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800000006

第6章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探究(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教育与科技和经济结合更为密切,教育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在一些工业化国家,由于科技进步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化,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地球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过度的开发已经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和匮乏,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为追求发展而寻求新的实物资源和自然资源越来越困难。于是,人们的发展眼光便转向人类自身,提出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人的科技、文化和技能素质,实现经济发展的途径转轨,由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实物资源投入转轨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使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包括很多重要内容,但最基本的是教育的投入。西方学者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及个人收益的关系中研究发现,教育的投入是可以带来利润的资本投入,而不仅是消费性的成本投入。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61年发表了《人力资本投资》,1963年又发表了《教育的经济价值》,认为人力资本是生产投入的重要因素,对生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而形成的,其最重要也是最大的项目就是对教育的投资,形成教育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来说,人力资本是可以带来更大剩余价值的资本,因为劳动力素质提高可以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提高不可替代的因素。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形成,强调了人的因素,强调了科技和教育对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因而受到普遍重视。许多国家把优先发展教育当做发展经济的宏观决策,这就不足为奇了。在世界不少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以自然资源为支撑的第一产业,以资本资源为支撑的第二产业,都出现了萎缩,而以人力资源为支撑的第三产业,不论是劳动密集型,还是知识密集型,都得到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标志。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人力资本已占到全部资本存量的52%,已超过物质资本的总和。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农业、工业、服务业中,前两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50年的461%下降到1986年的291%,服务业则由1950年的534%上升到1986年的699%。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顾名思义,就是知识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知识的创新、应用与传播,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美国是知识经济特征最为显现的国家,这一时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只占到3%左右的比重,制造业占20%左右,而服务业却占到70%以上。在就业人口中,服务业占到80%左右。知识的创新、应用与传播的基础是什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靠什么?靠的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了《学会生存》的研究报告,提出了“教育先行论”,已经得到许多国家的公认。各国把对教育的投入作为生产投入、战略投入,将教育改革和发展当做进入21世纪大门的重大战略任务。就在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同志敏锐地观察到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站在时代的前列,对我国怎样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指明了方向。他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教育要狠狠地抓一下,一直抓它十年八年。我是要一直抓下去的。”“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部署作出了重大调整,及时将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将教育科技列入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就是我国对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新趋势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作出的积极反应,为我们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形成是人类认识教育功能的新发展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的需要,从根本上讲它产生于生产劳动。这种社会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经济、政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生产力水平要相适应。而教育又要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生产力,促进其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这种活动既要体现现存社会的要求,又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是通过培养人去实现的,因此,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功能的内在依据,而反作用于社会,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是教育功能的外在表现。“内在依据”与“外在表现”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统一于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之中,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永远不会完结。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其功能的揭示和作用的发挥,与社会进步程度密切相关。人类对教育功能的认识,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自身发展,遵循着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不自觉到自觉,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由片面到逐渐全面,由表象逐渐深入到本质。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主要通过手工劳动向土地索取生活资料,这种自然经济的小生产的劳动者,不需要经过学校来培养,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那时的教育,主要是授人以孔孟之道,统治之术,圣人贤哲的治国与道德观点,为统治阶级政权服务。那时的学校有官学和私学之分,官学有明确的等级,劳动人民子女无缘问津;私学虽接纳少数劳动人民子女,也不过学点封建道德,识几个字便于写信记账而已。在封建社会里,国家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在读书人中选拔统治人才,以充实官僚机构。自隋唐以来长期实行科举制度,至今还留下了“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在欧洲中世纪,教育主要由宗教势力和世俗封建主所垄断,由于生产劳动主要是依靠铁制农具的小生产的手工操作,教育与生产是脱节的。为了维护宗教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其教育内容主要是神学,骑士技能及道德品质,培养进行宗教活动的教士和英勇善战的骑士。纵观人类封建社会的教育,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服务上。到了近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从手工劳动到机器代替体力,到电气化,到自动化、信息化,以及经济形态从自然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逐渐普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日益紧密,教育在继续发挥为上层建筑服务功能的同时,为经济服务功能愈来愈显示它巨大的能量,时至今日,已成为许多国家新世纪经济发展战略首先考虑的因素。社会对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要求,已形成了一股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热潮。在改革的热潮中,围绕教育到底应发挥什么样的功能,涌现出形形色色的教育价值观,其中最为突出的有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经济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人本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价值观。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主张“科技依托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改革和强化科学技术教育;经济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科技、人的因素是生产的决定因素,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的理论;人本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主张教育的作用主要是促进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强调教育的个性化,包括人性化、人道化、个人化、个别化等;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价值观主张,为适应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与劳务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一个人要终身处于学习之中,主张社会应从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过渡到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

在这四种教育价值观中,前三种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和价值判断都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着片面性。科学主义、经济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强调了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但没有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关系,没有充分理解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要通过提高人的自身素质来实现的。人本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强调以个人的发展为出发点,没有完全理解教育的育人功能及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是在社会的发展中实现的。各种教育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使人们对教育功能的认识逐步趋向全面。现实告诉我们,教育在今天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和持久性;教育本身就是知识的摇篮,它对科技进步具有基础和关键作用;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的育人功能是其它所有功能的内在依据和源头,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真谛所在。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爆炸性的增长,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不断调整变化,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增长,不仅决定了人们必然终身学习,而且也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性,于是终身教育应运而生。终身教育的提出,表明在现代科技、现代生产、现代生活条件下,教育活动不仅覆盖全社会,而且伴随着每个人走过一生,教育在全社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得到提升。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及教育功能在当代的发挥,决定了在国家发展的宏观决策中,教育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同类推荐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命令、指令、议案、决案、布告、通知、指示、请示;条例、制度;计划、总结;函电、传真;会议文书;社交文书;涉外工作文书。介绍了各文书的概念及写作要点,并附有大量的例文。特在第十一章对公文的处理作了全面的介绍,在第十三章介绍了新兴的各行业岗位职责写作,全书涉及面广,因而具有全面性、指导性、借鉴和实用性,实是公务员必备之工具书。
  • 创意南广

    创意南广

    何谓创意或指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或指提出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本书取“提出创造性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之义。为何冠名“创意南广”其内涵有二:其一,乃谓南广是创意之产物。南广系我国高等教育探索新机制新模式之产物。“新”即创意闪烁,另辟蹊径,独具一格;不循前人之足迹,不落旧有之窠臼。其二,意指南广是创意集散之地。南广是教育培训创意人才、传媒人才之基地。南广设置各类创意工作室,吸引国内外传媒创意精英汇集江宁,推出原创影视作品;引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私立大学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国际传媒领袖论坛”落户江宁,使江宁成为影视文化创意和传媒高等教育思想的集散地。
  • 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

    本书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并且就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 传媒管理学

    传媒管理学

    当前及未来,加强管理是中国传媒组织的首要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跑马圈地、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初期制度解放所提供的市场空间,传媒组织的运作重心必须转型。本书一是深入结合传媒组织管理实践,二是努力用专业的管理学视角进行解析,三是论述了传媒组织运作流程中的生产、销售、广告、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等所有环节,它既是传媒管理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传媒综合评判;既为研究者提供认识论,也可为业界提供决策依据。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热门推荐
  • 古街旧人

    古街旧人

    某啥可说累,不强求嫩看,但嘴巴请放干净点,给自己积点德
  • 净慈慧晖禅师语录

    净慈慧晖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杀手之恋

    tfboys之杀手之恋

    你们自己看吧,我比较懒,因为,作者我是初中生,所以,只有放假的时候才可以更问,所以请耐心等待。
  • 无良媒婆复仇记

    无良媒婆复仇记

    十年前,丞相毒害自己,杀害哥哥。十年后更是狠毒的将自己送入虎口。尼玛!老娘不发威还真当自己是软柿子任你捏圆搓扁啊。且看自己如何诓他家财,断他家后,抄他老窝。顺便在报仇路上虏个美男,滋润滋润生活。
  • 绿荫的承诺

    绿荫的承诺

    这个故事不知道是应该用他来形容我,还是用我来形容他。只是,微风轻起,树叶落下,甜甜的感觉在心底悄悄酝酿。
  • 佛道无心

    佛道无心

    一个一柱擎天捅破了天的男人,世人称其为夫子。夫子著《道德经》一部,告之世间生灵,得道而有德方能成正果。人有善恶,道无正邪,恶之得道者纵使悔之,也已遁出天地之外,无从干预世间之事。世间诸多求道者,见从恶而无德者,亦可证道遂学之。天地大乱,生灵涂炭。一个经历了世间诸般苦难的少年,求道有成,却舍弃飞升。发下大宏愿:吾不开花不结果,只止恶行.愿以已身受世间诸般恶果.恶自我而终.不行创造不施毁灭,只接善缘.夫子你为众生得道飞升,我愿为众生永留人间。吾名大日如来.
  • 大明国姓爷

    大明国姓爷

    明朝末年。建奴扣边。大明江山岌岌可危。中华文明将迎来最黑暗的时刻。狼烟遍地。内有义军疯起。外有建奴虎视眈眈。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重生为名族英雄郑成功的龙天。建强军。破鞑虏。收剿义军。重振大明河山。组建无敌舰队。驱除红夷。收复宝岛台湾。乘风破浪。扬大明天威与世界!
  • 光怪树离

    光怪树离

    神创造了世界,却又要毁灭世界。神创造了人类,却又要毁灭人类。神创造了万物,却又要毁灭万物。我问神:为什么?神回答:一切皆为天意。如若这就是命运!如若这就是结局!那我为什么不能叛逆反抗一次?就算我的反抗也在命运之中,就算我的反抗是那么的无力而弱小。那又有什么关系?世上那么多和我一样的人,世上那么多反抗的力量。多了的话,连命运也会屈服的吧!我是这么坚信着的,从不动摇!
  • THE SKETCH BOOK

    THE SKETCH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离婚了,让我们开始爱情

    离婚了,让我们开始爱情

    姜子涵不确定的是,自己是否还一直深爱着她的“前夫”。他们的开始,是因为,“一夜情缘”然后后面整个就开了挂一样,顺利的不可思议。可是真的都尽如人意吗,姜子涵后来想,她和赵默生的关系,左右不过差了一句我爱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