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400000028

第28章 初期改良派的传播思想(4)

李伯元(1867~1906年),原名宝嘉,又名宝凯,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芋香、南亭、南亭长者、二春居士、愿雨楼主、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酒醒炎消之室主人等。祖籍江苏武进,1897年6月1日生于山东。他早年丧父,由堂伯父念仔抚养督教,学业精进。能书画,长诗赋、工词曲、精篆刻,才华出众。1892年随同全家由山东回到家乡常州武进,以第一名考中秀才。原本想通过科举的仕途青云直上,没料到屡次乡试名落孙山,不得不另谋出路。1896年他应聘来沪主持《指南报》的编辑工作,开始报人生涯。24日,在沪创办我国最早的文艺性小报《游戏报》,开我国“休闲性小报”之先河。1901年4月7日,另创编排新颖的文艺小报《世界繁华报》,逐日连载自己著的长篇小说《庚子国变弹词》和《官场现形记》。1903年5月,应商务印书馆邀请,主编《绣像小说》半月刊,并将自己写的《文明小史》和《活地狱》等小说在该刊首次发表。1904年在上海《时报》自6月12日创刊号至11月底,逐日连载自己的长篇小说《中国现在记》(12回,未完)。所编小报和所撰小说开报载小说揭露社会黑暗之先河,为我国“小报界之鼻祖”和晚清最早的“谴责小说”作家。其著作除上述外,还有《海天鸿雪记》、《南亭笔记》、《艺苑丛话》、《尘海妙品》、《奇书共睹》、《芋香室印存》、《南亭四话》等。

李伯元是晚清著名新闻小说家。应该说,小说自诞生那一天起就与新闻有着不解之缘。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搜集的是“世事”;唐传奇的素材取之于软新闻;到了宋代,话本兴起时,涉及时事的作品已不在少数。由于明以前小说的传播是公众传播,所以还不能称为新闻小说,时效性还不十分突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小说萌生于晚明,昌盛于晚清。《官场现形记》,我们可以言之凿凿地说它是一部真正的“新闻小说”。全书60回共刻画大小官员上百人,上至总督、大臣,下到候补官员、州县小吏,集中暴露了封建末世统治机构内部的腐朽。正如胡适所言:“全书是官的丑史”,“是一部社会史料。他所写的是中国旧社会里最重要的一种制度与势力——官。它所写的是这种制度最腐败、最堕落的时期——捐官最盛行的时期。”李伯元在全书临近结束时说:“列位看官是知道的:中国的大臣都是熬资格熬出来的,等到顶子红了,官升足了,胡子也白了,耳朵也聋了,火性也消灭了,还要起五更上朝……人人只存着一个省事的心,能够少一桩事,他就可以多休息一回。”这是全书的小结,是对中国官场现状的总结,也是对中国官场丑恶行径的控诉。有意思的是作者在给书中丑陋角色取名时,也隐射讽刺寓意:卜士仁即“不是人”,苟才即“狗才”,冒得官即“没得官”,湍多欢即“贪多欢”,贾世文即“假斯文”等。小说活现了当时官场的世态。什么是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小说是新闻与小说的混合体,所以称之为新闻小说,因为小说题材大多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小说与一般的历史小说不同,历史小说记录的历史上发生的事,而新闻小说记录的事通常就在受播者身边眼前。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开始是在《世界繁华报》上连载的,其内容的真实性接近新闻,通过报纸的大众传播媒介,迅速传播给市民。由于内容是社会热点新闻,又用章回体,一些识字无多的市民也能阅读。广大市民通过阅读通俗小说,既能了解新闻,又能欣赏艺术,满足了文化层次较低的读者群的需要,成为中国新闻传播的独特方式。

二、李伯元的新闻传播思想

(一)报纸有启君蔽、洽民情、联上下的作用

李伯元最早办的不是小报,而是大报。1896年6月应聘任上海《文汇西报》发行的华文日报《指南报》当主笔的。《指南报》是与《申报》、《沪报》、《新闻报》一样的商办大报,不是小报。李伯元在1896年6月6日《指南报》创刊号上刊出发刊词《谨献报忱》,提出:

“盖西人惧民隐之不闻,特设报馆,启君蔽,洽民情,原作富强之根本。今行于我国,报君恩,联上下,岂独吾辈之生涯。况申江为南北居中之要地,指顾倍觉通灵,主人仍熟谙体例之西商,指点更征美备。故不惜指引,创成指南报馆”。

发刊词这段话,告诉我们《指南报》是西商创办的报纸,办报的目的是“启君蔽”、“联上下”,沟通社会信息。在发刊词中,李伯元把报纸的作用归结为六条:“一以采万国之精彩”;“二以增朝廷之闻见”;“三以扩官场之耳目”;“四以开商民殖利路”;“五以寄寰海之文墨”;“六以寓斯民之风化”。这六条之中,前三条着重政治新闻报道;第四条着重工商新闻报道;第五、六条是副刊与伦理教育。

发刊词还提出:“休夸绮藻丰缛之工,力臻简质清刚之体。言归忠耿,从逆耳而不辞;事在直陈,即犯颜而不避。按时势以立言,无营兔穴;即隐情以昭晰,务破狐疑”。这段话,虽然与以后李伯元的办报思想和处世态度不尽一致,但反映他刚刚步入新闻界原想当一个刚正不阿的报人,敢于忠耿直言,犯颜不避,办一份振聋发聩的政治性大报,在报坛上一显身手。

但是,《指南报》没有办成功。一则上海商业报纸的市场已经为《申报》、《沪报》、《新闻报》三家瓜分,新办的《指南报》很难挤入。二则商界读者阅报最有惰性,看惯了某报很难使之改变。三则限于《指南报》固有品格,不容许李伯元改革创新。创办一年,《指南报》打不开销路,无法与《申报》、《沪报》、《新闻报》竞争。李伯元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考虑,仿照西方休闲性报纸的模式,另办《游戏报》。

(二)以诙谐之笔,写游戏之文,寓意劝惩

晚清休闲性报群中,最先问世并取得成功的便是李伯元于1897年6月24日在沪创办的《游戏报》。《游戏报》所刊虽自称“上自列邦政治,下逮风土人情”,其实主要报道的范围,还是在十里洋场的欢乐场中。初用连史纸单面印刷,出方形版两张4版,正面文字和反面广告各半。逐日分类,大体首列一文,以下就连排趣味新闻,末附诗词、杂著。李伯元的“记注倡优起居”,写的是游戏文章,但是态度十分严肃。他是把妓界当作一个小社会,力图扬善隐恶,讳其姓氏,概屏不录,冀其峻改,但也不混淆黑白。1897年8月25日《游戏报》63号发表李伯元写的《论〈游戏报〉之本意》,宣称“《游戏报》之命名仿自泰西,岂真好为游戏哉?盖不得已之深意存破灭者也。概夫当今之世,国日贫矣,民日疲矣,士风日下,而商务日亟矣。……朝政如是,国事如是,是犹聚瘖聋跛#之流,强之为经济文章之务,人必笑其迂而讥其背矣。故不得不假游戏之说,以隐寓劝惩,亦觉世之一道也。……或托诸寓言,或涉诸讽咏,无非唤醒痴愚,破除烦恼,意取其浅,言取其俚,使农工商贾,妇人竖子,皆得而观之,庶天地间之千态万状,真一游戏之局也”。实际上是李伯元借游戏之说,揭露与谴责官僚统治,社会黑暗,从而使民众有所觉醒。

李伯元主编的《游戏报》虽然不大重视政治新闻,但当国内发生重大变故,还是根据读者的需要,努力加以满足。1897年11月,德国侵占胶州湾事件发生后,全国震惊。《游戏报》也及时改变体例,于11月30日刊出《本报论前增添逐日“路透电音”及“山东省要电”告白》:“本报仿自泰西,命名《游戏》,风行海内,六月于兹。窃幸疆宇又安,闲暇无事,用是赋物言志,比事属辞,借以抒性灵而写怀抱。乃今海陬告警,宵肝焦劳,凡我臣民,同怀义愤。本馆亦不得不略更旧例以示变通,除将逐日路透电音摘译登报外,复在北京、天津以及山东各要隘添请访事,遇有紧要事务随时电告,译登报首。窃援春秋直书之例,仍严处士横议之防,当亦薄海诸君所争先快睹也。特此布知,维希公鉴”。

1899年,李伯元出过《游戏报》的合订本,重印本发行时,其《告白》介绍说:“以诙谐之笔,写流之文。遗词必新,命题皆畅。上自列邦政治,下逮风土李伯元.论〈游戏报〉之本意.游戏报,1897.8.5(63)人情,文则论辩、传记、碑志、歌颂、诗赋、词曲、演义、小唱之属,以及楹对、诗词、灯虎、酒令之制,人则士工农商,强弱老幼,远人逋客,匪徒奸宄,倡优下贱之俦,旁及神仙鬼怪之事,莫不描摹尽致,寓意劝惩。无义不搜,有体皆备”。

(三)提倡“谴责小说”,“以醒齐民之耳目”

1903年5月,应商务印书馆的邀请,李伯元主编半月刊《绣像小说》。该刊是一种很严肃的文艺刊物,极少闾巷琐事、闺阁闲情之作,作品的内容,大都是揭露清廷的昏庸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鼓吹对黑暗社会进行改革。李伯元在该刊创刊号发表《本馆编印绣像小说缘起》宣称:“欧美化民,我由小说搏桑崛起,推波助澜。其从事于此者……著而为书,以醒齐民之耳目。或对人群之积弊而痛砭,或为国家之危险而立鉴。揆其立意,无一非裨国利民。支那建国最古,作者如林,然非怪谬荒诞之言,即记污秽邪淫之事。求其稍裨于国稍利于民者,几乎百不获一……呜呼!庚子一役,近事堪稽,爱国君子,倘或引为同调,畅此宗风,则请以此编为嚆矢”。

从唤醒痴愚到抨击官场,李伯元在该刊上发表许多著名的晚清谴责小说,如刘鹗的《老残游记》、连梦清的《邻女语》、李伯元自己的《文明小史》和《活地狱》等,揭露社会黑暗,谴责昏庸官吏,改革世间弊俗,力图启发人心。

白话权舆与裘廷梁的传播思想

一、裘廷梁其人与白话文运动之权舆

裘廷梁(1857~1943年),字葆良,民国成立后改名可桴,江苏无锡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早年随父亲宦居汴梁,11岁回无锡,随名儒龚叔度学习文史,时有“梁溪七子”美誉。1885年乡试中举后,以会试不中,遂绝意科举,转而鼓吹西学。1894年中日战争前后,当国事危急之时,认为“救国之要图,莫要于文字革命”,认为“白话为维新之本”,乃提倡白话事业,组建白话学会、白话书局。拟译中西有用之书,筹办白话报章。

1897年7月,裘廷梁在上海,曾竭力劝说汪康年创办白话报,建议未被采纳。同年11月7日,维新时期首家白话报《演义白话报》在沪创刊,见了“甚善之”,便以此为榜样,自办白话报。1898年5月11日,与从侄女裘梅侣(毓芳)等人在江苏无锡创办《无锡白话报》,宣传变法维新、广开民智,初为五日刊,自第五期改名《中国官音白话报》旬刊继续出版,成为维新时期影响最大的白话报刊。曾在第19、20期合刊上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一文,对文言文进行激烈的批评。1898年间,还与同乡好友邓似周就“文言”和“白话”发生过激烈的“舌战”。戊戌政变后,主要从事教育活动,担任过无锡东林学堂等学校的校长。曾撰《国粹论》一万余言,沪、锡各报竞相转载,轰动一时。辛亥江苏光复时,一度被推荐为无锡县县长,旋辞。五四期间《新青年》提倡白话文运动,他又与钱基博(子泉)为“文”、“白”之争展开“笔战”。70岁时,曾榜书“生不做寿,死不开吊”,并刊于沪、锡各报,以示革除陋习,一时响应者不乏其人。1943年12月8日卒于沪寓。著作有《可桴文存》(1946年出版)。

自废科举和八股,一些首先觉悟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语言文字在知识传播上的重要性,他们纷纷著文讨论白话文的地位和创导白话文,成为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权舆和滥觞。在提倡白话文并付诸实践的知识分子,数裘廷梁为有力,最富理想和最坚决,他直指文言文的弊端,提出废除文言的意见。他说:有文字为智国,无文字为愚国。识字为智民,不识字为愚民,地球万国之所同也。独吾中国有文字,而不得为智国,民识字而不得为智民,何哉?裘廷梁曰:“此文言之为害矣。”

在抨击文言之害的同时,他指出文字工具的基本意义,大力提倡白话:

使古之君天下者,崇白话而废文言,则吾黄人聪明才力,无他途以夺之,必且务为有用之学,何至闇汾如斯矣。吾一不知夫古人之创造文字,将以便天下之人手,抑以困天下之人手。人之求通文字,将驱遣之为我用乎?抑将穷老尽气受役于文字,以人为文字之奴隶乎?

他把推行白话归纳为八条好处:省日力;除骄气;免枉读;保圣教;便幼学;炼心力;少弃才;便贫民。他总结说:

愚天下之具,莫如文言;智天下之具,莫如白话。……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文言而后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实学不兴,是为无民。

裘廷梁创导白话,不仅在理论上加以阐述,并且身体力行地在无锡创办了中国近代思想上有影响的《无锡白话报》,成为我国早期提倡白话文的先驱者。

二、裘廷梁的新闻传播思想

(一)维新变法,舆论先行

1898年5月11日,裘廷梁与从侄女裘毓芳创办的《无锡白话报》,内容编排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面以新闻为主,有《五大洲邮电杂录》、《中外纪闻》、《无锡新闻》等栏目,后面是主要的,即用白话演绎的西方书报文章。为什么要创办《无锡白话报》?维新变法,舆论先行。“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空谈”,即“闲谈”,广泛谈论,形成舆论。变法维新,需要大造舆论。

(二)以民为本,广开民智

裘廷梁认为“天下万事万物,皆生于民,成于民”,“谋国大计,要当尽天下之民而智之。使号为士者、农者、商者、工者,各竭其才,人自为我,而后能与泰西诸雄争胜与无形耳”。怎样才能以民为本,广开民智呢?“欲民智大启,必自广兴学校始。不得已而求其次,必自阅纸始。报安能人而阅之,必自白话报始”。“每县自设一报,浸$遍于十八行省,而后民智大开耳”。为了广开民智,裘廷梁把《无锡白话报》的任务定位三项:一曰演古,曰经、曰子、曰史,取其足以扶翼孔教者,取其与西事相发明者。二曰演今,取中外名人撰述之已译已刻者,取泰西小说之有隽理者。三曰演报,取中外近事,取西政西艺,取外人论说之足药石我者。“谈新述故,务撷其精,间涉诙谐,以博其趣”。开启民智,编者十分强调“西事”、“西政”、“西艺”,向西方学习。

(三)“愚天下之具莫文言,智天下之具莫白话”

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为了救国图存,裘廷梁认为救国之要图,莫要于文字革命,“今墨守艰涩难识之工具而不变革,虽有良法美意,众庶皆瞠目不知也”。他对文言文予以激烈的批评。裘廷梁说,中国“有文字而不得为智国,民识字而不得为智民”,“此文言之为害矣”。历数文言种种危害后,宣称“愚天下之具莫文言,智天下之具莫白话”,“文言兴而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实学不兴,是谓无民”。为此,裘廷梁不仅创办白话报,而且还组建白话学会、白话书局,翻译中西有用之书。“务令识字之民,皆能开拓风闻,激发志气,研究学术,举两千年文人魔障一扫而空之”。

同类推荐
  •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是一个多年项目的成果,旨在探讨如何根据当代中国急剧的社会变动,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的经验事实,从理论的角度认识文化与社会转型间的关系,转型的性质和动力,特别是实现转型的机制和未来走向,足资借鉴。
  •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课题组于2005年8月出版了《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调查报告之后,又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研究,课题终于完稿,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这一成果呈献出来,它肯定会有一些不当之处,甚至错误,但却是我们对理论和实践作了认真思考的成果,是我们真实的见解,可以说课题组的师生,是以一颗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无限热爱和赤诚的心来对待这一课题研究的,希望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能对中国的政治改革起应有的作用。
  •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本书对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进行了考证和研究。全书共分七章,包括崇7文化、古代创世观与生殖崇拜、神话的结构和考证、来自生命科学的启示、男性动态周期等。
  •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国高校重点建设100多所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2001年年初开始启动。从研究基地启动迄今,通过招标等途径基地一共确定了五个教育部重大项目,有关美育研究的就有两项。继2001年年初确定的“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后,2002年又确定了“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项目在课题组有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辛劳动,产生了这一由五个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包括基本理论、中外美育、美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热门推荐
  • 混血豺王

    混血豺王

    作品以生动的情节、曲折的故事,表现了混血豺王白眉儿屈辱、苦难、奋斗的一生。它为种群的发展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为照顾孤老病残和种群的传统观念决裂;为挽救种群不被消灭和围追堵截的猎人浴血奋战。白眉儿是豺,是动物性的豺,然而它又是一只有思想、有灵魂的豺。它的屈辱,它的豁达,它的奋争,它为救旧时的主人,它为豺群的生存所表现的感情波澜,它那大而无畏的精神,无不震撼着读者的心弦。
  • 劫个王爷闯天下

    劫个王爷闯天下

    她是天才为了去找他却把自己给送到了另一个地方自以为再也找不到他了,可是为什么他.......
  • 我的美女攻略系统

    我的美女攻略系统

    逗逼的猪脚一边攻略美女,一边打打小怪兽的故事....沐萱:“我的我的全是我的。”柳随心:“楼上说的全是正确的。”林素心:“我对楼上的两二货表示呵呵....”秦秦:“唔,今天要吃点什么呢?”慕容轻柔:“沐羽大大我爱你。”慕容枫雪:“姐姐们淡定点!”沈安妍:“哈哈哈,你们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 阴婚老公黏上我

    阴婚老公黏上我

    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阴婚,白小白被困地府五百年不能投胎,好不容易遇上地府改革开放,却没想到被判落入畜生道。别人都是随身带个老爷爷,白小白随身带了只老公……
  • 偏偏遇见你之财务部的秘密

    偏偏遇见你之财务部的秘密

    大学毕业,小美在舅舅的安排下进入了舅舅公司的财务部工作,不料遭到同事的排挤和暗算,幸得郭会计庇护和教导,恋人的帮助才能化险为夷。舅舅病重,公司面临税务稽查,各种危机接种而至,如何帮助舅舅找出公司隐藏的内奸,如何应对同事、领导、客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情形中看清自己的真心??????
  • 帝国降临

    帝国降临

    超脱束缚的渴望,转世灵魂的降临,此生的未解之谜,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逐渐苏醒的前世记忆。生存在这乱世之秋,唯有力量才能决定一切,热血的厮杀,狂野的肉搏,谁又能登上巅峰,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倾城美人

    倾城美人

    向晚歌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穿越到大月朝错认了尊贵的皇上,甩了他一巴掌,付出是被禁固的代价。宫里步步惊心,当她荣为贵妃,算计与争宠却让她差点丧了性命。皇上的爱多疑而又霸道,她逃不出他的手心,也逃不开这份爱。
  • Henry VI

    Henry V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天化龙志

    九天化龙志

    无心成仙,困守枯井难得逍遥。有志化龙,历经百劫终腾九天。
  • 妈妈我爱你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