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600000082

第82章 党的伟大历史使命和奋斗纲领(3)

像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时间不长的社会主义改造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究竟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它所处的历史方位?从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为此曾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付出过沉重的代价,走过了相当曲折的道路。

党的八大指出:“我国出现了一种完全新的社会面貌”,“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1957年1月,在一次讨论知识分子问题的座谈会上,毛泽东非常谨慎地告诫全党:“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进入是进入了,但尚未完成,不要说已经完成。”毛泽东还主张,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有困难,社会有需要,可以考虑私人开大厂,开设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这样就业就有出路。急于国有化,不利于生产。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既指出了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又注意到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的现实,因而生产关系上不能求纯。

但不久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由于1957年发生了极少数右派分子向党进攻,加上此前一段时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生风波,毛泽东对党的八大关于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论断发生动摇,进而断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理论上急剧向“左”转。另一方面,又发生了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的思想迅速泛滥。在发展生产力方面,提出争取十五年或更短的时间在主要工业品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英国;在生产关系方面,急于向全民所有制、甚至向共产主义过渡。有的人甚至主张弃除商品、货币,大刮“共产风”。这就严重混淆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界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受挫以后,毛泽东的认识有一定的变化。在1958年11月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要承认客观法则,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应当利用商品来团结几亿农民。这里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概念。1959年11月底到12月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专门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他说,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个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毛泽东的“两个阶段”论与列宁晚年的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也表明毛泽东在当时对国情的判断还是比较清醒的。“两个阶段”论也因此成为我们党后来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渊源之一。不过,毛泽东在这里仅仅是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区分,并未对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作出科学的回答和说明。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探索中的思想火花在毛泽东的头脑中常常是一闪而过,不仅没有得到继续发挥,更谈不上在实践中坚持。其后,随着“左”倾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毛泽东对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判断又处于不清醒的状态了,以至于严重混淆了“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时期的本质差别。1964年7月,在毛泽东阅改过的《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一文中,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整个过渡时期“需要一百年到几百年的时间”。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的失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的基本路线得以确立,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灾难的发生,教训极为沉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这就划清了社会主义时期与“过渡时期”的界限,进而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再认识,并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对此逐步进行了理论概括。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用“初级的阶段”来表述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决议》中说:“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里所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但已经指出了它还处在初级的阶段。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这里所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物质文明还不发达。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导方针的决议》则进一步对“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特征以及由此而来的思想道德和社会精神生活方面的特征作了发挥。最后到党的十三大,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的基础,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并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作为党制定现阶段一切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由此得以确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列宁提出的“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毛泽东提出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从字面上看区别不大,但其内涵不仅较之后两者更加丰富,而且包含着新的思想。列宁和毛泽东在谈到社会主义的“初级形式”或“不发达”的时候,并未进一步厘清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的关系。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命题则是准确地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在很多方面不同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是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又是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不成熟,上层建筑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将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邓小平将其称之为“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他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应该说,“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凝聚着邓小平很深的思考。邓小平所说的“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主要是同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相比较而言的,后者就是社会主义的“格”。自从列宁《国家与革命》一书问世以来,人们通常把“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或第一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长期以来,人们实际上是把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等同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很值得推敲的。

诚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主要表现在,它们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以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为基本目标,也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即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理论指导的。前者同后者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性质是一致的,如同邓小平所说:“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这是必须加以肯定的。另一方面,鉴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事实上“不够格”,所以,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不同点也必须加以正确把握。首先,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为前提的,而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则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者的“母体”即历史前提不同,前者继承的是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后者承续的则是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的另一种文明的遗产。其次,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脱胎于资本主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而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力落后,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仍占很大比重,实现现代化任重道远。两者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异。第三,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因而能够实现全社会共同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是无阶级、无剥削、无商品、无货币、无市场的社会主义;而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主要由于生产力不发达,还不能消灭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的差别,因此,还是一个有阶级、有剥削、有商品、有货币、有市场的社会主义。第四,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不仅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比资本主义更有“效率”,而且在生产关系方面比资本主义更加“公平”,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而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远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关系方面也难以达到应有的“公平”,所以,在现阶段我们还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解决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定位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而直接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经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资本主义阶段可以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逾越。当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同时,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也不同于未来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这个阶段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止,至少需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克服和防止脱离国情、超越阶段的“左”的空想以及离开社会主义的右的错误的重要思想武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基本依据。在党的十三大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上更加全面系统地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把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作为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指出:“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明确指出:“在中国,真要建设社会主义,那就只能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江泽民还在十五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新的概括,要求全党“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并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根据新的经验,针对新的实际,重申并进一步发挥和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进入新的世纪,江泽民在阐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的时候,把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实现党的基本纲领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进一步指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他指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将来具备条件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这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而后社会主义发展的更高阶段,都是属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今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还只能是有中国特色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三、实践“三个代表”,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

凡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纲领。纲领体现着党的指导思想、历史使命和价值体系,规定着党的根本任务、奋斗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等等,它是一个政党全部主张的集中反映,是昭示社会的政治宣言,也是据以判断政党的阶级属性、政治倾向和成熟程度的主要标志。马克思认为,一个政党制定了明确的政治纲领,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一面可以供人们用以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恩格斯指出:“一般说来,一个政党的正式纲领没有它的实际行动那样重要。但是,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是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通过自己的纲领,对内实现思想和意志的统一,把全党团结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上来;对外用以号召和争取群众,把广大群众凝聚到自己周围,集合和组织起浩浩荡荡的队伍,去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一个政党能否具有远大的政治前途,能否赢得民心,把千百万群众争取到自己的周围,除了它自身的政治实践和实际行动外,关键在于它所提出的政治纲领是否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否顺应了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是否真正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郑重地论述了党的纲领问题,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纲领的原则,在理论上有重要创新,对党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类推荐
  • 党的优秀儿女

    党的优秀儿女

    林祥谦(1892—1923年),福建闽侯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1923年2月7日,林祥谦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31岁。
  • 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本书对2009~2010年宁夏的政策调研成果收集整理,汇集成册,以利于资料保存,提供决策咨询。
  •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本书重点阐释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如何弘扬,如何重新生长,融入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中,按主题分章,每章讨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质及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作用。
  •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以国家治理为理论视角,基于“政党、国家与社会”的治理互动机制.分析和总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成果。新型国家政权基石的确立、政党推动型国家政体建构模式的巩固、国家治理方略的形成、国家职能的现代转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国家的民族化建构的进展.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以国家治理为特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形态。
  • 红色的起点

    红色的起点

    不论你的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八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六千七百多万党员的世界上党人员数最多的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在中国内地每二十个人之中,就有一名共党员。中国共产党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众所关注的敏感话题。
热门推荐
  • 天地乾坤诀

    天地乾坤诀

    自开天辟地的盘古,莫名其妙地烟消云散后,三界流传着:“未来三界之主乃炎凤王子”之传说,于是,天魔两界,各派高手,寻访炎凤,同时,调兵遣将,抱着“宁可杀绝凤凰一族,也不能留下炎凤、以免遗祸无穷”之态度,全力攻打“凤凰国”。此举惹怒了创世百神之一的魔凤凰转世的凤凰女神,和同属凤族的“魔界十公主”,捍卫凤族之战,全面打响,天魔两界联军,节节败退,迫使天界之主——天意大帝、魔界之主——天魔大帝,不得不改变政策……
  • 吸血鬼的专属情人

    吸血鬼的专属情人

    我是一个吸血鬼,在我3岁的时候被亲哥哥陷害。醒来之后发现身边多了一个迷一样的男子而且还不止一个...然而岁月对我来说是漫长的因为我不会衰老不会死亡,就在我要实施复仇计划之时,谜团一个一个被揭开。当真相被表明我才发现原来即使千年之后爱着我的那个人竟然是......
  • 武破横空

    武破横空

    传说天玄世界不止有一个位面,在天玄世界的上一层还有一个叫天玄神界的存在。在天玄世界中有一位少年叫炎漠欲登上神界开启他的修炼之旅,从此这位少年在神界注定不平凡。
  • 四姐妹的生活之四季花

    四姐妹的生活之四季花

    两个人的相遇,两个人的意外,两个人意外中的吻。她一个普通高中生,他一个有霸道,简称恶魔的人。两千注定不能在一起,那么大的差别。一个天一个地,就比天上的小鸟和水里的鱼。是那么的遥远。欺负她是为了让她记住,骂她白痴,笨蛋也是喜欢她。可是他情商低,不会怜香惜玉。他经常欺负她。可是他从来都不承认喜欢她,连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她开始反感他,她认为他是讨厌她。............
  • 战神大传

    战神大传

    伏尸百万,血海滔滔,本该是杀人狂魔的他,为何被尊称为救世战神?★傲视群雄,一代战神,为何忘却生死,助世仇一统华夏?★两心相宜,战神之爱,为何平淡而生死相隔?壮烈却终能白首?★战神功成,赢江山输了她。为一枝桃花,舍一世荣华,能否再如初见?………………………………………………………请关注东方群穿玄幻科幻的历史架空之作《战神大传》——戈壁(lao)王胖子【著】PS:好看请收藏养肥,如有建议或兴趣请加群,战神大传,群号码:386271047
  • 青春致于爱

    青春致于爱

    莫凡,故事的主人公,在有限的青春内致于兄弟,爱情,亲情的一张答卷,有甜,有涩,有泪水,有欢笑;愿青春无悔,真爱无期。
  • 龙凤双梦

    龙凤双梦

    在一个美丽的雪城里,曾有过一个美丽的侠侣情长倾世的故事,黄龙和吕凤用他们的经历,指引我们一起走进那一个神人魔的纷站的三界,再次见证刀光剑影,侠侣情长,龙凤双剑,爱梦无极的星霜与流年往岁———
  • 吞噬的后裔

    吞噬的后裔

    吞噬家族一直被视为守护黑暗本源的族群,元素大陆世人皆知黑暗本源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为万年前黑暗之神感悟本源成为超神体的存在,欲统治元素大陆,天下苍生被黑暗侵蚀消亡过半。身为吞噬的后裔,梦飞不知道为什么要守护这个沾满罪恶之物,他甚至不知道何为黑暗本源,整个吞噬家族都不曾见过这个被他们守护万年之久的黑暗本源……
  • 巅峰称霸系统

    巅峰称霸系统

    这世界原本是只有一片荒芜的,但由于一次血魔法的出生、学习、最终爆炸成为一片新世界、拥有了灵魔法、火魔法、新魔法和血魔法..
  • 酷少独爱小痞妻

    酷少独爱小痞妻

    什么?他打算娶她?帮她养孩子?包袱款款,不用派车,她亲自登门!可惜,这真不是位吃素的主,瞧瞧他的话……“对、我、唯、命、是、从。”他冷哼!“好!”“你是妻,也是奴。暖了被,给我滚蛋!”他继续!“恩!”“帮我的情妇倒咖啡,收回你的苦瓜脸!”他命令!“哦!”“不准你叫宝宝‘儿子’!”他登鼻子上脸!“那叫什么?”“少爷!”没有最无情,只有更无情!妹的!老虎不发威当她是病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