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300000036

第36章 中印欧文化范型的确立及其意义与言说方式的历史形式(2)

从渊源上讲,基督教这种言说方式原本植根于希腊先哲普遍信奉的一个理论前提,即“自然和人的存在与本质需要用一个最高的超越原则来解释,这个超越原则具有最高的完满性,包括存在的充满性。”【8】但由于这个原则的超验性,它的存在不可感知,只能依靠理智去理解说明。在希腊先哲们看来,这个超验原则就是“神”,就其内涵而言,它必然是非人格的。但是就在这一点上,希腊哲学表现出了一种深刻的矛盾性:神一方面具有超验性质,不具人形、人性等感性特征,因而是非人格的,但另一方面“全规、全知、全闻”的神又必须具有显而易见的合理性,应是人们能够感知、十分熟悉的存在者和生命体,因而又是人格的。于是,矛盾的理论预设催生出矛盾的言说方式,抽象的哲学思辨构拟出一尊天神,其思想观念不论有何等的高深神秘,都不得不借助象征/隐喻手法予以具备表达。因此,巴门尼德只好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智慧女神雅典娜;柏拉图构拟其“理念世界”,却在《斐德若篇》中假借宙斯率众神乘兵马车赶赴酒宴的神话;普洛丁推崇“太一”,认为它是一种超验理念,不可言说,但同时也用处女对父亲的爱刻划人与太一的密切关系。应该说类似的隐喻/象征手法并不是神性的外在装饰,而是构成神性的有机要素。德里达以“逻各斯中心主义”概括以希腊哲学为源头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即把抽象的逻辑思维置于哲学中心,将具象的修辞手段置于边缘,但是“哲学写作本身就是中心边缘化的自我否定的过程,哲学的边缘包含着摧毁中心的隐喻与潜能”【9】,哲学家尊奉抽象中心,贬低具象边缘,却又不得不借助置于具象边缘的隐喻/象征手法来图解处于中心的抽象思辨内容。一边是作为哲学核心的非人格之神,但另一方面又只好用人的语言与形象去描述比附,于是,属于神的最高原则逻各斯等同于人的理性,超验的神则被还原成了世俗的人,这便造成了希腊“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的深刻矛盾,也为基督教悖谬的言说方式埋下了伏笔。

毫无疑问,基督教完全接受了希腊哲学的理论前提,同时又继承了犹太教《圣经》,并依据自身的生存经验着手对二者实施了某种调整。希腊哲学中的非人格“神”作为最高的超验原则已被人格神所替代,神性逻各斯也已变成人的理性。《创世纪》说耶和华“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暗示耶和华也有人形,而在《新约》里耶和华的超验形象则为活生生的耶稣所代替,自此,“神谕”成为“人说的话”,神谕逻各斯也便具有了人性逻各斯的性质。神性的特点是“无质”(apoios),人性的特点是“可感”。因此,人性逻各斯表达神谕逻各斯使只能以具象图解抽象,用可知可感的隐喻和象征去描绘“无质”超验的神之智慧和思想。《圣经·诗篇》中引一位希伯莱赞美作者原话说:“我要开口说比喻,我要说出古时的谜语。”“谜语”希伯莱文拼作hida,意为“隐喻”,解者只要揭开谜底即可获得意义。而在《圣经》及其它一些基督教著作中类似的谜语般“悖论”章节比比皆是,只是出之以具象描写,使这部基督教元典用人性逻各斯曲折而隐晦地表达神性逻各斯,形成了基督教悖谬的言说方式,也为西方文化及文论传统提供了一脉相承的文化范型。宗教学家约翰·麦奎利(John Macquarrie)说:“基督教神学的悖论相当于一种折射表达法。”【10】可见这与两汉儒学“依经立义”之曲折的意义生成方式也有一些相似。当然,由于基督教文化范型植根于神性逻各斯意义生成方式,作为一种普遍法则抑或“思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语),其对西方当世文论经典的确立多有推动,不啻是某种理论预设,对这些文论经典之理论肌质和学术理路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印度宗教的意义生成方式

应该说中国两汉“依法立义”式的意义生成方式与西方基督教神性逻各斯意义生成方式都有“原道”、悖谬、曲折的特点,只是前才“原道”重在“宗经”、“征圣”,奉元典以为意义的本源,而后者却执着于“神谕”,以神的意志和智慧为意义的永恒源泉,由于神的意志和智慧均见于逻各斯,使其赋得神性而为神谕,成为西方文化及文论意义生成的终极本源。使两汉“依经立义”是“人言说人话”,但受制于专制文化,随丽于经学,因此言说方式极为曲折,且显得牵强;西方逻各斯是“人言说神话”,但因神性所限,为神的意志所左右,因此言说方式极为曲折,成为“不可言说的言说”,强力所致,自然悖谬。

相比之下,印度佛教以“本来无一物”为其基本的意义生成方式,另出机杼,便另有一番情趣。

“原来无一物”语出惮宗创始者六祖慧能的著名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认为,“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坛经》解释“虚空”意为“无形无相,不曾生,不曾灭,当下便是,无有边际,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主要以“空”“虚”“无”为主旨,“常令此心在无物处”,“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应该说慧能这是在自己的修行论中彻底地贯彻了《般若》思想所追索的“空”的理路,消解了传统佛性论“物由心造”、心/物两相对峙的状态,也是他继《般若》思想之后对传统禅法的改造,这在学理上讲当然也是传统佛学修行范式的革新。

“空”之理论因子潜在于《楞伽经》之“无相之虚宗”说,后以“空亦是空”为般若思想作彻底的界定。自达摩以降,“南天竺一乘宗”这一系禅师为某种终极关怀,就上承《般若》法性之义不断地追索“空”,在具有超验性质的路径上行进。但是在慧能的时代,中国禅还未能跳出印度禅的樊篱,范式的更新尚需印度佛教精深的义理支持,而“本来无一物”的思想就是基于鳊佛理所作出的理性总结。禅宗四祖道信即说他的人疲乏安心法“并是大乘正理,皆依经文所陈,非是理外妄说”,其论述大量引用经典(如《人殊般若》、《大品》、《普贤观经》、《华严》、《法华》、《涅槃》、《金钢般若》、《维摩》、《法句》等),无疑是在刻意为自己一派寻求印度佛理支撑,而慧能“本来无一物”的“不假修正,当下即是”修行法就职在这一背景之下得以产生的,但其理论渊源却还是印度佛教般若思想的“色空论”,因此从本质上讲,“本来无一物”终究也体现了印度佛教以“空”为特点的意义生成方式。

就其自身理路而言,印度佛教以拯救人类灵魂为鹄的,重在超越有限生命的终极意义,为此还预设了一个永恒的佛的境界以为终极追求,引导信仰者从现实短暂的苦难世界中解脱出来,故而相应地建立了佛性论、修行法和解脱观三大体系。“本来无一物”的思想贯彻了佛性论“空”的思路,消解了“自心”与“客尘”的二元对立,旨在追求心物皆空的佛教意义,这无疑是对佛教传统修行范式的革新,就其意义追寻的过程而言,又分别经过了“自心即佛性”、“无念无相无住”与“空”这三个程序。其中至关重要的是“无念无相无住”这道程序,因为它是佛教范式革命中心之所在,既承续了传统“自心即佛”的佛性理论预设,又着意追踪“空”之终极佛界,彻底体现并刷新了《摩河般若经》所力倡之“空”的般若智慧,这是佛教最神圣的精神本原与心灵目标,也是佛教意义追寻的终极目的。当然这种范式革命对于革命文论传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受其影响,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婆罗多创作古代印度文论经典《舞论》时就特意对“味”这个重要文论范畴的精神性及其审美维度进行了经典阐说,认为“内心表演”和“情调(味)感染”高于语言表达和外形动作,而且内心活动应与“味”和谐一致。延及公元14世纪,毗首那他更快一步认为,味是心灵的欢乐意识,具有非世俗性格,与梵之快乐享受类似。这些都说明“本来无一物”作为宗教修行论的理论内核反映了印度文化范型的本质,同时又以意义生成方式的身份促成了印度文论经典及其经典范型的定型与确立。

除上述“本来无一物”意义生成方式以外,印度宗教本体论上的理论模式(或曰“言说方式”)以及认识论的“量”理论也都参与了文化范型的创造与确立,并对文论经典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就本体论而言,印度宗教的理论言说方式主要体现为分析计数和综合同一这两点。前者始于《梵书》,条分缕析,颇为严整,后有《波你尼经》话语体系整饬严密,极具章法,至于佛教则以“阿毗达磨”最为典型。“阿毗达磨”本为梵文“abhidharma”的音译,意指研究佛的教法及相关戒律,后来独立为除经、律以外的第三藏即论藏,主要司职法义纲目的嵬集拟定,以免散失,后有20部之多,现存南传上座部与北传说一切有部均各持七论,都是最先反省佛佗原始教义的重要著述,也是佛教哲学以及相关思想的起点和佛教重视理性思考及慎密思维的重要证明。“阿毗达磨”除计数以外,尤重分析,其操作方法通称“分别”

(vihbanga),意指“分门别类”,凡有法义及其诠释类目皆予析解,再分部厕居,结果经有分别、论有分别、各种法义也有分别,形成了一套严密的体系。这种思维模式由于体现了理性思考的特质,也是人们认识事物赋予意义的“命名”方式,因此便世代相因成了印度宗教重要的言说方式,即便如《舞论》这部经典也是如法炮制,条分缕析,分类铺排,“味”分八类,“情”以四别,“人”有三等,非常细密,可见分析计数已蔚为传统。第二种言说方式“综合同一”与“分析计数”相反相成,也始于《梵书》,发展于《奥议书》,又以《薄伽梵歌》最为典型,主要以“同一”的方式和合予盾,达到“分岐中的统一”。比如印度9世纪重要的文论著作《韵光》即从分析法入手,将诗当作“词和义”的联缀,对词形和同义进行层层分解,由词形方面的三个“能”到词义方面的三个“所”,完全靠“析义”实施析解操作,最后再归结到基于暗示的“韵论”,百途归一,终于完成了建立“韵——诗之灵魂”这一重要文论命题的理论建构任务,百这一理论建构的完成则显然又大大得益于“综合同一”的言说方式,可见印度宗教言说方式之影响的深远广被。

当然,印度宗教不仅仅在本体论上得益于上述理论言说方式,在认识论上也有类似的情形,这在文论传统上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比如理论模式而言,印度几乎所有的宗教流派都与一种模式息息相关,这个模式就是著名的“量论”。“量”(Pramana),梵文意为“尺度、标准”,在印度宗教中主要指获得正确知识的方式及判定知识真伪的标准,总括起来共有9种,【11】但常用6种,包括现量、比量、圣教量、譬喻量、义准量和无体量,其中尤以现量最为得要,将其看作其它量赖以产生的基础。“现量”(Pratyaksapramana)即感觉,是感觉器官对于“自相”(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尚未加入概念的思维分别活动,不能用语言表述。现量分真现量和似量两种,前者指没有为幻想和假象所迷惑的、尚未加入概念分别作用的直接经验,后者则是为幻想所迷惑的错觉,或是加入了概念分别作用的认识。通常的相分共相与自相。现量认识对象的自相,比量认识其共相。比如在现量中某人可以认识“蓝色”,但不能说“它是蓝色”,如此,则是比量了。在佛家看来,现量无疑是人所具有的一旦有所“发现”便会产生巨大开启作用的宝贵财富。这里的“发现”用王夫之的词句形容就是“顺写现景”、“寓目吟成”、“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即是如维持根斯坦所说的那样:“Don’t think but look”中国六朝盛行“目想”一说(如曹操《祭桥玄文》:“幽灵潜翳,心存目想。”陆云《为顾彦先赠妇》:“目想清慧姿,耳存淑媚音。”),亦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均认为只要胸中有丘壑,眼底生性情,则无论目想、寓目还是现量直观就都可以“一般即觉,不假思索计较”,“显现无疑,不参虚妄”,做到“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达至“现量证明,亲得自性”的境界。

作为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理论模式,“现量直观”广泛存在于印度文化的各个层面,对于文论经典及某些经典文论范畴的确立和阐释亦大有裨益。比如著名的“味论”其内涵就是由于“现量直观说”的理论注入而和以丰富发展的。在早期的《舞论》经典意义体系中,“味”这个范畴主要通过与可尝性物质、情与情的结合发生联系而获得意义,但是14世纪文论家毗首那他却移用“现量”概念对“味”进行理论阐说,推陈出新,使“味论”体系的理论肌理愈益丰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毗首那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是认为味无分别,不能将其分割为别情、不定情或随情邓是以分别研究和体验;二是确定了味的自相性,“其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三是厘定了味的直观性,与任何的知识性概念无涉,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知性的感受。而味的无分别、自相与直观性这三点恰好与“现量”特质吻合,足见“量论”对文论的影响以及印度文论家着力开掘本土文化资源的理论自觉。

本文重点考察了自公元前754年至公元395年罗马王政时期以迄到西罗马帝国这一段历史时期,古典马帝国、中国两汉王朝(前206年—公元220年)与印度孔雀王朝(前约324年—前约185年)和贵霜帝国(公元约45年—约300年)这三大文明各自文化范型的确立及其意义和言说方式的历史形式。考察的基础是这三大文明体系各自的文化特征及其文化背景,主要以纪元前后全球性的造神运动及所形成的专制文化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横向考察了这三大专制文化体系的基本特征及其文化属性,认为这些特征和属性对民族文化范型的确立与意义生成和言说方式的形成影响很大,决定了民族共享文化价值、文化共同体的基本信仰和相应的研究传统,为民族文论经典的成型与确立植下了具有恒久效力的文化基因。植根于这样的民族文化沃土,民族文论经典便自然因袭了相应的文化因子,养成了相应的文论个性,在世界文论的百花园中卓然独立,异彩纷呈,为世界文化与文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与文论资源,也为跨文化规律及其理论体系的最终建立做出了各自重要的贡献。

(原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48-63页)

【1】《后汉书·王允传》。

【2】《后汉书·王允传》。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6页。

【4】周予同:《经学史与经学之派别——皮锡瑞<经学历史>序》。

【5】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五《重政》,中华书局,1975年。

【6】[法]罗斑:《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98页。

【7】赵敦体:《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第73页。

【8】赵敦体:《基督教哲卷二第五期》。

【9】神学的语言与逻辑》,钟庆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1页。

【10】神学的语言与逻辑》,钟庆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1页。

【11】金仓圆照:《印度哲学史》,平乐寺书店,1963年,第154页。

同类推荐
  • 截拳道

    截拳道

    截拳道融合世界各国拳术以咏春拳、拳击与击剑作为技术骨干,以中国道家思想为主创立的实战格斗体系构想,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与多数武术不同,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它是一种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如同马克思主义一样,与时俱进,和社会一道向前发展。
  •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从礼仪概述、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餐饮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公务礼仪等七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礼仪知识和规范。既可作为党员干部和社会人才培训教材使用,又可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群体人们的阅读需求。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
  • 中华鬼神

    中华鬼神

    历代统治者建造了用来举行国家级祭祀神灵仪的场所,如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日坛、月坛等建筑;而广大乡间则是“村村各有庙,户户都有神”,中国神的队伍庞大可想而知。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热门推荐
  • 首席甜妻:顾少,宠不停

    首席甜妻:顾少,宠不停

    遇见顾北辰以后,糖果有两大人生目标:一、撩顾北辰二、睡顾北辰可是,撩也撩了,睡也睡了,糖果却带着球跑了!!!五年后归来,某宝却抱着某人大腿叫爹地,看着与自己有着七分相似的小男娃,问:你妈咪是谁?从此以后糖果的生活从不离床,夜夜十八式小剧场:糖果:阿辰,我累顾北辰:乖,宝贝,儿子想要添个妹妹门外,某宝内心咆哮:老爹,明明是你自己想要1v1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
  • 末世杀圣

    末世杀圣

    叶痕---世界上最强的杀手之一。游走在死亡边缘,巅峰杀戮寂静无声。孤独寂寥,心若寒冰,出手狠辣,古武惊天末世,是所与人的地狱深渊。末世,是他绽放杀戮的天堂。一切尽在《末世杀圣》普通群:512162428VIP全订群:554871073PS:作者已有300万字末世文《GT病毒进化者》坑品绝对没问题,请放心入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微信搜索:吃小孩啦加入我的公众微信号。不好看你打我!
  • 宠你上瘾:金主,求别闹

    宠你上瘾:金主,求别闹

    她性子淡淡,除了母亲,对一切都是做好自己,而后顺其自然而他却步步为营,一点一点将她捧上聚光灯下最耀眼的位置。当他突然宣布,她是他的未婚妻她这才回神,咦?她与他不是单纯的包养与被包养么?
  • 不问归期只喜欢你

    不问归期只喜欢你

    一别经年,佳梦遥去无期,不知你可否安好?数年未归,昔梦空想,妄在何否尤记初心?顾亦之,你走了那么久,可我还是忘不了你。纪温念,离开你那么久,你会怪我狠心绝情吗?别离最是伤感,不知重逢的喜悦,能否冲淡旧日的伤感...你一去数年,我不问归期,只想喜欢你
  • 穿越之我不为妾

    穿越之我不为妾

    他被她的神秘吸引,强要了她。她下决心报仇,立誓“我楚霜月重获自由之日,就是你古凌风倒霉之时。”大火之中,他宣誓:“我一定会救你!”而她:“我不要你救,不要领你的情。”“你到底要什么?”问出这句话的时侯,他已经下定决心,即使要他的命他也会双手奉上,只要她能安然离开火海。他为救她,身受重伤,要她离开她为救他,暴露了自己隐藏的武功,终于逃脱火海。他为留她:“我为救你受伤,你不照顾我良心能安吗?”她:“我这人就没有良心,你怎么着?”这样说着,她依然留了下来,照顾他。经过了这么多磨难他们能携手走在一起吗?
  • 沈少的合约妻

    沈少的合约妻

    这年的七月,三岁的尚九就没了妈妈,拉着妈妈不在柔软没有温度的手,尚九只是觉得妈妈睡着了。尚九痴痴守着小院子里的那棵石榴树,等石榴熟了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的。石榴熟透了,红红的,像小灯笼似的挂着,可那个每年陪着自己摘石榴的女人再也不会回来了。八月,爸爸指着一个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女人,告诉自己那是自己的妈妈。二十五年后“尚九,隔壁村的孙东文的儿子孙位位比你小好几岁,前两天老孙托人来家里问了,人不嫌你,你都二十八了,在这样下去,我跟你爸都没法在这里呆了。”隔壁村的孙东文的儿子?那个不光是个傻子还有羊癫疯的孙位位!尚九看着继母,一丝的留恋渐渐褪尽,“怎么,你还闲人位位,你也不看看你自己,从小偷鸡摸狗,跟群野小子私奔,你还以为你能找什么样子的。老辈的话说的没错,有些事情还真是随根,真是什么样的娘,什么样的女呀!要学历没学历,要清白没清白的,我跟你说我跟你爸都同意了。赶紧的从景上回来,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尚九突地站了起来:“……”“干嘛去!”“你不知道呀,尚启正的闺女尚九带了一群人,披麻戴孝的去了果园后的坟地,说是--挖坟!”“我的个老天爷!尚家要变天了!”“这就是个孽种,你妈都死了25年了,你想干什么!”尚九阴鸷的眼神扫过坟地里的每一个人……某天尚九坐在9号桌等着相亲的对象,一个两三岁的小丫头颠儿颠儿的跑了过来,“阿姨,你是来相亲的吗”这个小丫头自己见过,摸了摸小丫头的头“是呀!”小丫头二话没说拿出包包里的水枪,突突地打了出去,绿色的颜料弄的尚九满脸,满身都是。小丫头冷冷的看着“这是我对你的警告,你别想跟我爸爸结婚!”沈上刚走到六号桌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沈临寒!”小丫头转身看到老爸站在6号桌旁,倏地跑到了尚九的后面!一天,沈上拿着一份合约找到了尚九。“尚小姐,还没有找到长期饭票吧!”“沈先生也还走在相亲的路上?”沈上抬头看了眼尚九:“确实是在相亲!”“沈先生是什么意思?”“你很喜欢我女儿,我女儿也很喜欢你!”“所以沈先生是想说?”沈上把合约上推到了尚九面前。尚九轻轻打开,眉头微皱,良久,,,,,,
  • 不一样的烂赌生涯

    不一样的烂赌生涯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因种种的负面原因,精神世界的理念发生了变质,失去了最初的底色。但也许灵魂深处,感恩依然存在!可对于一个身负巨债赌债、不能称之为人的人,他游离于人性良知与毁灭堕落的边缘,感恩将何去何从?也许,在本书的主人公龙任的身上,你能找到答案!
  • 我在泰国玩尸

    我在泰国玩尸

    泰国多诡事。佛牌、降头、古曼童,当然他们还对女尸情有独钟……
  • 云水风华

    云水风华

    前世遭人背叛的她获得重生的机会,来到异世,看她如何步步为营,成为大陆强者。遇到真爱,她如何决择,选择逃避还是携手?有朝一日,身世之谜揭开,他们是否还能一直携手?感兴趣加群33908906
  • 万一天下

    万一天下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牵连甚广。朱元璋屠刀大动,张无忌赵敏被迫重出江湖。武林大会成败、华山论剑荣辱,无不引发天下群豪分裂争斗。天下英雄出我辈,惟当倭匪同仇而以家国为大者,才堪谓真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