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芗去世后,其长子提图斯登上帝位宝座。他是一位非常勤勉的统治者。在位期间,他继续推行父亲的帝国政策。他在行省修筑了许多新道路,国家稳固,经济也有所发展。可就在他继位的当年,降临了一场大灾难。一直没有活动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埋没了庞培城、赫兰尼乌姆、斯塔比等坎佩尼亚城镇,提图斯立令海军救援。公元81年,他患热病死去,在位尚不到两年。
提图斯的弟弟图密善接着戴上了皇冠,他是个阴险而残暴的家伙,在位15年干了很多不得人心的事,连宫廷里的高级官吏都整天处于恐慌状态。当时的讽刺作家朱维诺强烈地抨击他,把他称作“秃头尼禄”。在公元96年6月,作恶多端的图密善被他最亲近的人杀死在卧室里,参与这项阴谋的人中竟有他的妻子。
图密善一死,弗拉维王朝就告结束。这时的罗马国家像一只吃力地行驶在凶险水域中的破船,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罗马帝国此后却出现了所谓的“五贤君”时期,形成了一个长期的繁荣阶段。
第一位是年事已高、没有子嗣的涅尔瓦,他将驻扎在莱茵河岸拥有重兵的将领图拉真收为养子。但他在位仅一年半时间就去世了,图拉真顺利地继承了帝位。
图拉真是位很有才干的人,颇有政治才能。在他的统治下,罗马军队跨过了多瑙河,还在叙利亚和西班牙建立了牢固的统治。后又进入达西亚,挺进亚美尼亚和帕提亚人统治的美索不达米亚。这时,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了极限。
图拉真在弥留之际,传位于他的表侄也是养子的哈德良。他的眼光没错,哈德良果真有点作为。他是一位勇敢的将军,也是一位理智的国家公民。他意识到图拉真的扩张主义威胁了帝国的稳定,因此他决定放弃一些图拉真时期所获得的领土,缩小边界,使罗马处于守势。在边界构筑防御工事,建筑城墙,以免受那些未被征服的不列颠北方蛮族的入侵。
哈德良不知疲倦地四处巡视,经常到高卢、日耳曼、埃及和小亚细亚。到他公元138年去世时,罗马在其历史上第一次受到更多的尊重而不是令人恐惧。
但是,哈德良苦心经营的罗马帝国在他的继承人即爱好和平的安敦尼·皮乌斯和哲人马可·奥里略的统治下,声望却被削弱了。
安敦尼继承了其养父哈德良的政策,对外采取守势,对内注意调整各方面的关系,并奖励艺术,文治称盛。他于公元161年病逝,在位23年,帝国四境安宁,是罗马历史上最平静的时期。
奥里略也是哈德良的养子,是位哲学家,著有《沉思录》一书。他当政19年,勤于政事,潜心学问,被认为是罗马历史上少有的贤君。
但是,就在奥里略当政时期,罗马帝国开始走向衰落。其时,罗马帝国多灾多难。公元166年前后,在罗马对帕提亚战争期间发生了鼠疫,可怕的黑死病猖獗,在罗马各地迅速蔓延,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同时又连年饥荒,哀鸿遍野。北方的日耳曼诸部落见有隙可乘,提兵犯境;多瑙河以北的马可曼尼人、汪达尔人和萨马千人也大举进犯。这诸多事件弄得罗马焦头烂额,几近苟延残喘。奥里略整日穷于应付,心力交瘁,于公元180年卒于多瑙河前线军中。
这样,历时80多年的罗马历史上的所谓“太平盛世”就结束了。
到奥里略15岁的儿子康茂德接位后,罗马国事更是江河日下,日薄西山。这个康茂德不肖其父,他昏庸残暴,耽于逸乐,经常在竞技场上扮演格斗士,并自诩“天下无敌”。于是纲纪荡然,政事日非。后被其皇妃和御林军合谋杀害。他一死,各地的军政头目又拥兵自重,各自为政,争夺帝位,混战不已,罗马帝国由此进入混乱时期。
罗马帝国的灭亡
从公元2世纪到3世纪末,罗马奴隶制社会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爆发了全面危机,史称三世纪危机。其间,帝位走马灯似的更迭,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从公元180年至公元284年间,就有几十个皇帝登台表演,朝内争权夺利,互相残杀,整个罗马帝国被搞得满目疮痍、混乱不堪。
公元235—284年间,极端无政府状态在罗马占了上风,那时掌握大权的26人中,仅有一人免遭暴死,50年时间竟换了10个皇帝。
然而在罗马历史中,总能找到一位领袖可力挽狂澜,把罗马从极端困境中解救出来。救星终于出现,他就是小亚细亚尼科米底亚附近的罗马军队所拥戴的奥勒利乌斯·戴克里先。
公元284年11月17日,戴克里先头戴皇冠,身着紫金色丝织衣物,穿着镶缀宝石的红色半高统靴,接受朝臣拥拜。他在宦官的包围下,像波斯萨珊君主一样,要所有面见圣颜的人必须俯身跪拜,并亲吻他的长袍下摆。叫大家改称他为“君主”(意为主人),成为一个十足的专制君王。这样,罗马终于在戴克里先的登基大典上完成了从元首制到帝制的过渡。
戴克里先把全帝国分为四个帝国,由他和另外三名皇帝分区治理,他拥有最高的权力,是为“四帝共治”时期。
但是,在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的背后,罗马帝国内部潜伏着的危机已经日益暴露出来。由于大规模的对外征服已经停止,奴隶来源枯竭,奴隶起义不断爆发,出现了“隶农制”。尤其在“三世纪危机”的冲击下,农业萎缩,市井萧条,国库空虚,内战频仍,腐败之风盛行,部队兵源素质下降,地方割据形成,中央政权失控,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帝国如一部老化的机器,难以转动起来。戴克里先采取很多办法,企图挽狂澜于既倒,如军队重组、扩大;为转移国内矛盾,又加紧对外扩张;加重税收,改革币制,重整官僚机器,等等,这些对积重难返的罗马而言,只能是一种补救措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接着,他为在统治期间无数的灾祸找到了替罪羊,在全帝国掀起了反基督教运动,镇压基督徒集会,焚毁教堂,无数基督徒未经审判就被处死。就在这种非常时期的公元305年,年迈的戴克里先宣布退位。“四帝共治制”随着他的退位也宣告废除。继之的当政者是四帝之一的君士坦丁。
君士坦丁大权独揽,将帝国首都由罗马迁到拜占庭,改称君士坦丁堡。这也说明罗马帝国的中心已经从西方转移到东方。君士坦丁还利用基督教作为帝国的精神支柱,于公元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最终,基督教从下层人民的宗教转变成奴隶主阶级维持其统治的工具。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专制统治,只能暂时稳定帝国的统治秩序,却无法挽救奴隶制社会的没落趋势。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发生分裂,东、西两部分由狄奥多西皇帝的两个儿子阿尔迪厄斯(18岁)和霍诺利厄斯(11岁)分别统治。
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西罗马帝国仍以罗马为首都。这种分裂标志着罗马帝国已进入它的最后阶段。
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在摇摇晃晃中又维持了千年之久,西罗马帝国则已日暮途穷。到公元5世纪70年代,西罗马帝国已近于土崩瓦解。那时的帝国已经各自为政,分崩离析。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汪达尔人统治非洲北部,高卢则成为法兰克和勃艮第人的天下,意大利也被东哥特人统治,西罗马皇帝也成为日耳曼雇佣军手中的傀儡。公元476年,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克废黜了罗马的最后一个年仅6岁的皇帝罗慕洛,历时12个世纪的古罗马帝国从此不复存在。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结束、中世纪封建社会开始的一个标志。东罗马帝国尽管由于历史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没有同西罗马帝国一起灭亡,但也同样经过奴隶起义和外族入侵的过程进入封建社会。
古罗马文化
古罗马文化是在希腊文明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
但植根于依靠征伐和依靠命定说的幻想建立起来的社会之中,它因此比任何其他古代文明距离我们都要近些,甚至在气质上与近代文明还有某种相类似的关系。
古罗马文化在共和后期和帝国前期臻于极盛。但无论文化成就还是艺术成就,它从来都无法同古希腊文明相媲美。
罗马文明对后来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建筑方面。罗马的建筑起初仿效伊达拉里亚人和希腊人,后来形成罗马式建筑的特色。
大跨度圆顶是罗马式建筑的典型形式,桥梁、水道、门档等以使用圆拱支架而著称。
公元前1世纪,罗马广场四周神殿、柱廊、拱门等星罗棋布,组成庞大的建筑群。屋大维自称把泥砖的罗马建成了大理石的罗马。韦伯芗及其后继者提图斯建造的圆形竞技场,有三层拱门,可容纳八九万观众。为庆祝胜利而建的凯旋门、纪功柱等,往往饰以精致的浮雕。而这些依然保存在中世纪教会的建筑中,直至今日,在多数政府大厦以及有纪念意义的建筑设计中,仍在应用。
罗马的法律和法学发展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在共和时期,罗马法对买卖、借贷、租赁、遗授与继承等都作出了具体细致的规定。帝制建立后,皇帝的命令也具有法律效力。公元3世纪,编成了《格列哥里安法典》和《赫尔摩格尼安法典》。公元438年,狄奥多西二世颁布了《狄奥多西法典》,汇集了4世纪以来皇帝的法令,共16卷。
这些对近代欧美国家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罗马在共和时期已出现法学家。法学家常出席法庭充当原告或被告的辩护人。近代的律师,尤其是美国的法官,就经常引用罗马大法学家盖约斯和阿尔皮安最早创造的格言。
罗马文学中戏剧、诗歌、散文、演说等都有一定成就。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的哲学论文和政治演说文辞华丽。恺撒的《高卢战记》和普鲁塔克的《传记集》笔法精熟。卢克莱修(公元前99—前55)的《物性论》,以诗体说明哲理独具一格。屋大维时代出现了三位著名诗人。维吉尔(公元前70—前19)的代表作《伊尼特》情节曲折生动。贺拉西(公元前65—前8)擅长韵律,文辞优美,著名作品有《颂歌》、《讽刺诗》等。奥维德(公元前43—公元17)以写牧歌、爱情诗见长,其《变形记》、《悲歌》和《本都来书》,感情真切动人。这三位诗人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被极力颂扬,影响远播世界。
罗马哲学受希腊哲学影响较大。共和时期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卢克莱修。他在《物性论》(6卷)一书中,拥护并捍卫伊壁鸠鲁原子唯物论,他反对宗教迷信,论证自然界并非由神所创造和支配,还描绘了人类进步过程的略图。
帝国时期,罗马形成了新斯多噶派,其代表人物是辛尼加(公元前4—公元65)和皇帝马可·奥理略(161—180年在位)。辛尼加鼓吹宿命论和禁欲主义,宣扬“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牵着走”。由于他的思想对基督教有影响,恩格斯称他是基督教的叔叔。马可·奥理略著有《沉思录》一书,鼓吹为义务而义务,一切终归消灭的消极厌世思想。
在罗马3世纪危机中,新柏拉图主义出现了。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提诺(204—270)把柏拉图的“理念”完全说成神,宣扬神是世界的本源和归宿,不可认识,只有接受神的启示才能获得真知。此后,新斯多噶主义、宗教迷信也在罗马传播弥漫,巫师、术士、占星家大肆活动。
因为地理上的原因,农业是古代罗马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其农学成就较大。现存重要的农学著作有加图(公元前234—前149)的《农业志》、瓦罗(公元前116—前27)的《论农业》和科鲁麦拉(公元1世纪)的《农业论》(12卷)。这些著作不仅论述了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还提到农业的生产组织和经济的关系,因而,对研究古代罗马社会有史料价值。除此以外,罗马人轻视工业活动,在科学方面也十分幼稚。
在罗马帝国逐渐衰落的过程中,基督教却日益发展起来,并逐步发生了性质的变化。公元392年,皇帝狄奥多西认为基督教不分种族、民族,不分财产状况,宣传平等、博爱的思想对统治阶级有利,就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从此,基督教以更快的速度传遍全世界,成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