类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求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降糖天然植物,而中草药多为天然植物。目前,尽管被用以“降血糖”的中草药有100多味,但无论是单方还是将这些药物组成方剂,降血糖作用都十分有限,可以说,还没有一种纯中药单方或复方制剂能达到或超过西药的降糖效果。

临床上,经常可以听到或见到某些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时,武断地要求患者停服一切降糖西药,单用中药治疗。殊不知病情有轻重之别,患者有体质之差。对于血糖中度升高的患者,单纯中药治疗效果往往欠佳。

中药治疗糖尿病在某些方面是有一定优势的,如减轻自觉症状,协助降糖西药或胰岛素的降糖作用,预防或辅助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等。

我们知道中药的降糖作用温和缓慢,其优势并不在降糖,因此,对空腹血糖在8.9毫摩尔/升以下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单独应用中草药或降糖中成药。对空腹血糖<11.1毫摩尔/升的患者,可先用降糖西药控制血糖,继而加服中药。经过1~2周,血糖控制满意以后,可以酌情减少西药的用量。但减少降糖西药应慎重,以防反复,并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年龄、血糖水平,确定是否能完全替代西药。一般来说,配合中药治疗后,如能使原来降糖西药每日用量减少即已有效,如能减少到最小量维持则更好,不一定非要取代西药。

糖尿病患者何时必须住院治疗

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住院,首先取决于患者自身的病情,当然也不能不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如果病情较轻,可以在门诊检查,院外治疗;对于症状严重、合并症多、病情复杂的患者,就不宜在门诊治疗,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住院系统观察和治疗。倘若患者盲目自医自诊,往往会因小失大,后果堪忧。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具备下列情况时应该住院治疗。

1.所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神志不清,血糖<16.7毫摩尔/升,尿酮体阳性;②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其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意识模糊或昏迷,血糖极度升高(多超过33.3毫摩尔/升)而尿酮体阴性,血渗透压<320毫渗量/升;③乳酸酸中毒。这些急性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若抢救不及时,往往有生命危险。

2.初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同类推荐
  • 中华养生秘诀

    中华养生秘诀

    本书共分十个部分,内容包括:精神养生法、饮食养生法、运动养生法、性的保健、睡眠养生法、养颜护肤法、药物养生法等,介绍了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
  • 家常菜,你吃对了吗

    家常菜,你吃对了吗

    本书首先介绍了烹饪方面的知识,从最初的安全选购食材开始,到食材的正确处理方法,再到健康的烹饪方式,以及烹饪方面最新的科学主张等一一道来,为您从了解烹饪开始,打造养生美食。
  • 高血压自我健康管理全书

    高血压自我健康管理全书

    《高血压自我健康管理全书》针对高血压这一常见病,从健康教育、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控五方面出发,结合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起居和日常饮食,注重饮食调理、心理呵护以及并发症的防治,详细地讲解了与高血压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药物防控高血压的方法和高血压病情的监控等方面的知识。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种全面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调养方法,能够对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和危害、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产生较好的指导作用。
  • 抑郁症揭秘

    抑郁症揭秘

    抑郁症就像感冒一样普通,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得的一种疾病,但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多。很多人不愿意谈论抑郁症,甚至觉得从心里抵触、抗拒、排斥自己或家人患上抑郁症的事实。其实,得了抑郁症并不可怕,只要认真对待、放松心情、配合治疗,就可以治愈。本书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大家抑郁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吃出你的健康来

    吃出你的健康来

    本书以中医四季养生原理作为理论根据,全书按照春、夏、秋、冬分为四部分内容,每一部分均包括四季饮食宜忌以及精心安排的养生主食、养生菜、养生粥、养生汤、养生药膳以及养生茶饮等。
热门推荐
  •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解除了疾病和痛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的核心内容即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是我国特有的,根据病理变化进行治疗的一种临床诊疗原则,它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起源、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外科守护、心理疗法、针灸辨治等内容。
  • 霸道校草之嚣张丫头甜甜爱

    霸道校草之嚣张丫头甜甜爱

    她是苏氏集团无人知晓的大小姐,当遇到花心大萝卜,“我们算认识了吧”“嗯,算”“我们是朋友吧”破例接受,“做我女朋友吧”,还得寸进尺了是吧!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想追我?先了解一下神马叫做“骨折”,可是某人还是死皮赖脸的贴上来。他是谁?他是冬柳市人尽皆知的墨家大少爷,当遇见逆天嚣张的她,首次感到压力山大。喂喂,说好的高冷呢?当在十字路口徘徊时,求大侠救命啊!!!
  • 终极化龙

    终极化龙

    传说上古时期,最后五条巨龙飞升时留下十颗舍利,得到龙舍利的人将拥有莫大力量,上天入地,破碎虚空。一只被贬入凡间的废龙,失去了所有龙力。一个万中无一的废物,根本无法修炼。这一废龙和一废人,却创造出人界和龙界前所未有的壮举,且看龙和人怎样颠覆世界!
  • 有女初成长

    有女初成长

    今世,她是含金汤匙出生的四家族中北家的北大小姐,亘古之前,她是那人身边唯一一个站立之人,一个赌约,他毁了世界,与她一道坠入轮回,寻寻觅觅,他寻得她,而她已心属他人,他追随她,而她为其人掏心裂肺,坠入万劫不复亦不悔吾家有女初成长,看她步步为营,如何周旋天下
  • 不死的城

    不死的城

    一座城市,生与死永远较量,而生的气息和死的血液让城市鲜活着!强者常常定格为一个画面,但弱者逆袭,乃瞬息万变,让风云激荡!
  • 佛说一切诸如来心光明加持普贤菩萨延命金刚最胜陀罗尼经

    佛说一切诸如来心光明加持普贤菩萨延命金刚最胜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在心室的你

    爱在心室的你

    “你喜欢我哪点?”倪思雨撑着伞走在萧皓轩的身边。“这很重要吗?”萧皓轩不以为然却不知道在倪思雨的心里埋下了一颗阴霾的种子。难道不重要吗?倪思雨跟上了萧皓轩的脚步。
  • 特工师徒欢喜恋

    特工师徒欢喜恋

    安夜,21世纪华帝国顶尖级特工,是红叶训练营主教官的干儿子。幕晓,主教官的亲生女儿,15岁接任务,快速成为全世界有名的"神女特工"。幕晓的父亲幕鹰老谋深算打算将幕晓卖给安夜,有心安排二人成为师徒,一步又一步,特工师徒欢喜恋,绝对甜文。女二不太贱,男二必须暖。
  • 梦里幻想之永恒年华

    梦里幻想之永恒年华

    黑夜,月黑风高,不时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叫声,睡熟了的人们未曾意识到青春的涌动,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将要面临一场艰难的抉择,是前进?还是后退?我没不曾知道。年华之轮一圈又一圈地转动,它或许已忘了,年轻人的梦想?或许已是最后,时间已经定格?我们又不曾知晓。世界上有太多的未知,年华之轮等待着你去开启!
  • 野兽俱乐部

    野兽俱乐部

    从亚当和夏娃吞下伊甸园的禁果开始,智慧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原罪。——《圣经》21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平均智商最高的时代,高度发达的智慧是孕育邪恶的温床,同时,高智商犯罪案件开始爆发性不断涌现,犯罪手法的进化速度比苹果手机更新换代还要快。政府高层为了针对高智商犯罪者,在警界各大高校内培养同类型的高智商天才,在毕业之前就开始接触各类案件累积经验。国际刑警秘密授权组织,内部代号是——“野兽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