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4800000021

第21章 想象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与作用(1)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的新闻要令人信服,产生应有的社会效果,主要是凭它的内容的真实。列宁说得好:“如果认为人民跟着布尔什维克走是因为布尔什维克的鼓动较为巧妙,那就可笑了。不是的,问题在于布尔什维克的鼓动内容是真实的。”①真实性是新闻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属性之一,是新闻的生命所在。违背了真实性原则,也就从根本上取消了新闻存在的基础。这个道理是毋庸置疑的。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在强调新闻真实性的同时,总是不免涉及“想象”或者“合理想象”问题,而且不少人都认为,想象是新闻真实性的大敌,是新闻报道的大忌。因此,要是有人提出新闻报道中可以允许“想象”,或者在新闻报道里掺入了一点“合理想象”,便会立即遭到哗然非难。由此,一些记者在“想象”面前不敢越雷池一步,“想象”成了新闻报道的一大禁区。

当前,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仅就新闻的写作技巧而言,短新闻多了,时效快了,报道面广了,信息量大了,内容丰富了,形式也开始活泼了。但是坦率地说,这种变化还没有达到令人十分满意的地步,尤其是一些新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依旧枯燥呆板,缺少鲜明性、生动性和感染力,概述事实、报道事实轮廓的概念化新闻仍然时时出现在我们的报纸版面、视听节目,叫人生厌。

笔者认为,要迅速扭转这种局面,增强新闻的可读(可听)性,满足受众的需求,固然要作多方面的努力,但重要的是要打破“想象”这个禁区,要对“想象”进行重新研究,明确想象和新闻真实性的关系,和新闻报道的关系,确认其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试图就此作点探讨,以求教于新闻界同仁和有识之士。

纵观众多的否定新闻报道中的“想象”,批判“合理想象论”

的文章,其中都有一个颇“有力”的理由:想象就是虚构,就是造假。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因此万万想象不得。

我国新闻界公开批“想象”已有20余年的历史了。从1953年批判《人民日报》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开始,到1962年批判《人民日报》转载的《解放军报》通讯《姑娘的亲事》,直到粉碎“四人帮”后新闻界在深入批判“事实要为政治路线服务”谬论的同时,开展的对“合理想象论”的批判,乃至今天对一系列失实报道的批判。这些批判,对于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杜绝造假新闻,有着很大的意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批判中,常常把想象和虚构、造假等同起来,认为想象和新闻真实性是一对水火关系,想象势必酿造假新闻,新闻要真实必须禁止想象。

想象是否等同虚构?在新闻报道中,想象和真实性是否只能互相对立、排斥,而无相互依存、统一可言?为了说明问题,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什么是想象?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不仅能感知当时作用于自己感觉器官的事物,不仅能回忆起当时不在眼前而过去却经历过的事物,而且还能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头脑构成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的新形象,这种在头脑中创造新事物的形象,或者根据口头语言或文字的描述形成相应事物的认识活动,叫做想象。”①这就是说,所谓想象,是指借以描写形象、再现形象的一种认识活动,是需要想象力的一种形象思维形式。高尔基说过:“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是‘艺术的’思维;还可以说,想象——这是一种给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物与人的性质、感觉,甚至是意图的能力。”②可见,想象实际上就是形象思维,是和再现形象密不可分的。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记者从纷纭繁杂的现实生活中索取素材,去芜取精,去伪存真,进行提炼、剪裁、组合来完成新闻作品的构思,以再现客观事物,这就是形象思维活动,也就是想象。因此,想象在新闻报道中是客观存在的。

作为形象思维,想象有联想和幻想两种类型之分。联想,是因眼前客观事物的诱发,引起大脑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广涉眼前不存在的形象的思维过程,并选择准确的形象把它再现出来。

而幻想,则是对客观事物的“假设”,因此它再现的形象是虚假的、不存在的。新闻作品是以报道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宗旨,它要求记者严格地忠实于事实,忠实于生活,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反映现实生活。因此,新闻报道中不允许幻想型想象,坚决反对虚构。但是,任何真正“够格”的新闻作品都不是自然主义的生活现象的模拟,它呈现在读者(听众)面前的不光是事实,还应是活生生的事物形象,这便得借助联想型想象,完美地再现客观事物,以达到更好地传播事实的目的。一些优秀的新闻名篇,之所以有很强的生命力、感染力,更是巧妙地运用联想型想象的结果。请看: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了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当他踉踉跄跄从外地赶回家时,沿途的村庄、道路、田野在他的泪眼中都蒙上了一层薄纱,模糊着,颤动着。“再也见不到总理啦!”“再也见不到总理啦!”他失魂落魄地推开自家的院门,那些悬挂在屋檐下、窗前、墙头、树上的一株株棉花,在他的眼前一下子变成了痛悼总理逝世的白花……(穆青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这些新闻作品都是借助联想型想象,捕捉事实以外的形象——红高粱、白花,来生动地再现新闻事件。在这里,记者给读者、听众提供的不是呆板、机械的事实,而是充满生气的、形象化的生活画面。人们读了(听了)这样的新闻,犹如耳闻目睹眼前发生的事件,不但不会产生丝毫的“虚构”、“造假”的感觉,而且能更深刻、更真切地感受到新闻事件的意义。新闻报道中的想象便应是这种联想型想象。这样的想象有什么理由要禁止呢?由此看来,想象并不等于虚构,在新闻报道中并非不可用,关键在于要搞清楚什么是想象,掌握新闻报道中想象的特点,正确地运用想象。

对于形象思维形式的想象,不仅文艺剧作离不得,新闻报道也是不可缺少的。“抛开想象,不但写不成报告文学,也写不成通讯”①。理由这个说法,确实是经验之谈。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要搞好新闻报道,首先要依赖记者的新闻敏感,能面对纷繁多变的社会现象,形形色色的人、物、事,迅速地分析判断出哪些是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哪些则不是新闻事实。记者的高度新闻敏感的造就,自然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但富于想象、善于想象不能不说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有位青年记者,“1981年一天,到广西某县城访问,他看见一座楼房的门口挂着‘华侨投资公司’的牌子,觉得新鲜,又联系开放政策去想了想,很快就意识到这牌子后面隐蔽着一条有意义的新闻。后来他采写了它并由中国新闻社发到海外,在港澳和外国的一些华商中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②。试想,如果这位记者缺乏想象力,不会想象,或者不去想象,那怎么能从一个公司的招牌,联想到“开放政策”的问题,又如何能从中挖掘出这条有意义的新闻呢?

新闻采访还得广征博采翔实可靠、生动形象的新闻素材,以巧妙地构思新闻作品,增强其可读(可听)性;而想象,便给予记者达到这一目的的一个有力武器。《解放军报》一位老通讯员,一次到引滦工地采访,当他往一口斜井的底下走去时,陪同的同志告诉他:“这个斜井共517层(台阶),听说等于上了一次北京饭店的顶层。”听到这话,这位通讯员立即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他望着黑洞洞的险象环生的斜井,想着(北京饭店)那柔软的地毯,舒适的沙发,漂亮的壁灯,洁净的浴缸”。从而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冲击着他,写作的欲望升华了。后来,他在新闻作品中把这强烈的对比如实写下来,结果产生了很强的感染力。

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中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或经历:除了一些亲临事件现场,目击事件过程而采写的事件新闻(诸如动态新闻、会议报道等)外,一般新闻采访都是事后采访;而事后采访得来的材料,往往是鱼目混珠,真假相杂。即使采访对象是事件的参与者、目睹者,也难免提供错误的情况。这里既有视力或听觉的差别,能力和经历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心理学上所说的选择性知觉和选择性回忆的原因,即参与者、目睹者在回忆事件的经过时,往往倾向于保留和重复那些对自己有利或赞同的事实。有些被采访者甚至连自己经历的事迹,也不一定记得十分准确,叙述时难免经过头脑的重新“加工”。对这些材料,记者便要借助想象,进行分析研究,判断推理,多方求证,以准确还原事实的真相。否则,“轻信必定上当”。

另外,由于事后采访,被采访者叙述的必然是已经过去的事情,时过境迁,很难回忆详尽。再加上被采访者有的“寡言少语”,有的“问十答一”,有的羞涩或不善言辞,叙述的事情便更难周全。“这就要求作者必须用想象去补充,使之完整、丰富起来”①。通讯《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的作者曾经有过这样一番经历:一次,他们在采访中听说,李月华临终前在给一位产妇做胎盘剥离手术时微笑过一次。但李月华是在什么情况下微笑的呢?被采访者说不清楚。这时,记者驰骋想象,设计了几种可能,并请当时在场的人一一回忆,最后证实李月华是在听助手报告胎盘剥离得很完整时,脸上露出了笑容。于是,作者在通讯中写下了这一富有感人形象的细节:

人们把李月华扶到椅子上,她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胎盘……完整……吗?”郑医生立即作了检查,告诉她胎盘完整。这时,李月华脸上微微露出了宽慰的笑容。

这便是采访中想象的魅力,它有助于提醒、唤起被采访者的记忆。这样,被采访者所讲述的材料便会趋于完整、全面、逼真,便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而是可触摸、可感知,富有画面感的“活生生”的形象。

同类推荐
  • 黄土躬耕录

    黄土躬耕录

    本书分“理论篇”、“思辨篇”、“方略篇”、“实践篇”、“人生篇”、“访谈篇”六部分。收录了《构建诚信社会要从建设诚信政府做起》、《在改革发展中增加农民收入》等73篇文章。
  • 语言艺术全书2

    语言艺术全书2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是“纸上常春藤”系列之一,本书通过解读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发掘其古老建筑和街巷,庭院和绿地,感受其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疯狂与浪漫,欣赏这里丰富的文化艺术及其独特的个性,追踪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著名的以及平凡的人物,同时也为有志于入读该校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技术支持,为大家构建一个了解、熟悉该校的崭新视角。
热门推荐
  • EXO之十二殿下的玩物小姐

    EXO之十二殿下的玩物小姐

    无缘无故被选中?我才不会心甘情愿做玩物,是你们选中了我,还是我选中了你们呢?欺骗,背叛,反抗,挣扎,终究众叛亲离“我能骗你,能伤你,甚至能杀你,但除了我,没人能这么对你”——郑秀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如果角色互换,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残忍。然而我的志向就是,即使不互换,我也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加倍残忍。”——林雅素“终究是我输了,那又如何?你不是也一样没有赢么”——喵萌“离开这个地方,可能是你唯一能活下去的机会”——莫离镜“喂,我就算是个没什么感情的魔影,也是可以信任的吧。”——诺伊“我就是喜欢看你们这些人挣扎,却又无法挣脱的样子。”——塔尔塔洛林玩物,谁玩谁?你知道么?
  • 错在轻离别

    错在轻离别

    性喜平淡却走向燃烧生命的米勒只为了最初的约定与愿望,在普通的生命也有炙热的光芒。明明知道会带给她不幸,却始终无法放手让她离去,紧紧地将她系在身边却忘了自己想要什么。如果还有开始,或许就不该说出那句话。每一个骄傲的不平凡的人都有着致命的弱点,只要你抓住了,你就是胜者,你从哪里得来如此的信息,你会用么?一个默默牵动着细线操纵着诸般人物的女子,谁清楚她被紧紧地系在他的身后。一个什么都愿放过的男人,失去一切才明白,只是故人不在。还有挽回的机会么,究竟该如何弥补?
  • 神玉记

    神玉记

    英雄救美总要付出代价。王禅为救一个女孩儿受了重伤。而那个女孩却惹上了一桩文物盗窃案。为了弄清原委,二人和其他好友踏上了探访金国遗址的道路。而盗窃犯竟然是和这女孩儿长得十分相像的女子。她们是什么关系?王禅在这两个女子身上各得到了一枚相同的耳坠,这对耳坠又从何而来?自从受伤后身体里拥有了别人的血开始,王禅的身体起了些变化。他拥有了免疫超能力的超能力。这超能力是如何产生的?现有理论对时间和空间的定义真的就是客观事实么?这世界有太多未知。王禅由一个平凡青年,渐渐成了开启诸多未知和颠覆许多已知的第一人。所有偶然的起源只因为那块被历代帝王视如神物的传国玉玺。它最终失落在何处,它又有着什么样的特殊力量?
  • 文化研究概论

    文化研究概论

    “文化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准学科”,它是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传统。这个传统主张打破以往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壁垒两分,将整个社会生活纳入研究视野。它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进入大雅之堂,担当起颠覆统治意识形态话语的文化批判使命。事实上,在今日全球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一路走红的现象背后,它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立场,始终是未有松懈的。特别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政治气候普遍右转,保守主义盛行,左翼批判理论在公共领域颇有难以为继之势后,也使更多的学者转移到文化研究麾下,以迂回方式来继续他们的社会批判。这在客观上,也推动了文化研究进一步的跨学科发展趋势。
  • 梦醒之余

    梦醒之余

    穿越异世,解开重重迷雾,却又面临抉择。梦醒时分,该如何了结。“秦师妹,我以后叫你小吱好不好?看你多像一只胖乎乎的耗子啊!”他指着厨房定时蹲点的一只笑着说。“小吱,你的符咒课学的如何了?”他关心地问“嗯,那啥,你不会的话千万不要来问我,我很忙的!”一边说着这样的话,一边又用亮晶晶的眼神望着你,头上只差没写:快来问我!快来问我“小吱,这里交给我,你快走!”他把后背留给她,萧索中带着孤注一掷。“秦之宜,你这个骗子!”他的声音沙哑里饱含痛苦。“你是谁?”如此冷漠,这就是代价吗?
  • 魔法剑师

    魔法剑师

    在这个人类痛恨魔法师的世界,只有黑森林是魔法师的天堂,多少存活下来的魔法师,一生都在寻找黑森林。生与死,掌握在魔法师自己的手里!
  • 捡个魔帝回家宠

    捡个魔帝回家宠

    她先是糊里糊涂的穿越了,又是糊里糊涂的开始修炼了,然后又糊里糊涂的统一了人界。身为半神之体,手握绝世神兵。不只是修为,一身医术更是精湛绝伦。活死人,肉白骨。只恨没有一个男子能陪伴左右。天帝?什么鬼,给姐姐滚一边儿去!神尊?一副木头脸,无趣!"你看本尊如何?”某魔帝笑得倾国倾城。嗯,这个不错,可是你比我老太多了啊!你行不行啊!"小卿儿,你可以自己试试。”某男黑着脸将她扑倒!
  • 白茶香

    白茶香

    毕业多年之后,许久未见面的大家终有机会在苏墨的婚礼上再次相遇。当年的校花如今依旧娇艳欲滴,只是马上就要嫁给一个年近40的富豪,众人唏嘘,感叹世事。正当大家认为刘晨轩想避开这个尴尬的日子时,刘晨轩推门而入。迟到的刘晨轩没有急着找座位,只是径直走向苏墨,把一个精致的金盒子塞入苏墨手中。苏墨打开盒子,却发现一盒装满了从前他们相恋是的信件,一句句感人的话语让苏墨陷入深深的回忆中......记忆里的少年依旧那般英俊,只是逆光而立,谁也看不清他的表情......苏墨和少年初次相遇到牵手再到分手全都清晰的浮现在眼前.....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播音主持艺术10

    播音主持艺术10

    本书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编者虽对来稿有所选择,但书中论文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或编委会的看法。我们将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来稿,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稿,就播音主持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