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7000000071

第71章 《序跋集》序

我最近把过去我在自己写的和别人写的书上发表过的前言、后记集在一起,编成《序跋集》,并为这个集子写了如下的序言:

我居住的地方气候并不炎热,因此我想不通为什么有人那样喜欢风。风并不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吹,它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我的头脑迟钝,不能一下子就看出风向,常常是这样:我看见很多人朝着一个方向跑,或者挤成一堆,才知道刮起风来了。

说实话,有一个长时期我很怕风,就像一个经常患感冒的人害怕冷风那样。风不仅把我吹得晕头转向,有时还使我发高烧,躺在床上起不来。

但这也是过去的事情了。十二级台风也好,龙卷风也好,差一点把我送进了“永恒的痛苦”,然而我也见过了世面,而且活下来了。我不能说从此不再怕风,不过我也决不是笔记小说里那种随风飘荡的游魂。

我从未想过要把过去写的那些前言、后记编成集子。去年我还在怀疑写这些东西“是不是徒劳”。今年年初有一位长住北京的朋友来信动员我编辑这样一本《序跋集》,连书名他也想好了。他说明他这样建议和敦促(他后来还帮忙抄稿,他是一位现代中国文学资料的收藏者),只是为了支持一位广州朋友的工作,这位同志主持一家文艺出版社,不愿向钱看,却想认真出版书刊。北京的朋友爱书如命,也熟悉我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脑子里贮藏着不少生动的书的故事。他关心书,关心写书的人,当然也关心出版书刊的人,他热心地替广州那家出版社组稿,这是可以理解的。只有对他我才不便用一句话推出门去,他有具体的办法,还可以举出书名,还可以替我搜集稿子。我不曾拒绝,但我也没有答应。我还想慢慢地考虑。

有一次我意外地听见别人谈论那位广州同志的事,人们说冷风又刮起来了。我起初不肯相信,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有人在我面前显得坐立不安,讲话有些吞吞吐吐,或者缩着脖子,或者直打哆嗦,不久就有朋友写信来劝我注意身体,免受风寒。于是关于我的谣言就流传开来,有人为我担心,也有人暗中高兴,似乎大台风已经接近,一场灾祸就在眼前。

这个时候我非常冷静。有风,我却不感到冷。我一点也不害怕,但是我不得不严肃地考虑自己的事。我喜欢把自己比做春蚕,三十年代初我们几个未婚的年轻人游西湖到白云庵月下老人祠去求签,签上有一句话我至今还不曾忘记:“……似春蚕到死尚把丝抽。”尽可能多吐丝,这就是我惟一的心愿。倘使真有龙卷风,那么也让我同它做一次竞赛吧。我要多做出一些事情,多留下一点东西,所以我决定编辑我的《序跋集》。

编选自己的集子,我已经有不少的经验了。但《序跋集》和别的集子不同,《序跋集》中有一些为别人的著作或译文写的前言、后记还是第一次在我自己的集子里出现。我还想指出:这本书是我文学生活中各个时期的“思想汇报”,也是我在各个时期中写的“交代”。不论长或短,它们都是我向读者讲的真心话。在“十年动乱”中我不知写过多少“思想汇报”和“交代”,想起它们,我今天还感到羞耻。在我信神最虔诚的时期中,我学会了编造假话辱骂自己。“监督组”规定:每天晚上不交出一份“交代”,不能回家。他们就是用谎言供奉神明的。我却不敢用假话来报答读者。我把五十几年中间所写的前言、后记搜集起来,编印出来,只是想把自己的心毫不掩饰地让人们看个明白。我所走过的曲折的道路,我的思想变化的来龙去脉,五十几年的长期探索、碰壁和追求……等等等等,在这本集子里都可以找到一些说明。我希望对我有偏爱的朋友多看到我的缺点。对那些准备批判我的人我提供一点材料。编辑的时候我没有改动原意,只是偶尔删去多余的字句。有些“豪言壮语”今天成了大话空话,但当时我却深信它们,因此也让它们保留在书中。

这本集子的编成并不是容易的事,我已经没有精力完成搜集和抄录的工作。我首先得感谢那位北京朋友的帮忙,其次我依靠了我的侄女国煣的努力,大部分的稿子都是她抄写的。我也感谢广州的朋友,他在困难的时候还不曾失去工作的勇气和信心,肯接受我的这样一本集子。

从决定编选到序文写成,经过了三个多月,抄写的工作还有一小半未做完。这中间几次刮起冷风,玻璃窗震摇不止。今天坐在窗前停笔深思,我想起了英国王尔德童话中的“巨人的花园”。春天已经来了。

五月二十二日

同类推荐
  •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思想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青藏风景线

    青藏风景线

    本书由《青藏高原之脊》、《死亡线上的生命里程》、《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鲜的太阳》3部系列中篇报告文学组成。歌颂了战斗在高原的军人和他们的妻子的高尚情操。
  •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邱新荣的历史抒情诗,像是一座没有墙的博物馆,从古老的神话时代开始,逐一呈现着人们熟悉的各种器物、人物、历史事件和积累着时间性的地点。这些诗篇的呈现又不同于博物馆,因为这些器物和人物都被诗的书写再次唤醒。
  • 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

    女娲氏是五氏之四,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她和伏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大地经过三皇的辛勤努力,中华世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依然艰难。这时,伟大的各种神祇人物,应运而生。就在三皇之后,又经过漫长的若干年代,出现了下列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个级别神祇。女娲氏;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苗条。
热门推荐
  • 新婚男女必修课

    新婚男女必修课

    本书从性生理、性心理、性艺术、婚姻道德、家庭伦理以及婚姻法常识等多个层面对即将组建婚姻家庭的青年们进行系统、实用、全面的婚育指导,正确处理婚后的各种问题,缔造一个美满、幸福、和谐的家庭。
  • 非唐

    非唐

    这不是上汲汉、魏、六朝之余波,下启两宋文明之新运的大唐。这不是前有汉,后有宋,皆所不逮的大唐。这不是读史者鉴之可以知治,可以知德,可以治学的大唐。唐为唐,唐亦非唐。借我三千城管,踏平贺兰山阙!
  • 回到氏族时代

    回到氏族时代

    远古时代,嗯?!神农是妹子?黄帝是妹子?蚩尤有八十一个姐妹?!
  • 庶本荣华

    庶本荣华

    书香世家的庶女荣耀而归,激起宅门千层浪。玲珑面,诛心计,良婿引,满堂娇女斗锦绣。且看朱门深闺中不见硝烟的暗斗,孰能独善其身?当心已支离破碎时,谁的誓言能终生不变?步步荣华的背后,是盛世明朝最惊心动魄的爱恨情仇……简而言之:这是一部庶女生存奋斗史!
  • 初寒山水间

    初寒山水间

    她是百年家族的一员,撞上一幅山水画穿越到异世界,可穿越之后的她却独自清冷孤独度过三年,为了回去,决定闯荡异世界寻找回去的方法,她是否能寻找回去的办法,还是在穿越那初变已经不复存在了?
  • 驭兽魂

    驭兽魂

    命运永远都像浩瀚星空中那些璀璨的繁星一般,当你觉得它们靠的很近的时候,实际它们却差着几光年的距离。而缘分亦如那飘渺的星辰一般,也是一种摸不透的东西,也许只是因为一念之间的抉择,却会伴你一生。驭兽....其实驭的是心!
  • 弑者重生记

    弑者重生记

    东舞青龙,西露天星,南出异虫,北放天魔,中原五行,天山逍遥。----在中原大陆六大巫师门派主宰着大陆的兴衰,当一个弑者悄然的降落到这片大地之上的时候,一切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 乾坤灭

    乾坤灭

    众神出,天帝陨,神话破,未终结,一朝起,神魔灭!
  • 你的爱情我的青春

    你的爱情我的青春

    你还记得你青春时的模样么?还记得隔壁班暗恋的男生么?是杭怡的真情更动人,还是何秋欣的笑意更有用意呢。青春的故事是谁也说不清的,因为她虽然不完美,却真实。她没有告诉我们真善美,但一样是如此的是人陶醉。
  • 城市里的蟑螂

    城市里的蟑螂

    噼里啪啦的鞭炮,安静的房间;灰蒙蒙的天空,空气清澈的房间。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小巧的鼻子,弯弯的嘴唇;纤细的手臂,光滑的肌肤,盖着一床格子花纹的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