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个小熊猫布偶是小池很久以前的记忆了。
上初二那年,郑小池情窦初开,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个女生,攒了很久的钱,买了这个布偶打算在女生生日那天当作礼物,而布偶兜里的纸条是郑小池写给女生的情书。可犹豫了很久,最终,郑小池也没有将这个礼物送出去。
如今,一晃五年过去了,物是人非,曾经那中少男少女间的朦胧爱慕已经消失不见,而这个布偶,也成了一种对过去记忆的纪念。
苏婉紧紧抱着郑小池好一会,而后两人静静的并肩躺在床上,什么也不说,却一切心照不宣。郑小池静嗅着苏婉头发上传来的清香,心静平和。而苏婉也趁着酒劲微醺,静静的睡熟了。
……
晨光里再次站在一中熙熙攘攘的校门口,郑小池楞了良久,他对着人来人往的校园无声的大喊:我回来了。
不是简单的肉体归来,还有那颗积极向上的心。
郑小池见义勇为的事迹在他住院期间广为流传,但似乎受到了市里某方面的指示,记者并没有打扰养病中的郑小池,而是采访了郑小池的老师同学,而郑小池的学校也因为培养了这个“小英雄”而得到了教育局的嘉奖。那段时间里,郑小池成了一中人口相传的明星。
而今,一个月过去,郑小池见义勇为事件的热度,也差不多散去了。不过当郑小池走在校园里,却依旧能看到有些“高度赞扬郑小池同学见义勇为,号召全体师生学习”的条幅。看到这些,郑小池不由得露出有些腼腆的笑容,不过自己得到承认,郑小池还是很开心的。
当郑小池回到班级里,六班立即炸开了锅。全班的同学都围着郑小池上看下看,东问西问,兴奋不已。郑小池只得一次又一次的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大家的关心,我很好。”
老师们也都很重视郑小池,似乎一切都回到了曾经郑小池第一的时候,上课时讲课时,老师总是喜欢把目光投向郑小池,而郑小池也全神贯注的听讲。
郑小池发现,自己似乎有了些不同。
他的状态太好了,每节课讲的知识,根本不用复习,都好像打印的一样,牢牢地印在了他的脑子里。只要是老师讲过一遍的话,郑小池就再也忘不掉了。
而书本上的知识也是如此,只要看了一遍,就再也忘不掉。再加上小池本身就很聪明,又能牢牢地记住各种知识点,做起题来,简直是变/态的不成样子。
开始的一两天,郑小池以为是因为自己太久不学习,而身体又从白血病晚期到完全健康,巨大的落差给自己这样的错觉。可渐渐的,郑小池发现,自己确实是记忆力太好了,好到了无论学什么都过目不忘的地步。
想到身体里多出来的莫名力量,郑小池又偷偷的跑到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自己一切正常。
郑小池渐渐的心安,并接受了这种现状。
大概真的是老天眷顾吧,赐给我这种力量,让我从死亡的边缘重获新生,而我也要好好利用这种力量,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郑小池心中暗下决心。
郑小池的学习状态太好了,虽然耽误了一个多月,可却丝毫不受影响。平日里的小测、作业、卷子,郑小池都做的又快又好,让每一个老师看了都惊喜的不行。班主任宋老师曾不止一次的偷偷打电话给郑小池的父母。
“你家小池的状态非常好,以我教书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只要他保持住这种状态到高考,考一个省高考状元都很有可能。”
老师看重,家长也脸上有光。郑小池又回归了巅峰状态,不,是更高更好的状态。班级里的同学又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捧着书本题册来找郑小池问题,而郑小池比以前更加谦卑和善,只要是同学问的问题,他都耐心的一一解答,直到同学明白。
“池哥,你这个解题思路太牛了,比老师讲的那个还要好。老师那个我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一个同学想明白了困扰他良久的问题,兴奋的对郑小池说。而这样的情景,每天都有发生。
而每一次,郑小池都谦逊的笑笑:“老师的方法更加科学,考虑的问题也更全面,我只不过是取了个巧偷个懒罢了。”
六班的数学、物理老师也时常在办公室里对其他老师“抱怨”:
“你说说我们班的那个郑小池,总是不跟着老师讲的走,做题经常自己想出一个特别的方法来,诶,你说气不气人,可还总是对的。每一次给他判卷子都累死个人,非得仔细的看了他怎么做,然后再按照他的方法做一遍,唉,烦死了。”
数学老师装出满脸的郁闷对别的班老师正抱怨着,然后物理老师就马上出来“补刀”:
“对啊对啊,做我这物理题也是,那卷子清楚倒是清楚,可是也太清楚了吧,不管多难的大题都写的清楚的跟对着答案抄的似的。有的那大题,咱们这么多年的老师做着都费劲,可他从来没勾抹过,都是一遍就出来。前两次判卷子我都以为他抄的呢,差点拿着卷子去找他,可后来我发现他咋每一张卷子都写的这么清楚呢。”
面对这六班的数学物理老师的一唱一和,其他班的老师都会板起脸来撵人:
“去去去,来我这显摆什么,我忙着呢。不就是今年出了个郑小池吗?显摆什么,还不一定能拿省状元呢。”
而这时候呢,遭到驱逐的物理老师和数学老师会相视一笑,心满意足的离开。
郑小池,正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星辰,越来越明亮。
而当几乎整个学校里的老师同学都为郑小池感到高兴、自豪的时候,也有几声不和谐的声音传来。
李天常常不屑的看着一个个从郑小池那里问完题心满意足归来的学生,冷冷一哼:“牛皮吹的倒是响,不到月考,谁知道学的怎么样。”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郑小池回到学校上课已经过了三周时间,而一中又一次的月考,也悄悄的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