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新政”,指的是清廷在1901~1911年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改革措施的总称。“新政”的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
(1)振兴商务、奖励实业、鼓励私人资本的自由发展。1903年成立商部,着手制定商律;1907年设邮传部、交通银行,1908年将原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先后对著名工商界人士给以名位荣誉,笼络拉拢。
(2)改革军制,编练“新军”。1903年,在首都成立练兵处,袁世凯统率下的北洋六镇是最先成立的新军。1906年,改兵部为陆军部。加快编练,加紧筹饷活动。逐步裁撤旧式的绿营、防勇,编练新军,从洋操训练,使用洋枪洋炮,要求兵士具有一定文化,军官有较高素质。
(3)废科举,办学堂,奖游学。清廷两度颁布学堂章程,1905年,停止一切科举考试,成立学部。初步建立起包括大、中、小、幼各级学校及各学科的近代教育体制,奖励出国留学。
(4)改革官制,整顿吏治。对原有的机构进行了一些合并、裁减,并新增一些机构。推行“新政”在朝廷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也引起了涉及近代传播思想的论争。
新式官报与民间小报的新闻传播
一、清政府新闻查禁与新式官报的诞生
1901年1月29日,清廷发布上谕,令各省督抚及政府大员议奏改革的具体办法;4月21日,又命令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清廷中央政府推动“新政”的专门机构。1905年10月,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1906年下令“预备仿行宪政”,宣布“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1908年又颁布诏书,确定筹备宪政时间为9年,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09年各省咨议局成立。1910年成立资政院,1911年提前成立新的内阁,因内阁多数为皇族、满族人,被称为“皇族内阁”。
清廷实行“新政”,是内忧外患形势中的一种选择。清廷实行宪政改革,既有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迫使它试图通过立宪以求自强,摆脱弱国地位,避免亡国亡种的危险,又有消弭革命,抚慰、拉拢立宪派,欺骗人民,粉饰门面,讨好列强的动机。从根本上说,清廷的预备立宪,既怀有维护封建王朝私利的目的,又包含一个民族不想灭亡的动机。
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政制度有三种形式:一是美国的共和立宪,分权政治;二是像英国这样的“议会政治”,内阁对议会负责。三是像日本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度,内阁由君主任命并对君主负责;君主颁布法律敕令及其他关于国务的谕旨,须由总理大臣或主管大臣署名。清廷选择日本模式,主要为了摆脱两难境地。辛丑条约后,清廷面临的难题是:如果不实行宪政,内忧外患,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实行英国那样的宪政制度,君权旁落,实在于心不甘。因而日本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模式,既立了宪,又保了权。清廷在内忧外患中做出的这种选择,固然反映了在一定程度上从国家民族的大局出发,顺应世界潮流;但又更多地体现了它维护封建专制,排斥民主的心态。正唯如此,它才选择了资本主义世界中封建性最浓厚、与专制王权紧密结合的日本式的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
1896年前,清廷尚未出版过公开发行的官报。
1851年江西学政张芾奏请刊刻“邸报”,发交各省,被咸丰皇帝斥为“识见错谬,不知政体,可笑之至”。谓“国家设官分职,各有专司。逐日所降明发谕旨及应行发钞内外臣工折奏,例由内阁传知各衙门通钞,即由各该管衙门行知各直省或由驿站,或交提塘分递。该衙门自能斟酌缓急轻重,遵令妥办,岂有各省大吏无从闻知之理?所有刊发钞报,乃民间私设报房,转向递送,与内阁衙门无涉。内阁为经纶重地,办事之侍读中书,从无封交兵部发递事件;若令其擅发钞报,与各督抚纷纷交涉,不但无此体制,且恐别滋弊端”。
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文廷式、陈炽等联络部分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在北京成立强学会,推陈炽为会长、梁启超为书记员,每十天聚会一次,创办强学书局,出版《万国公报》(同年12月16日改组为《中外纪闻》)。
1896年1月20日,御史杨崇伊秉承内阁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旨意,参劾强学会植党营私,刊印《中外纪闻》,“按户销售,犹复借口公费,函索外省大员,以毁誉为要挟”,请饬严禁。清廷据折命督察院“查明封禁”。光绪皇帝迫于顽固派的压力,下令封闭京师强学会,禁止该会一切活动。《中外纪闻》也被迫停刊。2月4日,御史胡孚宸上《书局有益人才请饬筹议以裨时局折》,奏请将强学会书局改归官办,除“选刻中西各种图籍”外,“并将总署所购洋报选译印行,以扩见闻”。清廷批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奏。2月5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奏复书局有益人才请饬筹议以裨时局折》中建议“批照八旗官学之例,建立官书局”,“聘定通晓中西学问之洋人为教习”,负责有关书籍和“各国新报”的选择印售工作。“所需经费由总理衙门于出使经费项下,每月提拨银一千两,以备购置图籍仪器,各国新闻纸及教习、司事、翻译薪水等用,核实散发”。3月4日,清廷派工部尚书孙家鼐为管理官书局大臣,负责该局开办事宜。官书局成立后,除印行新书外,还出版《官书局报》及《官书局汇报》两种。两报均以黄纸为封面,做成书册状,形式与《京报》相似,每日一本,内容除奏折上谕外,还有“路透电新闻”、“西国近事”、“本国新闻”、“各国外国新闻”、“先儒格言论说”及有关新事新艺的译文。“各路电报只选择有用者,照录原文,不加议论。凡有关涉时政,臧否人物者,概不登载。”戊戌政变后,官书局裁撤,报亦停刊。1897年湖南学政江标用公款创办的《湘学报》,也可以说是省级“学报”、“教育官报”的嚆矢。1898年“百日维新”时期,光绪皇帝曾批准将上海《时务报》改为《时务官报》,但《时务官报》没有办成。政变后,连《官书局报》、《官书局汇报》、《湘学报》都被迫停刊。
1898年10月9日清廷发布查禁报馆、捉拿主笔的上谕:“莠言乱政,最为生民之害,前经降旨,将官报《时务报》一律停止。近闻天津、上海、汉口各处,仍复报馆林立,肆口逞说,捏造谣言,惑世诬民,罔知顾忌,丞应设法禁止。着各该督抚,饬属认真查禁。其馆中主笔之人,皆斯文败类,不顾廉耻,即饬地方严行访拿,从重惩治,以息邪说而靖人心。”上谕发布后,仅上海一地,就有近10家报纸被迫停刊。但统治集团中仍有人认为有出版近代报刊的必要。所以,时隔不久,一些官方商务机构就率先出版报刊,如1899年4月在武昌出版的《湖北商务报》(是张之洞创设,由汉口商务局主办)和1900年3月在上海创刊的《江南商务报》(由江南商务局主办)。
1901年,清廷被迫许诺实行新政,为了装饰门面,从1902年到1905年,陆续出现20多种官报,其中绝大部分是各省督抚创办出版的。其中创刊时间可查的有《湖南官报》(1902年5月创刊)、《晋报》(1902年8月4日创刊)、《北洋官报》(1902年12月25日创刊)、《江西官报》(1903年8月23日创刊)、《秦中官报》(1903年创刊)、《南洋官报》(1904年2月16日创刊)、《四川官报》(1904年3月7日创刊)、《成都日报》(1904年11月3日创刊)、《河南官报》(1904年12月11日创刊)、《四川学报》(1905年3月6日创刊)、《湖北官报》(1905年4月5日创刊)、《长沙日报》(1905年4月19日创刊)、《安徽官报》(1905年4月创刊)、《山东官报》(1905年8月30日创刊)等等。
二、新式官报的新闻传播思想
以创办最早的《湖南官报》为例,由湖南洋务局监督办理,1902年5月在长沙创刊,日刊,样式与维新时期的《湘报》相同,铅印,每天出版4小页,半月可合订线装书形式一册,设有谕旨、奏疏、中国近事、外洋近事、来稿、选论等栏目。所载文章,一律由官方审稿后刊出,内容保守、呆板。创刊时,它在《核稿照会》中指出“前此《湘报》之设,竞务夸诞……风俗人心,隐受其害”,因此规定所有“一切叛道怪诞之词,犯上狂底之语,均所屏绝”。
地方办的官报,创办较早、最有影响的是由直隶总督兼署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创办的《北洋官报》。1902年12月25日创刊时为双日刊,1906年1月起改为日刊。每期一册,每册8~10页,“专以宣德达情,启发民智为要义”,“以讲求政治学理,破锢习、浚知识,期于上下通志,渐致富强为宗旨”。内容有圣谕广训、上谕、本省学务、本省兵事、近今时务、农学、工学、商学、兵学、教案、交涉、外省新闻、各国新闻等。“所有离经害俗,妄谈隐事,无关官报宏旨者,一概屏不登录”。该报认为,“泰西报纸之兴,所以广见闻,开风气,而通上下,为国家之要务。中外大通以来,中国识时之士,亦稍稍仿西法,立报馆矣。然皆私家之报,非官报。官报尝一设于京师,未久而旋罢。去私家之报,识议宏通,足以觉悟愚蒙者,诚亦不少。独其间不无诡激失中之论,及或陷惑愚民,使之莫知所守。然则求其所以交通上下之志,使人人知新政新学为今日立国必不可缓之务,而务以狙习旧故之见,凝阻上法,固不能无赖于官报也”。
《河南官报》是河南地方政府的官报,由河南巡抚陈夔龙于1904年12月11日创刊于开封。以“宣上德,通下情,广见闻,开风气”为宗旨。设有圣训、谕旨、奏议、文牍(本省,各省)、本省纪闻、外省纪闻、露电、宪批、省抄、图表、论说、译书、附件、广告等栏目。其用心在于“本之圣训以正其趋”,“继之谕旨以见其大”,“参之奏折以会其通”,其他各项内容莫不是为了“通其变以启其倦”,使其“有裨政教,启发愚蒙”。对所谓“执持偏见,妄谈时事,语涉讪谤,迹近攻讦”等内容概不收入。它“来摘有文牍可凭,则巨细皆关国体;体例由长官而定,则横议莫犯笔端”。
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官报的出版更为踊跃。从1906年到1911年武昌起义前,新出的官报达70余种。各省地不仅出版普通官报,还出版一大批教育官报,以及一些警务、商务、法政、实业、军事、农务、禁烟等五花八门的官报。清政府农工商部、学部、邮传部、外务部等中央部门出版《商务官报》、《学务官报》、《交通官报》、《北京日报》(英文)等部门官报。其中有创刊日期可查的有《商务官报》(1906年4月28日创刊)、《学部官报》(1906年8月26日创刊)、《广西官报》(1907年6月创刊)、《吉林官报》(1907年6月创刊)、《河南教育官报》(1907年8月创刊)、《四川教育官报》(1907年10月创刊)、《政治官报》(1907年10月26日创刊)、《甘肃官报》(1907年11月)、《奉天教育官报》(1907年12月创刊)、《两湖官报》(1907年创刊)、《湖南教育官报》(1908年4月创刊)、《并州官报》(1908年5月15日创刊)、《陕西官报》(1908年5月创刊)、《福建教育官报》(1908年7月创刊)、《浙江教育官报》(1908年8月6日创刊)、《直隶教育官报》(1909年2月20日创刊)、《浙江官报》(1909年8月创刊)、《江西日日官报》(1909年创刊)、《黑龙江官报》(1910年2月创刊)、《福建官报》(1910年4月创刊)、《两广官报》(1911年5月13日创刊)、《内阁官报》(1911年8月24日创刊)、《奉天官报》(1911年8月创刊)等等。
1907年10月26日,清廷中央政府机关报《政治官报》在北京创刊,日出1册,由政治考察馆负责主编,设有谕旨、批折、宫门抄、电报、奏咨、奏折、咨札、法制章程、条约合同、报告文谕、外事、广告、杂录等专栏,“凡有政治文牍,无不详慎登载”。除京内各部院暨各省督抚衙门,由馆分别送寄外,其余京师购阅者,由馆设立派报处,照价发行。外地由各省督抚衙门分派购阅。该报创刊前,以《阁抄汇编》与《政治官报》形式相似为名,呈请政务处代奏,禁止京报房刊印的《阁钞汇编》、《谕旨汇存》等出版。《政治官报》创办的原因,“窃惟预备立宪之基础,必先造成国民之资格,必自国民皆能明悉国政治。东西各国,开化较迟,而进化独速。其宪法成立,乃至上下一体,气脉相通,莫不借官报以为行政之机关”。“中国风气甫开,国民教育尚未普及,朝章国典,罕有讲求。向行邸报,大抵例折居多。而私家报纸,又往往摭拾无当,传闻失实,甚或放言高论,荧惑是非。欲开民智,而正人心,自非办理官报不可”。
1911年8月19日,清廷批准内阁建议,决定由内阁印铸局接办《政治官报》,出版内阁机关报《内阁官报》,以公布法律命令。“《内阁官报》为公布法律命令之机关,凡谕旨、章奏、及颁行全国之法令,统由《内阁官报》刊布”。“凡法令除专条别定施行期限外,京师以刊登《内阁官报》之日始,各行省以《内阁官报》递到之日起,即生一体遵守之效力”。
我国之有“官报”,在世界上为最早,何以独不发达?戈公振认为,“其故盖西人之官报乃与民阅,而我国乃与官阅也。‘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乃儒家执政秘诀;阶级上之隔阂,不期然而养成。故‘官报’从政治上言之,固可收行政统一之效;但从文化上言之,可谓毫无影响……官报之唯一目的,为遏止人民干预国政,遂造成人民间一种‘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之心理;于是中国之文化,不能不因此入于黑暗状态矣”。官报官办官看,与民无缘。晚清朝廷统治集团越来越重视报刊宣传,先后创办出版90多种新式官报,妄图凭借官方的权威操纵舆论,抵消民办报刊特别是革命报刊的影响。但是,随着清廷威信的江河日下,统治集团的愚昧腐化,官报虽然越办越多,影响却越来越有限,并没有起到左右舆论的作用。
新闻自由与新闻法规限制的斗争
一、新闻开禁与近代报刊
近代报刊这一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物,随着列强的入侵而进入中华大地。晚清封建统治者虽不敢对外国人主办的报刊妄加干涉,但一直持不承认的态度。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自办报刊出现后,清廷实行严加限禁的政策,致使国人只能依托洋人或租界以求生。这种情况,直到维新运动兴起后,才有所变化。1895~1896年间,先是康有为、黄遵宪等勇闯禁区,在京沪办起了《中外纪闻》与《强学报》,旋遭查封。梁启超、汪康年等再闯禁区,又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此后,办报活动随着维新运动的发展而蔚然成风。
1898年7月17日,康有为代御史宋伯鲁拟《奏改时务报为官报折》,要求光绪皇帝“明降谕旨,将上海《时务报》改为《时务官报》”,“移设京师,以上海为分局”,“梁启超仍饬往来京沪,总持其事”,“量拨官款,以资经费”。光绪皇帝收到这一奏折后,当日即命总理大学堂大臣孙家鼐“酌核妥议,奏明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