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5200000009

第9章 陕西会馆今何在

现在的成都人很少有人知道陕西会馆的存在,这座建筑隐藏在陕西街蓉城饭店里面,庄重的建筑基本保持完好,它在当年的成都曾是一处热闹的所在,很能勾起老成都人的记忆。陕西会馆飞檐翘首,钩心斗角,回廊曲折,庄重典雅,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造型。会馆门前卧着两只石狮子。会馆前是一庭院,有拱形的小桥,桥下的小渠里有红色锦鲤在游动。院中两棵高大的银杏树不仅展示着自己的古老年轮,也见证了这处会馆的悠久历史。

当年陕民们常在会馆里聚会,或品茶,或观戏,或祭祖,或商讨商业生意,或结成同乡联盟,使陕西会馆成为陕民的精神家园。陕西街本名并不叫陕西街,而叫芙蓉街,也有传说它叫芙蓉花街,因成都本是芙蓉城,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倡导在成都城墙上遍种芙蓉,于是“四十里如锦绣”。连孟昶的贵妃也叫花蕊夫人,喜欢花花草草,尤其喜爱芙蓉花,这与芙蓉街的得名是否有什么瓜葛不得而知。

陕西街紧邻红照壁街,因紧靠皇城根儿,都是著名的街道。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量陕民入川,这里成了陕民的聚集地。陕民中不乏有钱有势的商人,每天请戏班子唱戏,请来的都是秦腔的班子,不远万里从陕西赶来,陕民就是为了听一听家乡的声腔,享受一下乡趣。陕西会馆办会,一来是为了聚集人气,另一个目的就是改街名。陕民自有陕民的办法,看戏都是免费的,成都人特别爱听戏,不管是京剧还是越剧,也不管是川剧还是秦腔,只要热闹就是他们的所爱。所有戏剧中,川剧是最闹热的一种,又是敲锣又是打鼓,又是变脸又是吐火,又是滚灯又是高腔……相比之下秦腔要安静得多,且多是悲剧,很赚成都人的眼泪,免费看戏这一招正中他们的下怀。会馆等戏班子把场子扯圆后,就向大人小孩散糖果,请他们喊出新街名陕西街,孩子们吃人嘴软,久而久之,陕西街的名头自然盖过了芙蓉街,以至于到了今天已无人知晓这条街的本名叫“芙蓉街”。

陕西街和红照壁街都是成都有钱人的聚居地,这两地的建筑风格与成都别处都不一样。鼓楼街一带大多是木板的吊脚楼,宽窄巷子是北方风格的四合院,青羊宫和北巷子、南巷子一带是典型的川西民居,水津街、水井街直到九眼桥一带则是迷宫般的大院套小院,而红照壁街和陕西街的有钱人的公馆都带有一点洋气。这里的公馆都是前后花园,有些房子还有哥特式尖顶,屋里的厅堂还设有壁橱。陕西街北原有川军师长张清平的私宅,民国二十四年蒋介石来成都时曾以此为行馆。

陕西街又分出许多岔路,这些巷子类似于人民公园附近的半边巷,是些死巷子,巷子里只有住户,少有店铺,因而显得幽深安静。大大小小的公馆和洋楼排在街巷中,几乎都是西式风格,但又有中式元素,或外西内中,有很多台阶,屋檐上装饰着或中或西的图案,而且大多是石材建筑,与成都别处的木板房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公馆因院落较大,新中国成立后大多成了一些大机关的办公场所,诸如高教局、人事厅、卫生厅等都设在这里,后因办公场所改造扩建,许多别墅和小楼被拆除,修成了火柴盒似的大楼。比较起来陕西街上的院落比宽窄巷子的院落更宽大、更精美,因而更有价值,但因是大机关的所在地而拆除得更彻底。宽窄巷子的院落多是小家小院,不能承载大机关办公,因而拆除得很少,反而被保留了下来。

陕西街因是商人聚集之地,茶馆就特别多。茶馆多是堂馆,这与宽窄巷子的茶馆不同,宽窄巷子大多是街边茶馆,三五竹椅在街边一摆,鸟笼子在树上一挂就开张了。陕西街是当年的交通要道,所以茶馆都开在堂内。每天清早茶房就开始生火,烧的是木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才改烧焦炭,也有烧蜂窝煤的,所以煤烟很呛人,加上茶馆里抽叶子烟和纸烟的人太多,搞得空气污浊。茶客们在茶馆里大声地交谈,谈的大多是生意上的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茶馆里还有“国事免谈”的告示,提醒茶客管好嘴巴。这与别处的茶馆有很大的不同,别处茶馆中的茶客多是贩夫走卒,议论的是些柴米油盐,而陕西街居住的大多是达官贵人,自然谈论的话题除了生意就是国事。

对于茶客来说能有空闲坐一坐茶馆,与三五友人小聚也是一大乐趣,何况茶馆周围有许多小吃摊,陕民入川带来了许多面食的做法,趁着泡茶馆的工夫把平时难得吃到的小吃也尝了,这就在乐趣之中又增加了乐趣。成都人喜欢冲壳子,摆玄龙门阵,过嘴瘾,这就是成都人为什么爱上茶馆的原因之一。毕竟在家里喝茶没有听众,娘娘姆姆的话题又提不起兴趣,但在茶馆里就不同,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东拉西扯都有意趣。然后斗牌、掏耳朵、揉肩、观鸟斗、看杂耍、打麻将、斗蛐蛐、啄瞌睡、听评书、看折子戏、压登登宝(赌钱)……茶馆里的名堂多得很,市廛井俚的小道消息也少不了,张家长李家短的评论也来两句,蒋介石坐镇成都组织川西会战的新闻也悄悄摆一番,乃至于诸葛亮在成都的所作所为,司马相如在成都的风流倜傥,前朝后换通通是下茶的好话题。茶馆里喧哗热闹,只要到了成都,不管你是土著还是移民,通通都要进入茶馆的这种氛围,并喜欢上这种生活方式。

茶馆大多临街,木结构的平房居多,也有设在院坝里的,叫坝坝茶,这是爱晒太阳的茶客的最爱。一走进院坝刚一落座,就听有人在喊:

“来客的茶钱我给了!”于是场子中四处都在喊:“收我的,收我的!”“这儿来拿,我开喽。”当年一碗茶钱极薄,三分、四分不等,哪怕是最拮据的茶客也能支付。何况茶客大多有固定的吃茶处,在一家茶馆坐久了彼此都成了茶友,今天你请客,明天我给钱,喊得十分热闹也才几分几毛的勾当,但关系融洽,付钱的人心安理得,吃请的人也很有面子。在茶馆里争着替你付钱的人越多,越说明你的人缘和地位,所以爱体面的人就喜欢去茶馆听这种吆喝,并对邻里熟人炫耀:

“大爷我吃茶都不用开关。”茶馆也是算命的场所,在茶馆里算命的先生不比街头的算命子,街头的算命子大多是瞎子或丐帮,只能唬那种下三烂,混的也只是锅盔钱。而茶馆里的算命先生要考究得多。一袭的青衣长衫,戴着金丝眼镜,有的还镶了金牙,意即金口难开,总之弄得越神秘,越体面;越装神弄鬼,越有卖相。茶客吃足了鸦片,泡上一杯浓浓的香片,把算命先生请过来用《周易》掐指一算,说得又玄又神,茶客愈惶恐愈有命运被人掌握了的无奈和焦灼。

茶馆里的算命先生吃的都是玄钱,这就要看谁的眼水好,要会认人,否则没有找准对象,玄钱没有吃到,反挨了两记耳光,不仅丢人还杀风景。当然,找准了冤大头,把他鼓吹得来了兴致,赏你几个白花花的银圆也是有的。当年,一个三口之家一月的生活费也才一两个银圆,有了这笔可观的收入可以半个月不开张,尽吃闲茶也无所谓,这就叫不开张则罢,开张吃三月。还有那种半仙或神算子,在某一个区域或街道有了一点小名气,要找他算命的茶客要预约或排队。纹银是不能少付的,而且不讨价还价。见了面算命的故作惊讶状,吆喝一声“你有血灾”,被算的人心都揪紧了,算命的只是想唬一点啖回锅肉的钱,被算命的就要出血寻求解方,算命的靠这种手段钱财滚滚而进,被算命的就要在茶馆里消失很长一段时间,是遵照算命先生的提示出去躲灾了。

陕西街历来有缝纫的传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一些出名的缝纫店,可以做正规的西装。当年华西坝许多名教授都来陕西街做西装。到了八十年代陕西街成了缝纫一条街,无数的缝纫店开起来,那时成都还很少有时装店,人们看了外国电视剧就跑来找店家比画,说我要做一套“信子”服,或做一套栗原小卷穿的服装,那时日本电视剧特别流行,日本演员的服装基本上领导着中国民众的服装新潮流。那些土里土气的店家还真有这种手艺,看过电视剧凭记忆就可以做出那种服装,虽然并不完全相像,却也能满足顾客的猎奇心理。至于那座庄重的陕西会馆,现今已成了蓉城饭店的一部分,一些怀旧的老外还爱在里面住一住,或要一杯茶,拿一本老成都的旧书仔细读,不知还能不能读出昔日成都的古老感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成都城市建设时,打通东城根街南延线,把陕西街分割成东西两段。东起人民南路一段,对梨花街;西至金盾路,穿文翁路接君平街。被分割的陕西街变得惨不忍睹。一条街道一旦被改头换面就像人被五马分尸失去了活气,也失去了作为一条街道的文化底蕴。

陕西会馆又称三元宫、三官堂,供奉关羽、三官大帝。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相传为关羽生日,会馆便会举办祭祀仪式,唱大戏,除了川戏,还会邀请秦腔班子从陕地赶来为陕人表演。陕西会馆内有药王庙,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要举行传统的药王会,这一天求医拜神的人特别多,给药王敬香,请戏班子唱戏。病人或家属对这里供奉的药王十分虔诚,他们会十步一叩首,五步一跪拜,以图消灾免病。到这里来拜药王的甚至有从陕西赶来的香客,他们不仅是为了来求神拜佛,还要求药,药王会期间有许多名医会在这里设堂义诊,据说给病人抓的药十分灵验。晚上还要举行盛大的行帮宴席,不仅医生和药铺掌柜要聚餐,切磋技艺,连香客也可参加进去,和医家、药家讨论病情。由此可见当年药王会的宏大场面。

陕西街内有观音堂,雍正十年由陕民捐建。另有清代所建的节孝祠,街北建有岱庙,是五代后蜀所建,明代洪武年间重修。岱庙内有孔子塑像,为铁制,还有铜制的地藏像。陕西街上还有基督教卫理公会福音堂,原名美以美会福音堂,还有教会设立的华美女子中学(现石室联中),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成都市第十中学,抗日战争中燕京大学入川寄设于此。东头的启化小学也是美以美会所办。成都的华西协合大学即是由英、美、加三国的五个教会所创办,美以美会即是这五个教会之一,可见美以美会在成都历史上开办了多项文化产业。

陕西街上还有教会创办的存仁医院,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为成都首家西医医院,亦是成都华西医院的前身。1904年总督锡良又创办了四川军医学堂和附属四川陆军医院,这也是开创了四川最早的西医学校和官办西医院的先河。由此也可以发现医道是陕西街的主要特色之一,它在成都的医学史上留下了重彩的一笔。

同类推荐
  • 神奇的想象:南北欧作家与中国文化

    神奇的想象:南北欧作家与中国文化

    书中主要内容有: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中国文化和文学在荷兰的传播,中国文化在北欧的传播,易卜生在中国,意大利作家与中国文化等。
  • 上海外国人家

    上海外国人家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
  •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用儒家“仁”与“智”的大手笔,为后世勾勒了整套的道德理念与人生规范,这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对于我们现代人修身、处世、施政、生存等诸多方面,都极具有精神意义的指引作用。本书以原文、注释、译文、述评解读孟子的言行的形式,让读者感悟这位智者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祓除我们自身的人性弱点。孟子的思想是精神世界的一座高山,他充满思辨的语言为我们廓清了人性中混沌的迷雾,他睿智的思想为我们洞开了和谐的生存之门。走进孟子的世界里,体悟生活中的真谛和乐趣。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 中国酒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酒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中华民族悠久的酒文化为主线,运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的美酒趣闻,其涉及美酒溯源、传说、典故、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回忆里的记忆

    回忆里的记忆

    通过猫咪与人的经历,以及猫咪的回溯,讲速了人与动物的感情,以及家庭的变迁。
  • 穿越后我的外挂开得太大了

    穿越后我的外挂开得太大了

    相信很多读者都见过,有许许多多的穿越者在穿越后,都会被赋予许多奇特的外挂吧。当然这些外挂有很大一部分都不会让刚穿越的主角同志们变成佛挡杀佛,神挡杀神,站在山顶上大喊自己已经是天下无敌的龙傲天的可是如果当你穿越之后,突然在你的面前站着一位自称是最伟大的创世神的人,要你来继承创世神的神位和所管理的世界与无穷无尽的财富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呢?,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回答‘’我接受‘’这个选项吧。可是某个被无良的创世神给坑苦的穿越者欲哭无泪的望着天空:如果早知道会被坑成一只萝莉的话……,我说什么都不会在那张羊皮纸上按手印的啊啊啊!!!
  • 身世迷离:南宫少爷追妻记

    身世迷离:南宫少爷追妻记

    (此坑已弃,请勿进入,对不起读者们)她,苏落雪,明明是21世纪的天才大小姐加无敌杀手,却是因为去执行一个任务而穿越了。他,南宫泽,是夜国人人尊敬的太子殿下,却是因为一颗毒丹与她相遇了。某女来到这个异世界还没多久就又被反穿越回去了。搞什么!?自己反穿越就算了,还带了一个超级大醋缸回去!看南宫少爷如何在现代世界中俘获苏大小姐的心?这个现代世界玄幻了?那看我苏大小姐如何称霸这个世界!灵兽一堆,嗯哼,收服!小三一堆,嗯哼,咔擦!
  • 初夏,一场不是阴谋的阴谋

    初夏,一场不是阴谋的阴谋

    一场是阴谋却又不是阴谋的计划,他真的一直以来都只是在耍她吗?
  • 网游之血影王者

    网游之血影王者

    一柄尘封的剑,一身染血的袍,面对千军万马,手中魔剑轻挥,响彻云霄的惨叫,这血红的地,才配我的降生
  • 网王之尼酱我们结婚吧

    网王之尼酱我们结婚吧

    一生见过许多风景,寻一个相敬如宾的爱人,有许多莫逆之交,平稳走过一生,莫不是人生最大幸事?穿越本是个离奇的事儿,然而雨森妍完全不care!作为人生最大的赢家,她强行抱走了男神幸村精市,让万千少男少女泪如雨下悲痛欲绝(包括作者)。本文po日常,不喜右上。大修过,标题可能不太符合内容。至于对不对胃口,你们说了算。
  • 灵噬山河

    灵噬山河

    天才少年,自龙轩而出。历尽磨难,面对大千世界!手持岳刃,和敌人谈笑风生。手握灵火,与神秘组织争高比低。东玄院内,勇争第一。练灵大赛,力挫群雄!天才之道,注定不凡。成神之路,谁主沉浮?欢迎加入《唐明》书友群,群号码:495161629。
  • 王俊凯之我们的十六岁

    王俊凯之我们的十六岁

    王俊凯,我们的十六岁就这么过去了,你还会为我而痴迷吗?我真的好爱你,一直到无法自拔……
  • 巫道纪元

    巫道纪元

    何为巫?人立于天地之间,脊梁顶天立地虽历经千劫万难也不倒,以无穷伟力护佑种族发展。一个少年,自蛮荒走出,带着巫族传承,注定了他这一生的辉煌。
  • 易烊千玺之我的青梅竹马

    易烊千玺之我的青梅竹马

    这个女孩喜欢上了他的青梅竹马,可谁不知道,她的那个青梅竹马喜欢她的死对头呢?