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不断批评学习苏联中出现的简单照搬,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教条主义倾向,提出学习外国要同本国实际结合,要走自己的路。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8年4月和6月,党中央分段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集中讨论了党的教育方针,批判了教育部门的教条主义和右倾保守思想,提出了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任务。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在视察天津大学时指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全国教育系统以贯彻“指示”精神,落实教育方针为目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运动。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大胆提出各种设想,试图摆脱苏联经验的局限,走自己的道路。各高校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试验,如: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半工半读,勤工俭学;高等学校实行教学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真刀真枪地作毕业设计,结合科学研究作毕业论文,为理论联系实际积累了经验。
但是,由于当时大跃进运动中带来的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影响,提出了一些错误的口号,即使是一些正确的提法也被错误地片面理解,因而导致了行动上的许多错误,造成了不良后果。突出的问题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8年在学校中“拔白旗”,1959年错误地开展反右倾斗争,严重挫伤了教师和干部的积极性,加上学生参加政治活动过多,参加生产劳动过多,打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削弱了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教育质量一度下降。
1961年以后,教育工作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重新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第一节)电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领导体制的调整
一、电力高等学校数量增加
在1958年大办教育的热潮中,高等教育的大跃进也从此开始。水利电力系统亦兴办了一大批新校,特别是新办了吉林电力学院、北京电力学院、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沈阳电力学院、湖南水利水电学院(后改名湖南电力学院)等一批本科院校和专科学校。1959年经短暂调整后下马了一批,直属高等专科学校则全部撤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1958年2月,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合并成立水利电力部。为了加快培养水利电力建设事业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同年8月19日,水利电力部决定,吉林电力学校升格为吉林电力学院,设有4个五年制本科专业: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制造、电厂热能动力装置、动力机械制造等。在校生1283人。9月22日以北京电力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电力学院,设有4个五年制本科专业: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电机与电器制造、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厂化学。在校学生440人,其中219人为预科。1960年10月,该学院由西直门迁至清河。1958年10月6日,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成立,该学院由北京水利学校与北京水利发电函授学院、北京水力发电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制为四年、五年本科,设有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农田水利工程、水电站动力装置、建筑机械与设备、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水电站自动化等6个专业。在校生540人。
1958年12月15日,水利电力部批准武汉水利学院改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同年增设了治河防洪工程专业和水利工程施工专业。1959年9月,该校又增设了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和水电站动力装置两个专业,成立了电力工程系。1960年增设数学、物理、化学、无线电量测技术、数字计算仪器及装置专业,设立基础科学及现代技术系。至1960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规模由建院时的三个系(农田水利系、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系、河港工程系)、三个专业(水利土壤改良、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水道及港口建筑)发展为6个系11个专业。这些系和专业的名称是:农田水利系、水工建筑工程系、治河工程系、水利施工系、电力工程系和基础科学及现代技术系。11个专业是:农田水利工程、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治河防洪工程、水利工程施工、水电站动力装置、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数学、物理、化学、无线电量测技术、数字计算仪器及装置。系以下设有33个教研室,28个试验室及各种模型室、仪器室、资料室等。
1958年5月,华东水利学院成立农田水利系,增设水土改良专业,同时增加水力动力装置专业和海洋水文专业。到1959年底,华东水利学院共设有8个专业。各专业名称为: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水电站动力装置、水道港口与水工建筑、水土改良、陆地水文、海洋水文、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等。
为了适应电力生产建设对专科人才的需求,成立了上海电力工业专科学校等10所专科学校。1960年5月华东电管局决定,将局办的上海业余动力学院、半工半读上海电力工业专科学校和上海电力学校合并,更名为上海电力工业专科学校,实行大中专兼容的办学体制。其中,专科层次设热能动力装置、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厂化学和热工测量仪表及自动化4个专业,学制三年。先后招收三届高中毕业生共257名。当时为实施半工半读教学计划,将上海杨树浦发电厂和吴泾热电厂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
1958年至1960年,全国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的学校总数、在校学生人数和招收学生人数,都是成倍甚至成几倍增长。这不仅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而且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
二、电力高等教育规模扩大
在大力发展教育的热潮中,各电力院校纷纷提出举办“万人大学”、“广设分校”的跃进规划,设想建设包括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在内的“一条龙”式的教育体系等。电力高校的办学规模得到了空前高速发展。据统计,电力高校1957年在校生人数为5019人,1959年增至8958人,增长785%;1960年达到11009人,比1957年增长1193%。招生人数1957年为1394人,1959年增至2623人,增长881%;1960年达到3009人,比1957年增长1158%。
随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和“教育革命”的深入,各电力高校的办学形式有了较快发展,由单一本科教育向以本科为主的多形式教育发展。如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至1960年师生员工已达4273人。自建院以来,共培养本科毕业生3560人,研究生24名,相当于解放前几十年全国所有高校水利系、科、组毕业生总数的一倍还要多。同时还为兄弟院校培养进修生114人,为越南、阿联等国家培养留学生12人。当时在校学生3215人(内有研究生30人、留学生52人)。
在此期间,各电力高校还承担了国务院下达的援外任务。从1959年至1963年四年中,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先后派专家团赴越南讲学并帮助筹建越南水利学院和越南水利科学研究院。与此同时,还代表我国送去了援助越南水利科学研究的成套设备。
为了加速培养水利电力方面的干部,适应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各电力高校按水利电力部要求举办了多期干部专修班,为全国各大型水利工地、机关培养了一大批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还利用进修班、短训班等形式培养了数万名技术工人和技术干部,这些人大部分成了本单位的技术骨干。为了迅速适应国家建设对大量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各学院还从1960年起,先后开办了高等函授教育。
三、领导体制的调整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教育管理强调统一,绝大部分高校由高等教育部统一领导。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已不能适应中国国情,也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规定》决定: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改变条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强地方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一般的中等专业学校和各级业余学校的设置与发展,由地方自行决定;新建高等学校和中等工科技术学校,凡能自力更生解决问题的,地方可以自行决定;需要大协作区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合作筹建的,由协作区协商决定。各地区的招生计划,由省、市、自治区和协作区初步汇总和平衡,然后由中央进行全国范围的汇总平衡。各地方根据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可以对教育部和中央主管部门颁发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通用教材,领导学校进行修订,也可以自编教材。所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种社会活动、勤工俭学计划、地方干部和教师,都由地方管理。
为了进一步适应我国水利电力事业发展需要,1958年7月22日,高等教育部决定,将原直属高等教育部的华东水利学院和武汉水利学院移交给水利电力部领导。
水利电力部为贯彻这一规定,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按照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对所属学校的管理权限、领导体制和关系作了大幅度调整。各电力高校相继取消了学习苏联时实行的“一长制”,改为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并从直属机关和生产科研单位抽调一批干部充实、加强了学校党委领导。
四、两所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60年10月,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华东水利学院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属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列)。此前,水利电力部已将这两所高校列为部属重点高校,并确定各自发展规模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在校生4500人,其中本科生4200人,研究生300人;华东水利学院在校生4000人,其中本科生3800人,研究生200人。
(第二节)电力高等教育在探索中前进
高等教育领域和全国一样,经历了积极探索、曲折前进的过程。特别是从1958年开始至1960年的教育革命,是在“全面大跃进”的背景下,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革命”运动,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探索,历时三年,直到1961年初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才告结束。这次探索的初衷是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试图突破苏联教育经验的局限,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办学之路。但是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受“左”的错误影响,出现了不少缺点和错误,甚至是严重的错误。然而,由于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探索,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是深刻的,对后来的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双反交心”
1957年整风、“反右”以后,全国进入“大跃进”时期。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的指示》。电力高校与全国水利电力系统和各地各行业一样,立即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浪费、反保守、向党交心(“双反交心”)运动。当时提出“炮打保守,火烧五气(官气、骄气、娇气、暮气、阔气)”,“人人烧我,我烧人人,人人烧透,人人烧红”等口号。揭露批判师生中的种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停课三周,要求群众起来自觉革命,敞开思想,向党交心。进而提出搞臭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最后追溯到“政治立场问题”。使一批老教授、专家和教师受到伤害。这是对知识分子采取简单粗暴、“左”的做法的开始。以“双反交心”运动为先导,各校相继开展了“拔白旗,插红旗”运动。使各学科领域的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冒尖的年轻教师受到批判。
例如,有的高校将知识分子向党组织交心材料中的一些所谓的灰色观点、个人主义的名利思想等摘录公布,号召师生“进行不留情面的批判”。有的高校采用对待敌人的方式,搞突然袭击,检查“重点教师”的讲义、笔记,甚至搜集平时的言论。并通过大、小字报和批判会,发动大家声讨批判。使广大知识分子,特别是一些老知识分子的人格、尊严遭到践踏,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留下许多后遗症。据本系统一高校统计,在此期间,全校共批判教师67人,其中教授19人,讲师26人,助教22人,占教师数29%;全校召开大、小辩论会234次,约38000人次参加,共贴大字报2000余张。
二、改造思想,支援地方建设
强调知识分子要通过劳动来改造思想,批判资产阶级。要求师生积极支援地方水利建设。在这种形势下,各高校纷纷采取“立竿见影”的措施,紧急行动起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自1957年以来,就先后组织师生10446人次到湖北、湖南、广东、陕西等12个省区的水利工地参加生产劳动,支持地方水利建设。
还组织师生参加一些社会劳动和公益劳动。这段时间的劳动是多种多样的,如1957年组织全院80%以上的学生和部分教师步行到70里外的武汉东西湖围垦。1958年,全民大办工厂,将学院实习工厂改为机械厂,轮流组织各班学生参加生产;全民大办钢铁,全院师生无一例外。10月,全校停课参加全民大办钢铁运动。11月,学院宣布学生开展勤工俭学。从1958年开始,学院连续几年组织师生到水利工地、汉丹铁路和农村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量侵占必要的课堂教学时间。有的班级劳动时间占总学时的1/3以上,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据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专业1958年统计,该专业三年级一年劳动时间就占了27周,占全年52周的一半还多。而教学时间仅为17周。
北京水利水电学院组织动员师生参加北京海淀区、延庆、丰台、通县、顺义、大兴、房山等区县的水利建设和密云水库工程建设。参加劳动的师生对密云水库建设提出了100多条合理化建议。参加京郊水利建设的师生经两个月的苦战,完成凉水河流域684平方公里的社会经济调查;测量、设计中小水利工程90余项,共计近6万个劳动日。学院还与房山县建立了长期定点挂钩单位关系,使该县成为学院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