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6300000002

第2章 科技起源(1)

早期猿人

早期猿人是人类发展最初阶段的代表,包括生活在更新世早期或更早些(约相当于距今250万至180万年左右)的人类,其基本特点是能够直立行走,并能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已发现的约2300万至10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主要分布在欧、亚、非三洲,可能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成群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森林的树上,靠摘取树上的果实和林中可食植物为生,还没有直立行走习惯。

直立行走:随着地球上气候的变化,林间出现空地和稀树草原,部分古猿来到地上寻找食物,也许是它们觉得后肢站立时视野更开阔,便渐渐采取了这种姿势。因为采集的食物需要携带,前肢于是有了专门任务。这样,猿学会了直立行走。

采集食物:学会直立行走的猿群最初用天然石块和木棒延长肢体。手握石块和木棒,他们便能砸碎坚硬的植物果壳,并更省力地挖出地下植物的根,或用以击杀其他动物。无疑,新的生产工具是防卫敌害和与同类在偶然情况下争夺食物、地盘或异性的武器。

走出森林,到林中空地或稀树草原上寻求新生活的猿群,主要靠采集为生。石块和木棒提高了采集效率,但收获物已不如森林中丰富和易取。在走出森林后,猿群开始拣取池水溪河中的蚌蛤为食,并学会捕食小动物。

在采集过程中,猿群对可食性植物和植物果实的熟悉,在最初的肉食生活中对水生、陆生小动物的了解,为后来培育植物和狩猎、捕渔打下了经验基础。

打磨石器:约380万年前,猿群学会了打制加工石英石、黑曜石、燧石和其他坚硬石块,这些打制产品是粗糙的、不规则的砍砸器、尖状器、刀片和多功能手斧。对猿来说,这是一次工具革命;对人类来说,这是历史的开始。这些经过制作的石器,除了能更有效地砍砸外,还能切割植物块茎和肉类。这样,人类就进入了旧石器时代。

在使用旧石器的同时,早期猿人也使用木棒。在这种技术基础上,生活在东非的早期猿人生活了约200万年(从380万年前到180万年前),终于在体质上进化到晚期猿人。

之后,猿人制作石器的工艺并未发生变化,直至公元前1万年左右。不过,在其他方面,技术的发生也推动了人类由晚期猿人向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转化。

火的发现

学会用火是猿人在技术上取得的一项决定性进步。有人类学家认为,380万年前生活在东非肯尼亚的早期猿人已开始用火,17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元谋人则肯定已开始用火了。这是人类首次利用自然力量,它极大地改变了猿人的生活质量。

利用火烤食物:已开始用石工具采集和进行小规模狩猎的早期猿人,偶然发现被火烧过的某些植物种子和兽肉很好吃,于是开始自觉地利用火。

猿人对火的利用,最大好处就是把食物烤熟。熟食能使食物中的营养更易被身体吸收,缩短了消化过程,并使从前不宜食用的动、植物,尤其是鱼类,可以食用了。这样一来,就扩大了食物的来源。这对人类肢体和大脑的发育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火可御寒:由于猿人多居住在洞穴中,而火可以驱散洞穴中的潮湿,从而减少了疾病的发生,也降低了死亡率。用火照明,给黑暗的洞内带来光明,也给晚间的烤肉、分配食物、准备第二天的活动等带来方便。另外,在洞外的火堆还可以驱走乘着黑夜来袭的猛兽。

火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给人类以更多的安全感,并扩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造成了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猿人向温带和寒带的缓慢迁徙,因而使他们摆脱了人口增长或原居住地区食物来源减少带来的危机。

人工取火:对于猿人来说,火难以携带,且火种不易保存。在新生活环境下,火越来越攸关猿人生死存亡,这也促使他们学会了人工取火。

在旧石器时代的中期,晚期猿人的后辈--早期智人,终于发明人工取火的方法。最早的人工取火方法可能是用燧石相击而引燃易燃物,或以木与木摩擦生火。也许可以把能否用人工方法取火看成是从晚期猿人到早期智人的一个历史分界线。

捕渔和狩猎

猿人在学会使用火后,水中动物的可食性增加,捕渔也就成了晚期猿人的一项重要产业。他们用石块或木棒打鱼,或在水中捉鱼,或竭泽而渔。

最初的狩猎工具:石器和木棒是猿人狩猎的最初工具,火烤熟肉的美味刺激着狩猎者的兴趣,这时,用火烧烤硬化过尖端的木矛便成了狩猎的新武器。这样,晚期猿人的狩猎活动就具有了相当的规模。

随着晚期猿人活动领域向北方的推进,冬季的活动便需要用兽皮来遮风御寒了,这同样推动了狩猎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正是狩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御寒的需要,晚期猿人才在后来发明了骨针,越来越多的骨器逐渐加入到石器的行列中来了。

狩猎活动中,不时发生人员牺牲,并带给人类更多的对死亡的感受,它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发展,并由此产生图腾崇拜。与此同时,猿人在生存方式改变的过程中,逐渐排除了杂乱的性关系,形成了血缘家族。

劳动的分工:对猿人来说,采集、捕渔和狩猎三者兼而行之。在血缘家族内部可能有分工,并随活动区域和季节变化而改变。比如,夏季和初秋可能有较多捕捞活动,秋天是采集的大忙季节,而冬季和春天则可能是狩猎的高潮期。

弓箭的发明:约1.5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中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已学会把石器镶嵌在木棒或骨棒上制成镶嵌工具,但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发明是弓箭。

弓箭的出现,标志着人类首次把简单工具改革成为复合工具,并学会了利用弹性物质的张力。弓箭比旧式的投掷武器射程远、命中率高,而且携带方便。它首先提高了狩猎生产的效率,后来也一度成为战争的重要武器之一。

这个狩猎的高效率工具的出现,也帮助人类猎获了大量的动物。在捕杀动物过程中,人类也积累了更多动物方面的知识。然而,高效率狩猎活动也使人们开始无计划无节制地盲目捕杀,结果导致食源的不稳定,并产生危机。在氏族和部落形成的情况下,自然界不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肉食需求。于是,当人类在约1万年前进入到新石器时代后,并开始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这时,人的体质上逐步趋于现代人。

小知识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阶段。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新石器时代是磨制石器的时代。这些磨制石器由打制后的粗坯细加工而成,十分精美,其功能也较为专门化,如石斧、石槌、石刀等。其次,由于人类开始了原始农耕,还发明了掘杖、木锄、骨锄和石锄等。

这个时代,是人类寻找新生活地域和改变生活方式的时代。原来四处漫游和狩猎的一些氏族和部落,也开始定居或相对定居某处,从北纬50?到南纬10?间的很多地方都是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地理范围。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也逐渐出现。

原始农业:原始农业是直接从采集业演化发展而来的。人们把采集来的早就赖以为生的野生植物果实用掘杖或石锄播种在先用火烧掉树木荆棘的土地上,到成熟后再来收获。

发明木犁和利用牛、马、驴来耕种是晚一些时候的事。原始农业是对采集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生物生长过程知识的自觉应用。播种了就能收获,也是人类在实践中对因果性认识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明。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世界各地所耕种的农作物是不同的。西南亚的人最早开始种植小麦和大麦,中国人最早开始种植谷子和稻子,玉米、马铃薯和倭瓜的故乡则在中美洲和秘鲁。

原始畜牧业:原始的畜牧业,是从狩猎活动中发展而来的。这是将猎获的一些易于驯服的动物饲养起来,并且让其在驯养条件下生殖繁衍。

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可能是绵羊,接着是狗,以后是山羊、猪、牛、驴、象、马、骆驼等。与采集和渔猎相比,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是一场产业革命。因为它表明,人类已由单纯依靠自然界现成的赐予跃向了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加天然物的生产。

这一革命是在新石器时代发生的,它使人类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因此有了相对固定的居住地点--原始村落。同时,由于畜牧业为农业提供了利用畜力的可能,就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

陶器和铜器的出现

同类推荐
  • 动物生存智慧

    动物生存智慧

    遍览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动物,不必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山林,狼行天下的壮美画卷,也不必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海豚救人,比翼双飞的高尚情感,就说蚂蚁精诚团结,壁虎断尾自救,雁群纪律严明,斑羚顾全大局的生存智慧,也应当成为我们人类学习的榜样。
  • 历史与文化

    历史与文化

    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灿烂辉煌的文明,他们推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也给后人展示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本书分辉煌古中华、灿烂的世界文明、历史文化名人、文化的传承四大版块。
  • 大劫难(300年来世界重大自然灾害纪实)

    大劫难(300年来世界重大自然灾害纪实)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与自然协调、适应和斗争的历史。大自然一方面哺育人类的成长,另一方面也往往给人类造成巨大的不幸与灾难。人类活动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相应的自然后果,而这样一种双向互动的动态关系包含着非常丰富、复杂的内容。可以说,近三百年以来这种互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最能够集中体现这种互动的关联程度和复杂性的领域便是本书所要展示、讨论的自然灾害问题。
  •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荆楚作家走乡村”是由湖北省作协2007年开始推出的系列大型文学采风采访活动,是倡导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学“品牌”活动,旨在通过组织作家走进农村采访、创作,反映我省农村改革的前进历程和成就。继2007年、2008年、2009年活动将采访主题聚焦于“农村扶贫”、“先进名村”和“旅游名村”之后,今年,“荆楚作家走乡村”采风活动,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农村环保问题上。二十几位作家通过调查走访,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绿色生态画卷,结集为25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碧水蓝天畅想曲》一书。
  • 绿色西藏

    绿色西藏

    这是一部关于西藏生态环境的纪实性作品。绿色是当代社会中流行甚广的文化名词,有“安全”“纯净”“和谐”等主要含义;绿色西藏概括了目前西藏环境的基本特征,反映了当代西藏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状态。作者在简述当代人生存环境质量状况和我国近年来消费形势基础上,梳理了西藏实施中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指出了西藏环境的安全现状,讲述了环保中涌现出的凡人故事。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客观环境、科技成果的关系一再被讨论,穿插着现代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清洁生产、垃圾处理技术等知识。
热门推荐
  • 倾城之酌

    倾城之酌

    我说我是睡死的你信么,我说我重生了你信么,我说我爱上了个木头你信么,我说他不爱我,你信么?!
  • 易烊千玺外传之一世倾城

    易烊千玺外传之一世倾城

    冷面冰山的易烊千玺侠客和白痴又脑残的易姗姗小姐的江湖恋
  • 异界魔兽系统

    异界魔兽系统

    喜欢玩魔兽的地球大学生,见义勇为光荣牺牲,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重生在异界豪门世家。跟他一起穿越的,还有到死都没有忘记的魔兽系统。从此,战士、法师、术士、盗贼、德鲁伊,十大职业纵横四海,随随便便皆成神。锻造、炼丹、铭文、工程学,十大专业信手拈来,个个都是大宗师。*************************************张三续《蛊圣》之后的又一新作,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两本百万字玄幻完本作品,两年无断更记录,信誉保证,各位放心阅读。
  • 汉朝宫廷秘史(下)

    汉朝宫廷秘史(下)

    作为文学重要形式之一的小说,从先秦的神话传说、汉晋六朝的志人志怪、隋唐传奇、宋元话本、到明清章回体,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洗礼,达到了古代小说的高峰期。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广大读者对我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有一个较为完整系统地了解。本书为描写汉朝宫廷的故事 ——中国汉朝宫廷的演义。本书深刻地描写了汉朝帝王的感情世界,而且对宫闱生活也做了细致地刻画。本书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既有助于读者了解深宫密地的帝后生活,也对读者熟知各朝的历史线索有一定的帮助。
  • 来世还是你的宠

    来世还是你的宠

    她本是一狐仙,可却恋上了人类,三界所不允许的。可曾经的温柔呵护,却是她死也割舍不下的,不喝那孟婆汤,她要生生世世记得他,哪怕只能远望。可是残酷的事实明了后,还可以做到无怨无悔吗?
  • 真古传说

    真古传说

    仙神之战的落幕,终结了仙古时代。这是那场战争万年后的世界,这是一个被称作禁仙的时代。东南之地,一个普通的雨夜,一个叫做杨默的少年,悄然走入了这天地风云之中。天地棋局,大道执子。这命,得争!
  • 仙剑伏魔录

    仙剑伏魔录

    剑术废柴如何成为剑术大宗师?热血青年如何创造他们的历史?不问苍生,不信命运,执手中之剑,所行之路,只留传说!
  • 地下城之鬼堡之谜

    地下城之鬼堡之谜

    夜深人静,乌烟弥漫到整个城市,恐惧之感笼罩着人们。同样的爱好,同样的性格,甚至有着同样离奇的经历。这样的巧合,让她们相遇。百年前,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八百年前,这里被先人创建了一座地下城。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关于地下城的信息。八百年后的今天,灵异力量再次爆发,谁也克制不住·····地下城终于浮现了·······“孩子,去吧,拯救这个世界,去吧~去吧~”
  • 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点

    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点

    漫威同人,曾经的科研研究嘉嘉穿越重生在一个十分典型的美国家庭。温柔的妈妈,做警察的爸爸,还有一个和自己一样漂亮的双胞胎妹妹。好吧,凯丽斯黛西这个这个名字却是很好听,可是当她老爹乔治当上纽约警察局长之后,她却发现,貌似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可以安心生活的地方啊,是不是啊,我的妹妹,格温斯黛西。
  • 开棺别出声

    开棺别出声

    洛阳玉鼎神墓,山西断崖悬棺,江西九龙天棺,海南皇船遗址,朝鲜高丽玉坟,塔克拉马干沙漠中的九阴天宫之门,长白山上的九阴天宫,长生之药,一场血雨洗礼。看主角如何在一群凶残的盗墓团伙中,求得生路。这一切尽在《开棺别出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